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孔明灯”又名“天灯”,现代人也叫做“许愿灯”。相传诸葛亮被司马懿围困在平阳,诸葛亮算准风向,命人拿来白纸千张,糊成无数个灯笼,再利用烟雾向上的引力带着它们升空,一个个小小的灯笼升起,营内的士兵高呼着:“诸葛先生坐着天灯突围啦!”。司马懿信以为真,诸葛亮得以脱险。
孔明灯是中国元宵节时放飞的灯笼。月明之时,燃起的孔明灯升起到千余米的空中,形成灯的海洋,十分美丽壮观!
孔明灯是用竹篾片和纸编成,外形酷似诸葛亮的帽子,口呈椭圆形,下边用双十字丝线固定,中间可以燃起蜡烛。过去,人们在元宵节放飞孔明灯,用来祝福节日,祈祷幸福!
相传,诸葛亮北伐中原之时,有一次在平阳被魏国军队围困,战斗十分激烈,一直打到粮草殆尽。诸葛亮十分着急,求救的信息却传不出去,无奈,便想到了用灯来传讯。
他发明了一种灯,将求救的信息隐藏在灯里,乘着顺风,再利用烟雾向上的引力,将灯发了出去。
灯飞到了蜀国大本营,守将姜维接到后,立刻发兵前去营救。大军到后,击败了魏军,诸葛亮得以脱险,平阳得以解围。为纪念灯的功劳,蜀军将此灯命名为“孔明灯”。
相传五代(907—960)时,也有用孔明灯作为军事传讯工具的。福建有个莘七娘,帮助丈夫打仗,曾利用孔明灯传递军事联络信息,取得了胜利。
宋朝的杨六郎,在保卫三关的紧急关头,也利用孔明灯传递了进兵信息,打败了辽国军队的进犯。
四川、云贵的老百姓,经常遭到土匪的抢劫。有一年,土匪来了,吓得人们都跑到大山里面躲藏起来。正月十五那天,官兵击败了土匪,但山里人还不知道。
于是山下的人都燃放了孔明灯,报告了消息。于是人们都回到了家。从此,每逢正月十五,人们便燃放孔明灯,以作纪念。后来形成了风俗,每到元宵佳节,便燃放孔明灯,作为祈祷幸福的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