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2023-05-25 17:41:02 旅游攻略 投稿:等夏天等秋天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教育和发展心理学巨匠——让·皮亚杰(Jean Piaget,1896—1980),瑞士心理学家,发生认识论创始人。他认为,人类的知识不管多么高深、复杂,都可以追溯到人的童年时期 。 在他的职业生涯中,皮亚杰架构出一个模型,用以描述人类是如何通过搜集和整理信息来理解外部世界的,该理论很好的解释个体从婴儿到成人的思维发展过程。他在儿童思维方式上富有洞察力的描述,改变了我们对认知发展的理解。

一、影响发展的因素

认知发展不是简单的往已有的知识存储里增加新的事实和想法的过程。皮亚杰认为,人类的思维过程从出生到成熟都在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存在四个因素---生理成熟、活动、社会经验、平衡,正是他们的相互作用影响了思维的变化。

影响我们理解世界的一个最重要因素就是成熟,成熟主要是指个体表现出来的生理变化,这些变化是由遗传决定的。除了确保儿童获得充足的营养和关心他们的健康,家长和教师对成熟的认知发展几乎没有任何影响。

活动,是另一个影响因素。随着生理上的成熟,儿童的能力也在不断的增强,并通过与环境互动得以学习。

在发展过程中,也在不断的欲周围的人进行互动,社会传递或者向别人学习均会影响认知的发展。

二、思维的基本倾向

根据早期生物学的研究,皮亚杰指出所有物种通过遗传都获得了两种基本的倾向或“恒定功能”。之一个倾向是组织---通过组合-排列-再组合-再排列将行为和思想纳入一个连贯性的系统。第二个倾向是适应---根据环境变化做出调整。

组织:每个人生来就有一种把思维过程内化成心理结构的倾向,这些结构就是我们理解世界并与世界互动的系统。原本简单的结构经过不断的组合和调整,会变得越来越复杂和有效。皮亚杰将这些结构称为“图式”(知觉或经验的心理系统或类别),他认为图式是思维的基石。图式可能很小,很专门化,例如,用吸管吸东西的图式或辨认玫瑰的图式;图式也可以很大和一般化,例如,喝的图示或园艺的图式。随着思维过程越来越有条理和新的图式不断建立,个体的行为也变得更加复杂,更能适应环境。

适应:人类除了具有整合心理结构的倾向外,还天生具有适应周围环境的倾向,这种适应包括两个基本过程:同化和顺应。同化,是在人们利用已有图式理解周围世界中发生的事件时产生的,是指人们试图通过将新的知识纳入原有的知识体系来理解事物的过程。然而,将新知识纳入原有图式的过程,往往同时也是歪曲新知识的过程。顺应,是在人们为适应新情景必须改变原有图式时产生的,如果新信息与任何已有的图式都不匹配,就必须产生出更加合适的图式。与调整信息来适应思维不同,现在我们是通过调整思维来适应信息。

一般而言,我们是通过同化和顺应这两个过程来适应日益复杂的环境的。同化过程包含了部分顺应。当然,也有既不出现同化也不出现顺应的情况,如果遇到的信息太过陌生,人们就会选择忽略他们。在特定时间里,人们会对信息做一种过滤,使得到的信息适合他们自己当时的思维方式。

平衡:根据皮亚杰的理论,组织、同化和顺应都可以看作是一种复杂的平衡行为。他认为,思维的变化实际上是通过平衡这一过程得以实现的。人们不断的检验自己的思维过程是否恰当,以获得平衡。

三、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

皮亚杰认为,所有的人都是按照相同的顺序经历了相同的四个发展阶段。知道一个学生的年龄绝不意味着你了解了他的思维方式。

1.感知运动阶段

认知发展的最初阶段被称为感知运动阶段,这是因为这一时期的儿童是通过看、听、移动、触摸、品尝等方式来思考的。在这一阶段,儿童逐渐发展出“客体永久性”(能够意识到物体的存在是独立的、永久性的)概念,这一概念的获得表明个体开始具有建构心理表征的能力。

