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山的概述
洞山位于江西省宜丰县北部。
洞山是中国佛教曹洞宗祖庭,为创始人良价大师驻锡之地。
曹洞宗天下闻名,弟子遍及世界,早在公元840年就有 *** 瓦室能光、朝鲜利严等和尚在洞山长住,使曹洞佛法传入 *** 及朝鲜。现在,曹洞弟子在 *** 就有千万之众。
洞山,不但是佛教曹洞宗祖庭,且是一处集佛教文化、自然生态于一体的旅游胜地。
洞山景区处于原始森林内,古木参天、藤蔓环绕、飞瀑鸣泉、鸟翔兽走、景致美不胜收。景点20余处,有普利寺、价祖塔、苏辙诗石刻、木鱼石、七仙桥、千年罗汉松、石上楠、逢渠桥及夜舍山、红木埚、牛头山、经坑等多处佛塔林。
雄伟的山门上有已故佛教协会原会长赵朴初老先生亲题“洞山禅林”四个金字,洞山山清水美,代代出佳人,画壁娘娘沐洞山溪泉,如芙蓉出水,深得皇帝宠幸,因此,洞山溪泉被誉为美容之神水。到洞山来参观,看佛光、沐洞山之灵气,定能逢凶化吉,遇难吉祥,事业发达,事事顺遂。
宜丰洞山可以开车上去吗
宜丰洞山可以开车上去
洞山景区距离宜丰县城约23公里,更好的方式是自驾,或是与朋友拼车前往,游客驾车行驶在江西省宜丰县同安乡党田村通往洞山国家4A级旅游景区的旅游公路上,近年来,宜丰县高标准打造乡村旅游公路、农村四好公路,并已形成五高一铁的交通格局,串起景区明珠,助力当地发展,景区免费游览
宜丰著名的旅游景点
想要到宜丰进行游玩吗, 那么在宜丰都有哪些旅游景点呢?下面是我分享给大家的宜丰著名的旅游景点,欢迎阅读。
1南屏公园(省级森林公园)位于县城南郊,是省级森林公园,也是全省县级更大的公园。由南屏山、钓月湾、鹿洲三部分组成,由于历越千年,文化积淀丰富,先后有许多文人墨客在此题咏,大文豪苏东坡、苏辙、黄庭坚曾慕名访竭,黄庭坚小时候在此读过书,并作《东郭南园记》;北宋著名诗僧惠洪描写南园风情的《秋千》诗,入选《千家诗》,诵为千古名篇,另一诗作《筠溪晚望》入选《宋诗纪事》使钓月湾名播中洲,南宋词人刘辰菊在此写下《小斜川亭记》,还有不少文人在此留下名篇,清嘉庆新昌县令陈云章曾作诗赞美这一带风光:“此帮水木最清华,一路风光似若耶”。该园建于1982年。
主要景观有:
(1)岳飞塑像 该塑像11吨重,为纪念岳飞在宜丰8年抗金而建。
(2)岳王庙(又名精忠祠) 宋建炎四年(1130)至绍兴三年,岳飞和他的儿子岳云率岳家军数度转战宜丰,征伐金将领补颜铁木尔、马进等,岳飞遣岳云从洪州运米赈济新昌饥民。为怀念岳家父子为新昌“御灾捍患”之功德,南宋时邑民在县城立岳王庙以祀之。该庙始建于县城东郊,因城市建设需要,故搬迁到这里的。此庙始建于南宋,明正德三年(1508)重修,嘉靖八年(1529)夏又重修,清康熙九年(1670)再次重修。原系砖木结构,前有门厅,中有广坪,两侧有环廊,后栋6扇5间。大厅宽15米,总长9米,宽32米,建筑面积1248平方米。庙内刻有“精忠祠”字样的石香炉1只,明正德三年造。另有明正德三年云南按察司佥事、邑人陈怀经所撰《新昌县新建宋岳鄂武穆梁文》碑刻各1块。