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张骞,字子文,汉中郡城固(今陕西省汉中市城固县)人,中国汉代杰出的外交家、旅行家、探险家,丝绸之路的开拓者。故里在陕西省汉中市城固县城南2千米处汉江之滨的博望村。
位于秦地西南的城固县,自秦惠文王更元十三年(前312)置汉中郡、 在此地设县以来,至西汉文景时期,已有百余年的历史。该县居汉江上 游,北靠秦岭,南屏巴山,恰像–颗熠熠生辉的明珠,镶嵌在椭圆形的汉中盆地中心。此地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地肥腴,最宜农耕。一年稻麦两熟,兼种油菜、桑麻及豆类,被后世誉为“西北小江南”,民皆丰衣足食。
水面开阔的汉江横穿县域东西,它的大支流渭水纵贯南北。二水在城固与洋县分界的汉王城交汇,形成坦荡、辽阔的渭汉平原。距县城西南二里许的汉江北畔,便是张骞的故里白崖村。
这个村子比较特殊,地势比周围农田稍高,南面的江堤被滚滚东去的江水成年累月地侵蚀冲刷,河床越陷越低,是个折流倒旋的回水湾。每年冬春季节,水量骤减,沙石大部分外露,大大小小的浅水滩随处可见。若站立河洲观望,陡峭如壁的江堤凹凸不平,宛如一座白玉雕凿的断崖兀立江边。堤上的农舍炊烟恰像山岚缕缕,浮云朵朵。人们大概正是以其地理 环境特点而为其取名白崖村的。
白崖村的房舍距江堤还有一段距离,一片空旷,没种庄稼,全是荒滩,芦苇丛生,水柳成蘭。时见耕牛缓步而行,孩童互追嬉戏;常闻牧歌悠扬,水鸟引颈鸣唱。村东农舍连绵,村西、村北沟渠较多,阡陌如织,平畴沃野,- -望无垠,是个名副其实的鱼米之乡。
昔日的白崖村,仅住着不足六十户张姓人家。村庄南沿有几株高大榆树、红椿和皂角树,繁茂的枝叶掩映着一座古老的庭院。院子里鸡鸭成 群,犁、锄等生产工具在西边的廊檐下有序摆放着。宽敞的堂屋里,神龛、席案、纺车和织机占去大半空间,显得有些拥挤。院南偏东是进出庭 院的大门,门前横着一条可通官道的泥沙路。几畦碧绿的韭菜、白菜等农 家菜园就在路南。庭院正北是- -列五间大瓦房,东西两侧的厢房稍矮,东为灶房、柴房,西是牛马、鸡鸭圈舍。这是一户拥有四五十亩田产,称得上“仓有余粮,囊有余金”的富裕人家。所耕田亩都在屋后不远处,十分近便,耕作、收获可节省不少劳力。
主人姓张名汉灵,祖居此村。他早年苦读圣贤书简、诸子百家,在本县当了个小职员,极善抄抄写写,为人谦恭,谨言慎行。因安葬父母时恪守葬仪,破费过多,不得不变卖部分田产。在为双亲守孝的三年中,家道 日渐萧条,每况愈下,生计显得困顿艰辛,迫不得已弃职自耕。由于年轻力壮,手脚勤快,农闲再干点短途贩运,加上妻子王氏日织夜纺,哏养鸡鸭,不几年生活又有起色。
光阴荏苒,寒来暑往。有一年春暖花开的二月初一,妻子生下一子, 夫妻俩甚是疼爱。初为人父的张汉灵希望孩子长大有所作为,搜肠刮肚为 孩子取名“骞”,寄寓了- -丝中年得子的美好希冀。
夏日来临,田野一片金黄。一天,催收催种的杜鹃叫声惊醒了正在酣睡的张汉灵。他一骨碌爬起来坐在床沿边,揉揉惺忪的睡眼,借伸臂舒腰 的瞬间,侧首望了一眼甜睡在妻子怀中的小宝宝,才穿衣蹬鞋,拿上夜里磨得锋利的镰刀,启门向院外走去。
大门“吱扭”一响,睡得迷迷糊糊的妻子猛听到“啊”的一声,似乎是丈夫猝然间见到了意外之物。
“骞儿他爹,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