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主义是指一种理想的社会制度,同时也是指一种科学的理论体系、一种向着美好社会前进的运动。换句话说,共产主义包括理论体系、社会运动和理想社会制度三方面的内涵。
共产主义是指一种理想的社会制度,同时也是指一种科学的理论体系、一种向着美好社会前进的运动。换句话说,共产主义包括理论体系、社会运动和理想社会制度三方面的内涵。它是一种政治信仰和思想体系,现今的共产主义奉马克思、恩格斯思想为基本思想。共产主义主张消灭生产资料私有制,并建立一个没有阶级制度、没有剥削和压迫,并且进行集体生产的社会。共产主义者认为未来所有阶级社会最终将过渡成为共产主义的和谐社会。共产主义的实现,需要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并且人口数量处于有限阶段,且会使人有高度发达的集体主义思想。
共产主义的三个维度
1.作为现实运动的共产主义
从实践的角度看,共产主义是一种现实运动,是一个、继资本主义社会之后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运动过程。这就是说,应当从现实运动的意义上来理解共产主义,才能更全面地把握共产主义理论的实质,这正是马克思的本意。因为马克思和恩格斯之所以提出并创立共产主义理论,乃是针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本局限性而言的。在马克思看来,资本主义社会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人的异化、劳动异化上,而这种异化首先表现在“私有财产”,而共产主义就是对“私有财产”的否定,因此说,共产主义显然是针对私有财产和人的异化、劳动异化而展开的一种批判与建构。如何消灭异化和私有制?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共产主义作为一种改造现存状态的现实运动,只有在生产力高度发展基础上才能消灭,而这种生产力的发展和财富的增加必然要经历一个由低到高、由少到多的过程,并非一朝一夕所能达到的。正因为如此,马克思、恩格斯才说:“共产主义对我们来说不是应当确立的状况,不是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我们所称共产主义的是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这个运动的条件是由现有的前提产生的。”这样,马克思、恩格斯向我们展示一个道理:他们要使共产主义成为现实的人们消灭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运动,成为改变世界的实际活动,而不要使之成为单纯的理想,或解释世界的理论活动。因此,“共产主义是用实际手段追求实际目的的最实际的运动”。
既然共产主义是一种现实运动,那么,我们目前的一切工作和努力都未远离共产主义,都是实现共产主义所必经和必不可少的阶段和举措。“勿需好高骛远,空等未来,埋头苦干,积极向上,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这就是在干共产主义,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称雷锋为共产主义战士,称一切反对资本主义和建设社会主义的行动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2.作为理想追求的共产主义
共产主义在马克思那里也是一种理想,不仅是一种社会政治理想,也是一种个人道德理想。它不仅是人类社会发展所追求的理想状态,也是个人道德修养所追求的理想人格和道德境界。把握这一点,就更易于把共产主义理想的追求与自己的日常生活融在一起。不能仅仅把共产主义理想追求看成是政治理想和政治信念,与人生、与个人生活、与个人的思想境界无关。由于人们往往只是把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当作政治理想和政治信念,所以当他们在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时候,还是觉得不能得到人生追求上的满足,因此,应该把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从社会公共领域引入到个人生活领域中来。
人们在共产主义理想的追求问题上容易产生认识上的一个误区,就是对实现理想目标的过于急迫的心情。人们容易把理想看得近在眼前,这虽能调动起人们追求理想的极大热情,但容易因脱离实际而超越现实阶段。而当理想目标的实现看起来还相当遥远的时候,人们又容易对理想失去耐心甚至信心。这两方面的教训我们都有过。之所以会出现这种误区,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人们在对理想追求的理解上,偏重于追求的目标,而忽视了追求的过程。因此,应该从目标与过程的统一中,全面把握对共产主义理想的追求。
共产主义理想是矛盾的统一体,它辩证地存在于天地间。作为一种价值和境界,它在天上,它给人们提供着不懈的精神动力和价值导向,让人们去奋斗、去追求,使人变得崇高和超然,我们不可以把它实体化、层面化、对象化,看作在某一阶段就可以实现的东西;作为一种改造现实世界的实践,她在人间,她把人类历史中每一个矛盾的解决,把人们实现自身理想和价值过程中对现实的批判、否定和超越的现实活动视为共产主义活动,使共产主义变得具体和可操作。我们不可以把她抽象化、神圣化,推向脱离现实的斗争和实践之外,成为与人的活动无关的彼岸世界。
二者之间紧密相连互为前提,各自以对方的存在而存在,从理想的存在和人的存在的内在一致性,我们可以看到,理想和现实的矛盾,体现的是人的两重性矛盾。共产主义理想的辩证本性,是人的存在状态的展开。人的存在状态构成了共产主义理想深层的理论基础。
3.作为社会制度的共产主义
