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纸
图源:br-cn.com
1903年,美国史古脱纸业(scott paper)公司买下一大批纸,可员工心术不正,想从这笔大买卖中捞一把,便通过中间人介绍,购进了一批便宜纸张,并租用普通货船承运这批货物。因运送过程中的疏忽,造成纸面潮湿产生皱折而无法使用。
面对一仓库的无用的纸,大家都不知如何是好,在主管会议中,有人建议将纸退回供应商以减少损失,这个建议获得所有人的附议。
该公司负责人亚瑟·史古脱却不这么想,他想到在卷纸上打洞,变成容易撕下成一小张一小张的。
史古脱将这种纸命名为“桑尼”卫生纸巾,卖给火车站、饭店、学校等放置于厕所中,因为相当好用而大受欢迎,并慢慢普及到一般家庭中,为公司创下了许多利润。
如今卫生纸已经成为你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品,并以多样的面对待给我们生活上许多的便利。
图源:baike.so.com
在1952年的一天,康宁玻璃厂(Corning GlassWorks)化学家唐·斯图基(DonStookey)将一块光敏玻璃的样本放到火炉中,将温度设定在600摄氏度。
在加热过程中的某个时刻,因为操作错误,将温度提升到900摄氏度。斯图基原本以为自己把实验搞砸了,这块玻璃将会熔化,火炉也将被烧毁;但当他打开炉门时却奇怪地发现,这块锂硅酸盐玻璃已经变成了一块奶白色的薄板。
当他试图拿出这块薄板的时候,由于钳子未能夹紧的缘故,这块玻璃样本滑落在地,但却没有摔碎,而是弹了起来。“这是怎么回事?”
当时他并不知道,自己偶然间发明了第一块有机微晶玻璃(Pyroceram)。
图源:tuan.baidu.com
魏晋时期,邺城(今邯郸临漳)住着一位乔姓富商。一天,跟家眷去集市上闲逛时,买回两条鱼儿,让家中赵厨师晚上给做了吃。
到了晚上,赵厨师放在水坛里的两条鱼竟跑到了醋坛子,而且已经奄奄一息。赵厨师觉得就这么扔了颇为可惜,为了让醋鱼吃着不那么涩口,赵厨师撒了些糖,接着又加些香料便用淘米水给小火炖上了。
让他没想到的是,揭盖时并没有想象中的酸气铺面,反而一股浓香直沁心底。他夹筷尝了一口,竟无比酥香可口,连鱼刺都可以嚼烂下咽。
话说富商对赵厨师阴差阳错下做出的酥鱼颇为喜爱,便经常让其做来吃。于是乎,赵厨师有了条件不断改进做酥鱼的方法,使得其味道更加的醇香可口。
不久,这烹制酥鱼的方法流传了出去,并流进了宫中,备受当时人们的喜爱和追捧。
图源:baike.sogou.com
19世纪初,法国拿破仑发动了一场规模巨大的战争,战火烧遍了整个欧洲。这就需要把大量的黑火药用于战场。黑火药的成分有硫磺、发灰和硝石,但硝石却十分缺乏。巴黎的一个叫库尔特瓦的药剂师,他正在研究利用海草灰来制取硝石。
这一天,库尔特瓦仍专心致志地在实验室里工作,忽听“当”的一声,一只调皮的猫把盛着浓硫酸的瓶子碰倒了。浓硫酸正巧倒进盛着浸过海草灰的瓶子里。两种液体混合后,立即开起一股紫色的蒸气,散发出一种难闻的气味。
库尔特瓦感到好奇,而使他更为惊奇的是蒸气凝结后,没有变成水珠,而是成了像盐粒似的晶体,并且闪烁着紫黑色的光彩。
他立即进行化验、分析,终于发现,这紫色的结晶体是一种新的元素。后来他将其命名为“碘”。碘的希腊文原意就是“紫色”。
图源:virusresearches.blogspot.com
1987年夏天,巴基斯坦兄弟俩巴斯特(Basit)和阿姆捷特(Amjad)多方筹措资金,终于在拉合尔开了一家电脑公司,主要经营电脑和软件业务。
但不久以后,一个让他们非常头疼的事情发生了,他们辛辛苦苦编写的程序,经常被顾客盗拷,更可恶的是,有些人为了获取利益,广泛传播,这让他们只能白忙一场。
一天,巴斯特回老家,看见父亲正在把砍来的树枝拖进鱼塘里防止别人撒网偷鱼,他收到了“树枝”的启发,半个月后,他们编写的第一款防盗拷程序诞生了——C-BRAIN,意为“大脑”。
只要有人盗拷他们的软件,C-BRAIN就会发作,将盗拷者的硬盘剩余空间给吃掉。这个程序编写好后,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许多盗拷软件的人电脑直接不能再存储任何东西。有些人甚至主动上门找他们承认错误,并请求他们修好电脑。
但是这组病毒也让他们自己头疼不已,世界各地蜂拥而至的谴责电话让他们意识到,他们可能一不留神开发出了世界上第一组破坏性电脑病毒,他们犯了一个荒唐的错误:在用软件装机的时候,经常需要把一个程序拷到另一个程序,可防盗拷程序也会破坏他们的电脑,而且就像病毒一样不断传染。
一般而言,C-BRAIN电脑病毒是业界公认的真正具备完整特征的电脑病毒始祖。
图源:Wikipedia.com
1987年,那时人们发现肉毒毒素具有麻痹神经的能力,常用来治疗因为神经异常而引起的眼部、面部、颈部的肌肉痉挛。
一天,加拿大眼科教授珍·卡卢瑟与其丈夫皮肤科教授阿拉斯泰·卡卢瑟想治疗“斗鸡眼”引起的眼皮痉挛和其他眼部肌肉的紊乱,自然而然的想到了肉毒杆菌毒素,忌惮其毒性,他们只注射了小剂量的毒素,病情很快被控制住了,连带着一起消失的竟然还有眼部的皱纹。
这一发现传出后,聪明的人们便想到将其运用到美容中,2002年,肉毒毒素被正式应用于整形美容中,利用肉毒杆菌毒素除皱、瘦脸的整容手术随之而生,并且由于显著的疗效而走俏,很短的时间内风靡整个美国乃至全球。
这一偶然发现不仅让夫妇俩青史留名,更是让肉毒杆菌从无人知晓的“药物甲”摇身一变成为美容界的新宠。随着人们爱美意识的提高,肉毒杆菌的使用呈现平民化趋势,使用者不仅有好莱坞女星、名媛,更有普通民众。据美国数据统计,仅在2012年,全美就已消费了600万支肉毒毒素美容针。
来源:蝌蚪五线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