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安旅游景点有哪些
台安县,位于辽宁省中部略偏西南,辽河三角洲腹地。台安旅游景点主要有西平省级森林公园、台安少帅陵旅游风景区、张学良出生地纪念馆、福隆寺、大麦科湿地自然保护区等等。
1.西平省级森林公园
是辽河平原上不可多得的绿色资源,地处千山、医巫闾山的交通要道上。公园占地5400亩,苍松翠柏连绵不绝,碧水蓝天共成一色。园内生长百余种木本植物和多种野生动物,形成独特的野生生态环境。人工湖、狐狸洞、雁尾湖渔场、金色沙滩、了望塔等景观更是锦上添花,成为人们休闲、度假的理想场所。
2.台安少帅陵旅游风景区
位于鞍山市台安县西平林场,少帅陵是为了缅怀有名爱国将领张学良的历史功绩,弘扬其爱国主义精神,表达了台安和海内外人民对张学良将军的无限崇敬之情和美好愿望,由张学良出生地研究会以民间筹资的形式修建的人文旅游景观。
3.张学良出生地纪念馆
占地600平方米,主体建筑是四间青砖瓦房,共设三个展室:第二、三展室介绍张学良生平,有实物、照片。1993年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和鞍山市人民 *** 首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4.福隆寺
始建于明朝正德年间,距今已有四百余年的历史,几经风雨,几度兴衰。1994年经鞍山市人民 *** 批准复建。重建后的福隆寺由天大雄宝殿、观音殿、念佛堂、地藏殿、财神殿、天王殿、钟鼓楼、般若楼等部分组成。
5.大麦科湿地自然保护区
大麦科湿地自然保护区总面积45平方公里,东西长18公里,南北宽2.5-3.5公里,属保护区以柳河、旧绕阳河下游入辽河冲积河滩地为主,动植物资源丰富,有75种国家、省级保护的野生动物。诸多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美不胜收,大明潭、明长城遗址、岳家林场、八一水库景区风景秀丽;陈德生烈士陵园,高升采油区等景观独具特色。
西平县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铜山风景区
南海禅寺
竹沟革命烈士陵
杨靖宇将军旧居
薄山湖风景区
嵖岈山
西平县详细资料大全
西平位于河南省中南部,北接漯河市源汇区,南望驻马店市,东临上蔡县,西部与平顶山市舞钢市毗邻。南距武汉300公里,北距新郑国际机场130公里,位于郑州及武汉两大都市“一日经济圈”内。京广铁路、京珠高速公路、107国道纵贯全境。属于驻马店市。
全县有人口86万(2017年),面积1089.77平方公里。1991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对外开放县,1994年被农业部定为“乡镇企业东中西部合作示范工程试点”县,2002年被河南省评为创建省级文明卫生城市先进县。2009年“国家科技富民强县试点县”。
2018年9月25日,获得商务部“2018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荣誉称号。
基本介绍 中文名称 :西平县 外文名称 :Xiping County 别名 :柏城 行政区类别 :县 所属地区 :中国河南 下辖地区 :柏城街道、柏亭街道、柏苑街道 *** 驻地 :西平县人民 *** 驻柏城街道 *** 区号 :0396 邮政区码 :463900 地理位置 :北纬33度10分 东经113度36分 面积 :1089.77平方公里 人口 :86万(2017年) 方言 :中原官话(蔡鲁片) 气候条件 :湿润大陆性季风型气候 著名景点 :棠溪源风景区、战国冶铁遗址 机场 :新郑机场 火车站 :西平站 车牌代码 :豫Q 城市地标 :宝严寺塔 行政代码 :411721 历史沿革,行政区划,地理环境,地貌境域,气候,水文,人口,交通,经济概况,之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社会事业,教育事业,文化事业,广播电视,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旅游,历史文化,名称来历,饮食,民间艺术,著名人物,荣誉, 历史沿革 西平在旧石器时代已有人类繁衍生息,新石器时代形成部落。 嫘祖木雕 西周时,西平为柏皇氏后裔封地。 春秋时,古帝柏皇氏后裔的封地柏子国,故址在今柏亭及舞钢市部分地区。周景王贵十四年(公元前531年),柏国为楚国所并。《通志.氏族略》载:“柏国在今蔡州西平县,为楚所灭,子孙以国为氏”。战国时期属韩国。 秦属颍川郡。 西汉高祖四年(公元前203年),置西平县(今县吕店乡),属汝南郡。甘露三年(公元前51年),封于定国为西平侯。新莽改西平为新亭。 东汉属豫州刺史部汝南郡。建初七年(公元82年),置西平国。 章和二年(公元88年)仍为西平县。 