1983年9月,岳王庙列为县之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进入庙门,为一大影壁,上 书岳飞诗,诗曰:“立马林岗豁战眸,阵云开处一溪流。机舂水沚犹传晋,黍秀宫庭孰悯周。南服只今歼小丑,北辕何日返神州。誓将七尺酬明圣,怒指天涯泪不收。”此诗岳飞自题“四都碓上追曹成至此感吟”,又作《题骤马岗》。“碓上”在今宜丰桥西乡湾里村附近此自助一蓝将军庙,祀宋岳飞裨将蓝公。相传这位蓝将军是岳飞的裨将,绍兴初年岳飞追曹成来到四都时,蓝将军手执令旗擂鼓督战,突然对方射来一箭,正中蓝将军心窝。蓝将军为鼓舞士气,忍着剧痛,擂鼓不息,至死尸立田间不倒。百姓挥泪感戴,建大庙奉祀他,民间并流传有“企石将军”故事。相传庙后有一冈,叫战马冈,岳飞感于蓝将军誓死杀敌的精神,在此地题诗一首。今岳王庙在岳飞塑像左边,塑有岳云像,右边侧塑有中矢不倒的蓝将军像。这院内前的石像分别是文武将士,对着庙跪在那里的是秦桧夫妇。
(3)九钟楼 在南屏山上,内置9座古钟。每值年头岁尾,城中文人雅士踏雪登山,雅集钟楼,静候新年到来。夜半12时整,九钟齐鸣,庆贺平安,祈祷幸福。子夜的钟声,悠悠扬扬,回荡全城,闻之者有若黄钟之吕,心灵无不为之激荡。南屏晓钟已成为县城祈祷新年的雅习。楼内所悬9钟均为古佛寺、道观之遗物,其中有明崇祯年铸一口,余者皆为清康、雍、乾时所铸。最精美者为黄岗院前村原五峰净觉院中钟,重400公斤,表体滑亮,其声宏悦,为临济正宗三十五世住持德芳禅师募化十方信士之资铸造。
(4)太子塔 太子塔为唐肃宗第十四子李僖墓塔,属江西省重点文保单位,李僖,唐肃宗第十四子,随中唐著名高僧南阳慧忠国师出家,于建中三年到宜丰逍遥山修行,捐建资福寺,称僖禅师,圆寂后葬于逍遥山,其墓塔俗名“太子塔”,并建有太子塔寺,寺已废,塔尚存。该塔原座落在潭山镇逍遥山的金钱山麓,1983年搬迁到此,为公园一重要古迹。
(5)广福寺(原古南园) 为北宋元丰年间所建。砖木结构。系重檐翘角楼阁式的建筑群,经历代重修,古风依存。主楼为“青玉堂”,面宽7间,进深12米,立于石台之上。正厅8柱3间,前有回廊,后有明窗,方砖铺地。东有砖砌“耸蜃”、“跨虹”高台桥,经“雪洞”、“云梯”通达楼上,楼上为“寇霞阁”,可凭栏远眺。桥下有鱼池。厅4室,有回廊,东连“乐静斋”,西有“浩然亭”(八角二层重檐)。楼后山腰有“翼然亭”。旁有荷池、泉井,周有砖石围墙。苏轼、苏辙来此拜会过蔡曾,黄庭也多次到此作客,并写下了《东郭居士南园记》。北宋某著名诗僧惠洪的南园应景诗《秋千》,南宋时入选《千家诗》,成为千古名篇,南园之名也因之广扬江南。
(6)儿童乐园 为公园主体娱乐区,设有欧式小城堡及迷宫、楼式溜溜板、退役战斗机、群马、秋千、过山车、卡丁车、电瓶车、摇摆机、海盗船、弯月飞车、美人鱼、赛车场、蹦蹦床、充气堡。
(7)烈士纪念碑 纪念碑位于园区中央,方塔形,高20.2米,宽4米。整个结构以砖为主,钢筋水泥混凝而成。碑中仿 *** 手书体再加镀金的 “革命烈士纪念碑”字,正前方碑上刻有978名革命烈士英名。
(8)植物园观赏区 有竹种园、梅园、桂花园、樱花园、桃花园。
