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夫托尔斯泰生平简介
“他活着的时候,拥有财富,地位,名誉,最后却孤独凄凉的死在一个无名的小火车站;他生前被誉为俄国文学大师,死后的坟墓却是最不起眼的小土丘;他曾是世袭贵族,却放弃一切,心甘情愿做一个一无所有的农民。”他是谁呢?他就是俄国著名的文学大师--列夫托尔斯泰。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的杰出代表,俄国最伟大的作家。他以自己有力的笔触和卓越的艺术技巧辛勤创作了“世界文学中之一流的作品”。
列夫·托尔斯泰代表作《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是托尔斯泰的三大巨著,深刻揭露了俄国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和急剧变化的历史状况,无情地揭露了贵族社会争权夺利的内幕,强烈的戏剧冲突,产生了巨大的道义谴责力量,是俄国文学史上的不朽之作。
列宁说:“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镜子’,是具有“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的‘天才艺术家’。”
高尔基说:“不认识托尔斯泰者,不可能认识俄罗斯。”
1828年,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含着金钥匙,出生一个高贵、显赫的家庭中。他的父亲尼古拉来自深受沙皇器重的托尔斯泰家族,母亲玛利亚来自沙皇的亲戚沃尔康斯基家族。两家都是历史悠久的名门贵族。其中,托尔斯泰家族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7世纪,家族的远祖最早从伟大的彼得大帝处获得了封爵。
然而,他的母亲在他一岁半的时候就去世了,父亲在他十岁时去世。他和兄弟姐妹由塔佳娜姑母和亚历山德拉姑母抚养带大。尽管他很早就失去了双亲,但两个姑母都是慈爱又温柔的人。因此,托尔斯泰幼小的心灵里,依然被播下了幸福和爱的种子。
1845年,托尔斯泰考入喀山大学,但他成绩平平,又很叛逆,经常考试不及格。受启蒙思想家的影响,他尊重“人人生而平等”的观点,他甚至计划把十分之一的家财赠送给穷人,然而,靠一己之力是解决不了社会的重重矛盾的。他充满了挫败和迷茫感。他一度自暴自弃,表现得不像一个贵族。
1851年,他加入高加索军队服役;1854年至1855年,参加克里米亚战争。这段时期,他改掉以往的陋习。在战场上,他表现英勇,屡建战功。同时,这个时期他也开始写作。他把这段时间的经历写成小说《童年》《少年》《青年》《塞瓦斯托波尔故事集》等,并陆续发表在当时有名的大杂志《现代人》上。
34岁的托尔斯泰与17岁的索菲娅·安德列耶芙娜·托尔斯塔娅结婚。索菲娅是沙皇御医的女儿,他们一共育有13个孩子。他们婚后的生活是非常愉快的。索菲娅帮助他管理庄园。他也渐渐脱离了社交,安居在庄园里。之后,在长达十五年的“隐退”中,他全身心地投入到文学创作中。1863至1869年,他以六年时间写成巨著《战争与和平》。这是他创作中的之一个里程碑。
《战争与和平》就像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壮阔史诗,以四大贵族家族的经历为情节线索,展现了当时俄国从城市到乡村的广阔社会生活画面,气势磅礴地反映了1805年至1820年之间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特别是1812年库图佐夫领导的反对拿破仑的卫国战争,歌颂了俄国人民的爱国热忱和英勇斗争精神,还探讨了俄国的前途和命运。
