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北宋都城东京,是现在的河南省开封市,在郑州的东边。建国后也一度是河南省的省会。开封市中心城区内五湖四河环绕市区,水域面积达220多公顷,约占开封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的110,素有“北方水城”之称
“东京真是,富贵迷人眼。”
最近的热播剧《梦华录》,又被戏称为北宋版《东京女子图鉴》,其中生动展现了当时的市井风貌、社会生活、文化习俗等方方面面,让人瞬间梦回那个经济发达、文化繁盛的时代。
史学家陈寅恪曾言:“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而作为北宋都城的东京汴梁——也就是如今的河南开封,也曾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超级大城市。
不过,因为种种原因,这座繁华的国际大都会早已长埋地下,开封也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渐失去姓名。
如今,我们只能从前人的记述中“开卷得睹当时之盛”。千年以前,流落南方的北宋遗老孟元老追忆故都往事,写下流传后世的《东京梦华录》,重现了一幅“节物风流,人情和美”的东京风情画,堪称文字版“清明上河图”。
01
电视剧《梦华录》中,东京街巷密布、河网交错,主角们日常出行,也常常选择船作为交通工具。实际上,当时的开封,正是一座因水而兴的运河城市。
根据《东京梦华录》记载,其时有四条河流穿城而过,分别是缭绕于南城的蔡河、自西北向东南贯通京城的汴河、城市北部的五丈河以及自西北流入皇宫大内的金水河。
其中,除金水河主要满足城市生活用水外,其余三条河流都是漕运各地物资进京的黄金水道,被誉为“东都三带”。
尤其是与黄河连通的汴河,“凡东南方物,自此入京城,公私仰给焉”,被视作东京的“生命线”。《宋史·河渠志》指其“首承大河,漕引江湖,利尽南海,半天下之财赋,并山泽之百货,悉由此路而进”。
历史上,汴河开凿于隋代,繁荣于唐宋。公元605年,隋炀帝迁都洛阳后,组织全国人力、物力开凿通济渠,其由汴河故道改造而成,最终形成一条以洛阳为中心、北经永济渠抵达琢郡(今北京)、南达杭州的“人”字形大运河。
在古代,水路交通是影响城市兴衰的重要因素。
受地理因素影响,自东南沿海至开封,一马平川,江南物资通过运河到开封相对方便,而自开封以西至洛阳、西安等地,则由于渐趋丘陵和山区,运输难度大大增加。
扼守漕运要冲的开封,凭借独一无二的交通优势,逐步成为物资汇聚之地,并由此奠定城市崛起的基础。
北宋时期,开封迎来属于自己的“黄金时代”,由区域重镇一跃成为全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东京梦华录》中称,当时的开封“八荒争凑,万国咸通”。四面八方的财货集中于此,又通过水路疏散到全国各地,甚至海外。
经济发展也令开封人口迅速增长,“太平日久,人物繁阜”。鼎盛时期,开封人口达到150万之多,人口密度堪比今天的北上广深,妥妥的国际大都市。
02
在许多研究者眼中,北宋时期的开封,已开始显露出一个“现代城市”的特质。
“集四海之珍奇,皆归市易;会寰区之异味,悉在庖厨。花光满路,何限春游;箫鼓喧空,几家夜宴。伎巧则惊人耳目,侈奢则长人精神。” 对于过惯了现代生活的人来说,进入《东京梦华录》的世界,总能找到几分熟悉的味道。
在东京最大的“商贸中心”——大相国寺,每个月都会定期举办市民交易活动,首开后世城市大型庙会先河。
集市“每月五次开放,万姓交易”,从时令鲜果到飞禽走兽,从珠翠头饰到马鞍弓箭……各类商品应有尽有,甚至许多珍贵文物也能买到。前来购物的上至士族官员、下到平民百姓,据说黄庭坚、李清照、米芾等文人墨客都曾到这里“淘宝”。
作为一座商业高度发达的城市,东京不但取消了坊市分离制度,还取消宵禁,商铺临街而设,夜生活丰富多彩。
饮食业堪称东京最发达的行业。根据《东京梦华录》所述,全城有72家高档酒店,也就是“正店”,“大抵诸酒肆瓦市,不以风雨寒暑,白昼通夜,骈阗如此”。
此外,各类食店、茶坊不可尽数,还有不少经营川蜀及南方饮食的“川饭店”和“南食店”,显示当时有不少外来人口。
东京还是众所周知的“不夜城”,《东京梦华录》专门介绍了当时城中最著名的“美食街”——州桥夜市:
出朱雀门,直至龙津桥。自州桥南去,当街水饭、熝肉、干脯。王楼前獾儿、野狐肉、脯鸡。梅家、鹿家鹅、鸭、鸡、兔、肚肺、鳝鱼、包子、鸡皮、腰肾、鸡碎,每个不过十五文。曹家从食。
夜市营业时间 “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甚至“如要闹去处,通晓不绝”;即便是寒冷的冬天,“虽大风雪阴雨,亦有夜市”。
新兴的市民阶层也催生对文化娱乐的消费需求,“瓦子”应运而生。“瓦子“又称”瓦舍””瓦肆”,里面不仅有歌舞、杂剧、相扑、傀儡戏等表演,还有商业市集,售卖衣服、吃食,跟现代人的生活颇有相似之处。
《东京梦华录》还着重介绍了城内最大的演出场所“桑家瓦子”,一个集吃喝玩乐于一体的综合性“商贸市场”,勾栏众多、看棚宽大、名角云集,以至让人“终日居此,不觉抵暮”。
03
千年繁华梦影中。开封因水而兴,亦因水而衰。绕城而过的黄河,不仅造就了开封的繁华,也数次将这座城市倾没。
北宋之前,黄河流经河南北部,距离开封尚有一段距离。此后,黄河经过多次改道,逐渐南移,在开封境内频繁决溢。据史料记载,自金明昌五年(1194年)到1949年以前的700多年间,黄河决口300多次,其中大水进城就有7次。
一次次黄河泥沙之上的“推倒重来”,也造就了开封“城摞城”的独特历史。开封人的脚下,层层叠叠摞着六个王朝的遗存:战国大梁城,唐代汴州城,北宋东京城,金代汴京城,明代开封城和清代开封城。
开封的“生命线”汴河也在此过程中淤塞断流,最终彻底消失。运河毁废,交通中断,昔日凭借水运之利繁荣起来的城市,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落。
进入近代,开封再次因为黄河错失铁路发展“快车”,将交通优势拱手让给隔壁默默无闻的小县城郑州。
随着京广铁路与陇海铁路在郑州交汇,这座“火车拉来的城市”,顺理成章地在1954年取代开封,成为河南省会。1984年,开封下辖经济势头良好的新密、登封、新郑、中牟、巩义5县,又划归郑州。
如今的开封,已沦落为一座默默无闻的城市。2021年,开封GDP为2557.03亿元,仅相当于郑州经济体量的1/5,在河南17个地级市中位列第11位。
但没有人能够否认,那段辉煌的历史,仍是这座城市最重要的“无形资产”。近年来,开封也没少在“宋都”的头衔上做文章,先后打造宋都御街、清明上河园等旅游景点,今年初又提出重点打造宋都古城。
不过,去年4月,中央环保督察组曾通报,当地引黄灌区人工湖,竟然变成了“开封西湖”旅游景区。遥想当年南宋诗人林升“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的诗句,似乎也如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所言:华胥梦觉,回首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