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盛镇的景观 绍兴富盛镇游玩景点

2023-06-08 12:56:25 旅游攻略 投稿:四月释梦

绍兴露营适合去哪里

在绍兴的小伙伴们周末露营好去处,就在五峰岭地处绍兴市富盛镇金溪村,这里风光秀丽、古迹众多,马拉松景观带、金溪古村、岭山眺望都是不错的选择,下面是绍兴露营适合去的地方详情

五峰岭

地址:越城区富盛镇五峰岭

五峰岭地处绍兴市富盛镇金溪村,风光秀丽、古迹众多,现已建成马拉松景观带、金溪古村、岭山眺望和五峰岭驿站等区块。

01、金溪村

金溪村地处富盛镇西南部,东邻文山村;南与董溪村相连;西与平水街道以山相隔;北与茶场接壤。五峰岭公路穿村而过,村域总面积达10.90

平方公里,是富盛镇村域总面积更大的行政村。

02、马拉松景观带

喜欢跑步、骑行的小伙伴们注意啦!这里有一条全长26公里,环线以宋六陵核心地块为起止点的马拉松沿线景观带,其因环抱天然氧吧的特点,成为了骑行跑步爱好者的“圣地”。

03、望越台

从山脚到峰顶,一路林木成荫,空气清新,风景宜人,站在望越台上往下眺望,越城美景尽收眼底。

04、星空营地

星空营地,一个专门为驴友们打造的休息驿站。可以与亲友自驾驱车赶往驿站,营地设有免费停车场、公共厕所与水源。在这里你可以体验搭建帐篷的快乐,品尝炭火BBQ的美味,白天可以眺望山野,感受山风拂过树林的清凉;夜晚可以仰望星空,观察星辰交替的变化。

05、龙船岙水库

?龙船岙水库静卧在群山环抱之中,水库不大,但水质非常好,碧绿清澈,一眼望去,真是碧水青山。两岸景物的倒影梦幻般的映在水面,构成绝妙的整体,令人啧啧称奇。坐在水库大坝上,静静的欣赏,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

富盛镇的景观

●两宋皇陵

宋六陵位于绍兴城东南的御茶村。这里筑有我国南宋时期的高宗永思陵、孝宗永阜陵、光宗永崇陵、宁宗永茂陵、理宗永穆陵和度宗永绍陵六个皇帝的陵墓,俗称“宋六陵”。其实它还包括了北宋哲宗皇后孟氏、北宋最后一个皇帝徽宗及南宋皇后与皇室大臣的坟墓,是江南一带规模更大的皇陵区。

江南惟一的皇家陵区——著名的宋六陵的准确位置已经得到勘定,而在此之前,宋六陵长期以来被认为徒有虚名。

宋六陵是南宋宋高宗赵构等六个皇帝的陵区,坐落在绍兴市柯桥区皋埠镇上蒋乡牌口村(原为上皇村)宝山下,距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

宋朝时期,金兵攻下开封,宋室南迁,大量北方政要人员和士民避乱绍兴,史载“民从者如市”。《宋建炎系年要录》谓“四方之民云集两浙,百倍常时”。宋高宗赵构于建炎三年(1129)驻跸行在越州,宋绍兴元年,赵构升行在越州为都城绍兴,南宋皇帝称“绍兴天子”,意图中兴。绍兴成为南宋首都,为南方经济、政治中心,大批王族、官员来绍聚首,祠堂庙宇成为临时官舍,大有人满为患之感。至绍兴二十六年(1156)外籍居民已超过当地“土著”。

南宋王朝的创立者孟太后,绍兴皇宫度余生、葬于绍兴皇陵

1131年,隆佑太后病故,选址筑陵就被提上了议程,这着实让大臣们费了一番脑筋,当时中原又被金兵占领。有一位大臣上奏,先把太后暂葬在江南,等收复中原以后再回迁。

1278年,南宋灭亡。被元世祖忽必烈任命为“江南释教总统”的西域僧人杨琏真珈就盯上了首都绍兴的宋六陵。他暗中勾结了一批恶僧奸徒,率领大队人马开进陵区。这帮利欲熏心的恶徒用铁钎、铁铲等工具,先后砸开永茂陵、永穆陵、永绍陵和宁宗仁烈皇后的地宫,劈开帝王棺椁,哄抢墓中数目惊人的奇珍异宝。他们甚至把宋理宗赵昀的尸体从永穆陵中挖出,倒挂在树上三天三夜,并割下其头颅,做成饮食工具。杨琏真珈为了能招福祛灾,天天用它来饮酒取乐。这次疯狂的盗墓共挖掘了宋六陵中的101座墓。当时,历代帝后、皇亲国戚和百余名朝廷大臣的骨骸被随意乱抛,一片狼藉。不久,这些骨骸就神秘失踪了。

时光流逝,以后的宋六陵依然多灾多难,清代和汪伪政权时又有一些利欲熏心的人对之多次盗掘,再经过“文革”时期的浩劫,宋六陵的地面建筑已不复存在。

当年绍兴师范学校刚刚从宋陵遗址搬出的时候,每一丛松树下面的皇陵都有一个小土堆坟包,并且有个标志。后来“文化大革命”期间,皇陵遭殃了,所有的土堆都被扒平了。当时,学校曾挖过两口井,挖井的时候曾挖到地下皇陵墓道,有青砖交错砌建而成,保存还相当完整。 看到这两口井依然存在,井旁杂草丛生,井水清澈。

在历史上,宋六陵曾有过多次重建。明初朱元璋曾下诏令重新修复宋六陵,并将每座陵都重新立碑,派专人守陵,划出近四千亩山地作为禁区。这是历史上对宋六陵更大规模的重建。当时,这里是一片茂林。我们看到的松群就是当时所植。