1873至1877年,他又完成了第二部里程碑式长篇小说——《安娜·卡列尼娜》。《安娜·卡列尼娜》通过贵族妇女安娜追求爱情不得、最终卧轨自杀的悲剧和庄园主列文在农村进行改革与探索这两条线索,描绘了俄国从莫斯科到外省乡村广阔而丰富多彩的图景,先后描写了一百五十多个人物,是一部社会百科全书式的作品。
《安娜·卡列尼娜》把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推向了更高峰,人们又把《安娜·卡列尼娜》当作俄国19世纪现实的教科书。正是通过它,许多人了解到了俄国19世纪70年代的社会现实。俄国后来的民主主义革命者对社会的攻击便是从这里开始的。俄国革命的领导人列宁曾反复阅读过《安娜·卡列尼娜》,以至把封皮都弄得起皱了。
100多年来各国作家按自己的理解把安娜搬上舞台、银幕、荧光屏。
由于秉持着接受贫苦的信念,托尔斯泰觉得拥有财产即是不善良的,是可鄙的丑恶,于是他决定放弃自己所有的财产,把他们分发给穷人和亲戚。这一点让索尼娅大为光火,她不想一贫如洗,更不想让孩子们都沦为乞丐,开始了漫无边际的激烈争吵。迫于家庭的压力,托尔斯将财产分割给家人,但和妻子的争吵日复一日,此期间还曾因为受不了妻子的吵闹而多次离家出走
尽管财产并未被完全交付出去,但托尔斯泰一家的家庭收入因此骤减,不仅不够维持家用,甚至不够支付他们众多子女的教育费用。索尼娅心生一计,她决定成立一家出版社,出版丈夫托尔斯泰的作品,赚了不少钱,完全足以支撑一家人的用度。然而,将版权据为己有违背了托尔斯泰放弃个人财产的理念。于是,在仰慕者和追随者切尔特科夫上尉的怂恿下,他向妻子提出让她放弃自己早期和后期作品版权的要求,被妻子拒绝,无休止地争吵再一次开始。
托尔斯泰的妻子53岁那年,她爱上了一个名为塔纳耶夫的年轻作曲家。托尔斯泰大为震惊,他写信表达了自己的不解和愤怒,并请求妻子为了家庭和他分开,但并没有得到妻子的回应。但这场不伦恋并未长久。因为这件事,托尔斯泰夫妇不合的事实开始被天下人所共知,他们无需再为形象而营造夫妻恩爱的假象。
托尔斯泰的身体因年老等多方面原因变得脆弱不堪,他接连生了几场大病,因为手稿版权的事情,和家人多次争吵。可怜的托尔斯泰夹在家人和追随者中间,孤苦无依,身心俱疲的他想要逃脱这逼迫的境地,于是又一次出现离家出走的念头。
那是一个幽静的夜晚,还未睡下的托尔斯泰突然听到隔壁书房传出翻找东西的声音,他知道这是妻子在找他前不久立下的遗嘱。不堪妻子骚扰的他带上几份手稿,打包几件衣服,和车夫以及小女儿一起踏上了离家之路,后来在路途中托尔斯泰因肺炎病逝在一座车站。
弥留之际妻子同他见了最后一面,但彼时的托尔斯泰已经完全失去意识,根本不知道眼前人就是陪伴了自己几十年的枕边人。他在临死前发出了几声不知所云的呓语,而后和妻子天人永隔。
可以说,托尔斯泰作为一个一直在探索真理的矛盾的人,他始终是真诚的,这种真诚带来了巨大的道德感召力,也许他的观点和学说不是全部正确,但他的道德勇气无与伦比,更能代表俄罗斯的良心,其思想为正义的实现和人权的进步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 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有哪些
1、《战争与和平》
《战争与和平》是俄国作家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创作的长篇小说,也是其代表作,创作于1863—1869年。《战争与和平》它歌颂和平,同时又描写战争,反映人民保卫自己祖国土地不受敌人 *** 的英勇精神。
