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最杰出帝王柴荣 对比宋太祖赵匡胤 谁的综合能力更强

2024-01-22 00:00:00 生活常识 投稿:浅时光

五代最杰出帝王柴荣 对比宋太祖赵匡胤 谁的综合能力更强

柴荣的军事战略有一些相似之处,与英国的大陆均势相仿。在东亚地区,后周崛起为最强大的势力,因此他采取了一种打压第二强的策略,确保后周的统治地位。柴荣以一榔头东击一榔头西,显然是想要创造出一种局部优势,塑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希望后周的强势能够延续千秋。柴荣年事已高,而之前的儿子也与郭威的家属一同被后汉灭门。在五代十国的乱世中,柴荣若能保住自己的成果就已经是不小的成功了。

人们对柴荣的期望可能过于理想化。与五代很多君主相比,柴荣的确强大许多,但他的目标并非如人们所想象的那样美好。以淮南为例,许多人认为柴荣占领淮南后,能够为后周提供丰富的财物、物资和人口劳动力。然而实际上,在淮南之前,这片地区已被南唐政府横征暴敛,后周军队在经历了血战后,对当地实行更加严厉的征收,甚至激起了白甲军的起义。想要完全消化淮南并非短期之内可以解决的问题,而柴荣统治这片地区的时间并不长。

柴荣在位时的疆图与他离世时并没有多大变化,有人夸大了柴荣的一些功绩。比如说,他所占领的燕云十六州,实际上比起赵匡胤一开始占领的地盘并不多。柴荣若不早亡,未必能够征服燕云十六州,甚至可能更早。整个后周历史上,最详细的资料之一是关于高平之战的,这场战争是为了抵御北汉的入侵。

在高平之战前,柴荣对军队的掌控力相当薄弱。由于他出身商贩,可能对军事并不了解,且威望不高。在北伐幽云后,后周军队在四十天内徘徊不前,诸将畏惧辽国,随后柴荣因病突然去世。柴荣并未解决五代十国时期的根本问题,即军事挟持政治。按照当时的逻辑,柴荣虽多活了十年,阻止了赵匡胤的上台,但死后却出现了另一位李匡胤,他在很大程度上继承了柴荣和石敬瑭的策略,最终被张光义推翻,导致天下再度动荡,历经一两百年的乱世。

柴荣委任赵匡胤整顿操练禁军,赵匡胤在本质上做得相当出色。他趁机安插心腹,巧妙地拉拢人心,既公事私事都处理得当。因此,赵匡胤能够代替后周,既是他本人和他心腹、朋友的运作,也是河北军事集团的选择。赵匡胤的远见和谋略能力是柴荣所不能及的,他已经明确判断燕云十六州的问题十分复杂,不可能通过一两场战争解决。因此,赵匡胤制定了以文武并进的战略,通过胁迫或军事手段逐步收回山前七州,而山后七州则留给辽国。由于宋有山前七州作为防御屏障,其战略纵深相较北宋更为完善,使得宋对辽的关系更具优势,获得了更有利的谈判地位。这就是赵匡胤的谋划。

赵匡胤的规划相当完美,相较之下,柴荣的制度显得相对不完善。赵匡胤的想法和制度,甚至具备了中国现代制度的雏形,跨越千年,仍然令人叹为观止。再厉害的计划也需要根据历史条件和环境作相应的调整。赵匡胤具备这样的能力和魄力,但是在他之后的君主再也没有具备这样的能力。这并非赵家后人的问题,而是整个中国封建史上普遍存在的趋势。在这个趋势下,赵宋皇帝的行为实际上是相当不公的。贯穿整个赵宋时期,皇帝从未滥杀功臣,这在整个封建王朝中实属罕见。至于宋朝重文轻武的说法,则需从两个时期来看待。赵匡胤时期一直是文武并重,而赵匡胤之后的宋朝,则在赵光义时期开始了明显的文官主导的时代。赵光义为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采用了篡位杀兄谋夺皇位的手段,为了不引起民间思想上的巨大震荡,急需文人阶层为自己辩护,因此彻底实行了重文轻武的国策。

声明:犀牛文库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admi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