感知运动阶段获得的第二个主要的进步就是出现了有逻辑的目的性动作,学会反向动作,是感知运动阶段一个基本的进步。

2.前运算阶段

所谓运算,是指在心理上而非身体上能够完成和逆转的动作。前运算阶段,儿童还未能精通这种心理运算,但已经在逐渐掌握。皮亚杰认为,和动作分离的最初的思维方式就是将动作图式符号化,这种形成和使用符号的能力,是前运算阶段的主要进步。符号功能---利用符号(语言、图片、标记、手势)对动作或物体进行心理表征的能力。前运算阶段的儿童很难将思维从对物体外在表现的直接知觉中摆脱出来,很难做到去中心化(同时关注事物的多个方面)。皮亚杰认为,前运算阶段的儿童有一种自我中心(假定其他人和自己体验世界的方式是一样的)的倾向,他们总是倾向于从自己的想法出发去看待别人眼中的世界与经验。皮亚杰指出,自我中心并不意味着自私,只是儿童常常认为别人的感觉、反应和看法应该是和自己一样的。研究表明,幼儿不是在所有情境下都是完全自我中心的。

3.具体运算阶段

皮亚杰用具体运算(与具体物体或情境相联系的心理加工)来描述这个阶段的“动手”思维。这个阶段的基本特征就是对物理世界逻辑稳定性的认知,意识到变化或者转化了的元素仍保有他们原有的特征,并且这些改变是可逆的。同一性---人或物不随时间发生变化的规律;补偿性---一个维度上的变化可能被另一个维度上的变化低消掉的规律;可逆性---逻辑运算的一种特征,思考一系列的步骤,然后在心理上逆转这些步骤,回到起点的能力,也被称作逆向思维;分类---将物体归类。在心理上逆转一个过程的能力,能够帮助处于具体运算阶段的学生认识到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物体进行分类。对次序关系的理解有助于学生建立起逻辑序列。掌握了守恒、分类、排序等运算能力后,具体运算阶段的学生终于建立起一个完整的、非常有逻辑的思维系统,然而,这种思维系统仍然是与物理现实联系在一起的,这一阶段的儿童已经能够对基于具体情境的逻辑进行组织、分类和操作。但是,这一阶段的儿童仍然不能对假设性、抽象性的问题进行推理。

4.形式运算阶段

当多个变量交互作用时会出现什么情况,这就需要一个能够控制这些变量,并在众多可能性中其作用的心理系统,这就是皮亚杰所说的形式运算(涉及抽象思维和多个变量间协调的心理任务)。在形式运算水平上,思维的焦点可以从是什么转到可能是什么。假设---演绎推理:形式运算阶段中的一个问题解决策略。个体首先确定可能对问题有影响的因素,然后进行演绎推理,并系统的评价特定的解决 *** )形式运算也包括归纳(通过特殊个案归纳出一般规律)推理。有条理的、科学的形式运算思维,需要学生找出特定情景系统生成的多种可能性。这个阶段的另一个特征就是青少年自我中心(认为他人与自己有共同的想法、感受和关注的问题)。

拥有假设性思维、选择性思考、确认所有可能的组合、分析自己思维的能力,会对青少年产生很多有趣的影响。

5.只有30%---40%的高中学生能够完成皮亚杰的形式运算任务。初中生或高中生难以假设性的思考问题是很正常的,有时,学生会发现一些捷径,如死记硬背公式或解题的步骤,以解决那些超过他们能力范围的问题。但是这种 *** 只是对考试有帮助,对真正的理解并没有好处。只有当学生能超越对知识的简单记忆和浅层应用时,真正的理解才可能发生。

