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元旦不算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元旦,指的是每年公历新年的第一天,“元旦”一词最早出现在《晋书》中:“颛帝以孟夏正月为元,其实正朔元旦之春。”所以元旦一词的由来,已经有了4000多年的历史。
在增强民族文化自信的大环境下,我们不断面临各种各样的洋节的冲击。以至于一些人对各种节日非常敏感,开始了重新的反思。
马上就要过元旦了,元旦是我们的传统节日吗?
要弄清楚元旦的来历,还要对当今中国实行的历法有所了解。
目前,在汉族地区,我国主要流行两种历法,公历,俗称阳历,全称太阳历。还有一种农历,俗称阴历,全称阴阳历。
公历,是根据罗马教皇格列高利于1582年进行历法改革,确定的历法方案。现为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所采用。
农历,即夏历,是根据明末的《时宪历》制定的,是我国广大汉族地区使用的阴阳历,是相对于商历、周历、秦历而言的,主要以正月为岁首,《后汉书 · 历律上》即谓:“立元正朔,谓之汉历”,正式确定春一月为每年的开始,把一月的第一天成为元旦。一直沿用到清朝结束。需要说明的是,中国是个多民族国家,很多少数民族地区也有自己的历法。如傣历、藏历等。
辛亥革命成功后,中华民国建立。民国政府在公元1912年1月1日(辛亥年十一月十三日)开始采用太阳历,(同时采用民国纪年),把阳历的1月1日定为新年,把农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后未能正式实施。
公元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决定采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纪年法,将公历1月1日定为新年的开始——“元旦”,并列入法定假日,成为全国人民的节日。同时,为了区别公历和夏历两个新年,又鉴于夏历正月初一恰在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的前后,因此便把夏历正月一日改称为“春节”,成为中国人民的传统节日。
现在的公历每年的1月1日,标志着阳历新一年的到来,越来越多的人习惯将这一天称为“元旦”,俗称“公历年”、“阳历年”或“新历年”。而春节的纪年属性大为减弱,蜕变为传统的举家团圆的节日。
所以,从历史来源看,中国的传统新年是农历一月一日,即后改称的春节,阳历是后采用的历法,阳历元旦确实是个舶来品。在中国存在的历史其实并不长。
中国文化善于吐故纳新,就像阳历元旦一样,随着我们文化自信的不断加强,相信全国人民对各种洋节也会有越来越客观理性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