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昭襄王是谁
秦昭襄王是赢稷,秦始皇曾祖父
名将白起的主子
秦昭襄王
秦昭襄王二十二年 前285 秦、楚会于宛城(河南南阳)。秦、赵会于中阳(山西吕梁地区中阳县)。秦大将蒙武攻齐,陷9城。
秦昭襄王二十三年 前284 燕上将乐毅会赵、秦、韩、魏,五国联军,大举攻齐,陷齐70余城。
秦昭襄王二十四年 前283 秦、赵二国会于穰城(河南南阳邓州市)。秦攻魏,陷安城(河南新乡原阳),前锋至魏都大梁而还。秦昭襄王嬴稷向赵国索和氏璧,声称用15城交换。赵遣舍人蔺相如执璧赴秦,见秦无诚意,完璧归赵。
秦昭襄王二十五年 前282 秦攻赵,陷两城。
秦昭襄王二十六年 前281 秦再攻赵,陷石城(石家庄)。
秦昭襄王二十七年 前280 秦大将白起攻赵,斩首2万,陷代郡(河北张家口蔚县)光狼城。秦大将司马错攻楚,陷黔中(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吉首市),楚割汉水以北及上庸地(湖北十堰竹山)求和。
秦昭襄王二十八年 前279 秦大将白起攻楚,陷鄢城(湖北襄樊宜城)、邓县(湖北襄樊市)、西陵(湖北宜昌市)。秦赵会于渑池(河南洛阳新安西)。
秦昭襄王二十九年 前278 秦大将白起攻楚,陷其国都郢都(湖北荆州江陵),烧其先王坟墓彝陵(湖北宜昌市),楚兵溃散,不能复战,迁都陈丘(故陈国,河南周口淮阳)。
秦昭襄王三十年 前277 秦于侵楚地置黔中郡(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吉首市)。
秦昭襄王三十一年 前276 秦武安君白起攻魏,陷两城。
秦昭襄王三十二年 前275 魏割温城(河南焦作温县)8城与秦。秦穰侯魏冉再攻魏,韩遣大将暴鸢救魏。魏冉大破韩援军,斩首4万,围大梁。
秦昭襄王三十三年 前274 秦穰侯魏冉再攻魏,陷4城,斩首4万。
秦昭襄王三十四年 前273 魏、赵联军攻韩华阳(河南郑州新郑市),秦救韩,败魏军于华阳城下,斩首13万,魏割南阳(河南焦作修武县以西)与秦求和。秦又败赵军,沉赵军2万于黄河。
秦昭襄王三十七年 前270 秦攻赵,围阏与(山西晋中和顺),赵大将赵奢救之,大败秦军。秦任魏国人范雎 为客卿。
秦昭襄王三十八年 前269 秦再攻阏与,不能胜。
秦昭襄王三十九年 前268 秦攻魏,陷怀城(河南焦作武陟)。
秦昭襄王四十一年 前266 秦任范雎为丞相,封应侯。
秦昭襄王四十二年 前265 秦攻赵,陷3城,赵左师触龙说太后遣少子长安君入齐为人质。齐遂发兵救赵,秦军始退。
秦昭襄王四十四年 前263 秦武安君白起攻韩,陷南阳(河南焦作修武县以西),绝太行山道。
秦昭襄王(嬴则)简介
秦昭襄王(前325年-前251年),嬴姓,名则,一名稷,是秦惠文王之子,秦武王之弟。前307年,秦武王意外死,诸弟争位;赵武灵王与秦国的魏冉等大臣合谋,于是得立,是为秦昭襄王,简称秦昭王。昭王在位时,秦国继续扩张,最着名之公元前260年打败赵国的长平之战就是在其在位晚期发生的。前256年,昭王灭东周。前251年,昭王死,年七十五。昭王在位时间长久,任用包括魏冉、范雎、白起等名臣,治军备战,富国强兵,使秦国奠定了将来一统天下的基础。
早年经历
嬴则,嬴姓,赵氏,名则,一名稷,是秦惠文王之子,秦武王的异母弟弟,母亲是楚国人,芈姓,号宣太后。早年在燕国做人质。
登基
公元前307年,秦武王与大力士孟说在东周的太庙比举龙文赤鼎,不幸胫骨被砸断而死。武王突然死去,又无子,为了继任者的问题发生争执。
公子稷当时在燕国做人质,赵武灵王用计,由代郡的宰相赵固将他从燕国迎入赵国,再送到秦国去。秦国的群臣大多表示反对立他为君,但在魏冉等人的支持下,与武王同父异母的他,?承秦国君王之位,是为“秦昭襄王”,又称“秦昭王”。时昭王年少,宣太后听政,以魏冉(宣太后异父长弟)为将军。