教师可以提供一种既挑战儿童思维又能暴露其逻辑思维缺陷的情境,促进学生形式思维能力的发展。一些发展心理学家提出新皮亚杰理论,他们保留了皮亚杰关于儿童知识建构以及儿童思维发展趋势的深刻见解,但加入了信息加工研究中的有关注意、记忆和策略等如何促进发展的新发现。皮亚杰理论有其局限性,首先,阶段模型的一个问题就是儿童思维缺乏一致性;它忽视了文化和社会环境对儿童的重要影响;第三,对幼儿认知能力的低估。

以下是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的另一版描述方式:

感知运动阶段(sensorimotor stage,0-2岁)

此时儿童尚未掌握语言,主要是通过感觉运动图式和外界相互作用(同化和顺应),并与之取得平衡。认知活动主要是通过探索感知觉与运动之间的关系来获得动作经验。这一阶段的标志是儿童逐渐获得了客体永恒性,即当某一客体从儿童视野逐渐消失时,儿童知道该客体并非不存在。比如,妈妈上班了,宝宝不会不安,因为他知道虽然现在看不到妈妈,但妈妈并非不存在了,妈妈只是暂时离开,还会回来的。

这时期的儿童主要是靠感觉和动作来认识周围世界。他们还不能对主体与客体作出分化,因而“显示出一种根本的自身中心化”(皮亚杰,1981年)。用皮亚杰的话来说,儿童在这个时期还没有达到运演的水平,他们所具有的只是一种图型的知识(figurative knowledge),即仅仅是对 *** 的认识。婴儿看到一个 *** ,如一个奶瓶,就开始作出吮吸的反应。图型的知识依赖于对 *** 形状的再认,而不是通过推理产生的。

前运算阶段(preoperational stage,2-7岁)

此时儿童的感知运动图式开始内化,成为表象。随着语言的出现和发展,儿童可以用表象符号代替事物,用表象和语言描述事物。但此时儿童的“自我中心主义”突出,即考虑一切事情都只从自己的角度出发,以自己为中心,总是从一个角度来观察事物,不考虑别人的意见。针对这个,皮亚杰曾进行了著名的三山实验。

皮亚杰三山实验

在桌子上放置三座山的模型,在高低、大小、位置上,三座山之间有明显的差异。实验时,先让一个三岁的孩子坐在一边,然后将一个布娃娃放在对面。此时实验者问孩子两个问题。之一个问题是:“你看到的三座山是什么样子?”第二个问题是:娃娃看见的三座山是什么样子?”

结果发现,不管问题是什么,孩子的答案都是一样的。孩子只会从自身所处的角度看三座山的关系(如两座小山在大山的背后),不会设身处地从对面娃娃的立场来看问题。这个实验证明了儿童采取一种自我中心的我向思维,处于前运算阶段。孩子在生活中从自己的感受、体验出发,是正常的,所以,在孩子哭闹不止时,在你认为的无理取闹时,不要指望孩子理解你、体谅你,他们真的是做不到。

这时期,儿童****发展了运用符号来表征客观物体的能力,言语概念以惊人的速度发展;不能理解守恒原理,思维具有集中化(仅注意情境中某一方面)、不可逆性和只注重状态的特点;“泛灵论”;自我中心趋向。

具体运算阶段(concrete operational stage,7-12岁)

出现具体运算的图式,能进行初步的逻辑思维。“运算”这个概念是皮亚杰从逻辑学引进来的。他认为运算是内化的可逆性运作。这个阶段儿童思维的特征是运算具有可逆性,并获得守恒概念(如物质、重量、长度、面积、体积等)、分类概念、序列概念和关系概念,标志着思维水平的一次飞跃。但这个时期的运算思维要依靠具体事物的帮助才能顺利解决问题。

儿童开始出现“守恒”,开始能独立组织各种 *** 进行正确的逻辑运算(如分类等),但还离不开具体事物或形象的帮助。这一时期的运算,主要属于群集运算阶段(即分类和序列)。

