摘要:世界上现存最小的鸟是吸蜜蜂鸟。它是世界上最小的温血动物,体重还没有一角的硬币重,就算加上嘴和尾羽的长度,身长也只有约5.6-6.5厘米。吸蜜蜂鸟主要以花蜜为食,一天能采1500朵花,偶尔也会捕食昆虫。
之前去小学给学生做科普讲座的时候,经常有小孩子问我:“老师,世界上最小的鸟是什么鸟啊,它们到底有多小?”
今日物种日历的主角便是 世界上现存最小的鸟 —— 吸蜜蜂鸟 ( Mellisuga helenae ),它们体长只有5~6cm,体重只有1.6~2.6g,和一枚麻雀蛋的重量相当。
三四只个体加在一起才有我们平时吃的鹌鹑蛋那么重,这样你可能会更直观地感受到,世界上最小的鸟可绝非浪得虚名。
超迷你的吸蜜蜂鸟,比花朵大不了多少。注意这是一只繁殖期的雄鸟。图片:Patty Mcgann / Flickr
雄鸟会变色,也会换装
吸蜜蜂鸟是典型的 性二型鸟类 ,雄鸟在繁殖期羽色非常艳丽,网络上曾经流行着一只安氏蜂鸟( Calypte anna )变色的视频,被冠以各种名字流传于朋友圈或自媒体平台上。其实,好多蜂鸟也能像安氏蜂鸟一样“ 变色 ”,雄性吸蜜蜂鸟也是如此。
森林里最闪亮的仔。图片:Ekaterina Chernetsova / wikimedia
在繁殖期,雄性吸蜜蜂鸟头部和喉部的羽毛也会 随着观察角度的变化而变色 ,呈现出夺目的姹紫嫣红,并伴有鲜明的金属光泽,这其实属于 结构色 ,是由于羽毛表面的沟纹、羽小枝内的小颗粒、气泡和液泡等 对光线所起的折射和干涉作用 而形成的色彩。
不过,这种鲜艳的变色效果只见于繁殖季节。在非繁殖季节,吸蜜蜂鸟头部和喉部鲜艳的繁殖羽则会褪去,在外表上更接近雌鸟,减少被捕食者发现的概率。
不同的光线和观测角度下,吸蜜蜂鸟雄鸟的辉光便不再显现。图片:Ekaterina Chernetsova / wikimedia
吸蜜蜂鸟的雌鸟。图片:tompat / inaturalist.org
之所以吸蜜蜂鸟没能像安氏蜂鸟那样成为“网红”,主要还是吃了 分布区小 的亏。它只分布在中美洲的古巴,是 古巴的特有鸟类 ,而且近年来由于栖息地破碎化比较严重,分布区越趋狭窄。
仅限于古巴一些森林保护比较完好的地区, 种群呈逐渐下降趋势 ,目前已被IUCN(世界自然保护联盟)评估为近危(NT)级别。
刚刚开始换上繁殖羽的雄鸟(注意喉咙处红色的羽毛)。图片:Christoph Moning / inaturalist.org
舌头分叉,吃得更多
作为蜂鸟中的一员,吸蜜蜂鸟的 食物也以花蜜为主 ,长长的喙和独特的舌头是蜂鸟吸食花蜜的利器。长长的喙可以深入花朵中,而端部分叉的特化舌头上具有褶皱,可以通过毛细作用吸附并存储花蜜。
舌头每秒可以在花蜜中舔舐十几次,吸食花蜜的效率相当高。现存的340多种蜂鸟,为了吸食不同植物的花蜜,已经演化出了各自独特的喙,蜂鸟喙的结构和花朵的构造是极佳的协同演化研究案例。
蜂鸟的舌结构示意图。即使花的花冠比蜂鸟的喙更长,蜂鸟也可以通过伸出长长的舌头来取蜜。蜂鸟的舌尖分叉,末端还有横向的梳状结构来刮取花蜜(这还是舌头吗……简直是勺子刀叉的复合体)。
除了 特化的喙和舌头 之外,蜂鸟们的悬停技巧也是它们能够吸食花蜜的秘籍。它们的肩关节相对比较特殊,可以让翅膀呈8字形扇动,从而实现上下前后的飞行方式,加上每秒钟几十次的扇动频次,使得它们能够 悬停自如地吸食花蜜 。
你的翅膀呢喂!图片:gailhampshire / wikimedia