同年,秦将甘茂攻韩宜阳,五月而不下,昭王悉起兵佐甘茂;又涉河取武遂(今山西垣曲东南),筑城。次年,秦武王弟庶长壮与诸公子作乱,魏冉发兵平叛。此后,魏冉与宣太后专国政。前304年,昭王依秦制举行加冕典礼,亲掌朝政,仍执行结楚抗齐之策略。前302年,秦楚联盟破裂,齐秦结好,昭王不断出师攻楚。次年,秦蜀郡守反,昭王使司马错入蜀平乱。后来昭王派李冰为蜀郡守,在蜀地兴修水利,发展农业。前300年,昭王使华阳君(宣太后同父弟)伐楚,取襄城(今河南襄城)。次年五月,秦师攻楚,取8城,昭王以约楚怀王会盟于武关,劫楚怀王至城阳,要求割地。怀王不答应,竟终老秦国。此后,昭王发兵击楚,败楚军。取析(今河南西峡)等16城。后数十年,昭王时而联楚攻齐,时而联齐伐楚,并向魏、韩进攻,军事上取得了一系列的胜利。并连续从韩、魏夺得新城(今河南伊川西南)、垣(今山西垣曲东南)、宛(今河南南阳)、轵(今河南济源东南)等地。
前288年,昭王自称西帝,尊齐王为东帝。齐王听从谋士之策,自去帝号,并约诸侯合纵攻秦。昭王被迫也取消帝号。次年,韩、赵、魏、燕、齐五国联军攻秦,无功而还。前284年,在秦的操纵与参与下,韩、赵、魏、燕,秦五国伐齐,攻入齐都临淄。后齐虽复国,却无力与秦抗衡。前279年,昭王在屡败赵师之后与赵结盟于渑池,而后大举攻楚。次年,秦将白起攻破楚郢都(今湖北江陵)。楚迁都于陈。同年,昭王初置黔中郡。前271年,昭王诱杀义渠王于甘泉宫。次年,昭王在灭义渠后,置北地郡。至此,秦有上郡、陇西、北地,并筑长城以拒戎狄。昭王所筑长城,西起今甘肃岷县之西南,北经皋兰。东越陇山,入今陕西之富县境,北经延安、绥德,东达于黄河西岸而止。昭王灭义渠之后,听从了范雎建议免掉魏冉相位,加强了中央集权。昭王在败楚之后,军事上指向当时最强大的赵国。
前260年,秦军于长平之战大破赵军,坑杀赵降卒40万,因赵犹有余力,故秦军围邯郸,大败而归。前256年,昭王出兵灭东周。昭王在位56年间,平蜀伐楚,击韩、赵、魏。他用范雎“远交近攻”之策,对关东六国步步进逼、蚕食。这期间,他又灭义渠,修筑长城,扩修咸阳,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去世
秦昭襄王五十六年(公元前251年),在位五十六年的秦昭襄王去世,时年七十五岁。襄王
秦昭襄王嬴稷是怎样的皇帝
赢稷的父亲秦惠王在位二十多年,去世的时候还不到五十岁。当时秦惠王有两个儿子,一个是秦昭王赢稷,还有一个秦武王赢荡。赢荡是秦惠文王的长子被立为太子,赢荡生性勇猛,身强力壮,特别喜欢一些搏斗运动。秦惠文王逝世之后,赢荡继承皇位,不久在一次太庙举鼎比赛中因为胫骨断裂意外逝世。赢荡当时由于年纪尚小,去世的时候膝下无子,当时为继承皇位之事朝中有诸多争议。
赢稷年轻的时候身世坎坷,一直在燕国做人质,直到他的兄长秦武王死后他才回到秦国。赢稷能够回到秦国,中间需要感谢赵国的赵武灵王,当时是赵武灵王施计把他接入赵国,随即又送回到秦国。当时赢稷年纪尚小,加上他一直身处异国,朝中大臣都纷纷反对他继承皇位。但是后来在魏冉等人的强烈支持下,赢稷最终继承了皇位。赢稷继位之后,名称秦昭襄王。赢稷是历史上秦朝的一位好皇帝,他能够继承皇位中间也存在很多偶然性。
赢稷继位的时候还未满二十,初期都是由他的母亲宣太后和魏冉执政掌权。但是是赢稷与他的母亲感情非常好,前期也非常信任魏冉。赢稷随着年纪增长,对朝中之事有所了解之后,便收复了母亲与魏冉的大权。
赢荡为什么传位嬴稷
历史上记载赢荡是秦惠文王的长子,秦惠文王逝世之后,由赢荡继承皇位,后称秦武王。秦武王赢荡从小身体强壮,生性勇猛,喜欢一些好斗运动。他继承皇位没有多久,在一次太庙斗角比赛当中不幸意外身亡。
他死后本来应该由其下一代皇子继承皇位,当时他才二十出头,膝下无子。赢荡死后朝中不可一日无主,只能由赢荡的兄弟继承皇位。当时惠文王后想让其次子应赢壮继承哥哥的皇位,但赢稷的母亲芈八子则想立其儿子赢市为秦国君主。最终却是身处异国的赢稷继承了皇位。
