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牙子期的故事(伯牙子期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2023-08-05 12:30:00 生活常识 投稿:网友

摘要:伯牙与钟子期是一对千古传诵的至交典范。伯牙善于演奏,钟子期善于欣赏。这就是“知音”一词的由来。后钟子期因病亡故,伯牙悲痛万分,认为世上再无知音,天下再不会有人像钟子期一样能体会他演奏的意境。所以就“破琴绝弦”,把自己最心爱的琴摔碎,终生不再弹琴了。

伯牙,又作伯雅,春秋战国时期晋国上大夫,著名的音乐家、琴师。

《琴操》记载,伯牙跟随成连先生学琴,历经三年,琴艺取得了长足进展。然而伯牙虽然琴艺精进了,却还没有达到“移情”①的境界。老师成连便对他说:“在音乐的表情达意方面,你还是有所欠缺。

我的老师方子春是一代宗师,琴艺高超,对音乐有独特的理解。他现住在东海的蓬莱仙岛上,我带你去拜见他,跟他继续深造,你看好吗?”伯牙闻听大喜,连连称善!

两人充分准备后,便乘船往东海进发。一天,船行至东海蓬莱山,成连对伯牙说:“你先在此处静候,我去接方子春先生,不久就会回来。”说完便划船离开了。可是过了十多天,成连也没回来,伯牙心中十分烦闷。

他抬头望向大海,但见大海波涛汹涌,海风凛冽;回望岛内,山林幽暗,晚归的鸟儿发出阵阵悲鸣。面对此情此景,不由得使人心旷神怡,浮想翩翩。伯牙心中豁然一亮,感慨道:“这是成连先生在教我“移情”啊!”

于是由感而发,创作了一首琴曲《水仙操》。从此,伯牙的琴艺更为精进。原来,老师成连是让伯牙以自然为师,在大自然中亲身感受,这样既陶冶了性情,又真正体会到了艺术的本质。

后来,伯牙成了一代杰出的琴师,人人都夸赞他的琴艺高超,连荀子都赞叹:“伯牙鼓琴,六马仰秣,鸟兽犹感之,况于人乎!”但伯牙却觉得真正能听懂他琴曲的人却不多。

伯牙子期的故事(伯牙子期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直到有一次,伯牙乘船沿江游玩。傍晚,行到一座高山旁时,天上突然下起了小雨,伯牙便泊船江边,以避风雨。这时,伯牙耳听淅沥的雨声,眼望远处巍峨的高山和朦胧的江面,不禁触景生情,抚琴一曲。

正弹到尽兴时,突然听到岸边有人赞叹道:“美妙啊,多么巍峨的高山!”伯牙心中一动,遂曲调一转,又弹奏了一曲《流水》。不一会儿,又听到外面称赞道:“美妙啊,多么浩荡的江水!”伯牙真是又佩服又激动,出得船来,看见岸上树林边坐着一位打柴人。

两人互通了姓名,打柴人说他叫子期。伯牙的对子期说:“这个世界上只有你才懂得我的琴曲与心声,你真是我的知音啊!”两人心意相通,结为莫逆。临别,伯牙与子期约定,待自己周游完毕,要前往家中去拜访他。

一年之后,伯牙如约前来子期家拜访他,但是子期已经不幸因病去世了。伯牙闻听悲痛欲绝,奔到子期墓前为他弹奏了一首充满怀念和悲伤的曲子,然后将自己的琴砸碎于子期墓前,这便是“伯牙碎琴谢知音”的故事。相传,从此之后,伯牙再也没有弹过琴、奏过曲。

在前文中,成连先生让伯牙以自然为师“移情”的事情,在现实生活中笔者也偶遇过。记得那是在2000年初,余自镇江坐轮渡过江之扬州。

当船行至江心处,看到天水一色,无尽长江滚滚东逝。那江水虽然平静舒缓地向前流淌,但却充满了一种内在的无法遏制的力量,这种流淌仿佛可以带走世间的时光与沧桑。

刹那间,顿感个人渺小,仿佛沧海一粟;顿感人生短暂,仿佛弹指挥间。此后,再弹如“流水”、“潇湘水云”之类的琴曲,便感到言之有物了。

今天,伯牙借景移情的学琴技巧只为专业人士知晓,而让人们津津乐道、千古传诵的却是伯牙和子期那深厚的情谊,因此,我们在聆听和弹奏琴曲《高山》《流水》的时候,便情不自禁对“知音”充满了向往和追求。

不管是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人,真正的音乐定是情景交融、心意相通,真正的知音也定会超越贫富与身份的差别,超越年龄和地域的隔阂。

万古高山,千秋流水。仅此一人,此生足矣!

声明:犀牛文库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admi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