(9)民俗文化馆 该馆已收藏本地传统民俗用品500余件,分为手工作坊、农耕用具、日常生活用品、民间艺匠工具等几大类,建有油榨坊、石碾坊、造纸坊,水车,农耕用具、生活用品、民间艺匠工具等几个展厅。
(10)陶渊明纪念馆 该馆占地面积98亩,建筑面积为1066平方米,建有陶渊明塑像、十二生肖石雕、渊明墓。
(11)崇文塔 该塔自明天启六年(1626)创基,康熙五十六年(1717)续建第6、7两层,历时91年才建成。塔为七层八面,楼阁式。砖石结构,塔高45.5米。每两层间有腰檐与平台,平台面敷石板,各层每面均设有一门,门侧饰以壁龛式小窗,上刻“崇文塔”和“光绪十九年重修”。该塔是宜丰的主要标志。
2宜丰五峰山五峰山,坐落于宜丰县黄岗乡境内的五峰山净觉寺(江西省宜丰县黄岗乡汪溪村)。有归云、积翠、罗汉、月桂、拂岩五峰,俱称幽胜。山中净觉寺始建于南朝刘宋永初年间(420-422),距今1500余年,后改名普利寺。唐大中年间(847-859),高僧常观在此住持。唐宋时,这里僧众云集,香火极盛。柳公权曾为该寺书额,黄庭坚等有咏同诗,苏辙尝为寺僧撰塔铭并舍经于寺。五峰山、洞山、黄檗山合称“释家三大祖庭”。山中峰奇瀑高,终年云蒸雾腾,古迹荟萃。
据宜丰佛史记载,五峰山为南朝开国皇帝刘裕(公元420—422年)御批敕建。唐大中年间(公元847—859年),百丈寺怀海法师的高足常观禅师与临济始祖希运出师后,一个在黄檗山开扬宗风,一个在五峰山-托钵。清朝初期(公元1663—1741年),临济三十二、三十六世孙煦杲照、慈念等重振受挫临济于五峰山林,击鼓传灯,为世人留下这佛教胜迹。
出宜丰黄岗集镇折北朝西,转瞬即入层峦叠嶂山林,公路沿途斗折,高低跌颠。到得汪溪村,只见五峰如掌,阴静生凉,周边山形宛如僧人的道帽峨冠,鸟惊山涧,泉挂梯田,风啸谷底。这便是五峰山。
五峰山就像许多高僧大德一样,把自己对佛学的参悟和理解弘扬于世,将劝人为善的旨意发展到了一种极致。途中的撷雪桥下,有一副《卧佛图》,这是一块五平方米见方的自然石壁,镌刻在石壁上的佛像袒胸-、肘枕假睡、微笑微醉,好似一尊弥勒佛,又似一个烈日下锄禾归来在路边小憩的农夫。石壁的左侧上方直书“卧佛”两字,奔突而又静定。常观、希运把佛融于“担水挑柴”的劳作中,把人生的奢求转化到了“贫而无怨,富而不骄”的悠然自得之中,这栩栩如生的石刻,散发着悠悠的人生况味。
来到净觉寺的山门旧址前,这个1500余年前的“南北东西古道场”,褚墙黄瓦已经荡然无存。石碓位不抱怨、不执著、不认同世事的诗僧、画僧和书僧,他将禅学融入了文、石磨、石墩、石钵、石缸散落在周边数里山中田里,青草顽石并不和谐地躺在一起,给人以错位的感觉。好在有一块两米来长、书有“净觉禅林”的石匾,给游人的意绪稍予安慰。据说,这石匾上的字是净觉寺住持术之中。山上还有两座保留较好的古墓:一座是覆钵形的常观禅师墓,建于唐咸通六年、临济宗三十二世孙煦杲照的手笔。章法从容,气定神闲,与临济宗的机锋峻烈大相径庭,有史说煦杲照是学和艺(公元865年);一座是亭阁形的煦杲照大师墓,建于清康熙二年(公元1663年),应该说这是两座较高级别住持的.坟墓。看着没落的净觉寺,千年祖庭享誉与眼前感观很是难以苟合,与某些一掷千金的人造景观就更难媲美了,这样一座千年禅寺,它的价值究竟有多大?
