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清朝鼎盛时期面积达到1300多万平方公里。那时清朝的疆域,东起大海,西至葱岭,南达曾母暗沙,北跨外兴安岭,西北到巴尔喀什湖,东北到库页岛,总面积约1300万平方公里。
大家如果记忆力比较好,应该会记得中学历史课谈到清朝的时候特意说了一句: “清朝鼎盛时期面积达到1300多万平方公里”。
在中学课本中详细阐述了疆域面积,这也只有清朝一个朝代了,那么,清朝到底有多大呢?为什么课本中说清朝的时候会特别强调它的面积呢?我们就来说道说道这个问题。
为什么谈中国古代疆域的时候会着重说清朝呢?其实这个原因比较简单,就是:只有清朝是合适的。
啥意思呢?大家都知道,清朝是封建制度的巅峰,同时农业文明也已经发展到极致,这导致的结果就是清朝对中国传统的边疆地区实现了很强的全方位羁縻控制,所以现代中国疆域的各个部分,均属于清朝。
这在其它朝代是不存在的,所以如果以其它朝代来谈中国疆域不太合适。举个例子,唐朝是很强,但同时唐朝的时期还存在吐蕃,南诏,渤海等政权,这些政权不是唐朝的一部分,但是是属于中国古代的地方政权,你算当时中国版图有多大的时候,自然要算上这些地方。
这就连当年惊世骇俗的元朝都一样,元朝虽然控制了云南和西藏,但新疆地区却没有稳固羁縻。而且历朝历代还有一个BUG,就是现在的台湾岛并没有并入中原王朝的版图,台湾第一次被中原王朝纳入版图还是在1684年,康熙大帝攻灭明郑后设置台湾府。
只有清朝,无论是在东北,西藏,新疆还是蒙古地区,都拥有很高的权威。
那么,清朝这1300万平方公里是怎么算的呢?这其实是1759年开始的清朝疆域。1759年,乾隆皇帝平定天山南北,这是清朝的全盛时期,自此开始,一直到鸦片战争,清朝的疆域一直是稳定的。
我们课本就是选择这个时期作为清前期版图。
就是这幅图,按照课本的说法,这是清朝极盛时期,此时清朝疆域西跨葱岭(帕米尔高原),东临太平洋,东北至外兴安的,东南至台湾列岛。但一直以来也有这么一种说法,清朝最大疆域是康熙前期的疆域,而且,还有了这幅地图。
这就很有意思了,这张图中国的疆域显然比课本要大,主要是北边,一直扩大到了贝加尔湖一带。
那么,清朝疆域最大的时候到底是康熙时期还是乾隆时期呢?
这其实是个概念上的问题,你不能以今天的领土概念评价封建国家的疆域。
怎么个意思?大家想一下这么几个问题啊
问题一:云南边疆地区,很多土司部落同时向中国皇帝和缅甸国王进贡称臣,它们的土地是算谁的。
问题二:北部边境,中原王朝和游牧民族长期攻伐,它们的分界线是哪里?
问题三:台湾东部,贵州西部,这些地方清中后期以前,中原王朝没有设置任何相关官吏管理,甚至都不要求它们进贡,任由少数民族自理。
雍正乾隆时期在贵州拓业,终于渐渐控制了贵州西部,当时这被认为是开疆拓土的贡献,那么,是不是说明这之前,这些地方不是中国 疆域呢?
这些问题非常难回答,其本质就在于,古人的疆域观念和今天不太一样,我们今天基本认同一个国家对自己的领土是有“绝对主权”的,而且领土划分是清清楚楚,经纬度、坐标明明白白。
但,这个概念其实起源于欧洲的“威斯特伐利亚体系”,这个体系在晚清才传到中国,这之前的中国并不存在这个概念,一直到近代要和欧洲列强打交道,清朝也渐渐接受了这个概念,开始和一些邻国划分清楚边境,这期间吃了不少亏。
很多人把尼布楚等条约也算成了不平等条约,认为是割地给俄国,其实不能这么说
这就比如说《尼布楚条约》,中国人认为是平等条约,但清朝让了步;而俄国人却认为这是不平等条约,因为黑龙江地区从没有归属过中。
,俄国人先来的,但却被赶走了。中国人说:呸!这一带的渔猎民族是满洲近亲,一直受相关机构羁縻;俄国人说:你这羁縻程度太弱,当地根本就没有清朝官吏管辖,怎么能说是清朝的?
康熙、雍正年间,中俄签订了《尼布楚条约》,《布连斯奇条约》,《恰克图界约》等,终于把北境理清楚了,所以乾隆年间不存在这些扯皮的问题。
所以,在鸦片战争前,清朝人对中国疆域的认识是很奇怪的,他们按照他们的想法,把中国地图标成这样。
1844年在英国伦敦出版的中国与日本的地图。欧洲人制作的清代中国地图中,内地与藩部常使用不同颜色。
所以,1759年之后,清朝的疆域很稳定,所以选择乾隆时期的1300万作为清朝最大疆域,其实清前期的那张超大版的地图是有水分的,那个时候准噶尔汗国还没有被消灭,青藏也没有被羁縻,北边还一直在和沙俄扯皮,把这些全划为清朝的显然是不太合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