共产主义不单单是一种现实运动、理性精神追求,同时又是一种新的社会制度。虽然它的建立,需要许多代人的不懈努力,但作为历史发展的必然,并不遥远渺茫,因为它是一种科学理想,是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对未来社会发展规律的一种科学揭示。共产主义作为一种制度不是人为的主观产物,而是以生产力发展的客观结果为其存在依据,在这种意义上,共产主义不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对立物,而是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扬弃和超越。在此意义上,我们说共产主义社会制度的建立,其目的是为了消灭阶级和阶级对立,建立“一个消除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共产主义社会将是由自由全面发展的个人组成的,社会的全面发展将建立在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基础之上。在共产主义社会,人和人的关系是在自由自觉的实践活动中建立起来的互相合作的同志式的关系,人们彼此都把对方看作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人,这时任何个人同别人、同社会已经实现了一致,个人与社会将达到高度的统一。当然,共产主义只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的一个必然环节,而不是人类发展的终极目标。
需要指出的是,即使共产主义制度实现了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层次性超越,可设想的公有制社会也不会是通常所描绘的“人人平等”、“轻松自在”的存在状态,丰富的物质基础可以使人们达到物质上的平等,但在非物质的东西如思维能力等方面,如果不通过改变基因来改变人的自然存在,人与人之间是不可能平等的。而且共产主义社会也不会是停滞不前的社会,分工协作是不可避免的。共产主义制度优于资本主义制度之处可理解为:它增强了人们调节与自然的物质、能量、信息变换的自觉性,有利于人类摆脱物质的束缚、物欲的追求,在更高层次上显示自己的本质力量,提高人文精神的层次。
共产主义的历史发展阶段
马克思曾把人类社会分为“三个社会形态”和“五个历史阶段”。其中,第二社会形态就是“五阶段”中的资本主义社会,即资本+市场经济的社会经济形态;第三社会形态就是共产主义社会,即公产+计划经济的社会经济形态。成熟的共产主义必定是由成熟的资本主义转变而来,或者说社会主义必然是由成熟的资本主义转变而来。正像革命导师们反复指出的那样:任何社会革命,都不是等一切条件成熟了才进行革命,那样革命就太容易了。任何新社会的诞生都是伴随着巨裂的阵痛,暴力是新社会诞生的助产婆。先进的无产阶级必将不甘于在资本主义的压榨下痛苦地生活,它必将创造条件,采取各种手段自己解放自己。由资本主义不发达国家诞生的现实的社会主义就是共产主义发展过程中没有按社会发展的一般逻辑顺序转变而来的新生事物,不要说它与高级阶段共产主义社会有差别,就是与低级阶段共产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也有很大差别,它构建了共产主义发展的新阶段——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历史阶段。
马克思、恩格斯把共产主义发展分为“两个阶段、一个过渡时期”是人所共知的。人人皆知的两个阶段不必多论。所谓的过渡时期就是无产阶级夺取国家政权之后的无产阶级专政时期。用马克思的话说,就是从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之间有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过渡时期。根据欧洲国家当时的社会阶级状况,他们又把无产阶级专政分为无产阶级的直接专政和间接专政。在英国工人占多数的国家,可以实行直接专政;在德国和法国农民占大多数的国家,只能实行间接专政。所谓的间接专政是无产阶级居于领导地位,周围团结了小农和小资产阶级的共同专政。直接专政的时间可能相对短些,实施起来更容易些,可以直接转变到社会主义社会;间接专政时间相对长些,实施起来相对困难些,经过一系列变革过程,才能转变到社会主义社会。从总体上看,他们认为无产阶级专政时期可能是短暂的痛苦的,但却是必须经过的历史时期,需要完成它的特定任务,即消灭私有制,消灭一切旧关系、旧观念,创造无产阶级的新关系、新观念,饵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为达到消灭阶级、消灭生产资料私有制,进入无阶级的社会主义社会创造条件。
马克思、恩格斯还认为,无产阶级夺取国家政权的舞台,首先是民族的国家的舞台,然后才能走向世界。生产力和世界交往的普遍发展必然使狭隘的地域性的个人为世界历史性的真正普遍的个人所代替……交往的任何扩大都会消灭区域性的共产主义。所以说,无产阶级专政的过渡时期,既是区域性的共产主义向世界性共产主义发展的历史时期,也是自行发展消灭区域性共产主义的时期。一句话,无产阶级专政的过渡时期还是处在区域性、民族性、国家性的历史时期。这样,我们就可以按空间性把马克思讲的共产主义发展历史时期划分为:民族国家共产主义历史时期和世界共产主义历史时期。世界共产主义历史时期包括共产主义第一阶段(低级阶段)的共产主义历史时期和高级阶段的共产主义历史时期,而国家共产主义历史时期就是无产阶级专政的过渡时期。这样,我们可以把马克思划分的“两个阶段、一个过渡时期”改划为:国家共产主义历史阶段一低级阶段共产主义历史阶段一高级阶段共产主义历史阶段。
列宁完全赞同马克思、恩格斯的这种理论观点,并且根据实践中的社会主义的发展把这种划分深化。列宁在 1917 年指出:共产主义第一阶段就是通常所说的社会主义阶段。过渡时期是一个漫长的非经过不可的特别时期或特别的阶段。在 1919 年年底,他又进一步明确指出:“在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中间隔着一个过渡时期,这在理论上是毫无疑义的。这个过渡时期不能不兼有这两种社会经济结构的特点和特征。这个过渡时期不能不是衰亡着的资本主义与生长着的共产主义彼此长期斗争的时期”。根据实施“战时共产主义”的经验和教训,他反复指出,我们和欧洲国家的条件不同,有众多农民,我们没有条件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我们只是采取最初步骤从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我们的社会主义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社会的低级形式、初级形式。他批评民主派“不承认从资本主义过渡到共产主义的整个历史阶段”,即不承认有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过渡时期,妄想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这是“左”倾幼稚病。列宁认为,社会主义分为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和发达的社会主义,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就是无产阶级专政的过渡时期,发达的社会主义就是通常所说的社会主义。他把通常所说的社会主义外延向下延伸到无产阶级夺权以后的整个无产阶级专政的过渡时期。