《战争与和平》虽然描写的不是农民生活,但是在描写战争与主人公安德烈之外,作者也塑造了很多其他的“悲惨”人物,来表达自己对他们的同情。这一切凸显了托尔斯泰“被侮辱与被损害者”的人道主义思想。
2、《安娜·卡列尼娜》
《安娜·卡列尼娜》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创作的长篇小说,也是其代表作品。在《安娜·卡列宁娜》中,托尔斯泰是通过两条情节线索展开小说的,有人认为这两条线索缺乏联系,这部书是两部小说的撮合。
表面上看,安娜的爱情悲剧和列文的精神探索两条主线平行独立的发展,缺乏内在联系,但事实上它们是巧妙地联结在一起的,这也正是《安娜·卡列尼娜》的结构独特之处,它表现出作者谋篇布局上的填密与严谨。
3、《复活》
《复活》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创作的长篇小说,首次出版于1899年。托尔斯泰的《复活》是其晚年的代表作品,一方面,在对当时社会的罪恶和腐朽反动的国家、法律、教会制度的揭露上,很难找出另一部作品有这样的深度和广度。
另一方面,它宣扬了赎罪、拯救灵魂、禁欲主义、“不以暴力抗恶”、“道德自我完善’等观点,宣扬一种属于托尔斯泰自己的宗教“博爱”思想,人们称之为“托尔斯泰主义”。
4、《童年》
19世纪50年代,托尔斯泰在高加索入伍期间开始了文学创作。处女作《童年》通过对小主人公伊尔倩耶夫的单纯而又富有诗意的内心世界的细致入微的描摹,出色地表现了一个出身贵族家庭的、聪颖、敏感、感情热烈,并爱作自我分析的儿童的精神成长过程。
列夫托尔斯泰简介
列夫托尔斯泰简介
【托尔斯泰简介】
托尔斯泰,可以称为艺术家托尔斯泰,也可以称作思想家托尔斯泰。
从一八六一年的农奴解放开始,到一九0五年的之一次俄罗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之间的俄罗斯转换期间托尔斯泰简介,托尔斯泰所创造的艺术,借用冈恰洛夫的话,是以“对于心理生活中秘密活动的深刻知识”以及“灵魂辩证法的发展过程”等的描述能力,与“本能感觉上的道德洁癖”等,而闻名于世。
托尔斯泰的艺术,不只对俄罗斯文学,至今仍对世界的文学发展,有很大的贡献。而托尔斯泰所发展出来的思想,也给予世界很大的影响。
托尔斯泰主义简单地说,就是以“道德的自我完成”与“不要以暴力制恶”为基础的教谕。一直到今天为止,关于托尔斯泰主义的评论,仍然有如过江之鲫。至今尚未失却其意义的作品之中,有列宁于一九。八年所作的《托尔斯泰——俄罗斯革命的明镜》。
列宁曾有如下的叙述:
“托尔斯泰的作品、见解、教条,与其派系之中的矛盾,实在是相当地明显。托尔斯泰用其不凡的笔触来描写俄罗斯人的生活,并提供了世界文学之一级的作品,实是属于天才型的艺术家。但是另一方面,托尔斯泰却是个狂信基督教的地主。
虽然他对于社会的虚伪和伪善,做强力、直接而且真实的 *** ,但另一方面,却又是个‘托尔斯泰主义者’,亦即在公众的面前一面拍着胸脯一面演说:‘我是个肮脏且丑恶的人,但是我不停地在为完成道德而努力。我已不再食肉,现在只吃炸的米食。’
那种被称作俄罗新的知识人,对生活精疲力竭歇斯底里的懦夫,他不假借资本主义的榨取来批判,并暴露 *** 的暴力或制裁以及国家统治的喜剧,揭发财产的增加及文明的演进与大众贫困、野蛮、苦恼的增长之间的矛盾之深,但另一方面却又做‘不要以暴力制恶’的痴愚说教。
他用极其严正的写实主义来揭穿所有的假面于世人,但另一方面却又宣扬世界上最丑恶的事物之一——宗教,并致力于让基于道德信念的祭司来取代官僚的祭司,亦即致力于养成更加洗练、难以对付的祭司。”“然而,托尔斯泰的见解与教条之中的矛盾,并非偶然。那是反映一八六一年的农奴解放之后,充斥于俄罗斯人生活中的矛盾状况。”
