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智表征(认知表征)在心灵哲学、认知心理学、神经科学以及认知科学等领域中,指的是一种假设性的内在认知符号,能够表示外在现实;或是指一种利用某种符号的心理过程,这种符号是个形式系统,能够阐明某些实体或资讯类型,同时也带有该系统如何完成工作的详细资讯。
心智表征,又称为认知表征,在心灵哲学、认知心理学、神经科学以及认知科学等领域中,指的是一种假设性的内在认知符号,能够表示外在现实;或是指一种利用某种符号的心理过程,这种符号是个形式系统,能够阐明某些实体或资讯类型,同时也带有该系统如何完成工作的详细资讯。
心智表征指的是,实际上并不存在于感官中的事物之心理意象,人们的心灵常常会有物体、事件和环境的意象。比如说,如果你被要求去回想一个生日派对,你可能会记得当时的一些人、举办的地点、你看过的事物,甚至可能包括你闻到的味道。你无法真的闻到或看到这些事物,但是你可以想像它们。
在当代哲学领域中,尤其是形而上学的领域,例如心灵哲学和本体论,心智表征是解释和描述想法和概念的本质的主要途径之一。
心智表征(或心理意象)也能够表现那些个体没有经验过或不存在的事物。想像你自己在一个你没有去过的地方旅行,或是有第三只手臂。这些事物不是没有发生就是根本不可能存在。虽然视觉意象比较可能被记住,心理意象则可能包括所有种类的知觉形式的任何一种表现,例如,听觉、嗅觉、味觉。斯蒂芬·科斯林建议并认为,心理意象被利用来协助解决某一类的问题,我们有能力将不确定的物体视觉化,并且在心灵呈现这些意象,进一步去解决前称的不确定性。
心智表征理论
表征主义(也称为“间接实在论”)是一种观点,认为“表征”是我们触接外在现实的主要方式。
心智表征理论试图从本质上解释当代心灵哲学、认知科学和实验心理学当中的意念、概念和其他心理内容。与“素朴实在论”或“直接实在论”不同,心智表征理论假设了心智表征是实际的存在,中介著观察主体以及外部世界的客体、过程或其他实体,在脑海中表示外部世界的客体。
举例来说,当某人产生地板需要打扫的信念时,心智表征理论指出,他会形成一种代表地板及其清洁状态的心智表征。
最初或“古典”的表征理论也许可追溯到托马斯·霍布斯,并且通常在古典经验主义中是个举足轻重的主题。根据这个版本的理论,心理表征指的是被表征对象或事件状态的图像(通常称为“意念(ideas)”)。而对于像杰瑞·福多、史迪芬·平克等许多其他的现代追随者来说,表征系统则是由一种内在的思维语言(即心理语言,mentalese)所构成。思维(thoughts)的内容是以符号结构(心理语言的公式)来表示,有着与自然语言非常相似的语法和语义。这种符号结构类似于自然语言,但是它是在更抽象的层次上。
对于葡萄牙逻辑学家和认知科学家 Luis M. Augusto 来说,在这个抽象的、形式化的层次上,思维的语法是一组符号规则(即带有符号结构的操作、过程等)。思维的语义是一组符号结构(概念和命题)。内容(即思维)则在两组符号有意义地共现(co-occurrence)下浮现出来。例如,”8 x 9″是有意义的共现,而”CAT x +”则不是,”x”是由符号结构(如”8″和”9″)调用的符号规则,而“ CAT”和“§”则不是。
加拿大哲学家萨加德(P. Thagard)在他的著作《认知科学概论》中指出:“大多数认知科学家都同意,人类脑海中的知识是由心智表征所构成”以及“认知科学断言:人是通过心智表征来操作思维和行动的心理程序”。
强表征主义 vs 弱表征主义,限制版本 vs 无限制版本
表征主义有强弱之分。强表征主义试图将现象特征还原为意向性内容。另一方面,弱表征主义只主张现象特征附随于意向内容。强表征主义目标在于提供一种关于现象特征的本质理论,并为意识难题提供解决方案。与此相反,弱表征主义并不打算给出意识理论,也不打算为意识难题提出解决方案。
