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存者偏差是什么意思?
幸存者偏差指的是当取得资讯的渠道,仅来自于幸存者时,此资讯可能会与实际情况存在偏差。
幸存者偏差,是由优胜劣汰之后自然选择出的一个道理:未幸存者已无法发声。人们只看到经过某种筛选而产生的结果,而没有意识到筛选的过程,因此忽略了被筛选掉的关键信息。
与幸存者偏差类似,数据的筛选还导致“伯克松悖论”,以及 *** 民调偏差等。
产生背景
1941年,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统计学沃德教授(Abraham Wald)应军方要求,利用其在统计方面的专业知识来提供关于《飞机应该如何加强防护,才能降低被炮火击落的几率》的相关建议。沃德教授针对联军的轰炸机遭受攻击后返回营地的轰炸机数据,进行研究后发现:机翼是最容易被击中的位置,机尾则是最少被击中的位置。沃德教授的结论是“我们应该强化机尾的防护”,而军方指挥官认为“应该加强机翼的防护,因为这是最容易被击中的位置”。
幸存者偏差通俗解释是什么?
幸存者偏差,另译为生存者偏差或存活者偏差,是一种常见的逻辑谬误,指的是只能看到经过某种筛选而产生的结果,而没有意识到筛选的过程,因此忽略了被筛选掉的关键信息。
“幸存者偏差”在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见,比如很多人得出“读书无用”的结论,是因为看到有些人“没有好好上学却仍然当老板、赚大钱”,却忽略了那些因为没有好好上学而默默无闻,甚至失魂落魄的人。
避免幸存者偏差,就要向失败者学习,向反对者学习,培养识别幸存者偏差的能力。本质就是要意识到沉默数据的存在,不能只关注到面前的因素,也要考虑到背后的因素,用不同的视角看问题,会逐渐培养形成识别幸存者偏差的能力。
主要观点
沃德教授坚持认为:
(1)统计的样本,只涵盖平安返回的轰炸机。
(2)被多次击中机翼的轰炸机,似乎还是能够安全返航。
(3)并非是机尾不易被击中,而是因为机尾被击中的飞机早已无法返航,寥寥几架返航的飞机都依赖相同的救命稻草—引擎尚好。
军方采用了教授的建议,并且后来证实该决策是正确的,看不见的弹痕却最致命。这个故事被后人用一个词语概括——幸存者偏差。
开车的“幸存者偏差”
【幸存者偏差】
“幸存者偏差”的其实是在统计概率分布时一个典型的错误。错误在于对统计过程中对于基数的错误估计。如果上面这两句话你看起来很难理解,那我就举个简单的例子:A吃了一个偏方治好了某种病,于是说这个偏方可以治好这种病。这就是典型的幸存者偏差,因为他没有统计到其他人吃了同样的偏方是否也能治好同样的病?也许其他患有同样病症的人吃了同一种偏差都死了,他们无法开口。而只有一个人活了下来,那就是病患A,于是就只有一个声音在宣扬:“某偏方可以治好某种病”。
【让死人说话】
想要解决“幸存者偏差”其实很简单, *** 就是让死人说话。具体如何统计呢?当然就是把所有吃了同一种偏方的同一种病的病患都统计进去,以此得到的数据才有价值。说了半篇废话,目的就是想说清楚“幸存者偏差”这个概念。理解了这个概念,才能更好的理解开车的时候,你是不是那个“幸存者”。
【都有哪些幸存者?】
开车时,都有哪些幸存者呢?你闯过红灯么?你超速过么?你违停过么?在你超速的时候,是否想过这次超速没有带来事故,也没有被拍下来?违停的时候,是否想过没有被贴条?下次你是否还会继续这样超速或者违停呢?甚至跟身边的朋友宣传:“XX路段超速不会被拍”,“XX路段违停不会被贴条”呢?
不管是开车还是坐车,你会在上车的之一时间系上安全带呢?哪怕是后排!你身边的人是否会告诉你,不系安全带没问题?是的,那些出了问题的人,恐怕已经没机会开口了。同样的问题还有很多,比如闯限行、实线变道。
【哪儿来那么多幸存者?】
【你会是幸存者么?】
偶尔加一次便宜汽油没事的。
偶尔违停一次没事的。
偶尔超速一下没事的。
偶尔超载一下没事的。
甚至
买了车不看说明书也没事,反正常用的我也都会用,不常用的我也碰不上。
胎压差不多就行,看着不亏气,用脚踹一脚也没事儿。
看一眼手机没事儿的,打个 *** 没事儿的,抽支烟也没事儿。
那么什么才算有事儿呢?也许有一天,不知是谁又会成为那么开不了口的曾经的“幸存者”。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幸存者偏差是什么
幸存者偏差,是一种常见的逻辑谬误,指的是只能看到经过某种筛选而产生的结果,而没有意识到筛选的过程,因此忽略了被筛选掉的关键信息。
日常表达为“沉默的数据”、“死人不会说话”等。可以用对照试验和贝叶斯公式来消除幸存者偏差。此规律也适用于金融和商业领域,存活下来的企业往往被视为“传奇”,它们的做法被争相效仿,而其实有些也许只是因为偶然原因幸存下来了而已。
幸存者偏差原理
幸存者偏差原理:看到经过某种筛选而产生的结果,而没有意识到筛选的过程,因此忽略了被筛选掉的关键信息。
幸存者偏差意思是指,当取得资讯的渠道,仅来自于幸存者时,此资讯可能会存在与实际情况不同的偏差。此规律也适用于金融和商业领域。存活下来的企业往往被视为“传奇”,它们的做法被争相效仿。而其实有些也许只是因为偶然原因幸存下来了而已。
在日常生活中,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我亲戚吃这个药好了”或者“我一个朋友去找了这个老中医”等等。不管你的亲戚和朋友和你关系如何好,如何值得信任和尊重,在客观规律面前他们都是等同的。疾病和医药不会因为你的喜好而照顾或者偏袒你的亲朋。最明显的办法当然是让“死人”说话。
双盲实验设计和详细全面客观的数据纪录都是应对“幸存者偏差”的良方。所谓“兼听则明”也是这个道理,抛掉对个案的迷信,全面系统的了解才能克服这个偏差。
产生背景
二战时期,盟军的科学家发现,那些成功返航的战斗机的机身部位被打得千疮百孔,但很少有飞机被打到引擎、油箱部位。很多人凭直觉认为,飞机的机身更应加强防护。但科学家研究很久之后才得出了看似反常的结论:引擎和油箱被打到的飞机大都已经坠毁,没有返航,所以才出现“飞机机身更容易中弹”的假象,因此飞机的引擎和油箱更应该加强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