3官山自然保护区官山自然保护区是江西省建区最早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之一。它位于赣西北九岭山脉西段的宜丰、铜鼓两县境内,总面积11500.5公顷。保护区内森林茂密,幽谷迭翠,奇峰峥嵘,怪石嵯峨,一年四季雨量充沛,气候温暖,景色宜人,既是野生动物栖息的王国,也是人们科考、游览、度假、避暑及疗养的好地方.
官山自然保护区属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森林生态系统,是野生生物类野生动物类型的自然保护区。区内植被保存完好,不仅有参天古树,还有奇花异草:不仅有清澈见底的涓涓溪水、悦耳动听的幽谷泉声,还有气势磅礴的吊洞山涧?飞瀑;成群的野鸡、欢快的小鸟、活泼的猕猴,真是可爱无比。那陡俏的山峰和悬崖,千姿百态的怪石,更能激发攀登者和探险者的浓厚兴趣。区内山峰绵延起伏、云雾飘渺,常常让游客有如临仙境之感;石花尖的喷薄日出十分迷人,落霞美丽,常使游客留连忘返。
官山自然保护区是天然的公园,区内有世界性四纪冰川遗迹及其遗留的原始森林,有“活化石”穗花杉群落,有古老木兰科植物含笑群落,有遮天敝日的千亩麻栎群落,有以奇石居称的麻姑尖、石花尖、莲花尖、雪花尖和罗汉尖等五人山峰;五马奔槽,有五坡五谷直指官山莲花尖,就象五匹俊马在奔跑;还有百亩高山云锦杜鹃林、西河绿色走廊;鸡公屋和龙坑观鸟,白颈长尾雉和黄腹角雉的美丽身姿引人注目;东河保护站,猕猴与人和谐相处,乐不胜收;回龙卧子潭上波光粼粼,故事传奇。徜徉在这个充满神奇特色的绿色世界里,可以给游客以无限的情趣和遐想。
官山自然保护区不仅自然风光迷人,人文历史景观也十分丰富。有许多景点既有美丽的自然风光,又有神奇的故事。如聚义厅、结拜亭、点将台、五将祠、“天子李大銮”石刻、李母墓、石棺材、九娘池、梳妆台、眼十日池、问龙卧子潭、子母石等景点都是自然和历史韵味的完美结合,也是当年李人銮领导农民起义造反,敢于 *** 明王朝统治的历史见证。
官山自然保护区是科考的理想场所。区内野生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有高等植物2344种,脊椎动物300余种,昆虫1600余种,其中珍稀植物主要有银杏、南方红豆杉、伯乐树、穗花杉、银钟花、长柄双花木、伞花木、香果树、野大豆、花榈木、凹叶厚朴、闽楠、毛红椿等200余种;珍稀动物主要有白颈长尾雉、黄腹角雉、云豹、金钱豹、黑麂、金猫、大灵猫、小灵猫、猕猴、短尾猴、豺、白鹇、勺鸡、仙八色鸫、小鸦鹃、鸳鸯、虎纹蛙、硕步甲等,再加上猛禽、蝴蝶及其他珍贵昆虫,共有几百种。
官山自然保护区属国家重点公益林,也是省环境教育基地及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不失为一科考旅游及青少年接受科普教育的好地方。
4洞山禅林景区洞山是中国佛教曹洞宗祖庭,天下举宗,曹洞宗弟子遍及世界,早在公元840年就有 *** 瓦室能光、朝鲜利严等和尚在洞山长住,使曹洞佛法徒入 *** 及朝鲜。现在,曹洞弟子在 *** 就有千万之众,良价大师(公元835年)创立的曹洞佛法,传扬世界,良价于咸通十年(公元869年)唐懿宗敕以“悟本禅师”法号,圆寂后敕建“慧觉宝塔”建于洞山后山。