斯大林忽视了列宁的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理论,按照通常所说的社会主义理论标准,构建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模式,过早地宣布社会主义社会已经建成,使社会主义理论出现了混乱,社会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实践脱节。
毛泽东创造性地创立了新民主主义理论,这是符合中国实际的理论。建国后,他看到苏联走社会主义道路取得的巨大发展,以及他总结资本主义发展的经验,认为资本主义的真正的发展,是在资产阶级夺取了国家政权后,改变了生产关系才使生产力有了空前的发展。因此,他放弃了走新民主主义道路,选择了走社会主义道路。经过三年的变革生产关系的努力,建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奠定了社会主义基础,激发了全国老百姓的社会主义热情,唤发了所谓冲天的社会主义干劲,胜利完成了第一个五年计划任务,这是伟大的历史创举。毛泽东还指出,我们的社会主义刚刚建成还不巩固,人口多,底子薄,生产力不发达,还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低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值得注意的是:毛泽东在领导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过于强调生产关系的反作用,一味变“大”、变“公”生产关系,忽视了经营方式的转变和大力发展科学技术生产力,脱离了生产力水平;再就是过于强调上层建筑的反作用,一味强调突出政治,变成强迫命令,一味强调思想第一、政治第一,成了精神万能,脱离了广大群众的觉悟水平;三是机械地套用外国经验而忽视了中国的条件。比如,机械地套用苏联模式,机械地套用资产阶级国家变革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巨大推动作用。毛泽东的这些错误,造成了中国共产党在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的宝贵经验教训。
邓小平借鉴国际国内社会主义事业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指出了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并指出这是社会主义的低级阶段。他从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出发,指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市场经济历史时期,其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达到共同富裕,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大厦,形成了科学社会主义新的理论体系,达到了认识的瓤高度、额境界,丰富发展了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
根据以上论述,我们可以把革命导师们对共产主义社会发展阶段的理论进行对比总结如下:
(一)马克思、恩格斯对共产主义社会发展历史阶段的划分:
国家共产主义社会历史阶段(无产阶级专政的过渡时期)→低级阶段(第一阶段)共产主义社会历史阶段→高级阶段共产主义社会
(二)列宁和毛泽东对共产主义社会发展历史阶段的划分:
社会主义社会历史阶段(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历史阶段、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历史阶段、(通常说的社会主义历史阶段)→高级的共产主义社会历史阶段
(三)邓小平对共产主义社会发展历史阶段的划分:
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社会历史阶段社会主义社会历史阶段、社会主义社会历史阶段、(通常说的社会主义历史阶段)→高级的共产主义社会历史阶段
从上述的划分状况看,他们对高级的共产主义社会历史阶段的划分是一致的,对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划分却不尽一致。列宁、毛泽东、邓小平都把共产主义第一阶段即社会主义社会历史阶段的处延扩大,把这个历史阶段分为两个历史阶段,列宁和毛泽东把这两个历史阶段分别称为发达和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历史阶段:发达的社会主义历史阶段就是通常说的社会主义社会历史阶段,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历史阶段就是马克思讲的国家共产主义历史阶段,即无产阶级专政的过渡时期。而邓小平讲的社会主义两个历史阶段,则分别称为社会主义历史阶段和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历史阶段。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相近于毛泽东、列宁讲的不发达社会主义历史阶段和马克思、恩格斯讲的国家共产主义历史阶段,即无产阶级专政的过渡时期历史阶段;社会主义历史阶段,也是通常说的社会主义阶段。我们合并相同的历史阶段,就可以把共产主义社会的发展历史阶段总结概括为:
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社会主义历史阶段→共产主义历史阶段
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学说,共产主义社会不是一成不变的,根据社会主义的实际运动总结概括是必要的。我们把初级阶段社会主义不包容在社会主义社会时期内,而作为独立的共产主义发展时期,这个历史阶段就是马克思说的无产阶级专政的过渡时期,列宁、毛泽东讲的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社会主义历史阶段就是通常讲的社会主义历史阶段,即共产主义第一阶段,发达的社会主义历史阶段;共产主义阶段就是高级的共产主义历史阶段。这样就不会引起概念上的混乱,也避免了划分上的交叉,并有一个清晰统一的说法。
共产主义的本质