在具体运演阶段,儿童的思维已具有可逆性和守恒性,但这种思维运演还离不开具体事物的支持。

形式运算阶段(formal operational stage,12岁至成人)

此时的儿童思维与成人接近。形式运算,即“使形式与内容分离”。简单来说,这时儿童能用抽象符号进行逻辑思维及命题运算,形成认知结构的整个体系,它属于儿童思维的高级形式。

这一阶段儿童的思维已经超越了对具体的可感知事物的依赖,使形式从内容中解脱出来,进入形式运算阶段。这种能力一直持续到成年时期。本阶段中个体推理能力得到提高,能从多种维度对抽象的性质进行思维。他们的思维是以命题形式进行的,并能发现命题之间的关系;能够进行假设性思维,采用逻辑推理、归纳或演绎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能够****根据假设对各种命题进行逻辑推理,开始接近成人的思维水平。

儿童在12 岁左右,开始不再依靠具体事物来运演,而能对抽象的和表征性的材料进行逻辑运演。皮亚杰认为更高级的思维形式便是形式运算。形式运算的主要特征是它们有能力处理假设,而不只是单纯地处理客体。而且,儿童在这时已有能力将形式与内容分开,用运演符号来替代其它东西。

综上可知,感知运动阶段出现思维的萌芽;前运算阶段出现表象思维和直觉思维;具体运算阶段出现初步的逻辑思维;到形式运算阶段,才出现比较复杂的逻辑思维。

皮亚杰在概括他的认知发展阶段的理论时强调,各阶段出现的一般年龄虽因各人智慧程度或社会环境不同可能会有差异,但各个阶段出现的先后顺序不会变。而且,各个阶段作为一个整体结构,它们之间不能彼此互换(皮亚杰,1980年)。

了解孩子的发展阶段,根据孩子的阶段特点,才能更好地促使孩子发展,如若不然,便是揠苗助长,或者白白浪费孩子的发展机会,都是遗憾终生的。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什么是认知发展理论

认知发展理论是著名发展心理学家让·皮亚杰所提出的,被公认为20世纪发展心理学上最权威的理论。皮亚杰认为认知发展是一种思维建构的过程,是孩子在与生活环境的交互中形成的,旗帜鲜明地提出孩子的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的发展观。

通俗地来说,皮亚杰认为孩子是积极主动的探索者,孩子在探索的时候发现真实的世界与自己原来想的不同,就会及时调整自己的认知去适应,这样反复下去,认知水平就会不断提升。

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

皮亚杰指出,每个孩子都要经历且一定会顺次经历以下四个认知发展阶段: 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 。 悉知,虽然每个孩子都会经历该发展过程,但个体进入下一发展阶段的时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0-2岁:感知运动阶段

这一阶段的儿童依靠自己的肌肉动作和感觉应付外界事物。这一阶段又再分为6个小阶段:

①从出生到1个月。婴儿不能觉察周围世界,分不清物与我,缺乏自我意识。

②1~4个月。婴儿的动作变得较协调了,但还不能摆弄外物。

③4~10个月。婴儿视觉与抓握动作协调起来,开始会摆弄身旁的东西。9~10个月的婴儿知道东西离开了自己的视野仍然存在。

④10~12个月。婴儿行为有目的,开始能预料行为的效果。

⑤12~18个月。婴儿对不同的物体会做不同的动作,看会出现什么结果。

⑥18~24个月。婴儿在行动之前,能在头脑中思考动作,寻找解决问题的新 *** 。

2-7岁:前运算阶段

这一时期的幼儿只能以表象进行思维,前运算阶段又可分为两个时期:

①前概念期,约2~4岁。这时候开始出现符号联想力,也就是说开始能把扫把想象成一匹马来骑,并且特别会模仿。

②直觉思维期,约4~7岁。孩子会对表面现象作出反应,并将无关的事情说成有因果关系。表现出自我中心的思想是这一阶段的突出特点。

7-11岁:具体运算阶段

在这一阶段,儿童出现了逻辑思维。但思维还离不开具体经验,还缺乏概括的能力,抽象推理尚未发展。这一阶段自我中心思想逐渐消失。此时儿童可以同时注意几个方面,而且还会有逆向思维能力。