洞山,不但是佛教曹洞宗祖庭,且是一处集佛教文化、自然生态于一体的旅游胜地。景区原始森林内,古木参天、藤蔓环绕、兽走鸟跃、鸣泉飞瀑,景致美不胜收。景点20余处,有普利寺、价祖塔、苏辙诗石刻、木鱼石、七仙桥、千年罗汉松、石上楠、逢渠桥及夜舍山、红米埚塔林、牛头山塔林、经坑塔林等多处佛塔林,雄伟的山门有已故佛教协会原会长赵扑初老先生亲题“洞山禅林”四个金字,洞山山清水美,代代出佳人,画壁娘娘沐洞山溪泉,如芙蓉出水,深得皇帝宠幸,因此,洞山溪泉被誉为美容之神水。君到洞山来,看佛光、沐洞山之灵气,定能逢凶化吉,遇难吉祥,事业发达,事事顺遂。 普利禅寺:
始建于唐咸通中期,几经兴废,1988年重修。寺庙占地面积6806平方米,为曹洞宗祖庭。建有“大雄宝殿、昆灵殿、僧寮阁”等,总面积996.6平方米。 价祖塔:即良价墓塔。唐咸通十年(869)良价圆寂,唐懿宗追封“悟本禅师”,葬于洞山普利寺后山,墓塔名慧觉。墓塔前护以砌石,有拜台,石阶可通行人。塔形古仆,六方,高3.2米,宝盖宽1.2米。塔座两层,底层六方,均刻忍冬花壶门,第二层各刻如意草、万字、金钱、双金钱。塔身上有楣,下有托,楣托刻仰覆莲,角为六棱形。石柱中嵌石板,塔盖伞形,有瓦垅,六角飘檐。塔刹3层:莲瓣覆钵、相轮、宝珠。塔下面下端遗存“己丑敕建”、“师慧觉宝塔”9字。1983年省宗教事务部门曾拨款修复。 木鱼石:在夜合山麓,逢渠桥西南80米处。宽3.3米,高2.6米。一头高隆,一头低凹,形似木鱼,叩击顶端,发出响声和木鱼声相似。上部有“响石”2字。
相传良价在洞山广为接引学徒,使世人纷纷信奉佛教,这可激怒了铁拐李(属道教)。他来到洞山要见主持,但不巧良价正在讲经论禅,不可骚扰。于是铁拐李承殿外大声喊叫,要良价出来回话。吵闹声惊动了良价大师,一出殿就认出了来者,说:“原来是你这八百年的不死鬼!”铁拐李接口道:“那么你就是五百年的败家精,我要叫你今日就败”。他当即抛起铁拐,良价见拐杖成一座山丘,直往头上压来,用佛指轻轻一弹,那山即被定隆在寺院右侧,成了“拐棍山”。有来无往非礼也,良价随手将木鱼掷了过去,铁拐李见状逃遁,木鱼落在离寺一箭之地,化成“木鱼石”。 千年罗汉松:在普利寺前。高10米,树冠约13米。主干虽仅存一小边皮,不及原干的2/5,但却枝繁叶茂。据《五灯会元》载,此松系青林师虔禅师所植。至1985年已有1100多年。当时师虔曾作偈一首:长长三尺余,郁郁覆青草。不知何代人,得见此松老。(现已倒掉) 银瀑飞练:在逢渠桥上游的50米处,有一处近10米高的瀑布,水流跌落在直立的陡壁之下,形成了银瀑飞练的胜景,真如“白练挂幽谷,银帘抖玉珠”。每当晴天的正午,阳光直射瀑面,映出一道七色彩虹,人们疑为“佛光”。 夜合山塔林:有塔10座。建于1644-1766年间,所葬洞山普利寺30-36世住持僧。普同塔居中,是寺院普通僧人共同归葬之墓塔。塔为(穴下卒)堵坡式,高2.3米,座宽1.2米,底座为金刚宝座式,下二层四方无花饰,第三层刻忍冬壶门。塔身圆柱体,上置莲盘刹座,正反两面都开门。后门下通石砌四方地宫,深3米,长宽各1.5米。塔门凸刻龛座与小碑。上刻“普同塔”3字。其余九塔是灵会承塔、比邱古松塔、履贞德塔、慧芳建塔、无极信塔、碧云珍塔、阗玄性塔、淑耀杲塔、自若真塔。