明孝帝弘洽年间及清朝雍正时期都曾派专人修缮过陵园。

绍兴作为越国宋都,历史上是东南之一大都会,而南宋皇陵恰恰是江南惟一的大型帝王陵墓群。所以,有关专家认为重建宋六陵意义重大。

宋六陵由于遭到多次劫难,一切都变得那样零乱不全,这无疑为重建宋六陵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但幸运的是,我们找到了一条十分重要的线索——一幅宋六陵古图。这是一幅康熙年间遗留下来的明代重建宋六陵的古图,为重建南宋皇陵提供了最翔实、最可靠的历史资料。该图详细、清楚地标出了南宋六个帝王陵墓的具 *** 置和形状,还标明整个陵园其他主要建筑的情况。 长竹园战国窑址 长竹园战国窑址,位于富盛镇倪家溇村南300米瓜岭长竹园,分布面积达4000平方米。1978年发现,在长竹园东西宽20米、南北长200米的范围内,散布着原始青瓷器、印纹硬陶器的碎片以及扁圆形垫珠、红烧土块等。又在长竹园南水渠断面上,发现南、北并列的窑床遗迹二处,相距3 . 50米,均都重祷着五座窑床,即之一座窑烧毁后,其上再建,屡毁屡建,形成五窑相叠地层。进行试掘,发现为两列龙窑。其中一列分窑室与窑头两部分,窑头巳遭破坏,残长6米左右,窑床宽2.40米。文化层堆积为原始青瓷和印纹硬陶混合堆积,窑底有原始青瓷和印纹陶的残片,证明此窑同时烧制原始瓷和印纹陶。原始瓷有碗、盘、碟等,胎质坚密,胎骨灰白,釉呈青色。叠烧时以扁圆形垫珠间隔。印纹陶有坛、罐等。胎呈深紫、深灰色,外饰米筛纹、杉叶纹、回纹。该窑址对研究我国瓷业生产尤其是绍兴地区早期制瓷业发展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1979年公布为绍兴县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公布为浙江省文应。2006年6月公布为国家级重点文保单位。

●上旺乡村游、农家乐

富盛镇上旺村,在2001年由原上旺村、原岩里村两村组成,上旺村在六七十年代就成为全省农业战线的一面红旗,曾受国务院嘉奖,被誉为“江南大寨”,是当年新农村建设的样板,曾有86个国家和地区友人莅临上旺考察访问,党和国家领导人华 *** 、陈永贵等均到过上旺土地,陈永贵曾有“青山绿水好地方,山上是银行,平川是粮仓”赞誉上旺。

上旺在建设中留下了地下水库、十三排、接待站、知青点等历史的遗迹,而岩里自然村则风光秀丽,景色怡人,有九级陵水库、老鹰嘴、桃花源等自然景观,清乾隆年间,山阴梦厂居士俞蛟皆友人许兰谷、言孝思慕名岩里一游,留下千古佳作《岩里记》,把山村隐地岩里定位于绍兴的“世外桃源”。

深厚的历史、秀丽的景色,使自发来上旺参观、旅游的人全年不断,为了给前来上旺参观旅游者提供更好服务,上旺现推出了18户农家乐经营户,提倡吃住在农村,休闲、体验在农村。

●诸葛仙山景区

诸葛山,又名诸葛尖,在县东南六十里的富盛镇,据传诸葛山早在东晋(317-420)道教理论家、医学家、炼丹术家诸葛洪曾入诸葛山炼丹于此而得名。

《康熙会稽县志》云:山高数千仞,周亘五十里,悬流百余丈,下射石臼如雷,是为诸葛山瀑布。这里,山间细泉流淙,山坡万管碧竹,暗长青苔的石岭拾级而上。山麓有诸葛道人屋舍基,有丹井,有仙人石。其象如镂,旁有鹰嘴岩,高数十丈。岩上为群鹰窠,攫狐兔委诸中,人往往拾堕者。右有龙池,历经千年滋润而不枯,百年人迹仍依稀可辨。

山旁有筋竹庙,建于清康熙间,为后倪、石泄、淡竹坞三堡共建。半山有庵,名半山庵,古有僧尼隐居于此。山顶,建有古刹一所,名锡飞寺,建于清同治年间,因清代锡飞将军曾来此地,故名。锡飞寺常年香火缭绕,信客不绝。

山麓不远处,旧有黄龙山延安寺,始建于宋建隆元年,号护国安院,并建有樵云楼。明代怀襄和尚曾慕名来到诸葛山云游,留下诗作一首:“天峰结小楼,旭日隔林邱,……”,

诸葛山,道教与佛教文化交融,人文与自然景观辉映。憨态可掬的石猴,惟妙惟肖的鹰嘴岩,悬流百丈的瀑布,干旱祈雨的龙池和千年古刹古道,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风景画。

山巅的锡飞寺,海拔572米。香客们叩拜之余,常伫立山巅,饱览越中胜景。登高望远,稽山鉴水尽收眼底,小舜江、汤浦镇、古越府城、杭州湾皆清晰可见,不失为古越风光之天然观景台。

●四季笋生态示范园区

富盛全镇有竹山面积20117亩(包括雷竹),其中毛竹15485亩,雷竹4632亩,年产竹笋2470万斤,其中毛竹春笋1015万斤,冬笋177万斤,鞭笋650万斤,雷笋628万斤,是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行后,各农户把原先的养竹山,逐步改造为掘笋山,使毛笋、鞕笋、冬笋产量大为提高,四季笋常年不断,极大地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经济效益明显增加。1997年5月10日,首先在文山村建立了600亩毛竹四季笋示范基地。引导和带领全镇各村的毛竹园改造向规模化、效益化方向发展。万户、金家岭等村用先进的砻糠厚覆盖技术使雷笋提早2—3个月产出,极大地提高了经济效益。富盛镇竹笋四季不断,爬山、掘笋、挖野菜、,休闲、旅游,空气清新,适宜于野外活动爱好者参与。

●富盛生态史林以倪家溇蒲丝岭和石良岙为中心,以宋六陵和马蹄井为依托,建立融农家风味区、四季笋生态区、中小学生实验区、水上休闲垂钓区、生态养殖区、皇家狞猎场、龙池岗观光区和有机茶生态区等八位一体的富盛生态史林。

●方家坞水库、九级岭水库垂钓方家坞水库(蓄水量106万立方)为我县第三大水库,九级岭水库(蓄水量38万立方),库区周边森林郁郁葱葱,植被茂盛,置身其中,心旷神怡,库内垂钓别有一番风味

2021绍兴赏花登山胜地绍兴登山好去处

春暖花开,天气渐暖,正式外出游玩之际,此时也是登山的好时节,山上春光无限,景色优美,环境清幽,下文是为大家整理的登山攻略,有兴趣的可以收藏起来,抽空前往游玩。

香炉峰

香炉峰,绍兴会稽山诸峰之一,大禹陵所在的会稽山相连。香炉峰海拔高度354米,峰顶数十米见方,形似香炉,由此而得名。

香炉峰从大禹陵南有轿路、螺狮旋、口山路三处可上山。从峰北螺狮旋启程,过南镇殿,拾阶1508级,经数亭,一路登攀可达峰顶。

峰顶真如王十朋所谓:“郁郁苍苍、岩岩嵬嵬,磅礴蜿蜒”,大有“天柱可梯”之感。

炉峰四周景色十分壮观,山脊有半月岩、一片石、云门石、飞来石等奇峰异石。东侧有大老鼠塔,顶上有巨石。据古籍记载,峰下有罗汉潭,峰旁有千丈坑。

爬香炉峰其实有很多路线:

①如果以香炉峰顶为中心,从北面有两条路,分别是从百鸟乐园入口、香炉峰景区入口;

②从东面有两条路,分别是樱花林南入口和北入口;

③从南面有一条路,是在会稽村显圣寺入口;

④从西面有两条路,分别是法印寺入口和石佛禅寺入口。

从7条路的距离来看,从显圣寺、法印寺、石佛禅寺、香炉峰景区四个入口上山路途较近,而从樱花林南入口和北入口上山,路途最远。

TIPS

①自驾车可以开到山底下,停车费10元4小时;

②山上蚊虫多,防蚊喷雾可以带上;

③门票可用支付宝,山顶上炉峰禅寺求签只接收现金。

门票:15元

开放时间:05:00-17:00

地址:南镇路与永胜路交叉口

诸葛仙山

诸葛仙山位于富盛镇诸葛山村,是绍兴第三高峰,被誉为浙东之一仙山,“地拔五峰起,青霭山间升”,坊间有“香炉峰高,不及诸葛山腰”之语。

相传东晋著名的道学家、养生学家葛洪和他的堂祖父葛玄曾在这里修炼,诸葛仙山因此得名。其中葛仙丹井、求雨龙池、诸葛亭、锡飞寺、静心池等历来是游客激赏流连之地。

诸葛仙山沿路都是优美的风景,山路均是石阶,布满苔藓和蔓生的野草,富有山野情趣。两边山坡修竹林立,青翠欲滴。阳光穿过茂盛的竹林,在石阶上洒下一片斑驳的光影,一阵凉风吹过,带起竹叶沙沙的轻响。

山顶有一片空地,周围栽满茶树,锡飞寺就坐落于此。

从这里远眺,香炉峰、小舜江、汤浦镇、杭州湾都清晰可见,自有一种“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

TIPS

门票:免费

开放时间:全天

地址:富盛镇新三线诸葛村

特别注意:锡飞寺有斋饭,想吃的朋友要早到,晚了就没啦。

蕺山

蕺山为绍兴古城内三座小山之一,也是绍兴的主要历史名山,蕺即蕺草,也称岑草,因该山多产此草而得名,王羲之故居就在山脚。

从蕺山南入口开始登山,经状元亭到蕺山书院,蕺山书院在历史上很有名气,明代著名学者刘宗周曾在院中讲学,是著名的蕺山学派的发祥地。清末时,书院改为山阴县学堂,徐锡麟曾执教于此。

在蕺山书院内有一代名臣风范展览,墙上有“浙学渊源”四个大字,再往上走,山顶有一座文笔塔,是蕺山的标志性建筑,蕺山文笔塔与府山飞翼楼、塔山应天塔成三塔鼎立之势,构成绍兴古城上空的美丽风景。

文笔塔是八角形砖木结构楼阁式,外观五层,内实七层,塔内有楼梯可登塔,登上文笔塔塔顶,登高望远,绍兴城区尽收眼底,下山再游蕺山亭、状元廊等,游玩后仍从南入口返回。

TIPS

门票:免费

开放时间:全天

地址:环城北路620号

绍兴50个免费景点

仓桥直街:仓桥直街还获得了“联合国亚太地区遗产保护奖”.称此老街是“中国遗产活生生的展示地”。老街主要有河道、民居、石板道路三部分组成。老街中环山河是越王城的重要历史遗迹.位于老街的中心线。

鲁迅故里:绍兴鲁迅故里有鲁迅故居、百草园、三味书屋、鲁迅祖居、土谷祠、长庆寺、鲁迅笔下风情园、绍兴鲁迅纪念馆等一大批与鲁迅有关的人文古迹.是广大游客解读鲁迅作品、品味鲁迅笔下风情、感受鲁迅当年生活情境的真实场所。

五峰岭::岭上有五个凸起的小岭头.故名五峰岭.历史得名.沿用至今.五峰岭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地名.以形状取名。

柯桥古镇:绍兴柯桥古镇是绍兴市柯桥区的之一大镇.也是浙江屈指可数的著名水乡集镇之一.因其经济发达、物产丰富、市场繁荣.素有“金柯桥”之美称;又以其历史悠久、人文荟萃而成为浙江省首批“历史文化名镇”和“浙江旅游乡镇”。

东浦古镇:无论走至哪里.都能望见耸立在古镇上空的那条据说是乾隆的留墨:“越酒行天下.东浦酒更佳”。

绍兴八字桥:八字桥的结构为石梁桥.建在3条河道的汇合处.由主桥和辅桥组成.共有4组台阶。为三街三河交叉的四向落坡设计。桥东为南、北落坡.成八字形。桥西为西、南落坡。成八字形。桥二端的南向二落坡也成八字形。八字桥是绍兴历史文化的象征之一。

书圣故里历史街区:绍兴书圣故里历史街区是绍兴市区历史风貌保存最完整的区域.荟萃着影响中华文化进程的绍兴名士“书圣”王羲之和“学界泰斗”蔡元培的故里.也是刘宗周、黄宗羲等历代名士的求学圣地。

覆卮山景区:覆卮山景区拥有上虞之一高峰.旅游资源丰富.以冰川石浪、千年梯田、东澄古村、樱桃基地等最为突出。此外.覆卮山景区还拥有七丈岩、蜂窝岩、乌龟岩、黄岩等奇特象形山石以及众多的溪流、水库、山泉等自然景观资源。

安昌古镇:始建于北宋时期.后因战乱.多次焚毁.又于明清时期重建.其建筑风格传承了典型的江南水乡特色.一衣带水.古朴典雅.其特产安昌腊肠、扯白糖远近闻名.具有水乡风情的水上婚礼也是别具特色。是绍兴师爷的故乡。最有特色的是安昌的小桥。每年的腊月风情节吸引了大量游人。

诸葛仙山:诸葛山(本地人都叫诸葛山)又名诸葛仙山.位于绍兴市越城区富盛镇诸葛山村后倪自然村.为绍兴、上虞两地分界岭.海拔572米.是浙东之一仙山.民间有谚:“香炉峰虽高.不及诸葛山腰。”