11岁之后:形式运算阶段

到这一阶段,个体形成了完整的认知结构系统,智力发展趋于成熟。皮亚杰起初认为形式运算的智力发展约在15岁完成。后来,1972年修正了原来的看法,认为正常的人不迟于15~20岁达到形式运算阶段。

不过,现在很多心理学家在皮亚杰理论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后,发现皮亚杰低估了孩子的能力。还有大量证据显示,认知的提升并不会像皮亚杰所说突然发生转变,而是循序渐进的。

尽管如此,皮亚杰所提出的观点—— 教育一定要尊重儿童发展规律,在不同年龄段使用不同的教育 *** ,被现代绝大多数教育体系所认同。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是什么?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是著名发展心理学家让·皮亚杰所提出的,被公认为20世纪发展心理学上最权威的理论。

皮亚杰对认知发展研究的特殊兴趣是出于将儿童的认知发展看作是沟通生物学与认识论的桥梁,他认为通过对儿童个体认知发展的了解可以揭示整个人类认识发生的规律,从而建构起他的整个学说“发生认识论”。

理论核心

皮亚杰心理学的理论核心是“发生认知论”。他认为,人类的知识不管多么高深、复杂,都可以追溯到人的童年时期。生物学和逻辑学可以分别解释儿童智力和思维的起源和发展。他既强调心理因素中内外因的相互作用,这种作用导致了心理特征不断发生的量变与质变。

心理发展的原因:心理因素不是起源于先天的成熟,也不是起源于后天的经验。主体通过动作对客体的适应乃是心理发展的真正原因与本质。个体的任何心理反应,不论指向外部动作还是内部思维,都是一种适应,适应的本质在于取得机体与环境的平衡。而适应则通过同化与顺应两种形式完成。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认知发展理论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是什么?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是20世纪发展心理学上最权威的理论:儿童的认知是在已有图式的基础上,通过同化、顺应和平衡等机制,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一个建构过程。

皮亚杰运用数理逻辑中的运算、对称、可逆等概念来研究儿童思维的发展,并用符号逻辑作探讨形式运算阶段思维过程的特点。他认为有了符号逻辑工具,就像掌握了统计学一样。对心理学的研究有重要帮助。

皮亚杰的思想来源-康德的认识论

皮亚杰吸收康德的先验范畴理论,改造成为遗传的“图式”,康德的先验范畴论是预成论观点。而皮亚杰认为先天图式在认识发展的过程中仅处在一个起点的位置,图式主要是在儿童后天的活动中逐渐形成的。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内容是什么?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包括以下几个发面:

1、认知的起源:内外因的相互作用,同时又强调在这种相互作用中心理不断产生量和质的变化。

2、认知的结构:图式、同化、顺应与平衡。

3、认知发展的阶段:

(1)感知运动阶段(出生至2岁),个体依靠感觉与动作认识世界;

(2)前运算阶段(2至7岁),个体开始运用简单的语言符号进行思考,具有表象思维能力,但缺乏可逆性;

(3)具体运算阶段(7至11、12岁),出现了零散的可逆运算和逻辑思维,一般只能对形象或形具体事物行运算;

(4)形式运算阶段(11、12至14、15岁),能在头脑中把内容和形式分开,使思维超出所感知的具体事物或形象,进行抽象的逻辑思维和命题运算。

4、影响认知的因素:成熟、社会环境、物理环境、自我调节的平衡过程。

大家帮帮我吧!

