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卫国疆域大致位于目前黄河以北的河南濮阳、河北的邯郸和邢台,山东的聊城西部等地区。卫国,周朝分封的一个姬姓诸侯国,侯爵。第一代国君为周文王嫡九子康叔封。卫国是生存时间最长的周代诸侯国之一,立国前后共计838年,传35君。
公元前1046年武王灭商之后,将商都畿内地分为邶国、鄘国、卫国,另说公元前1042年三监之乱平息后,将平叛有功的康叔改封为卫国,按此说法卫国国祚则为833年;
这些均与据《资治通鉴大辞典》、《楚国历史文化辞典》等典籍记载的“卫国系周初所封诸侯国”之说相符。
在西周及春秋战国的众多诸侯国中,卫国并不是规模最为强大的一个,随着时间推移,各国经历了大浪淘沙般的重新洗牌之后,谁都没想到的是她却成了最后一个灭亡的诸侯国。
可能有人会问卫国有何过人之处,让她得以在当时特别是春秋战国时列国日渐加剧的纷争中相对保持独立呢?
卫国居于 居河淇(黄河、淇水)之间,从今天来看其辖地主要位于河南省北部以及河北省南部,她是连通华北与中原以及山西至山东的要道之一。
由于身处重要的地理位置,卫国 也成为当时附近各国争夺的焦点;身处各大诸侯国中间的她在存续的907年之间也并非一路坦途,曾遭遇过两次灭国与复国的过程,因此也是命途多舛的一个例子,卫国命运多变的体现之一就是曾多次迁都。
西周初的邶国、鄘国、卫国,其中卫国在朝歌以东,都城在今浚县卫贤镇,而卫贤镇在商朝时就是朝歌的一部分,或许因此才有很多典籍则认为卫国最早的都城是在朝歌。
《资治通鉴大辞典》有“卫国初都于沫 (今河南省淇县)”的记载,沫又名沫邑 、沬乡,均因沫水得名,纣王时殷都扩大至沬邑并将之改名为朝歌,《资治通鉴》的这条记载与卫国起源于公元前1117年相符,以此来看卫国的享国时间可长达907年。
朝歌的所在地有今河南省淇县城关以及鹤壁市区等考证,但不管怎样,卫国最早的都城位于今河南省鹤壁市这个说法是比较权威的。朝歌作为卫国都城的时间持续到公元前660年。
这一年卫国被狄人所破、卫懿公也被狄人所杀,这时卫国险遭灭国;失国后仅剩五千遗民的她在郑国、宋国等国的帮助下寄居于曹国都城陶丘(今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
这段历史虽说仅有1年,但也是非常特别的存在:与“我国发展的过程中曾出现过县治在其他县的寄治县以及暂住他处的侨置郡县”的类似;寄治县和侨置郡县后来出现时或许也参考了卫国寄居曹国陶丘这种情况的吧。
国家都城和民众在另一个国家的都城寄居的情况极为非常罕见,此时的陶丘可看作是曹国的都城,也可看作是卫国的实质上的都城,这也是说卫国的第二个都城位于今山东省菏泽市的原因。
公元前659年卫国结束在曹国的寄居生活并迁都于漕邑(今河南省滑县东),两年后的公元前657年又迁楚丘(滑县八里营乡殿上村);漕邑与楚丘均在今滑县以东,二者可能是同一个地方或相隔不远的两个地方。
卫成公元年(前629) 翟人围楚丘,卫国 为避狄人再次侵扰而从楚丘迁都帝丘(今河南省濮阳县五星乡高城村)。帝丘作为都城的时间长达390年,因而也成为卫国中后期的标志,孔子十四年周游而十年居于卫,即此。
公元前254年卫国为魏国所灭, 公元前241年秦国立卫国姬姓后代卫君角为卫君并把他从帝丘迁至野王(今河南省沁阳市);
这是卫国第二次复国,卫国末代都城野王延续了33年,直到公元前209年秦二世废卫君角而卫国灭亡,此时西周以来的各路诸侯早已烟消云散了。
五次迁移之后,卫国的都城经历了在沫(朝歌,河南鹤壁)、陶丘(山东定陶)、漕邑(河南滑县)、楚丘(河南滑县)、帝丘(河南濮阳)、野王(河南沁阳)之间的变化;其中还有一个在别的诸侯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