夜合石
同安乡洞山水口,有夜合石,上下两块叠起。相传该石能昼夜开合,是洞山的关锁,石下有“盐井”。但因0僧盗盐谋利,使自动启闭的石关和自动冒盐的盐井失去灵性。
夜合灵迹传说:在洞山山口狭窄处有两块层叠的巨石。相传,这两块石头原来分立山崖两侧,象是两扇大门,入夜时分自行关闭,鸡鸣天晓又自行张开,故名“夜合石”。夜合石旁,有两个石井,会自己流出油、冒出盐来,供寺内众僧食用。后来,寺内有个0僧假作鸡啼,诓开石门,盗卖井中的油、盐,井中从此干涸,夜合石也不再显开合之灵。北宋时期,苏东坡的弟弟苏辙到洞山游览,在夜合石上题诗一首。此名“夜合灵迹”也就成了“新昌八景”之一。
逢渠桥:
位于洞山百步岸以上300米处。该桥建于宋绍圣五年(1098)。系同安张仲舒之妻雷四十三娘与其子裕禧用拾稻穗之积蓄捐资,为纪念良价禅师于此悟道而建的。此后,当地的张雷两姓人丁兴旺,人才辈出,雷四十三娘嫡玄孙官至左丞相,且在本族内无诉讼,故就有捐建洞山逢渠桥得福荫之说。该桥拱券以7个纵向单券并列组成,每券花岗石11块,77块矩形石排成7列,组成承重拱板,每列纵向与横向石缝皆相通。拱肩立有2个石雕武士为护桥神。桥全长15米,桥面宽4.7米,桥拱净跨4.2米,拱矢高2.1米,矢跨比2:1,属陡拱。桥面底部石拱上刻有建桥年月及捐建人、主建人名等。其“逢渠桥”三字,是当时县令钱鍪根据良价初来洞时,在此涉水相逢身影所作的《逢渠偈》而题写的。2002年10月在桥上建了仿古亭。 七仙桥:
八洞神仙中的铁拐李到洞山寻畔闹事,没讨到便宜,回到众仙前诉说。他们都不由得佩服良价禅师,觉得该助一臂之力,而不应去拆台。尔后,众神仙飘荡到洞山,见溪上无桥,便用神力在溪边石崖上各取了一条长石,立时一座石桥架于溪上,当时,只有铁拐李不好意思前来。于是称这座桥为七仙桥。 苏辙游洞山诗刻:
同安乡洞山水口,有夜合石,上下两块叠起。上层花岗石上,刻有北宋苏辙《游洞山》诗:“古寺依山占几峰,精庐仿佛类天宫。三年欲到官为碍,百里相望意自通。无事佛僧何处著,入群鸟兽不妨同。眼前簿领何时脱,一笑相看丈室中。”
江西宜丰周边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宜丰好啊!它是东晋伟大诗人陶渊明的故里,是中国禅宗主流曹洞宗临济宗的发祥地!它以“炎凉适宜,物阜民丰”而得名
山川秀美,是享誉全国的“竹子之乡”、“猕猴桃之乡”
地处江西省西北部
九岭山脉东南,距省城南昌120公里,距市府宜春90公里,东邻高安,南界上高,西接万载,西北连铜鼓,北与修水,奉新接壤
全县总人口28万,城区人口8万,总面积1935平方公里,
宜丰县的建立,始于三国吴大帝黄武年间(222-229),到现在已经有1780多年的历史
是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的故里,宋代宰相、著名文学家晏殊的祖籍地,原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熊雄亦出生在宜丰芳溪