历史上赢荡死后为什么传位于赢稷呢?事实上赢稷的皇位可以说是自己通过能力争夺来的。当时赢荡死后,朝中为立新君之事有诸多争议。主要有两方势力,一方是惠文王后,另一方是芈八子,这两方势力最终芈八子获胜。但是芈八子扶持的皇帝并不是赢稷而是他的弟弟赢壮。赢稷之所以后来能够继承皇位,中间也存在一些偶然性。
当时赵国不断强大,赵武灵王为了国家的利益,想让赢稷登上秦国皇位。但时赢稷还在燕国当人质,本来想继承皇位几乎是不可能的。但在赵武灵王的帮助下,他回到了秦国,最终赵武灵王带领军队逼迫秦国交出皇位由赢稷继承。就这样赢稷又从他的弟弟赢市手中夺到了皇位。
赢稷能够继承皇位并不是赢荡传位于他,赢稷从小就天资聪明,他的皇位完全是凭能力争取而来的。而对于他的母亲来说,不管是赢市还是赢稷继承皇位都是她的亲生儿子。赢稷是一个心胸非常宽广的人,后期与母亲的感情也非常好,他是秦朝一位非常圣明的君主。
秦昭襄王是傀儡皇帝吗?宣太后为何要替儿子执政41年?
所谓宣太后替儿子执政四十年并不是说宣太后彻底架空了昭襄王四十年,只是说在这四十年里昭襄王的权力受到了宣太后的掣肘而已。换言之,宣太后既不是汉惠帝去世之后的吕后、也不是晚清垂帘听政时期的慈禧太后、更加不是称帝前夕的武则天,她并没有事实取代昭襄王的地位,而这也是昭襄王后来能够不流一滴血便轻而易举拿回实权的根本原因所在。
武烈王在周王畿举鼎绝髌身亡之后,惠文王庶出的儿子们都跳了出来,尤其是惠文王的庶长子公子壮,在惠文后的支持下目标直指秦王大位!宣太后在同父异母的弟弟魏冉支持下也准备推出自己的儿子公子芾与之一争。就在这个时候,年轻气盛的赵武灵王从燕国接回了宣太后的另一个儿子公子稷,并宣称赵国支持公子稷即位。宣太后见状,反正都是自己的亲儿子,便果断放弃了公子芾,正式推出了公子稷。内有手握重兵的娘舅魏冉撑腰、外有雄心勃勃的赵武灵王施压,公子壮、惠文后立时处于了劣势,公子稷最终成为了新任秦王。
不久之后,公子壮在惠文后支持下纠结一些庶出的兄弟发动了著名的“季君(公子壮)之乱”。在惠文王庶出的弟弟樗里疾保持“中立”(实则已经倒向了宣太后)的情况下,魏冉凭借手中的军队一举平定了“季君之乱”,诛杀了惠文后、公子壮及惠文王参与叛乱的几个庶出的儿子,并将武烈王的王后遣送回了魏国老家。自此,宣太后凭借魏冉的武力支持彻底控制了局面并以昭襄王年幼(实际上也不小了)为由,开始长期掌控秦国实权。
宣太后主政之后,开始大肆重用自己的弟弟穰侯魏冉。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魏冉虽然位高权重,却不是绝对意义上的权臣,他的一切建立在宣太后放权的基础之上,终魏冉一生,他的权力始终没能凌驾于姐姐宣太后和外甥昭襄王之上!换言之,魏冉的权势虽大,却始终处于可控范围之内。加之宣太后掌权之初以樗里疾为首的秦宗室存在并掌握着一定实权,宣太后并不敢走得太远。因此,宣太后虽然掌权,昭襄王依然是唯一的、真正的秦王!一切事物仍然以昭襄王的名义处置,而不是宣太后。
随着昭襄王年龄的增长,长期架空成年的秦王始终是说不过去的,这一点宣太后也心知肚明。因此,在一定范围内,宣太后是给予了昭襄王实权的,并没有将儿子视为自己的傀儡。换言之,除了大政方针需要征得宣太后的同意,一般性事务昭襄王还是可以做主的!这与汉惠帝那两个儿子以及武则天的那两个儿子还是有本质区别的!而且,昭襄王对宣太后也并不是完全言听计从,只是一直没有撕破脸而已。
举个例子,宣太后在朝堂之上大讲荤段子的故事想必大家都知道,这个荤段子实际上就是宣太后为不想出兵救韩而找出的借口。但是,昭襄王却认为应该救韩,最终在丞相甘茂的支持下,昭襄王还是 *** 了宣太后定下的调调,正式出兵救韩。事后,宣太后也默认了昭襄王的决定。
可见,宣太后虽然掌权却不弄权,她对昭襄王还是放权的,只是这个放权有一定的限度而已。个人认为,这个限度应该说还是比较大的。而这也给了昭襄王培植自身势力的机会,后来范雎入秦受到昭襄王重用恰恰就是更好的例证。要知道,范雎可是力主昭襄王夺权的,如果昭襄王只是一个傀儡,范雎凭什么能够以一介布衣摇身一变成为秦国的相邦?
