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一个人很难,“15层的办公室,他端着咖啡站在窗边,扶了扶镜框,眺望远方”的开篇总会让人觉得矫情;
写文章评价一个人很难,赞美时须克制,却少不了有人说“你没写出他全部的好”;客观事实推导出的“贬损”结论,会被人冠以“主观倾向、强加价值观”;
写同行更是难上加难,抬高别人压低了自己;压低别人又会互相伤害。有两家门户之前互相揭短,丑化对方,最后达成隐形协定,互不伤害。
在这个雄性互联网丛林里,特别是在科技媒体,赵何娟是少有的女性创业者。
好在,她作为老媒体人,有值得我们取经的地方;好在,这两年科技媒体们都在多元化发展,技术化、产品化、服务化,包括她创办的钛媒体,分拆为三大板块,做起了内容收费,还要国际化,它们都可以互不认为是对手、可互视为互联网公司来研究了。
她身披铠甲。
我眼里,调查记者是最危险的职业之一,报道对象是财经领域的上市公司,你可能收到律师函、暗中报复;报道对象是房地产土豪,可能被上门打砸。生命威胁是常有的事。
赵何娟做过调查记者,做过商业和时政领域调查报道,如早先供职纸媒时的《中移动SP利益链》、《邵氏弃儿》等。
2011年,因揭露邵氏“弃儿”问题,邮箱被入侵;后因支持起底陈光标的报道《中国“首善”之谜》,收到死亡威胁和尸体照片。
似乎是越战越勇,2012年赵何娟创办钛媒体。也正是因为《乐视会像当年德隆一样大崩盘吗?》把她和钛媒体推到风口浪尖——乐视发公告要起诉钛媒体,随回一封硬气声明;
乐视获孙宏斌投资后,所有人对其崩盘危机喘了一口气,她再作一篇《乐视的致命“命门”,是疯狂的关联交易》,执拗,一幅怼到底的架势。不愧为“小胡舒立”。
放着好好的媒体不满足,钛媒体又分拆为“媒体、数据、生活方式”三大板块,还要进军国际,做内容收费。
不怕事,干叫板,还想改变世界。简直一个拼命三娘。
她颇具争议。
她性格鲜明,爱憎分明,身旁有很多拥护她的朋友,也有很多人不喜欢她。
不只乐视这样的企业,她跟圈内媒体、前东家、投资人都爆发过大大小小的摩擦冲突。
钛媒体关于“蚂蚁金服战略入股财新”引发的“阿里媒体帝国”论,阿里王帅不舒服了,在微博激烈回应。争议的地方是,阿里是钛媒体的天使投资人,被批为“不感恩”。赵何娟解释,早已进行管理层回购。
《36氪深陷股权众筹项目“涉嫌欺诈”漩涡》则被解读为“钛媒体手刃36kr”,“媒体与媒体撕逼”。
《阿里巴巴、葛甲与忠诚的反对派》中,“他因为主动或被动地为一家网站写作太多黑阿里的稿,却也客观为那家网站带来了阿里的投资,更让他对此有被“过河拆桥”的难以释怀,与网站决裂。”来暗讽虎嗅网。
钛媒体拥有商标权的子产品“钛极客”,因为被侵权成为了《财经网》一个子栏目,她又严厉批评了老东家……
当然,以上种种也是媒体的专业反应和有感而发。
钛媒体的赢利能力也是外界质疑的,赵何娟说,自己做钛媒体本身也不是为了要赚多少钱,“我还是要做一个改变世界的人”。
几年前,一个好友在钛媒体投稿对当时的她作出评价:外表柔弱,内心强大,十分自负。
一次,这位好友(几年前)带她去见投资人,她说:不喜欢他,张口闭口就是钱,整个一土财主;好友问她怎么考虑商业化,她说:为什么现在就要挣钱了?
好友奉劝,自负与傲气会毁掉你的事业,不能从媒体人转变成商业就是致命弱点。这稿子居然过审了,现在还在钛媒体挂着。现在,赵何娟也找到了自己商业化的方式。
就是这么心怀理想,无所畏惧。她说:一个女人可以扛到死都不怕,还能怕什么呢?
她是个小女人。
对身边的人很有亲和力,同事们都叫她“何娟”;
她经常哭鼻子,创业第一年,她把个人和家庭所有资金都投到公司,连孩子幼儿园学费都刷不出来了一年没上过街,买过新衣服,在孩子面前她哭了;
她也偶尔女神范儿一下:
“做事很拼,做人坦荡 ”是她对自己的评价。
好了,上面其实不是重点,我问了赵何娟24个问题,关于:为什么写乐视、从业经验、理想与商业的关系、内容付费、国际化、技术信仰、自负与傲气、自我评价,还有投稿作者们普遍关心的审稿标准问题等等。
以此来了解她,了解她所做的事————
赵何娟:盲订一千名用户5天就满了。基本都是对自己有要求,有好奇心和上进心的专业人群,多为TMT领域投资者、从业者和高管、创业者等。
赵何娟:文章写的好不好,本身是能够被判断的,有干货,有逻辑、有理有据,有新鲜点,有趣,有角度,有深度,有表达能力等等,这些要素总归要满足一些。不是说写一个产品就一定是软文。但是内容不好,就没有发的价值,具体标准其实我们网站上有。有些投稿偶尔也会误判,我们不时也会抽查和复盘下,有的不错却被编辑错拒的稿子,可能还会进入重新审核状态,重新被发表。
我们自己记者原创稿件,也每周都会复盘,打分。不及格的一样会被批会拿不到稿费,下次发稿要求就会更高。
来源:鞭牛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