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与司马懿的经典之战叫什么(新三国诸葛亮与司马懿经典)

2024-01-18 00:00:00 生活常识 投稿:无人街七号

诸葛亮与司马懿的多次博弈 千年后为何说诸葛亮技高一筹

司马懿在战场上几乎无往而不利,唯独在面对诸葛亮时,他总是感到无比的压力。司马懿曾赞叹诸葛亮是当世的天才,无论是在军事、政治、整军、屯田,还是在发明创造方面,诸葛亮都表现得无一不精。相比之下,司马懿虽也才智卓越,却显得急功近利,常常在一些问题上显得出尔反尔,兵不厌诈的手段更是运用到各个方面。

蜀国功勋集团其实是外来势力,他们通过抢夺了许多本地人继承了几代的利益。由于在蜀国建国初期存在抢夺既得利益团体的问题,再加上分赏不公平,关张二人最终被手下背叛。整个功勋集团内部存在分赏问题,需要从原本就相对贫困的川蜀本地人手中抢夺土地和人口,导致内部不团结。甚至在第一次被割韭菜的时候,本地人就反叛并暗杀了张飞。由此,诸葛亮在白帝城托孤以后,不得不谨慎地对待每一次出击,时刻留意川蜀氏族的背后。

司马懿之所以选择死守而不主动进攻,实际上是出于深思熟虑的战略考量。蜀汉是进攻方,相比魏国,规模较小,维持长达山路的补给线、粮草、辎重、后勤等问题是他们需要时刻考虑的。司马懿的死守并非真的防御不出,而是在制衡蜀汉全国军力,让其陷入困境的同时,魏国在关陇地区就能够对蜀汉进行有效的军事压制。这样一来,曹魏能源源不断地生产兵力和粮草,形成了长时间持久战的有利条件。因此,司马懿的策略聚焦于在关陇地区遏制住蜀汉全国军力。

关于诸葛亮四伐之说,历史记载中实际上基本没有提到李严运粮出了问题导致四伐失败。这一说法可能是晋书编写时的虚构。诸葛亮四伐之后,基本上所有的官员都弹劾了李严,主要是因为蜀汉的内部问题。在这个时期,蜀汉政局不稳定,而李严作为蜀汉三把手,托孤大臣东州,被处理了。蜀汉在进行军事行动时,一直都存在运粮的问题,而诸葛亮努力解决这个问题是非常正常的。同时,五伐之后的出兵,需要时间准备,不仅要考虑政局稳定,还要解决运粮等诸多问题。这使得诸葛亮的行动显得合理而谨慎。

白帝托孤后,诸葛亮的战略发生了变化。他多次北伐,但主要是采取主动防御的姿态。在《出师表》和《隆中对》中,都对蜀汉在白帝托孤后的困境表示担忧。蜀国失去了中原的号召力,使得诸葛亮不再能够倾巢而出。此时,司马懿也深知诸葛亮的策略,因此采用空城计等手段来迷惑诸葛亮。经过七次交锋,双方都能在某种程度上保持平衡。诸葛亮给予蜀国喘息的机会,而司马懿则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削弱了曹魏的老班底,实现了双赢。

司马懿和诸葛亮在七次交锋中都展现出了卓越的战略眼光和智谋。他们的战术和策略都充分显示了双方的谨慎和深思熟虑。这场历史上少见的两位战略宗师的较量,最终呈现出一种既相互制衡又相互促进的局面。

声明:犀牛文库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admi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