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重归曾经的辉煌?现在的判断,还为时过早。
(全文4407字,阅读约需9分钟)
2000多年前,古希腊德尔斐神庙上刻着的一句箴言:认识你自己。这句箴言也是苏格拉底的哲学原则。
这种认知对于企业家来说,可能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刘强东在京东一季度财报发布4天后,以内部信的形式抛出了“我们是谁”的问句开篇。
过去两年,京东大刀阔斧的公司结构大调整。刘强东终于隐向幕后,各条线子公司的负责人各自站上前台。
京东一季度财报发布当晚,李彦宏坐在直播间里和樊登谈笑。他用波澜不惊的语气,滔滔不绝地分享植物、书籍和自己的心路历程,很少互动,没有带货。
不断成功的两位互联网领袖,很早就看清了自己的能力与价值。但在找寻公司层面“自己”的路上,他们历尽艰辛。
先后遭遇困境,又几乎同时重新出发。2020年的暮春,我们看到两艘巨轮在以各自的方式改变航路,调转船头。
刘强东的隐退
曾经,刘强东就是京东,京东就是刘强东。
这是公众认知中京东深入人心的品牌标识,是刘强东的个人生活与京东的深度绑定。甚至他感情生活的每一步,都和京东的重要事件合拍。
2014年4月7日,刘强东在微博上承认与“奶茶妹妹”章泽天的恋情,也就是在那一年之后,刘强东个人生活的重要节点,与京东经营层面的重要事件充满巧合。
那几年,刘强东以一己之力将京东带到中国互联网的焦点。
超常规的舆论曝光下,尽管京东体量和市值从未真正接近阿里巴巴,但却被视为阿里巴巴最有力的挑战者。
个人生活的危机,让刘强东有了退居幕后反思自我的时间和空间。公司发展的挫折,则让刘强东有了反思“我们是谁”的谦卑。
刘强东看到了内部管理的瓶颈,“在公司规模急剧扩张的同时,管理、文化体系的搭建和更新并没有跟上。”他没有提及自己在这些问题中的角色,但很多人知道其中原因。
管理结构难以顺应上市后的变化。京东即便在与阿里强势叫板的那两年,仍然问题重重。
2017年从京东跳槽到阿里巴巴的项目经理何旭曾评价,相比阿里员工的高执行力和各部门团队之间高协调性, “至少我个人的部分感受就是京东内部的扯皮推诿,经常让事情很难推进下去。”
刘强东反思京东,“习惯于自己做、强控制,很多投后的融合也并不成功。同时,对许多新业务(如:农村推广员、拍拍等)却没有给予持续的投入和关注,缺乏耐心,最后浅尝辄止。业务上的蜻蜓点水、缺乏聚焦让我们失去了战略的一贯性。”
2019年京东618,刘强东首次没有出现在舞台上,时任京东零售集团轮值CEO徐雷挑起发布会的大梁。京东终于想让外界看到刘强东以外的人。
李彦宏的笃定
2019年,遭遇了当众泼水的李彦宏,仍然没有失掉自己的笃定与风度。
但百度越来越像“AT”之外的“B”,甚至比京东更早遭遇了滑铁卢。
在属于移动互联网的十年里,百度总是跟随着对手推出新业务,从团购到外卖,从社交到视频,从内容分发到直播,没有放过一个风口的百度,却没有一项业务能够成为行业领头羊。
外界对百度最大的期待,是陆奇被请来大刀阔斧地调整百度的发展战略、all in AI的时期。那时候的百度从内到外都似乎充满希望。
相比此前无人驾驶整车的市场想象空间,智能交通解决方案面临着运营主体不明确、商业模式不清晰的障碍,“目前只能靠政府财政和国企平台买单,主要以局部试点方式进行。”
显然,这种局面对于资本和市场来说,不够“性感”。被给予最高期待的百度AI,在以一种并不如人意的方式艰难前行。
改变发生?