任何社会历史阶段都有其本质,像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就是资本主义不断榨取剩余价值,同样,共产主义社会也有其本质。从前面对共产主义社会的论述可以看出,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的共产主义,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解放人、发展人,使人实现全面发展的社会。所以,我们可以把共产主义社会的本质概括为: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使社会财富的生产真正成为生产完整人的过程。
社会生产力是社会各个历史时期存在、发展和转变的最终决定力量,因此,各个社会历史时期都在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为自己的发展开辟前进道路。但是,其他社会历史时期和共产主义社会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有着根本的差别。这些差别主要是:
(一)前资本主义社会的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自发的、盲目的、被动的和局部的,是个别资本家的行为;而共产主义社会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自觉的、有预期的、能动的和全面系统的,是整个社会的行为,调动了社会全部力量。
(二)前资本主义社会的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在危机的灾难中为其开辟前进道路;而共产主义社会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在和谐中为其发展开辟道路。
(三)前资本主义社会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为物的目的,为了少数人创造财富;而共产主义社会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为人的目的,为了全人类的全面发展,创造社会财富。(四)前资本主义社会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使人片面、扭曲、畸形发展;而共产主义社会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使社会财富的生产真正成为生产完整人的过程。
所谓“完整人”,就是得到全面发展的人。人类社会的生产劳动本质上是为了人自身的生存、享受和发展。但在阶级社会里,只是为了少数人的生存、享受和发展。只有到了共产主义社会,人类生产劳动创造的社会财富才真正是为了人类自身的全面发展。而且每个人的发展成为他人发展的必然前提,那时完全的共产主义社会就真正到来了。共产主义社会的这一本质贯穿于共产主义社会的各个历史阶段,只是在各个历史阶段显现的程度不一样、凸现的明显不明显罢了。
在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本质已制约着社会主义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方向。在成熟的资本主义社会,物质资本和能力都是人们得到社会财富的资本;在社会主义社会,物质资本已成为真正的社会资本,为全社会占有,它只是创造财富的条件,不再是猎取社会财富的因素,没有资本的属性,而只有人的智力资本仍然是个人得到生活资料的资本。智力不相同,奉献的劳动量也不一样,每个人得到的生活资料不一样,不同家庭的个人的生活水平和发展程度也有差别。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就是要消灭人们之间的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消灭智力作为获取生活资料的这个资本,使人类社会进入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社会,使人与人之间的形式平等转变为内容的平等,完全实现了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物质资本和人的能力资本仍属不同的所有者,能力资本是每个个人的,物质资本是分别属于个人、集体和国家所有的。不仅人的智力是获取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的资本,而且物质资本是获得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的主要资本。个人资本获得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属个人所有,它还会变成新的物质资本获取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就是国家资本所获得的利润虽属社会占有,但它也与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劳动者直接占有生产资料有很大的差别。劳动者要想使用国家占有的财富,还必须通过很多中间环节,所以劳动者还不能直接享有这种使用权,劳动者仍为生存而奋斗。这样,经营这种使用权的特权人物,还在一定程度上掌握着劳动者的生存权、发展权,这也同时使这些特权人物可能享有特权带来的利益,因而时时存在着腐败和变质的危险。所以,共产主义的本质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但显现为通过不断改革,自觉地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而且也要从政权和制度上防止两极分化和权力腐败。消灭剥削,真正保证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推动人的全面发展,为实现社会主义创造条件。所以。邓小平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本质概括为: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本质特征既体现了共产主义本质的内涵,又表现出社会主义既要反对资本主义和又要学习、利用资本主义的社会特征,还划清了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以及与共产主义发展水平的差别。创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共产主义与社会主义的联系