绍兴能把车开上山顶的地方

绍兴诸葛仙山。

景观景色:竹林掩映,石径蜿蜒;山顶,雾霭缭绕,倍添神秘之色。为山所环绕的一汪水。水之蓝,纯净而幽深。民间有谚:“香炉峰虽高,不及诸葛山腰”。绍兴县第三高峰,其海拔572米。较之大山名川,诸葛仙山是大自然的精致之作。地拔五峰起,青霭山间升,诸葛仙山被誉为浙东之一仙山,诸葛仙山已成为国家AAA级风景区,山脚是诸葛山村后倪自然村,穿过村庄,抬头可见诸葛山远远矗立,山势雄壮,连绵不绝。景区内著名的景点有:葛仙丹井、求雨龙池(当地人也叫龙潭)、诸葛烟霞、炼丹台、诸葛亭、八卦田、静心池、仙路廿八弯。诸峰中,以诸葛奇峰为著,这番胜景在《康熙会稽县志》中就有记载:“山高数千仞,周亘五十里,悬流百余丈,下射石臼如雷,其麓有诸葛道人屋舍,基有丹井,有仙人石,其象如镂。旁有鹰嘴岩,高数十丈,岩上为群鹰巢焉。攫狐兔委诸中,人往往拾其堕者。右有龙池可祷雨。”山麓不远处,东面有黄金山、老鹰巢、石臼、青龙头、火龙岗、延安寺等,延安寺始建于宋建隆元年,号护国安院,并建有樵云楼,西边有大龙、神仙脚子印。

诸葛山(本地人都叫诸葛山)又名诸葛仙山,位于绍兴市越城区富盛镇诸葛山村后倪自然村,为绍兴、上虞两地分界岭,海拔572米,是浙东之一仙山,民间有谚:“香炉峰虽高,不及诸葛山腰。”

建初买地摩崖石刻怎么联系

建初买地摩崖石刻联系方式:在绍兴市区东南20公里富盛镇跳山东坡上

建初买地摩崖石刻景点简介:

建初买地摩崖石刻又名大吉碑,在绍兴市区东南20公里富盛镇跳山东坡上。是绍兴、也是浙江省现存的年代最早的摩崖石刻。刻石高3米,长2.3米,共刻22个字,隶书。布局为上下两列,上列一行为题额,直刻大吉二字;下列五行,每行四字,即:昆弟六人,共买山地,建初元年,(造)此冢地,直(值)三万钱。解放后定名为建初买地摩崖刻石。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绍兴的介绍

绍兴

“悠悠鉴湖水,浓浓古越情”。绍兴以其人文景观丰富、水乡风光秀丽、风土人情诱人而著称于世,自古即为游客向往的游览胜地。

绍兴历史悠久,名人辈出,景色秀丽,物产丰富,素称“文物之邦、鱼米之乡”,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相传4000多年前的夏朝,大禹为治水曾两次躬临绍兴,治平了水土,故至今尚存禹陵胜迹。春秋战国时,越王勾践建都绍兴,卧薪尝胆时,“越池”一度成为我国东部政治文化中心。汉代置都稽州,隋朝改称吴州,唐朝又改称越州,南宋时改为绍兴府,沿袭至今。绍兴人杰地灵,历史上涌现出许多著名的政治家、革命家、文学家,如秋瑾、鲁迅、蔡元培、周恩来等。

一代文学巨擘鲁迅的许多作品中都反映了绍兴文化浓郁的地方性色彩,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从孔乙己的茴香豆到故乡的社戏,随处可见鲁迅文化中的故乡情结。游览绍兴,也许就是一次鲁迅文化的怀旧之旅,站在河边,你可以看到戴着小毡帽的船夫以及戴着银项圈的玩童;迈进咸亨酒店,你可以尝尝正宗的茴香豆;回到乡间,去看一场传统的社戏……

绍兴就是这样一座地方色彩很浓的著名水城。悠悠古纤道上,绿水晶莹,石桥飞架,轻舟穿梭,有大小河流1900公里,桥梁4000余座,构成典型的江南水乡景色。东湖洞桥相映,水碧于天;五泄溪泉飞成瀑,五折方下;柯岩石景,鬼斧神工;兰亭以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而被称为书法胜地;沈园则因陆游、唐琬的爱情悲剧使后来者嗟叹不已;此外还有唐代纤道,南宋六陵,明清石拱桥以及与此相关联的绍兴风土人情,以乌蓬船、乌毡帽、乌干菜为代表,在数千年的历史演变中,积淀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并呈现独特的地方风采,令人仰慕神往。

建置:

秦王政二十五年(前222),以故吴越地置会稽郡,郡治吴(今苏州)。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东巡至会稽,更名大越曰山阴,山阴县名始此。吴黄龙元年(22*****山阴隶属会稽郡。此后郡时有分置,山阴县为会稽郡治未变。陈后主时(583~589)析山阴县,置会稽县,山、会两县并设,同城而治始此(一说在永定年间)。隋开皇九年(58*****废山阴、上虞、永兴、始宁4县,入会稽县。唐武德七年(62*****析会稽县,复置山阴县。翌年又废山阴,入会稽县,垂拱二年(68*****复置山阴县。大历二年(76*****因刺史薛兼训之奏,撤山阴县并入会稽县。七年,因刺史陈少游之奏,复置山阴县。元和六年(81*****撤山阴县并入会稽县。十年复置山阴县。自南朝后期250余年间,山阴县七度置废。元和十年再置,山、会两县并设,始长期稳定,隶属越州。南宋建炎三至四年(1129~113*****高宗避金兵暂驻越州,州治山阴为临时首都。次年,改元“绍兴”升越州为绍兴府,“绍兴”名始此。山阴、会稽两县属之。元至元十三年(12*****建两浙都督府,后废绍兴府为绍兴路,山、会仍其属县。朱元璋丙午年(13*****改绍兴路为绍兴府,隶属依旧。清因明制。清咸丰十一年(18*****太平军攻占绍兴府,山阴、会稽两县属太平天国。同治二年(18*****清军收复绍兴,山、会两县隶属复旧。宣统三年(19*****月,裁山、会两县,嗣以展缓至八月裁并,两县将印信档案缴府。民国元年(19*****月,废绍兴府,原山阴、会稽两县,改为绍兴县,隶属浙江军 *** 。三年,设会稽道于省县间,绍兴县隶属之。十六年,废道,绍兴县区属省。二十四年,设绍兴行政督察区于省县间,绍兴县隶属之。翌年,以数名区,绍兴县隶属第三行政督察区。三十年四月,日军陷绍兴,县 *** 先后迁至王坛,蒋村、裘村,政令仅及龙会、稽东两乡。6月,绍兴城区设伪乡镇联合会,次年6月,设汪伪绍兴县 *** ,属伪第五专署。三十四年8月,伪政权跨台。三十七年,第三行政督察区改编为第二行政督察区,绍兴县隶属之。