从2018年开始,完善组织架构、放权调整、战略调整,成了媒体报道京东的主要话题。
2018年冬至的前一晚,《关于京东商城组织架构调整的公告》成为互联网的焦点,京东商城组织架构的调整启幕。
其中最重要的变革,就是三大事业群负责人的汇报对象变成京东集团CMO、京东商城轮值CEO徐雷,而此前京东三个事业群(大快消,电子文娱,时尚生活)皆由其分属总裁直接向刘强东汇报。
根据刘强东在内部信中透露的信息,面对困难时刻,京东集团成立了战略决策委员会(SDC)、战略执行委员会(SEC)、HR委员会(HRC)、财务委员会(FC)、技术委员会(TC)。并且用了一年多的时间按照战略、组织、机制、人才、文化、业务六条线进行了梳理。
刘强东真正意识到了自己在京东独揽全局的弊病,改变前所未有。
至于变身的长期效果,有受访者认为,当前只能看到市场预期的好转,实质的好转尚未出现。“具体后面会怎么样谁也不清楚,到目前为止,京东对融资需求仍然很强,盈利方面没有太明显的改善,资本市场估值的回升是一种预期。”
经过一年多的调整,京东的集团战略、各个业务条线战略开始变得清晰、明了、聚焦。我们能看到,京东身上正在发生的一些变化:
2020年的百度,则是像大多数互联网公司一样,获得了看起来不错的一季度业绩。但在最为依赖的在线营销板块,广告收入从去年二季度开始就一直在下降。虽然靠着压缩成本提升了利润,但未来增长空间仍然不被认同。
直播风口的当下,百度同样不想错过,但百度的路径不是电商直播,而是突出知识属性。
关注直播的投资人陈轩表示,这种路径选择也许符合李彦宏个人的调性,却很难帮助百度在直播领域与淘宝、抖音、快手等平台抗衡,“百度很可能重蹈覆辙”,陈轩指的,是百度过去那些追风口失败的往事。
寻找边界
在2017年百度深陷低谷的时候,意气风发的京东曾或明或暗地想要取代百度,一时间JAT取代BAT的论调充斥着整个互联网,有人惊奇,有人感慨,也有人不屑。
如今,AT仍然是中国互联网的“双峰”,但市值几乎两倍于百度的京东,已不再需要讲一些取代百度的故事,却和更有朝气的对手不期而遇。
在过去几年间,百度和京东相似的挫折,和随之而来完全不同的变革之路,折射出了中国初代互联网企业和创始人本人的转型路径。
1999年圣诞节,李彦宏从硅谷回到一片肃杀的北京,拿到了千万美元级别的融资,创立了百度。当时的刘强东,还在中关村卖电脑。
在百度在纳斯达克成功上市的时候,刘强东才刚刚杀入电子商务没多久,艰难求生。当京东商城终于把平台销售额提升到百亿人民币时,百度已经独霸中国的搜索市场,走上巅峰。
从开始创业,到最终成为中国第一搜索引擎,李彦宏一路走得顺风顺水。而刘强东则始终在战斗,从未停歇。
2011年,出版界全面声讨百度文库侵权事件爆发时,李彦宏几乎没怎么搭理外界的批评,甚至对其中一篇文章回了一句“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而从2010年开始,京东先后与当当、国美、苏宁、天猫大打价格战,几乎每一次刘强东都是亲自上阵,怼友商从不含糊。
在2009年湖南卫视的一档节目中,李彦宏坦率地承认自己自恋,连百度前员工都对《南方周末》透露说李彦宏“永远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这可能在某种程度上说明了,为什么百度始终是李彦宏一个人的公司,而其他人总是很难改变百度。
当一人管理能够带来成功的时候,大多数人不会选择改变。企业家的能力边界,总是来源于受挫之后得到认知。
一个人管理一个公司并非行不通,很多互联网企业的战略和管理,就是来自于创始人对行业的理解观察和个人特质,关键是找到个人领导者和管理层的边界。
对于绝大多数企业来说,创始人可以通过自己不断的学习和努力找到管理的边界,但重要的是找到了之后,愿不愿意做出改变。
陆奇离开百度后,曾在不同场合提到过他谋求对百度“工程师文化”进行过变革,想让这家公司更加“以产品为中心”,理解用户需求。陆奇没能做成的事情,似乎在他离开百度之后起了变化。
2019年的高管大变动之后,负责移动生态事业群组的沈抖开始重视用户体验,并向产品倾斜。这种变化是否能导向百度治理结构的整体变革,对百度战略业务的发展有什么样的作用,还需要时间来观察。
而京东则是相对幸运的那一个。即便暴露出了如此之多的问题,仍然获得了资本市场的信任,股价从最低的破发,上涨至历史最高价,市值超过800亿美元。
尾声
“京东是谁?已经不是那个初生牛犊,也不再是一个躁动的叛逆者,而是心有敬畏,仍勇往直前;是不疾不徐,但坚定不移;是放下小我,却融入汪洋的——17岁的京东。”在最新内部信的结尾中,刘强东试着回答一些问题。
在和樊登的直播中,李彦宏推荐了金一南所著、描述早期党史的书籍《苦难辉煌》,心有戚戚。
两人没有太多交集的交错命运继续平行,而两家企业的变化都在路上。谁能重归曾经的辉煌?现在的判断,还为时过早。
致谢:
感谢大公司研究人士易先生、投资人陈轩、前京东项目经理何旭、前百度无人驾驶团队成员提供的精彩案例和观点,其中何旭和陈轩两人均为化名。
作者:陶旺波 来源:亿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