对于自己的弟弟魏冉,宣太后同样是头脑清醒的:“重用你没问题,怎么重用都行!但是,你必须给我守住一条底线,那就是不要威胁到你外甥的地位!”这一点魏冉实际上也是心知肚明的,很多史料指责魏冉贪得无厌,为了扩张自己的封地竟不惜动用秦国的军队侵略他国。
但是,我们为什么不能这么认为呢?魏冉之所以“贪得无厌”,难道不是在向他姐姐表明自己没有野心、只求富贵吗?个人认为,这种可能性是非常大的,不是吗?面对巨大的政治利益,宣太后能和魏冉几十年没有撕破脸,难道不是魏冉主动示弱的结果?如果魏冉铁了心弄权、甚至想要取昭襄王而代之,试问宣太后还能容得下这位弟弟吗?恐怕很难!
说到底,宣太后、魏冉与昭襄王之间长期维持了一种微妙的权力平衡,没有谁是绝对的傀儡、也没有谁绝对说一不二,大家心里也都知道实权终究是要回到昭襄王手中的。只是出于各种原因,没有谁去捅破这层窗户纸。而范雎,实际上就是充当了这根捅破窗户纸的“搅屎棍子”!窗户纸被捅破,一场权力重新洗牌无可避免,昭襄王顺势要求魏冉等所谓“四贵”回归封地,这等于是收回了魏冉等人手中的权力。
这个时候,宣太后的态度就非常重要了,如果她公开支持“四贵”,一场权力斗争引发的血雨腥风恐怕也就不远了。但是,宣太后并没有,她不仅支持了昭襄王驱逐“四贵”,索性“主动”交出了实权、正式退休。可见,宣太后并没有武则天那样的野心,她的自我定位还是非常明确的,自己是帮儿子管家而不是替儿子当家!现在儿子想要当家做主,自己退休就是了……于是,没有流一滴血,昭襄王便成功驱逐了“四贵”、掌握了实权,宣太后功不可没!
所以说,虽然宣太后掌了四十年的权,昭襄王却不是当了四十年傀儡,这期间昭襄王还是有很大实权的,只是受到了宣太后掣肘而已。与其说宣太后是架空昭襄王,倒不如是担心儿子控制不了局面,推上马又送一程,只不过这一程送得略微远了些而已……人都有私心,面对至高无上的权力,没有谁会不动心,宣太后也不能免俗。但是,宣太后不是武则天,她心里多多少少还是有儿子的,并不完全是为了自己。在宣太后心中,自己是在为儿子保驾护航而不是取代儿子。
“秦昭襄王”跟“秦庄襄王”的关系是﹖
秦昭襄王是秦庄襄王的祖父。
秦昭襄王(公元前325年-公元前251年),又称秦昭王,嬴姓,赵氏,名则,又名稷 ,秦惠文王之子,秦武王异母弟,战国时期秦国国君,公元前306年—公元前251年在位,为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国君之一。早年在燕国做人质。秦武王四年(公元前307年),秦武王去世,秦昭襄王与其弟公子芾、公子壮争位,遂立。在位时,秦国继续扩张。最著名的、决定秦赵两国命运的长平之战,就是在秦昭王在位晚期发生的。
秦庄襄王(前281年—前247年),又称秦庄王,嬴姓,赵氏,本名异人,后改名为楚(一作子楚) ,秦孝文王之子,秦始皇之父,战国时期秦国国君。
子楚早年曾在赵国邯郸作质子,后在吕不韦的帮助下成为秦国国君。其子秦始皇建立秦朝后,追封秦庄襄王为太上皇,陵墓(秦庄襄王陵)位于陕西省西安市新城区韩森寨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