1949年5月7日,绍兴解放,6月6日,绍兴县人民 *** 成立。属浙江省第十专署。10月,析绍兴县,置会稽县。城区设绍兴市(县级),11月,改第十专置为绍兴专员公署,两县一市俱隶属之。1950年5月,撤绍兴市、会稽县,合并为绍兴县。9月,析城区,复置绍兴市(县级),隶属依旧。1952年1月,绍兴县直属省府。1953年2月,改属宁波地区专员公署。1958年2月,绍兴县、市合并,称绍兴县。1962年1月,析城区,复置绍兴市。1964年9月,复绍兴地区专员公署,绍兴县为其辖区。1981年3月,绍兴县改建绍兴市(县级)。1*****年7月,撤绍兴地区,建立省辖绍兴市(地级),恢复绍兴县。(《绍兴县志》之一编建置)

自然环境:

绍兴地处杭州湾南,会稽山北麓,北纬29°42′02〃~30°19′15〃,东经120°16′55〃~120°46′39〃,东西宽46.6公里,南北长68.5公里,周边长356*****公里,总面积149*****平方公里。

【西南部低山丘陵河谷区】会稽山脉尾闾分成二支,成西南—东北方向伸入县境南部和西部,构成一片崎岖低山、丘陵、河谷地,面积757*****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50.76%。区内群山连绵,山势险要,山体抬升强烈,地形深切、破碎,水系源短流急。一般海拔在300~400米之间,更高骆家尖747米,延伸到萧甬铁路南侧约5~10公里地带,高度即降至海拔20米左右,与无数冲积扇和中北部冲积平原相连,坡度以15°~25°和大于25°为主。地貌类型复杂,还可分成丘间谷地、低丘、高丘和低山四类,主要有夏履、型塘、漓渚、兰亭、平水、石泄及小舜江河谷,王坛、平水盆地。此类河谷与盆地面积较小,山垅较狭,水流湍急,砂砾含量较高,土壤冲积明显。与水网平原交界处均有大片坡地、阶地,尤以漓渚、兰亭、南池、坡塘、九里、上蒋一带面积较大。坡度皆在10°以下,土层深厚,适宜农耕。新石器时代已有频繁农垦活动,现大部辟为茶、桑、果等经济作物种植地和旱粮地,在绍兴农业史中占有重要地位。

【中北部水网平原区】面积572*****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38.33%。除零星火成岩残丘外,皆为冲积、淤积、海积而成。地势平坦,平均海拔6~7米。偶有孤丘残丘高度一般亦不超过200米。中部,河流纵横,湖泊星散,农田被切割成大小渡田,有“水乡泽国”之称。靠近古海溏北部狭长地带,地势低平,平均海拔4.5米,河流较少,水面狭窄,为向滨海滩涂过渡地带。历史上称山会平原,原为一片浅海沼泽,潮汐出没。全球性冰后期为海水所淹。距今6000年前,漓渚、平水均为海水直拍之山丘和海岸交界处。

公元前21世纪左右开始海退,海岸北移。海退结束,海岸线轮廓已与近代相似。因泥沙来源丰富,溺谷淤浅不畅,浅海逐渐垫高而变成咸潮出没之沮洳沼泽,《管子·水地》称“越之水重浊而洎,故其民愚疾而垢”。距今3000年前后,越族居民从会稽山内部北移,开始垦殖咸潮所不及之山麓冲积扇和平原中一些较大孤丘及附近坡地,从而形成中部冲积平原。

公元前5世纪初,越国把都城从会稽山南部迁到沼泽平原,经过与近世围垦滩涂相似之围堤、筑塘、拒咸、蓄淡,造就会稽山北麓冲积扇以下大批耕地。

秦汉时代,北人南迁,湖沼地加快开发。至公元2世纪中叶,鉴湖建成,湖以下开辟良田9000顷。海塘建设和河湖网也加速整治。唐垂拱二年(686)山阴与萧山50里界塘筑成;开元十年(72*****会稽县令李俊之主持增修山会海塘。后经大历十年(77*****大和六年(83*****次增修,才形成东起上虞,西至山阴,全长百余里之防海塘,山会平原全面形成。至今,中北部水网平原610个自然村中,以溇、湖、埭、桥、江、墅、葑、塘、渎、堰、岸、港、浦等命名者计226个,占34%,展现水乡特定景观。

【东北部滨海平原区】淤涨型滩涂,地势平坦,人工水系纵横交错,海拔5米左右。区域总面积162*****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10.91%,已围垦67.4平方公里,潮上带或潮间带尚待开发。受钱塘江和曹娥江涌潮顶托,北岸不断被侵蚀,南岸逐渐淤涨。明永乐至万历(1403~1620)间,钱塘江主槽北移,山会两县海涂外涨,已有人自发垦殖,种植棉、瓜、豆和水稻。清咸丰年间(1851~186*****度成为三江口西部乾、坤两号沙地,面积超过4万亩。清末民初,滩涂曾向杭州湾伸展20多里,有磨盘丘、豆腐畈等垦区。此后,由于钱塘江南股槽游移,滩涂大片坍方,至建国前夕,丧失殆尽。1969年开始有组织地大规模人工围涂造地,至1991年,围涂10次,获土地66.3平方公里(1993年10月至1994年4月“九三丘”之一期围涂获土地8.7平方公里,未计入内),才有滨海平原,并奠定境内自南而北山脉—平原—海岸梯阶式地貌。

矿产:

金属矿产

【铁矿】分布在西南部漓渚一带,有磁铁矿5处,铁硫矿1处、铁锌矿1处。按1986年资料,探明储量为876*****万吨,占全省探明储量72.6%。

矽卡岩型矿床矿体有脉状、透镜状、层状、扁豆状。矿石矿物以磁铁矿为主,次为闪锌矿、褐铁矿、磁黄铁矿、赤铁矿、黄铁矿、方铅矿、毒砂等,伴有黄铜矿、镜铁矿;脉石矿物有粒硅镁石、透辉石、透闪石、石榴石等。如花街磁铁矿、新桥铁硫矿和谢坞铁锌矿。

中低温热液型矿床矿体呈脉状或受交错之裂隙控制,无一定形状,矿石矿物以磁铁矿为主,次为赤铁矿,脉石矿物为石英。如平水园里岙、上杨滩磁铁矿。

层控矽卡岩型矿床。矿体呈似层状、层状、脉状产出。矿石矿物有磁铁矿、赤铁矿、假象赤铁矿、褐铁矿、黄铁矿、黄铜矿、闪锌矿、辉铜矿。脉石矿物有石榴石、透辉石、金云母、蛇纹石、绿泥石、绿帘石等。如漓渚磁铁矿。