景点一:黄檗山: 坐落在宜丰县黄岗乡境内,层峦叠嶂气象雄伟,山青水秀,古木参天,是赣西北著名的风景名胜
古往今来,不仅高僧名侣,平此参禅拜访,而且不少文人墨客,相继前来游览,留下大量诗篇
景点二:洞山: 中国佛教禅宗五家之一曹洞宗的发祥地早在800余年前,唐代中晚期就已闻名遐尔的名山—曹洞祖庭洞山,位于宜丰县同安乡洞山村,距县城50公里,是中国佛教禅宗五家之一曹洞宗的发祥地
景点三:南屏公园 美丽的南屏公园坐落在江西省宜丰县县城南郊
南屏山有如城南翠屏,故名之,古时也称绿秀山;又南屏在县署之南,有如案几,故习称“案山”
南屏自古就是人文荟萃之地,苏东坡、苏辙、黄庭坚、刘辰翁曾慕名访南屏并留下千古题赞
景点四:熊雄故居 熊雄故居: 熊雄(1892—1927)
宜丰芳溪下屋村人
在宜丰无数的革命先烈中,熊雄作为我国老一辈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我党最早从事革命军队政治工作的杰出领导人,是最为突出的一位
一九八四年八月,聂荣臻元帅亲自写下“熊雄烈士永远活在我们心中”的条幅,以缅怀其辉同日月的生平
景点五:天宝古村 景点六:官山自然保护区
游记|夏游洞天仙府——普利禅寺
图、文/净亦
坐落于江西省宜丰县北部洞山是中国佛教 曹洞宗 祖庭,为创始人 良价 大师 驻锡 之地。早在公元840年就有 *** 瓦室能光、朝鲜利严等和尚在洞山长住,使曹洞佛法传入 *** 及朝鲜。
仲夏,与友一同游洞山,但见古木参天、藤蔓环绕、兽走鸟跃、鸣泉飞瀑,景致美不胜收。绕山而上,于空阔地带得见一寺,名曰普利禅寺。
据记载唐大中十三年(859年), 良价 云游到 洞山 ,在此募邑民雷衡之地建广福禅寺,洞山一带横竖五里之地都属寺院所有。唐朝末年,淮南节度使杨行密捐资扩大 洞山 寺宇。北宋咸平年间易名为“功德禅寺”,宋真宗赵恒为禅寺专门书写了匾额。绍圣五年(1098年), 宜丰 同安女佛徒雷四十三娘为纪念 良价 洞山 悟道,捐资在良价当年“睹影逢渠”的洞水(今葛溪,洞山禅寺前)之上建起一座单拱石桥--逢渠桥。 洞山 寺宇自唐末宋初就形成规模。
历经朝代更迭,禅寺几经兴废,1983年9月,普利寺被列为 宜丰县 之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0年8月,普利禅寺复建工程全面启动,寺院规划总建筑面积27000平方米,实际复建后普利禅寺建筑面积15000平方米。如今依山傍水的普利禅寺由山门、昆灵殿(又称天王殿)、大雄宝殿、后法堂、藏经楼、祖师堂、方丈室、斋堂、僧寮组成。
在寺庙前的水塘拍摄时,与在此禅修的几位居士偶遇,攀谈间得知这里是禅修的绝佳之地。
伴着雾霭,我们走进寺庙,一睹它的风采,新建的寺庙主体与后山的老房子交相辉映,蜿蜒的虬枝见证者这一方净土的衰与兴。遥望后山上的良价禅师的真身墓塔——价祖塔,恍若回到了当年 良价 初到洞山的葛溪,正当要渡过之时,忽然发现水中自己的倒影若隐若现,于是彻悟“只是这个”的禅意,他当即作偈,颂曰:“切忌从他觅,迢迢与我疏;我今独自往,处处得逢渠。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应须恁么会,方得契如如。”正是有了当年良价禅师的了悟,才让这一方土地成为庄严净土。