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是前后相继的社会制度,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高度发展是实现共产主义的前提,没有社会主义高度发达就没有共产主义的真正实现。离开了社会主义的充分发展,共产主义社会就丧失了基础,共产主义理想就会变成不切实际的空想和幻想。社会主义国家急于进入共产主义不成功的实践就是充分的证明。
1.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是前后相继的两个社会
邓小平认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解放思想不行,甚至于包括什么叫社会主义这个问题上也要解放思想”。实际上,在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的关系问题上也要解放思想。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是前后相继的同类社会,但不是同一个社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是两个不同的社会制度,而不是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因为我们完全有理由说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是同种类型的社会制度,即所谓公有制类型的社会制度,而不是私有制类型的社会制度。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要经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五个阶段。很显然,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是人类历史两个不同的发展阶段,而不是同一社会制度两个不同的发展阶段。而且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不同于共产主义的发展阶段。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问题是现实而迫切需要探讨解决的问题,共产主义的发展阶段则是一个将来的问题,当前不必也不可能回答的问题。
2.社会主义为共产主义的最终实现奠定基础
早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就指出,实现共产主义必须“以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为前提”,“如果没有这种发展,那就只会有贫穷的普遍化;而在极端贫困的情况下,就必须重新开始争取必需品的斗争,也就是说,全部陈腐的东西又要死灰复燃。”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指出:“我们这里所说的是这样的共产主义社会,它不是在它自身基础上已经发展的,恰好相反,是刚刚从资本主义社会中产生出来的,因此它在各方面,在经济、道德和精神方面都还带着它脱胎出来的那个旧社会的痕迹。”1919 年 l2 月列宁在《关于星期六义务劳动》一文中强调说:“我们在剥夺了地主资本家之后,只获得了建设初级形式的社会主义的可能性,但是这里还丝毫没有共产主义的东西。”从资本主义不能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必须经过社会主义的高度发展才能进人共产主义。共产主义“只有在社会主义完全巩固的时候才能发展起来”,“社会主义只有完全取得胜利以后,才会生长出来共产主义。”“共产主义就是利用先进技术的、自觉自愿的、联合起来的工人所创造出来的较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共产主义就是苏维埃政权加全国电气化。”我党也认为,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共产主义的因素必将逐步增长,这就将在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方面为社会主义过渡到共产主义奠定基础。”邓小平说:“马克思主义讲的共产主义是物质产品极大丰富的社会。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就是要发展生产力,这是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生产力不断发展,最后才能达到共产主义。” 可见,共产主义必须建立在社会主义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基础上。
3.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19 世纪 7O 年代中期,马克思在批判《哥达纲领》的时候首先提出未来社会发展的三个阶段,一是过渡时期;二是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或低级阶段;三是共产主义社会的高级阶段。后来列宁在《国家与革命》一书中解释社会主义即指共产主义社会的低级阶段或第一阶段,此后就出现了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社会的低级阶段或第一阶段的说法。且不说马克思、恩格斯没有区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如果说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低级阶段,共产主义是社会主义的高级阶段,那么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在本质上没有差别,只是在发展程度上有所不同而已。列宁指出:“马克思把通常所说的社会主义称作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或低级阶段。既然生产资料已成为公有财产,那么‘共产主义’这个名词在这里也是可以用的,只是不要忘记这还不是完全的共产主义。”1918 年列宁在关于修改党纲的一次发言中说:“完全的社会主义即共产主义。”邓小平说:“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