中温裂隙充填型矿床矿体呈不规则细脉状。矿石矿物以磁铁矿为主,偶见镜铁矿及赤铁矿。脉石矿物有石英、绢云母及绿泥石等。如夏履马家地磁铁矿。

【钼矿】仅见于漓渚枫塘坞一带,系沉积改造型,矿体层状、透镜状、脉状产出。矿石由辉钼矿、辉砷镍矿、金云母、绢云母、绿泥石、蛇纹石、绿帘石、方解石、石英组成。

【铜矿】有8个,五种类型。按1986年资料探明储量为39.09万吨,占全省探明储量69.9%。

中低温热液型矿床,多呈细脉状、细脉浸染状,矿石矿物以黄铜矿、辉铜矿、斑铜矿为主,伴生元素有钇、钛、镍。矿石含cu0.22~2.38%。有兰亭黄岘、平水江白鹤殿和桃红等铜矿。火山喷发沉积型矿床,呈层状或透镜状,矿石矿物以黄铜矿、闪锌矿、黄铁矿为主,伴生磁铁矿、方铅矿等。含cu0.35~4.74%。如平水西裘和六里岙铜矿。

矽卡岩型矿床,呈似层状、透镜状,以辉铜矿、孔雀石为主,次为黄铜矿、兰铜矿等。含cu0.3~0.59%。如兰亭皇游荡铜矿。

中温热液型矿床,矿石矿物主要为含铜黄铁矿,矿体呈脉状,含cu0.5~1.2%。如南池马园里铜矿。

中温热液型铜钼矿,矿体为平行脉状,细脉浸染状,矿石矿物由辉钼矿、黄铜矿、黄铁矿、磁铁矿等组成。如夏履马家地铜矿。

【铅锌矿】两处,矿体以透镜状为主,次为不规则脉状。矿石矿物多为方铅矿、闪锌矿,矿石品位pb0.76~20.37%。

【多金属矿】两处,储量2.6万吨。

矽卡岩型多金属矿,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以闪锌矿、黄铜矿、方铅矿为主。兰亭镇灰灶头多金属矿床属此。

多金属矿,矿体呈不规则脉状为主,单个矿脉由若干个断续相连之透镜状组成。矿石矿物以闪锌矿为主,次为方铅矿及黄铜矿,伴有黄铁矿;矿石品位pb0.17~10.80%、zn0.16~17.50%、cu0.16~1.5%、ag32~65×10—6。南池大焦岭矿床属此。

【贵金属矿】有19处,几乎均产于江—绍断裂两侧之老地层中,多数受断裂构造和破碎带控制,与火山热液有关,总储量3.14吨。

平水江乡何山中温热液型金矿,呈脉状、透镜状,黄金呈微粒状赋存于石英、黄铁矿、云母片之间。含au7.24×10—6。

*****变质热液型金矿赋存于含金石英脉或蚀变岩中,呈透镜状、脉状、似层状产出。以金为主,含au0.1~19.78×10—6。平水镇天衣寺、石其、铸铺岙、中岙、官山、孔坞岙、野猪窝、平水江沙滩,南池胡家塔、茅秦等处金矿属此。

中低温热液型金矿,有上灶大烟帽,南池马园里两处。矿体赋存于含金石英脉之中。

中低温热液裂隙型金矿,矿体赋存于石英脉中及北西向硅化破碎带中。含au0.04~18.3×10—6。型塘矿化点属此。

含金石英脉或含金硅化破碎带金矿,有平水镇大桥头西北侧、上灶乡金岙、鉴湖镇百家、秦望山北侧、马园里水库等处。

【稀有金属】有铌铁矿两处和含铌锐钛矿一处,在碱性—酸性侵入岩中,均属矿化点。岩浆型铌铁矿,矿化花岗岩体呈北东向延伸或略呈透镜状,矿石矿物为铌铁矿,脉石矿物石英、钾长石、钠长石、更长石、绢云母为主。富盛镇义峰山、万户山两处属此。

含铌锐钛矿,矿点产于燕山期霏细斑岩岩脉中成群分布,矿石矿物为铌锐钛矿、磷钇矿;含铌锐钛矿155*****克/吨。富盛镇庙前山矿点属此。

非金属矿

有萤石、磷矿、钾矿、高岭土、瓷石、叶蜡石、钾长石、云母、石墨等16种。

【萤石矿】有富盛镇龙潭岗和王化下祝两处,均为低温热液裂隙充填型,脉状。龙潭岗萤石呈桃红、紫和白色,少量灰—黑灰色及绿色;下祝萤石呈绿色、白色,少量紫色。伴有石英、粘土和方解石。储量3.9万吨。

【磷矿】位于谢家桥—奕村背斜东南翼,属沉积型,矿体似层状、透镜状。地表可见磷结核。

【钾矿】位于佳山—墨城背斜东北端,属沉积型,层状,矿石矿物以水云母、白云母为主。储量924万吨。

【高岭土】有兰亭镇皇游荡、上灰灶、谢家桥、花街4处,均为低温热液交代型。系石英斑岩岩脉或霏细斑岩岩脉风化而成,脉状,矿石矿物以高岭土为主,属酸性型粘土,灰白色粉土状、砂状结构。风化强烈者呈乳白色土状,粘结,可塑性及燃烧性能好。风化程度差者碾磨后用。

【瓷石矿】有富盛镇义峰山、方岙、鲶鱼山、花街4处,风化型,呈脉状或似层状。矿石矿物由粉土质、隐晶长英质或由碱性长石和石英组成。由霏细斑岩风化或蚀变而成。

【叶蜡石矿】在平江乡秦望山东坡,中低温热液充填型矿床,透镜状块状构造,灰白色。

【钾长石矿】在兰亭镇松坑村,属花岗斑岩型,团块状及不规则状,矿石矿物主要为钾长石、斜长石,脉石矿物为石英、黑云母、角闪石。

【云母矿】有富盛镇北山、两溪长岭、上蒋山皇3处。前两处为伟晶岩型,产于变质岩之伟晶岩脉中。后者为沉积变质型,夹于浅色片理化石英砂岩中,呈层状。储量141*****吨。

【石墨矿】在红山瓜林,属裂隙充填型矿床,多为细脉或团块状,破碎带中部亦有呈透镜状分布。石墨呈细鳞片状或隐晶质。脉石矿物有石英。

【石英矿】分脉石英和石英砾岩两类。储量200*****万吨。富盛镇方岙石英矿,属低温热液裂隙充填型,脉状,伴少量长石和粘土。鉴湖镇下濮山、福全镇两处沉积型石英矿为石英砾岩。岩性为灰黄色之含砾粗砂岩间夹白色泥质页岩,大量石英砂砾岩。矿体呈层状。矿物主要有石英、长石、云母及少量胶结物。