江西宜丰九山岭下一古刹,建寺1162年,神秘传说足以让你去探奇
十分钟后,我们来到了山中之一休息地的洞云亭,亭额上书“古洞云深”四字,为明末本县举人戴国士所题。
过洞云亭约百米,有一座单拱石桥横跨洞水之上,桥拱顶端上书“逢渠桥”三个遒劲大字。相传当年良价禅师从吉安回宜丰,在这里涉水渡过山溪时,忽然看见水中倒映着自己的影子,顿悟到“当不是渠,渠不是汝”的真正含义,于是,写下一首《逢渠偈》,而得名。此桥长15米,桥面宽4.7米 ,桥拱净跨4.2米,全部用花岗岩石料砌成。拱肩两侧各立一尊石雕武士,为护桥神,顶盔穿甲,手持开山斧、劈山剑。桥底拱石上有如下记载:“绍圣戊寅岁(1098年),同安张仲舒妻雷四十三娘、男裕禧”出资兴建;明嘉靖十七年(1538年),张仲舒20世孙十数人重修。这座古桥距今已有923年,是江西省境内发现的省级保护文物三座宋代古桥之一。
瀑布源头之上,有一泉池,旁边的石崖上刻有“考功泉”三字。相传古代当官的人,站在池侧照影,如水中的身影清晰,就是有功于民的清官;如影子浑浊,则为害民的贪官。因它能考察出官员的功过,故名考功泉。
过了考功泉,有大小两块巨石突兀耸立,当道夹峙,中间仅容一人通过,俨如关隘之门。这就是古“新昌八景”之一“夜合灵迹”的“夜合石”。在大石之上,刻有北宋元丰七年(1084年)苏辙题写的《游洞山》诗。传说此石原来可以昼开夜合,石下有圆形洼坑“盐井”,洞山禅寺无论多少僧侣,吃盐不用买,每天早上从这里取回盐,刚好为一天所用。后来,寺里一个奸猾的僧徒,为贪财谋利,在天亮前赶到夜合石下假装鸡叫,骗开石门,偷盐外卖。从此,石门失灵了,盐井就此不再出盐。在夜合石附近,还有一试剑石,石正中裂开,似刀剑所劈,传为神仙试剑所致。
夜合石左边的夜合山上,有一片面积约150平方米的墓塔林,有大小石塔十座,均建于明末清初。除此之外,在洞山周围,还有牛形山、红米窝、经坑、上蓝庵口塔林,里面有从唐代至清代的第二代住持道全禅师、中兴之一祖名僧孤崖净聪等五十多座墓塔。开山始祖良价禅师的墓塔位于普利寺后面的山上,人们称之为“价祖塔”,又称“价师塔”、“慧觉宝塔”。该塔高3.2米,亭阁式、平面六方形,分底座、塔身、宝盖、顶刹四部分。
下夜合山,走过 “七仙桥”,绕过一个小山包,眼前豁然开朗,只见一座红墙碧瓦的寺院掩映于高山绿树之中,这就是我国佛教禅宗“一花开五叶”之一的曹洞宗祖庭——洞山普利寺。
在洞山普利寺中,大雄宝殿后面有一幢后法堂,为木质三层高阁,此楼始建于清康熙壬子(1672年)。大门上高悬一额,上书“佛在性中”,为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洞山38代住持海寿所题。在大雄宝殿与后法堂之间,有一石砌泉池,人称“聪明泉”。传说饮了此水,可增慧悟道。
在寺院的山门前,据说原来还有一株罗汉松,高1 0米,树冠直径1 3米,树干疤瘤节结。相传该树为唐代建寺院时良价所植,故名“千年罗汉松”。可惜这株千年古树,在2005年的一场龙卷风中,被连根拔起而毁灭。几经抢救未果,该树目前仍藏于寺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