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刘备的功绩被《三国演义》赋予了诸葛亮,事实上,刘备在很多战斗中都亲自指挥,例如火烧博望坡、汉中之战等,且大多数时候都是以少胜多,展现出了枭雄的军事才能。夷陵之战的发动主要是出于政治和军事的考量,与个人感情无关。刘备在乱世中展现出卓越的政治家风采,他的成功不可能仅仅是基于个人感情而非理性的政治和军事考虑。
刘备多次通过行动证明,无论是宗族还是妻儿,他都可以舍弃。这样的人是否会为了兄弟之仇而拼命呢?更何况,关羽死后,刘备用了几年时间,行军半年才到达吴国,这表现让人难以相信他的目的纯粹是为了报仇。刘备的战略眼光和政治智慧不亚于曹操和孙权,从一个贫困的贵族到建立自己的王业,他的经历令人惊叹。魏、蜀、吴三个政权都面临着内部矛盾,而刘备在统一内部力量的时机选择了称帝,他的决策并非不明智。
从经济角度看,刘备对南方的进攻是有合理性的。他想夺回对荆州的控制权,还意图通过掌控整个南方与曹魏形成对峙,利用曹丕代汉称帝的时机。曹魏内部存在着汉家士大夫和曹氏提拔的新晋寒门子弟之间的矛盾,曹丕着急称帝是为了整合资源,而孙权则面临着曹魏和刘备的双重压力。刘备的属下对东征有所反对,但除了刘备亲自领兵外,无人能够将反对声压制。季汉这样的重臣只有诸葛亮和赵云,其他如关羽张飞都已去世,无法担当这样的职责。
刘备在战略层面的优势超过了诸葛亮,尽管与曹魏交战的胜利是阶段性的,但通过战争很难对曹魏造成重创,失败则可能导致亡国。和平发展虽然有巴蜀地区巨大的潜力,但北方仍是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农耕社会的人口也主要集中在北方。刘备伐吴的时机是其一生中最有利的,曹丕刚刚称帝,内部统治不稳定,不适合大规模对外用兵。尽管刘备的计谋在理论上没有问题,但由于一系列指挥失误,导致进展缓慢,给予孙权反击的机会。
在整个三国时期,刘备与孙权的博弈充满了权谋和智谋。在政治、军事和经济层面展开了激烈的较量,每一次的决策都直接关系到各自国家的命运。刘备虽然在某些方面表现出色,但也因为一些失误使得原本有望成功的伐吴之战以失败告终。这一段三国历史为我们呈现了政治家在乱世中的智慧与局限,也让我们更深入地思考权谋与失误在历史中的交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