【白云岩矿】在兰亭镇谢坞,属沉积型,层状,以白云石为主,少量方解石。

【石灰岩矿】有兰亭镇谢坞、上灰灶、皇游荡、棠棣曹家4处,属沉积型。层状,灰—深灰色,性脆,坚硬,主要成份为方解石。

【黑曜斑岩矿】在稽江乡傅家岙,属火山喷溢型。透镜状,层状产出。矿物成份以雏晶玻璃为主,大于95%,尚有微量磷灰石,珍珠构造。

珍珠岩矿】在稽江乡车头,属火山喷溢型,透镜状,黑色珍珠岩,玻璃光泽,具贝壳状断口,斑晶为中性斜长石、辉石;基质以隐晶—霏细状长英质为主。

【石料】节理不发育之角砾凝灰岩,为较好建筑材料,有开采场150余家。

【花岗石矿】有型塘九岭下、陶堰义峰山和大和山花岗石矿3处。花岗闪长岩、正长岩或辉石闪长岩呈小岩株状产出。灰白、略带浅绿色、墨绿色或黑色,微粒到细柱粒或中细柱结构,块状构造。荒料率30~40%。

燃料矿产

【石煤】有漓渚、坡塘、坡塘岭下3处,沉积型,层状,延伸500~2000米,厚1~4米,高炭质硅质页岩。赋存荷塘组之中。发热量902~1700卡/克,储量473万吨。

【泥炭】有容山、孟家葑、陶堰、藕塘头、??湖5处,全新统湖沼相沉积型,层状、透镜状,可见1~2层。厚0.5~1米,亦有1.5~3米。棕红色,氧化后变黑色。以草木根为主。发热量1047~4128卡/克。储量114.2万吨。

【天然气】山(阴)会(稽)古海塘以南,现萧山市党山乡夹灶村,于1986年发现天然气资源。1987年起,居民利用探矿钻孔取气作炊,天然气压力3公斤/平方公分。该钻孔是浙江省石油勘探处、地质研究所为开发浅层天然气而设置之夹灶—马鞍(绍兴)试区之一,位于东经120°33′22〃,北纬30°9′17〃,离县境230米~370米,地质条件相同,故县域内可能有浅层生物成因之甲烷型天然气。

灾异:

【洪涝】1961至1990年,全县发生三日过程两量≥100~300毫米,日更大雨量50~150毫米之洪涝34次,年均1次以上。其中全县性洪涝12次,占35%,不到三年发生1次,且有11次在梅雨季季节,占91.7%,其余均为局部性洪涝。

【干旱】1961~1990年,境内发生干旱33次,其中30天以上者各级干旱27次占82%。平均一年发生一次。18次是全县性干旱,占67%。1967年伏秋冬连旱,三江闸一带干旱长达133天,24.5万亩晚稻受灾。

【台风】1961~1990年,受过程降雨≥30毫米之台风影响102次,年均3.4次。最多195*****年分别有7次。1956年8月12号台风,过程降水176.1~196.4毫米,风力12级以上,更大风速40米每秒。

【冰雹】据1950至1980年观测,31年中发生冰雹30次,年均近1次。

人口:

【分布】清前无人口分布资料可稽,及至宣统年间,方分别统计城坊、乡镇户口,断续不全。因自然环境、经济条件和居住习惯等因素,分布不匀:仅占地域总面积0.6%之城厢、坊里,密集总人口10%以上;平原乡镇占总面积40%,亦占总人口60%;低山丘陵区占地面积约59%,却仅占总人口30%左右。

【密度】绍兴一向人多地少,人口密度较高,并呈上升趋势。南北两地差别明显:北部水乡平原,经济比较发达,人口稠密;南部低山丘陵,经济发展较为滞缓,人口相对稀疏。清前史疏分县记载人口密度。民国元年(19*****山阴、会稽合并为绍兴县,始有人口密度统计,每平方公里为593人。十七年为608人。二十一年为640人。二十四年为568人。三十年为611人。三十四年,因战乱下降至430人。三十六年446人。建国后,才有全县性完整记载。

【流动】绍兴历史上,有几次人口大变动:句践二十九年(周贞定王元年,前468)越国灭吴后迁都琅琊,带去越地居民3万户。秦始皇二十七至三十七年(前220至前210),徙大越民到浙西、皖南一带。汉武帝元狩四年(前119*****迁中原居民到会稽等地。西晋末年(永嘉年间)北方发生战乱,晋室南迁,中原人士避居会稽、山阴。安史之乱,居民离散,越州各县人口有显著上升。靖康之乱,宋室南迁,山阴、会稽人口大量增加。至清乾隆五十六年(17*****山阴县人口100*****会稽县人口266*****合计126*****人,数量剧增。沦陷期间,居民逃离,由民国二十四年(19*****户,108*****人,降到三十六年197*****户,853*****人,下降21.55%。1949年中国人民 *** 南下,随军地方工作干部定居近千人。

水利:

【水库】境内水库,始于越王句践之时。南池、吴塘、苦竹塘,均属国内早期小型水库。东汉在若耶溪口筑成之回涌湖,属中型规模,系均质土坝构筑,利用天然山岙泄洪。明代建芝塘湖,缓解夏履江、西小江水患。

建国后,农业生产发展,集体经济壮大,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中期,山区、半山区掀起兴修水利热潮,共建中、小型水库59座,塘坝410座、灌溉塘945座,可正常蓄水564*****万立方米。

【海塘】海塘修筑始于于越。而较为系统,初具规模之海塘建筑首见于《新唐书·地理志》,守李俊之、皇甫温、李左次等均有“增修”会稽海塘之举,可见唐以前境内确已有海塘工程。山阴海塘始载于《嘉泰会稽志》所记“界塘”,比李俊之增修会稽防海塘早36年。

县境海塘,历经自南而北扩展和零星分散逐步联成一体之漫长演变过程。明嘉靖汤绍恩建成三江闸,海塘遂成一线,无多变动,直至60年代后期,随治江围涂工程大规模兴起,海塘堤线急速北移。现境内海塘总长88.*****公里,由萧绍海塘(境内段)18*****公里和围垦大堤69.*****公里组成。海塘结构与施工技术也不断发展,初筑土塘、柴塘,宋兴石塘,清筑鱼鳞石塘、丁由石塘。民国期间出现浆砌块石斜坡塘。建国后又由人力筑塘改为机械筑塘。抗御潮洪能力大增。今之一线海塘,浆砌块石护坡塘已达50~100年一遇防洪标准,抛石土塘已达20年以上一遇之防洪标准。