和高频次的翅膀扇动伴随而来的是 高速的新陈代谢 速率和 更高的能量需求 ,吸蜜蜂鸟每天消耗掉的花蜜和昆虫的重量和自己的体重相当,一天约有15%的时间都是在进食的状态,可能需要光顾上千朵花。
蜂鸟的体型虽小,但由于新陈代谢比较快,所以体温比较高,能达到41℃,到了夜晚环境温度下降时,它们能进入 半休眠状态 ,主动降低自己的新陈代谢速率,从而更好地度过温度较低的夜晚。
吸蜜蜂鸟和一种主要的蜜源植物,可能是长隔木(Hamelia patens)。 图片:jamestt / inaturalist.org
在气温较低的高海拔地区分布的蜂鸟种类中,这一技能更为明显,而吸蜜蜂鸟所在区域的条件通常没有那么残酷。
但其也保留了这一生存技能。一般来说,新陈代谢速度快的动物寿命往往比较短,比如老鼠,但包括吸蜜蜂鸟在内的蜂鸟却是个例外,它们通常能够 活好几年甚至十年以上 ,这可能和它们可以在夜间半休眠有关。
悬停不光为了吃,还为了繁衍
作为会悬停的鸟类,高超的飞行技巧如果只用在觅食上自然有些浪费,肯定还会用在 求偶仪式 这一非常重要的环节中。在繁殖季节,雄性吸蜜蜂鸟会聚在一个叫做“ 求偶场 ”的地方,通过声音将雌鸟吸引过来,然后再借助自己的舞姿 向雌鸟炫耀展示 。
它们高超的飞行技巧此时又派上了大用场,雄鸟往往会从高处俯冲下来,俯冲到一定位置后快速停住,保持悬停状态,然后再周而复返地重复这一动作。
心动的雌鸟会选择和自己心仪的对象交配,一般来说,交配是在停歇状态下完成的,但也有人说可以在飞行中完成,不过目前还缺少相关的证据,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空中飞行的雄性吸蜜蜂鸟。图片:Ekaterina Chernetsova / wikimedia
和其他有“求偶场”的鸟类一样,吸蜜蜂鸟的婚配制度也是多配制,大概率是 一夫多妻制 ,但也不排除部分雌鸟会和多只雄鸟交配的情况。这种婚配制度下,后续的筑巢、孵卵以及带娃工作都是雌鸟单独承担。
孵蛋中的雌鸟,辛苦的工作都需要她来完成。图片:Sandra Dennis / inaturalist.org
交配完后,雌性吸蜜蜂鸟会寻找合适的筑巢地点,用 蜘蛛网、树皮和其他植物纤维筑巢 一个小小的巢,直径大约2.5 cm,和一元硬币差不多大。至于它们的蛋,那就更小了。
雌性吸蜜蜂鸟每巢只能产2枚卵(就其体重而言,没有额外的能量产更多的卵),每枚卵的重量约0.3 g,长径约6 mm,和大一点的 黄豆粒 差不了太多。由于只有雌鸟孵卵,孵卵期通常需要21天左右,育雏期则大约需要18天。
开始孵卵和育雏后的雌鸟往往有着非常强的 护巢意识 ,对入侵的雄鸟更是警觉,一经发现就会将其驱离,此举可能是为了降低自己巢被发现的概率。毕竟一旦被天敌发现,吸蜜蜂鸟的小身板并不会有太强的抵御效果,而且极有可能还会搭上自己的性命。
吸蜜蜂鸟的巢和里面的幼鸟。图片:galinf / wikimedia
蜂鸟虽小,毕竟也是肉。据记载,一些 小型猛禽偶尔也会捕食吸蜜蜂鸟 ,不知道蜂鸟的重量能否填补它们捕食时的能量消耗。
除了猛禽之外,一些蛙类、鱼类、捕鸟蛛和捕食性昆虫等也会捕食吸蜜蜂鸟,可谓是命途多舛。一只吸蜜蜂鸟从破壳算起,能够顺利生存到七八年甚至十年,绝对是运气爆棚了。
最后,作为最会找鸟窝的图书编辑,我希望自己有生之年能够去古巴一睹吸蜜蜂鸟的身姿,亲自找寻一下它们硬币大小的鸟窝,顺带品一品当地的Moji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