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篇第22章
子路问事君,子曰:“勿欺也,而犯之。”
事君:侍奉国君,为国君服务,也就是做朝廷高官。该章内容适用于任何下级对上级正确的相处之道。
《论语》中有句“事鬼先事人”,其中的“事”是“敬奉”的意思。
勿欺也:不欺上瞒下。使国君的政令能顺利贯彻,社会各阶层的情况能零失真地畅通上传。
有个成语叫“欺上罔下”,其中的“欺”和“罔”意义不同。《论语》中有句:“君子可欺也,不可罔也”。欺指出于正义的动机而被人骗,罔则出于贪心、心虚而被人骗。
被欺值得同情,被罔则不值得同情,还会遭人鄙视、唾弃。《孟子》云:“君子可欺之以方,难罔以非其道。”
敢犯上直言的大臣叫争臣,也叫诤臣。如《荀子.子道》:“昔万乘之国,有争臣四人,则封疆不削;千乘之国,有争臣三人,则社稷不危;百乘之家,有争臣二人,则宗庙不毁。”
朋友之间,见对方有错误,敢直言不讳的,叫争友,敢于指出父亲错误的叫争子。
《孝经·谏争》云:“昔者天子有争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诸侯有争臣五人,虽无道,不失其国;大夫有争臣三人,虽无道,不失其家;士有争友,则身不离于令名;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臣不可以不争于君。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
一个称职的干部首先不能有欺上瞒下,现在流行一句话:“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下级干部往往看领导的脸色办事,见风使舵、顺水行船、隔山拜佛等等这些都是如今在机关里行事做人的公开秘诀,实在让人担忧。
相对而言,“勿欺也”比较容易做到,但是“而犯之”就难了,敢于冒犯领导的人如凤毛麟角。
再有能力的领导也不可能不犯错,作为下级不能盲从领导,但很多人为了保全自己,对领导百依百顺,一副奴颜媚骨。
真正有大局观、有正义感的人是敢直言犯谏的,接受了孔孟思想古代的士大夫就有这种精神,他们敢于直犯龙颜,包公、范仲淹、海瑞等等都是这样的人。这就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的精神。
争臣魏征
《三字经》中有句:“五子者,有荀、扬,文中子,及老、庄”。其中的文中子在历史上的存在感很低,他其实是个非常有成就的教育家、思想家。
文中子姓王名通,唐初四杰之一的王勃是他的孙子。他15岁就开始从事教学,据说,历史上有名的争臣魏征就出自他的门下。
魏征(580年-643年),字玄成,巨鹿郡下曲阳县(今河北省晋州市)人,唐朝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史学家。
魏征早年值隋末战乱,曾投瓦岗起义军。后被窦建德俘虏,用魏征为起居舍人,后又入唐太子李建成掌管图籍的太子洗马官。太宗即位后,先充谏议大夫,继任中央行政长官之一的侍中。
唐太宗连连点头说:“你说得多好啊!”又有一天,唐太宗读完隋炀帝的文集,跟左右大臣说:“我看隋炀帝这个人,学问渊博,也懂得尧、舜好,桀、纣不好,为什么干出事来这么荒唐?”
魏征接口说:“一个皇帝光靠聪明渊博不行,还应该虚心倾听臣子的意见。隋炀帝自以为才高,骄傲自信,说的是尧舜的话,干的是桀纣的事,到后来糊里糊涂,就自取灭亡了。”
敢于犯颜直谏的大臣皇甫德参给唐太宗写了一份意见书,上面批评了三件事:“修洛阳宫是劳民伤财;收地租是加重百姓负担;民间女子梳高髻的时髦习俗,是受了皇宫嫔妃的习染。希望陛下能够采取措施,制止和改变这种现象。”
唐太宗接到上书后很不悦:“皇甫德参的用意是不让国家使用一个劳役,不让收一粒粮食的租税,不让宫中的人留头发!”并打算对皇甫德参严加处罚。
有一次,魏征在上朝的时候,跟唐太宗争得面红耳赤。唐太宗实在听不下去,想要发作,又怕在大臣面前丢了自己接受意见的好名声,只好勉强忍住。
退朝以后,他憋了一肚子气回到内宫,见了他的妻子长孙皇后,气冲冲地说:“总有一天,我要杀死这个乡巴佬!”长孙皇后很少见太宗发那么大的火,问他说:“不知道陛下想杀哪一个?”
唐太宗说:“还不是那个魏征,他总是当着大家的面侮辱我,叫我实在忍受不了!”长孙皇后听了,一声不吭,回到自己的内室,换了一套朝见的礼服,向太宗下拜。唐太宗惊奇地问道:“你这是干什么?”
长孙皇后说:“我听说英明的天子才有正直的大臣,现在魏征这样正直,正说明陛下的英明,我怎么能不向陛下祝贺呢!”这一番话就像一盆清凉的水,把太宗满腔怒火浇熄了。
为了维护和巩固李唐王朝的封建统治,魏征曾先后陈谏200多事,劝戒太宗以历史的教训为鉴,励精图治,任贤纳谏,本着清静无为、推行“王道”政治、“仁义”行事,无不受到采纳。
贞观十三年(639年)所上《十渐不克终疏》,在当时和后世都有重要影响。
魏征著有《隋书》序论,《梁书》、《陈书》、《齐书》的总论等。其言论多见《贞观政要》。其中最著名,并流传下来的谏文表有《谏太宗十思疏》。
他的重要言论大都收录《魏郑公谏录》和《贞观政要》两本书里。
魏征去世后,李世民命阎立本画二十四功臣像置入凌烟阁,魏徵位列第四。
不久之后,侯君集以谋反罪被处死,杜正伦被罢免,魏征曾经向李世民推荐这两人,说他们有宰相之才,李世民开始怀疑魏征是不是侯君集一党的。于是手诏取消衡山公主(后来被封为新城公主)与魏征长子魏叔玉的婚约,并推倒了魏征的墓碑。
贞观十九年(645年),李世民亲征高句丽,因为损失惨重,没灭了高句丽而后悔,不禁慨然叹息说:“魏徵若在,不使我有是行也。“于是立命驰驿以少牢之礼祭祀魏征,又重立墓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