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杨修之死告诉我们人要学会进退有度,切不可以依仗着自己的才智或是某一方的才能就持才傲物、处事张扬。做事情要三思而后行,只有小心方才能驶得万年船。只有学会做一个懂得进退、做事情有分寸的人,这样的为人处事才能在社会环境中越来越好。
杨修是东汉有名的文学家,他出身世家,才思敏捷,是当时有名的才子。
举一个他才思敏捷的例子。一次杨修跟曹操一起去看望老朋友,看到一个碑文,上写“黄娟幼妇,外孙齑臼”。
曹操一时也没弄明白是什么意思,只有杨修说已猜出,曹操阻止他谁出答案,走了三里以后才想出来。
曹操让杨修说出含义,杨修马上说出那是绝妙好辞的意思,因为黄娟是有色的丝就是绝,幼妇是少女,就是妙。外孙是女儿的儿子就是好,齑臼是乘辛辣物的器皿,也就是尝辛之物为辞。
曹操听了说与他想的一样,但曹操是走了三里路才想起来,他笑着说自己不如杨修。
那么如此聪明的一个人是如何把自己的命弄丢的呢。
杨修的聪明是公认的,他自己也非常知道,而且一有机会就表现出来。比如有一次,曹操建一个花园,曹操看了以后笑笑,在门上写了一个活字,大家都弄不明白曹操什么意思,只有杨修猜到曹操是嫌门做的太宽了。
又一次,塞北送来一盒酥给曹操,曹操在上面写了一合酥三字,杨修一看,让众人把酥一人一口分着吃了。
曹操为防有人暗算他,给人制造出睡梦中会杀
人的印象,众人都以为曹操会梦中杀人,只有杨修说大家才是梦中人啊。
这些表现引起了曹操的厌恶,但我认为都不足以造成曹操决心杀他。比较致命的一次应该是杨修参与了曹丕、曹植的世子之争,这应该是曹操不能容忍的。
最后的就是那个大家都知道的“鸡肋”了,曹操军队与蜀军交战,遇到赵云等的顽强抵抗,曹操打也不是退也不是,犹豫之间他把晚间的口令定为“鸡肋”。
杨修听到这个口令,就鼓动大家收拾行装准备退兵。曹操大怒,以扰乱军心之名将杨修杀死。
杨修之死告诉我们,不要总去揣摩别人的意图,更不能把揣摩的结果拿出来炫耀。一时的痛快搞不好会丢了性命。如果再参与别人的家事,那就真的活不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