【闸堰】南宋鉴湖湮废,浦阳江又借道钱清江出三江口入海,平原水利形势明显恶化,水旱剧增。明初戴琥、彭谊、张焕等先后修建扁拖诸闸,并筑坝修塘,整治河湖,稍有缓和。但因无据要津、杀水势、蓄众水之大型排涝枢纽工程,水旱频仍,海塘决筑不绝,劳民耗资。明嘉靖年间太守汤绍恩顺应民心,创筑我国古代著名滨海大闸—三江闸根治水害。《闸务全书》称,自此“旱御有备。旱则闭以蓄之,田足以灌溉;涝则启以泄之,稼不至浸淫。三邑之民,安居乐业”。

钱塘江下游出水主道自南而北变迁,三江闸外自清康熙起出现涨沙之患,三江闸遂由130多年之全盛期,转入效能衰减期。平原抗旱除涝又显艰困。建国后,相继建成马山闸、新三江闸等大中型排涝骨干工程,绍兴平原水利局面一新,旱涝灾害得到较好防御。

【河湖整治】建国前夕,境内河湖多岸塌堪倾,湖淤河塞,涝不能畅泄,旱无力久抗。建国后围绕发挥河湖蓄泄效能,以“上蓄、中疏、下泄”为整治原则,上游兴修蓄水滞洪之塘库;中下游全面整理闸江,疏拓河道;沿海兴建大中小水闸等工程。共疏挖河道826.3公里,拆建阻水桥梁580座,河道砌石护岸125*****公里。

绍兴概况

长话区号:0575

邮政编码:312000

位置:位于宁绍平原西部,南屏会稽山,北濒钱塘江,西连杭州,东接宁波,总面积7950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101平方公里。

区划:现辖越城区及绍兴县、新昌县、诸暨市、上虞市、嵊州市。

人口:426万,其中市区人口31万。

绍兴名人榜:

1:鲁迅,原名周树人

2:秋瑾,就义于绍兴市区古轩亭口

3:蔡元培,原北大校长

4:徐文长,即徐渭。

5:周恩来

6:西施

7:越王勾践

绍兴名胜古迹:

1、鲁迅故里

2、鉴湖

3、兰亭国家森林公园

4、西施故里

5、柯岩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6、五泄风景区

推荐几个名人的纪念景点。

绍兴鲁迅纪念馆 顺着鲁迅路走

绍兴吼山 位于绍兴市区以东十二公里处的皋埠

绍兴放生池 位于曹山上

绍兴烟萝洞 位于绍兴市区以东十二公里处的皋埠

五泄(绍兴诸暨) 位于诸暨市西北20公里处

西施殿(绍兴诸暨) 位于诸暨市城南半公里许浣沙溪畔

绍兴简介及交通 位于于浙江杭州湾畔,会稽山下。

绍兴东湖 浙江省绍兴市东湖风景区

绍兴柯岩 绍兴城往西行车12公里

绍兴兰亭 浙江省绍兴市兰亭

绍兴鲁迅故居 在鲁迅纪念馆的一侧

绍兴大禹陵 位于绍兴市区东南6公里

绍兴会稽山 位于绍兴城东南

斗岩(绍兴诸暨) 处于诸暨市南部重镇牌头镇西北

大佛寺(绍兴新昌) 新昌西南1公里

穿岩十九峰景区(绍兴新昌) 位于新昌城西南22公里

绍兴沈园 在城内延安路洋河弄

绍兴鉴湖 位于绍兴城西1.5公里

绍兴羊山石佛 位于绍兴齐贤镇境内下方桥

绍兴咸亨酒店 鲁迅路44号上的“咸亨”发祥地

绍兴塔山 浙江省绍兴市城区景区,绍兴城南端

绍兴鲁迅百草园 在鲁迅故居的后面

绍兴三味书屋 鲁迅纪念馆对面

大通学堂(绍兴) 浙江省绍兴市府横街258号

绍兴蔡元培故居 在绍兴市区笔飞弄西侧

绍兴棋盘石、云石 位于绍兴市区以东十二公里处的皋埠

绍兴八字桥 位于绍兴市区八字桥直街东端

绍兴古越藏书楼 绍兴市区胜利西路503号

绍兴青藤书屋 在绍兴市区前观巷大乘弄

绍兴戒珠寺 市区西街

绍兴秋瑾故居 绍兴市区塔山西麓和畅堂

绍兴秋瑾纪念碑 浙江省绍兴市城区景区

绍兴周恩来祖居 浙江省绍兴市劳动路369号

绍兴府山越国遗址 位于绍兴城西府山公园

绍兴吕府 浙江省绍兴市府横街258号

禹王庙(绍兴) 绍兴市东南4公里的会稽山麓

绍兴莲花落(绍兴 绍兴

绍兴石佛寺 绍兴石佛寺

西施山遗址(绍兴) 在绍兴五云门外有座土丘

马臻墓(绍兴) 绍兴

绍兴西施山遗址(绍兴) 在绍兴五云门外有座土丘

观宗寺(绍兴) 位于宁波市区灵桥路

土谷祠(绍兴) 绍兴失区

绍兴市香炉蜂 绍兴市稽山门外

绍兴市印山越王陵 位于绍兴市区西南12公里

绍兴市风雨亭 位于浙江省绍兴市府山西南峰

绍兴新昌十里潜溪 出新昌县城西5公里,经茶壶

绍兴府山景区 位于绍兴市区西南

绍兴蕺山景区 位于绍兴市东北面

绍兴兰亭景区 地处绍兴市郊西南

绍兴塔山景区 位于绍兴市区西南

绍兴古纤道 位于绍兴县柯桥镇、湖塘镇地界的

绍兴百丈飞瀑 浙江省绍兴市嵊州市王院乡境内

绍兴城隍殿 浙江省绍兴市安昌古镇

绍兴曹娥庙 浙江省绍兴市上虞

绍兴师爷馆 浙江省绍兴市安昌古镇

绍兴作为年号

南宋皇帝赵构年号(1131年 - 1162年)';

西辽仁宗耶律夷列年号(1151年 - 1163年)。

“绍兴”的由来

南宋赵构皇帝被金人所逼,到处奔窜于江浙一带。公元1131年逃至绍兴(那时是越州)觉得心情很好,江山会被收复,所以有了一句“绍祚中兴”,并改元为绍兴,而越州也就成了绍兴城。

声明:犀牛文库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admi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