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西汉都城(汉长安城遗址)位于陕西省西安市西北约3公里处,是国家5A级景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西汉时,它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也是东西方“丝绸之路”的起点,是当时世界著名的大城市。
每一个王朝最初建立的时候,选择在哪里建都就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事情。很多王朝因为都城的位置选择不太恰当,导致其国家命运也不太顺畅。
古代选择都城,一般都要选择地理位置比较居中,同时四周地势险要,中间地势平坦之地。如此,才能得到充足的粮食供应和军事安全。在中国版图上,关中平原是最佳的选都位置。
关中地区位于黄河几字形内部的渭河平原,沃野千里;有函谷关、崤关、武关、潼关等要塞扼制通往关东的要道。有秦岭等高山峻岭环绕四周。西南有巴蜀大后方,西北有河西的养马要地,可以说天府之国 。
秦国能够统一六国,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秦国“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
在秦国灭亡之后,项羽进入关中,“政由羽出”,并分封诸侯。然项羽分封完后,却未在关中建都,而是东归西楚,称“西楚霸王”定都彭城(徐州)。
项羽没有选择建都关中的原因大概有两个,一是关中经过战争破坏,已经残败不堪。《史记》载“项王见秦宫室皆以烧残破,又心怀思欲东归,曰: ‘ 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 !’”。二是项羽为楚人,在西楚是自己的后方,选择徐州建都就理所当然了。
然而建都徐州,项羽并未能长期遥控诸侯。就在分封之后不久,刘邦就派遣韩信夺取了关中之地(三秦),楚汉之争正式爆发。
此后,刘邦就占据整个秦地与项羽所在的东方诸侯斗争,最终在四年后灭项羽,统一天下。在楚汉战争时期,汉国的首都便在关中的栎阳,也就是秦国的故都之一。
汉初定天下之后,刘邦认为洛阳居“天下之中”,便于控制东方,便仿效成王定鼎洛邑,迁都洛阳。但是才定都不久,一位齐地的说客改变了刘邦的想法。此人便是娄敬。
他在路过洛阳的时候,请求“上言便事”,他向刘邦建议迁都关中, 指出“秦地被山带河,四塞以为固,卒然有急,百万之众可具也”的天然军事优势 , 以及“资甚美膏腴之地,此所谓天府者也”的经济支撑 。
如果能够迁都关中,一旦东方有乱,“秦之故地可全而有也”。
刘邦听了娄敬的建议后,便和群臣商量迁都之事,不过群臣大多为关东人士,因而反对迁都,他们说“ 雒阳东有成皋,西有崤黾,倍河,向伊雒,其固亦足恃 。”刘邦也犹豫不决。
这时,留侯张良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张良认为,洛阳虽然有一些要塞但是“其中小,不过数百里,田地薄,四面受敌,此非用武之国也。”
而关中“左崤函,右陇蜀,沃野千里 ,南有巴蜀之饶,北有胡苑之利,阻三面而守, 独以一面东制诸侯 ,诸侯安定,河渭漕挽天下,西给京师;诸侯有变,顺流而下,足以委输。 此所谓金城千里,天府之国也 ”。
刘邦听了张良的见解之后,当机立断,决定迁都之事。并封娄敬为奉春君,赐姓刘氏。
之后刘邦车驾进入关中旧都栎阳,并下令在秦故都咸阳以东的长安乡修建宫殿。 公元前200年,宫殿基本完工,刘邦正式进入长安,从此长安成为了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
历史证明,迁都关中是明智的决定。景帝三年(前154),吴王刘濞等发动了著名的“七国之乱”,七国军队一直进攻到了洛阳东部的荥阳。如若当时都城为洛阳,那么,刘濞定然放弃攻打荥阳,转而权利进攻洛阳,天下将会震动。
西汉之所以能够坚持200年多的统治,和定都关中有很大的关系。 此后,隋、唐等重要朝代也定都于此,关中成为中国历史上定都时间最长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