“托尔斯泰其见解中的矛盾,不应该从现代的劳工运动以及当代社会主义的立场来评论《当然,像这样的评论是必要的,但是仅仅如此却不够充分》,而应该从被高压姿态的资本主义、大众的愈益贫困以及土地征收所逼,而不得不发出 *** 之声,纯朴的家长制俄罗斯农民的立场,来评论其矛盾。”
“托尔斯泰以迎接俄罗斯资产阶级革命的到来之时,酝酿于数百万俄罗斯农民之间的思潮与情绪的表现,而显得伟大。”
“根除官僚化的教会、地主以及地主 *** ,根绝土地所有的古老形态与秩序,解放土地,用自由平等的小农民共同生活,来取代警察阶级的国家……只有这些热望,才能如同赤热的红线一般托尔斯泰简介,将我们国家的革命之中,农民的每一个历史的步伐连贯起来。
因此,无疑的,托尔斯泰著作中的思想内容,与其说就如他的见解‘体系’经常被评价一般,是抽象的‘基督教的无 *** 主义’,不如说是与农民的热望更加符合的思想。”
革命家列宁对于托尔斯泰的评论,真可以说是与托尔斯泰的本质相符,并令人有共鸣之感。概括地说,托尔斯泰叫人们要回归真实的基督教精神。
他说,如果每个人都不爱自己而爱他人,在这个世界上便可以建立起上帝的天国,这是人类惟一的自救之道,这是完全纯粹的宗教。由这个出发点,托尔斯泰反对所有的暴力,否定国家存在的价值,否定权力的机构,否定教会,否定私有财产。
所以,像这样到达终极点的托尔斯泰的立场,就如同列宁的评论一般,与其说他是站在基督教无 *** 主义之上个人抽象观念的立场,不如说他是站在一八六一年农奴解放之后,在没有完全摆脱地主的压制之下,又成为资本主义压迫俘虏的“纯朴的家长制俄罗斯农民”的立场才对。
也就是说,托尔斯泰对于专制国家与资本主义体制的痛责,与无数“纯朴的俄罗斯农民”的想法、感觉.完全一致。然而,正因为托尔斯泰用朴直的农民眼光来看这个社会,所以无法看清民众困乏的真正原因——资本主义的本质,而产生了其世界观根本上的矛盾。这也是托尔斯泰的悲剧。
但是,我们并没有因此而在追索托尔斯泰的思想时,忘却我们潸然泪下的感动。我们被托尔斯泰在八十二岁高龄之时不得不离家的固执,以及托尔斯泰的思想极点中彻底的厌世主义所打动。而且,与托尔斯泰所生存时代的俄国,在本质上没有多大差异的我们所生活的现代,人们有太多受托尔斯泰思想所感动的机会。
【托尔斯泰代表作经典语录摘抄】
人类在濒临危险的时候,心里常会出现两个力量相等的声音。其中一个声音会语重心长地说:“你该想个办法来认清这个危险的本质,然后远远地逃离这个危险。”另一个声音则更语重心长地说:“去感觉到危险正一步一步地逼近,这是非常辛苦的,而且看清所有的事情,然后远离事情的所有发展,根本用不着人类的力量。所以,在危险还未真正来临之前,不要去想痛苦的事,只要想着快乐的事就好了。”人类在孤单一个人的时候,大多会听从前者的声音;在人多势众的时候,则会听从后者的声音。《战争与和平》第三卷·第二部·第十七章
人们处于违反自己良心的立场时,不可能受制于他人,再来违反自己的意志。如果你现在位于某个立场,这不是因为他人有所需要,而是因为你自己希望的缘故。《上帝的天国在你心中》结语之六每个人都拥有一个特定的本质,人类当中有好人、有坏人、有愚蠢的人、有感觉迟钝的入、有精力充沛的人这样的想法,是普遍存在的一种迷信。人类并不是这样被分类的。我们在看某个人的时候,多半会认为他是好人而不是坏人、聪明而非愚蠢、灵敏而非迟钝,当然也可能会有相反的看法。所以,我们常说某人很坏而且愚蠢,或者说那个人是好人而且很聪明,不是也有可能是错误的看法吗?然而,我们经常如此来分类人们。这并不是一个正确的做法。人类就如同河川一样,任何一条河川的水都是水,不会改变,只是有的河川水势很小,有的河川水势很大,有的流速很快,有的很慢,有的河水清澈见底,有的却很污浊,有的河水非常清凉,有的河水却很温暖。人类也是一样的。每个人类都拥有全部特质的种子,有时是某个特质萌芽了,有时则是另一个特质萌芽。所以,同样的一个人在不同的时候,常常展现出来的是完全不同的人。《复活》之一部·第五十九章