在我眼里就是拿钱来满足自己的欲望,在那里我知道了钱真是个好玩意,感受到了有钱是爷,没钱是孙子,没什么都不能没钱,向受到了爷的地位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心理发展以快慢不均衡的发展速度连续进行,由于发展速度上的不均衡,心理发展的连续进程就被快速期所中断,而出现不连续的阶段。在心理发展的快速期,起主导作用的心理过程和心理特征发生急骤的更替,使心理发展产生质的飞跃,表现为阶段的划分。也就是说,心理发展是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有三个关键的想法构成:图式、同化和顺应的交互作用以及认知发展阶段。图式即认知结构。是你脑中能够让你解释概念和事件的心理结构。图式指导思维,它还是发展的基本构建单位。在皮亚杰的理论体系中,所有认知发展都是以同化和顺应这两种动态过程作为基础。同化是为适应和匹配现有已知图式而修改新信息的心理过程。相反,顺应是为整合新信息而重建和修改图式的心理过程。皮亚杰认为发展就是同化和顺应过程不断交互作用的结果。

皮亚杰将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

1、感觉运动阶段(从出生到两岁)。这个阶段的儿童主要认知结构是感知运动图式。儿童借助这种图式,可以协调感知输入和动作反应,从而依靠动作去适应环境。

2、前运算阶段(2~6岁或7岁)。在这一阶段,自我意识开始出现孩子可以将自我和环境中的其他人和事物区分开。这一阶段儿童的思维特点有:之一,自我中心主义。也就是孩子只从自己的立场来看世界。此外,他们还假设其他人看到的世界和自己眼中的世界一样。第二,万物有灵论。是指孩子无法区分有生命和无生命的事物,他们相信没有生命的物体也像人一样是活的,而且能够思考。第三,中心化。孩子在看待事物的时候,只看到某些方面,而忽略了其他重要的信息。这使得他们不能理顺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不能了解事物的全貌。第四,思维的不可逆性。孩子不能逆向思考事件发展的顺序和解决问题的步骤。第五,缺乏守恒。守恒是指掌握概念的本质特征,所掌握的概念并不因某些非本质特征的改变而改变。

3、具像运算阶段(6、7岁~11、12岁)。本阶段内儿童的认知结构由前运算阶段的表象图式演化为运算图式。本阶段儿童的思维特点,具有守恒性、去自我中心性和可逆性。这一阶段的儿童。掌握了进行心理运算的能力,可以运用简单的推理来解决问题。但是他们在推理过程中所使用的符号主要还是具体事物的符号,而不是抽象的符号。

4、形式运算阶段(11、12岁及以后)。这一阶段的孩子会克服以前各个阶段的局限,在认知能力的发展上会再一次进行革命。他们的思维发展到抽象逻辑推理水平。这一阶段的思维特点有:之一,思维形式摆脱了思维内容。第二,能进行假设演绎推理。

大多数心理学家都接受了皮亚杰所描述的广泛层面上的发展观点。但是也有研究者证明,每一阶段中儿童在某些方面的发展都要比皮亚杰所认为的更加复杂。一些能力出现的时间要早于皮亚杰理论。比如儿童可以在感觉运动阶段和前运算阶段就掌握那些皮亚杰所认为他们无法实现的能力,例如客体恒常性,心理表征早在婴儿四个月大的时候就产生了,而不是皮亚杰所认为的要到出生后第二年才出现。总之,皮亚杰对于阶段顺序的观察结果是准确的,但如今儿童发展某些认知能力的速度似乎比皮亚杰所认为的更快。

认知发展进步的标志就是心理理论的发展及理解他人的信念,愿望和情绪与自己不同,且这些心理状态是他人行为的基础。你的心理理论决定了你对他人在特定情境中会如何反应的预期。重要的是心理理论,还包括我们能够意识到我们对他人行为的预期,应根据我们对这一特定个体的了解而进行调整,这种对他人心理世界的理解,会提高我们对他人的共情能力。让我们学会撒谎,还会在需要的时候增加我们对他人做出全面判断的可能性。

声明:犀牛文库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admi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