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荆轲刺秦的壮举虽以失败告终,但其悲壮的故事仍然鼓舞着人心。荆轲刺秦失败的原因众多,这个故事也引发了许多有趣的讨论。
实际上,剑太长只是其中一个原因,历史上确实有相关记载。据说当时有人呼喊着“王负剑”,秦始皇才在紧要关头勉强拔出了剑。
考古学家在汉代的画像石和画像砖上发现了一些以“荆轲刺秦”为主题的作品,对当时的情景进行了细致的描绘,或许可以作为参考。
这些画像石中,基本构图相似。画像石的中心是一根柱子,柱子上插着一把剑(应该是匕首)。柱子的左侧是秦始皇,手持长剑,指向荆轲的方向。荆轲则被秦臣牢牢抱住,气氛紧张。在荆轲身后跪着的应该是秦舞阳,秦舞阳身旁还有一个匣子,樊於期的头颅以一种略显搞笑的方式呈现。
另外一幅画像石与前两幅在构图和细节上也非常相似,主要展现了“掷匕中柱”这一激动人心的瞬间。
史书中关于“荆轲刺秦”的描述可以在《史记·刺客列传》、《战国策·燕三》、《燕丹子》等文献中找到。概括来说,故事的主要人物有秦始皇、荆轲、秦舞阳和秦侍卫;主要道具包括燕国的“督亢图”、樊於期的头颅、秦始皇的长剑和荆轲的匕首;主要情节涉及“图穷匕见”、“王负剑”和“掷匕中柱”。
这些汉代画像石和文献中的描述是相符的。在《大秦赋》中也有相应的设定,可以说相当还原了。既然秦始皇背负着秦王剑,为何没有在第一时间做出防御呢?推测原因可能有三个:
1.秦王剑确实很长,但又不够长。参考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剑,如著名的青铜宝剑“越王勾践剑”,长度为55.7厘米。推测秦王剑的长度应该在50-70厘米左右,或许还更短。这样的长度从肩膀处拔剑是相当困难的,如果从腰部拔剑,又显得过长。剑的长度非常尴尬。
2.荆轲刺秦的行动出乎秦始皇的意料,危急关头,秦始皇可能没有来得及做出反应。荆轲的行动被秦始皇解读为向他献上了督亢图,因此他没有立即采取防御措施。
3.荆轲的行动也具有欺敌的成分。荆轲事先准备了一个匣子,里面装着樊於期的头颅。当他见到秦始皇时,他故意将匣子摔在地上,吸引了秦始皇的注意力。这种意外的情况可能导致秦始皇没有在第一时间做出反应。
需要注意的是,关于荆轲刺秦的历史记载目前仍存在争议,有些细节可能无法确定。以上只是对历史记载和相关文物的一种解读和推测,可能并非完全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