每个幸福的家庭都有着很相似的幸福气氛,但是,每一个不幸的家庭,都各自背负着不同的不幸故事。《安娜·卡列尼娜》之一部·之一章
在夫妇之间要有彻底的不和,或是同心一致的爱情,才能在家庭生活中掀起一点波澜。夫妇之间的关系若是暧昧不清,在任何的情况之下,都能发生一些事情。有许多家庭,丈夫和妻子都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过着令人厌烦的生活,那只不过是因为在他们夫妇之间,既没有彻底的不和,也没有同心一致的爱情。《安娜·卡列尼娜》第七部·第二十三章
爱是无法强迫的。但是你不爱,并非意味着你的心中没有爱,只不过是在你的心中,有一些东西妨碍你去爱罢了。把瓶子颠倒摇晃几下,要是塞子紧紧地拴住瓶口,除非把塞子拔掉,是不会有任何东西从瓶口流出来的。爱也是如此。即使在你的心中充满了爱,但是你的罪过却堵住了心灵的出口,爱根本无法表露出来。把堆积在你心灵上的垃圾清扫干净吧!这样你才有可能去爱所有的人类,甚至你所憎恶的人。《人生之道》第六章
对历史学家来说,为了达成某种目的而协力鼎助某个人物,这表示英雄的存在。对艺术家来说,在生活每一个层面里的英雄人物,只有在整个团体仅余一个人的时候,才有可能存在,而事实上,英雄是无法存在,也是不应该存在的。《再论《战争与和平》》
奉献给民众是科学的任务。科学和艺术的活动,促进了人类的进步。这个说法好像是说,妨碍船只前进的拙劣操桨法,会促进船只的前进。《怎么办》第三十五章
我们称之为文化的东西,亦即我们的科学、艺术以及追求生活的快适等,全都是欺蒙人类精神自然的要求的尝试。而称之为卫生学或医学的,全都是欺蒙人类本性自然的肉体要求的一种试验。《怎么办》第三十八章
水车,为了把粉磨好,是必要的。人生,为了让生命灿烂发光,是必要的。《人生论》序所有的人,都是为了自己的快乐与幸福而求生存。如果一个人没有追求幸福的欲望,那么这个人可能是不知道自己所以生存的意义。也就是说,入如果没有追求自身幸福的想法,根本谈不上什么人生。对所有的人来说,所谓生存,就等于追求幸福与获得幸福。因此,追求幸福与获得幸福,当然也就等于人生。《人生论》之一章
列夫托尔斯泰的一生是怎样的
列夫·托尔斯泰是一位十分著名的文学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一生可以说是经历了很多的变幻,下面是我为你搜集列夫托尔斯泰的一生,希望对你有帮助!
列夫托尔斯泰的一生
列夫·托尔斯泰是非常著名的文学家,可以说列夫·托尔斯泰一直都是人们眼中的焦点,而列夫·托尔斯泰的一生却又充满戏剧性的。目前说起列夫·托尔斯泰的一生,基本上都是分成三个阶段而言的,主要是其童年时代、青年时代以及晚年时代。
列夫·托尔斯泰的童年生活是十分不幸的,可以用悲剧这个词语来形容了。列夫·托尔斯泰初生不久之后,亲生母亲就死去了,这对于年幼的列夫·托尔斯泰无疑是最为沉重的打击,而后在列夫·托尔斯泰十岁的时候,父亲又死去了,两位至亲都相继离去,可以说列夫·托尔斯泰年少的时候主要是由亲戚抚养长大的。列夫·托尔斯泰从小就目睹了社会的冷漠,后来在参军的时候,开始投身于文学的怀抱之中,进行了创作并且获得了 成功 。等到列夫·托尔斯泰成年之后,年轻的列夫·托尔斯泰也曾有过一段十分昏暗的肆意挥霍的时光,在这段时光之中,列夫·托尔斯泰风流放荡,开始了纵欲的阴暗时光,但是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后来列夫·托尔斯泰结婚之后开始专心投身于文学创作之中,并且取得了辉煌的成功。但在晚年的时候,却与自己的妻子渐行渐远,最后一个人坐在火车上面去世。