强表征主义可以进一步细分为限制版本和无限制版本。限制版本只涉及某些种类的现象状态,如视知觉。大多数表征主义者赞同无限制版本。根据无限制版本,对于任何具有现象特征的状态,该状态的现象特征都被还原为其意向性内容。只有这种无限制版本的表征主义才能够给出现象特征本质的一般性理论,同时也为意识难题提供潜在的解决方案。一旦物理主义对意向性的说明被研究出来,成功地把一个状态的现象特征还原为意向性内容,就能解答意识难题。
无限制版本的问题
在人们对无限制版本的表征主义表示反对时,常常会提出一些似乎缺乏意向性内容的现象性心理状态。由于无限制版本试图解释所有现象状态,因此,若要使其为真,所有具有现象特征的状态都必须有还原自该特征的意向性内容。而没有意向性内容的现象状态则成了无限制版本的反例。如果状态没有意向性内容,它的现象特征就不能还原为该状态的意向性内容,因为它一开始就没有意向性内容。
一个常见例子是心情(moods)。心情是具有现象特征的状态。一般认为,心情不针对任何特定事物,缺乏了指向性。与情绪(emotions)不同,情绪通常被认为是针对特定的事物,例如:你对兄弟姐妹生气,你害怕一只危险的动物。人们得出的结论是,由于心情是无向的,所以它们也是非意向的,即它们缺乏了意向性(intentionality)或相关性(aboutness)。因为它们不针对任何东西,所以它们不涉及任何东西。因为它们缺乏意向性,所以它们会缺乏任何意向性内容。缺乏意向性内容,它们的现象特征就无法还原为意向性内容,进而反驳了表征主义。
虽然情绪通常被认为具有指向性和意向性,但这种想法也受到了质疑。人们可能会指出,一个人突然体验到的情绪,似乎并不针对或涉及任何特定的事情。听音乐所引起的情绪是另一个潜在的不定向、非意向性情绪的例子。以这种方式引起的情绪似乎不必然与什么事情有关,包括引发这情绪的音乐。
回应
对于这一类反对意见,表征主义的支持者可能有以下回应方式:反对心情不具有指向性及意向性,并试图找到心情可能拥有的一些意向性内容;拒绝将意向性的狭隘概念视为针对某一特定事物,而是主张一种更广泛的意向性。
心情可能有三种替代指向性 / 意向性的种类 。
向外指向性:处于心情 M 中的感觉具有某种向外聚焦的表征内容。向内指向性:处于心情 M 中的感觉具有某种向内聚焦的表征内容。混合指向性:处于心情 M 中的感觉既具有某种向外聚焦的表征内容,又具有某种向内聚焦的表征内容。
在向外指向性的情况下,心情可能是指向作为整体的世界,即世界上一系列变化的对象,或者是指向人们投射到世界事物上的无约束之情绪特性。在向内指向性的情况下,心情是指向身体的综合状态。在混合指向性的情况下,心情指向的是内在和外在事物的某种组合。
进一步反对
即使人们能够为心情找到一些可能的意向性内容,我们依旧能质疑这些内容是否有办法充分刻画其所属心情状态的现象特征。艾米·金德(Amy Kind)就认为,所有前面提到的的指向性类型(向外型、向内型和混合型)的情形,所提供给心情状态的意向性内容,并不能充分地捕捉心情状态的现象层面(phenomenal aspect )。在向内指向性的情况下,心情的现象学似乎并不与人的身体状态相联系,即使人的心情是综合身体状态的反映,人也不一定会意识到这点,这说明在意向性内容并未充分地刻画心情的现象层面。在向外指向性的情形,鉴于现象特征应该要被还原为意向性内容,但心情现象学与意向性内容似乎并没有共享这个应有的对应关系。混合指向性如果能够取得进展,也将面临同样的异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