列夫·托尔斯泰的一生基本上都是献给了人类精神文学的创作之中,可以说列夫·托尔斯泰是无比伟大的,用自己一生的时间去刻画着自己眼中的苏联生活。
列夫托尔斯泰生平简介
列夫·托尔斯泰的一生可以说是经历了很多的变幻,但是每一次都是让其思想变得更加深邃的原因,最终列夫·托尔斯泰从自己的人生经历中开始了大量的文学创作,重要成为了一代著名的文学家。列夫·托尔斯泰在童年的时候,是十分的不幸的,初生不久之后就失去了母亲,而到了十岁的时候,又失去了自己的父亲,可以说人世间最为不幸的 故事 真实地发生在了列夫·托尔斯泰的身上了。童年生活的不幸并没有让列夫·托尔斯泰沉沦,反而是在参军的过程中开始尝试步入文学的领地之中,并且获得了初步的成功,列夫·托尔斯泰用自己的坚强勇敢反抗着这个世界。
然而,最终列夫·托尔斯泰的死亡则一直都是人们心中的一个伤痛。
托尔斯泰的墓志铭是什么
列夫·托尔斯泰是一位十分著名的文学家,可以说其在世界之内的名声都是极大的,一度都受到了人们的关注。列夫·托尔斯泰可以说是一位十分成功的文学家,而其在晚年的时候却是十分的激进的,最终列夫·托尔斯泰开始了离家出走,并且死在了火车上面。
列夫·托尔斯泰死后,其墓志铭也是备受瞩目的,很多人都对于这样一位杰出的文学家的离去而感到万分的悲痛,也有很多人表示了真切的悼念之情。列夫·托尔斯泰的墓志铭中的言辞是十分真切的,基本上是对于列夫·托尔斯泰一生的真实写照,同时也是对于列夫·托尔斯泰的思想的高度概括。
列夫·托尔斯泰的墓志铭的主要内容介绍了列夫托尔斯泰的身份和地位,在墓志铭中直言列夫·托尔斯泰是一位十分伟大的作家和战士,可以说列夫·托尔斯泰用文字所书写的传奇一直都是十分惊艳的。然后便是对于列夫·托尔斯泰的思想的高度概括,指出了列夫·托尔斯泰的一生中最关注的两个内容便是“良心”和“道德”,同时列夫·托尔斯泰毕生之中所做的努力都是为了人民,在墓志铭中也有着反映。最后的话语,表明了虽然列夫·托尔斯泰已经死去了,但是他身上所拥有的不屈的精神却是可以亘古长存的。
列夫·托尔斯泰的墓志铭中的话语是十分铿锵有力的,无论是从艺术性还是文学性的角度而言都有着十分高的成就,同时更是对于列夫·托尔斯泰的尊敬和悼念。
猜你喜欢:
1. 托尔斯泰关于生活的名言
2. 托尔斯泰传读后感1000字两篇
3. 列夫托尔斯泰句子赏析
4. 生命的价值名人名言
5. 列夫托尔斯泰教学反思
6. 列夫托尔斯泰句子赏析
列夫托尔斯泰
列夫.托尔斯泰,他是贵族出身,地位优越,衣食无忧;他身体健康,婚姻美满,有深爱的妻子儿女;他有很高的文学天赋,他的每一部作品都好评如潮,总之,他是一个一般人看来什么也不缺的人,然而他的痛苦恰恰由此而生。他天性善良,悲天悯人,他为城市贫民的凄惨处境感到镇静,他的博爱精神使他不能忍受他人受苦受难,他渴望天下大同,人民昌盛,他希望所有人都能过上幸福安详的生活。
一个乡村访问,但却遭到冷遇、嘲笑、固执的猜疑。他遭到舆论的批判,而家庭,从温暖渐渐变得分裂,托尔斯泰的家庭已经不堪一击。但托尔斯泰并没有放弃,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他写出了波利库什卡安娜卡列尼娜等着作。
为了实现他的理想,他首先改变自己的生活条件,让自己和农民生活劳动在一起,他在自己的庄园里实行改革,解放农奴,把土地分给佃户,到了晚年,他的想法更加变本加厉,他甚至打算捐出自己的所有财产,想法遭到家人的拒绝之后,他以八十二岁高龄离家出走,最后孤独地死于出走途中。
我们应该学习托尔斯泰身上的品质,遇到困难,我们不能只靠着自己的靠山,应该像托尔斯泰一样也有一股勇往直前的勇气,又有一颗坚强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