永初二年(公元108年),在西平、上蔡之间置定颖县,历经魏、晋,至南朝刘宋废。 三国属魏豫州汝南郡。 东晋大兴二年(公元319年)归属后赵,永和七年(公元351年)属前燕,太和五年(公元370年)属前秦,前秦亡后归东晋。南北朝时,初属南朝刘宋,后属北魏,改置为襄城郡,郡治在今县城西22.5公里师灵。北魏献文帝天安年间(公元466~467年),分西平县置武阳县。北齐改置为文成郡,属豫州汝南郡。北周因之。 隋属汝南郡。开皇初废文成郡,大业末县废。 唐属河南道豫州。唐武德四年(621年)复置西平县,属道州(今漯河市郾城区)。 西平县 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并入郾城县,属豫州。 天授二年(公元691年)分郾城县复置西平县,不久又废。 开元四年(公元716年)再置西平县,治所移今址,属仙州(今叶县)。 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仙州废,改属豫州。 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改豫州为汝南郡,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复改汝南郡为豫州。 宝应元年(公元762年)属蔡州,元和十二年(公元817年)属殷州(今漯河市郾城区)。 长庆元年(公元821年)殷州废,仍属蔡州。 五代时属河南彰义军蔡州。 宋属京西北路蔡州汝南郡淮康军。 金属南京路蔡州防御使。太和八年(1208年)升蔡州为镇安军。 元属汴京路蔡州,至元三十年(1293年)升蔡州为汝宁府。 明属河南布政司汝宁府。 清属汝宁府,隶南汝光兵备道(光绪末年改为南汝光淅兵备道)。 中华民国初属汝宁府,民国三年(1914年)8月府废,改属河南汝阳道。 民国十七年(1928年)直属河南省 *** 。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11月,属河南省行政第八区,直至西平解放。 1948年8月, *** 西平县委和县民主县 *** 成立。 1949年3月,属确山专区。8月,确山专署迁驻信阳市,改称信阳专区。1965年7月属驻马店专区,1970年属驻马店地区,2006年属驻马店市至今未变。 行政区划 西平县辖3个街道、8个镇、8个乡(其中1个民族乡):柏城街道、柏亭街道、柏苑街道、师灵镇、五沟营镇、权寨镇、出山镇、盆尧镇、嫘祖镇、宋集镇、二郎镇、重渠乡、人和乡、谭店乡、芦庙乡、杨庄乡、专探乡、蔡寨 *** 乡、焦庄乡;老王坡农场。 行政区划 地理环境 地貌境域 西平地势西高东低,西部浅山丘陵区属伏牛山余脉,面积96.4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8.85%,有大小山峰10余座,更高海拔553米;中部、南部有缓岗,面积60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5.5%;东部平原面积933.37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85.65%。 气候 西平县地处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带,属亚湿润大陆性季风型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年均日照时数2157.2小时,平均气温14.8℃,无霜期221天,降雨量852mm,春季多西北风,夏季多东南风,平均风速2.3米/秒。 水文 境内河流属淮河流域的洪、汝水系,流域面积在5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共69条,其中洪河、柳堰河、淤泥河为本县3条主要河流。 人口 根据第2000年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767214人,其中:柏城镇53892人、五沟营镇 40137人、权寨镇 34083人、师灵镇 39195人、出山镇 24477人、环城乡 57816人、重渠乡 39182人、盆尧镇 62075人、人和乡 40564人、宋集乡 37640人、谭店乡 47622人、吕店乡 38521人、酒店乡 15783人、芦庙乡 41534人、杨庄乡 34554人、专探乡 53627人、二郎乡 49380人、蔡寨 *** 乡 14384人、焦庄乡 32494人、老王坡农场虚拟乡 10254人。 交通 北距新郑国际机场130公里,南距武汉300公里,位于郑州及武汉两大都市“半日经济圈”内。京广铁路、京港澳高速公路、107国道、京广高速铁路纵贯全境,省道高兰公路横穿东西,交通运输十分便利。 新建了西酒公路、东西环公路等一批县乡公路,完成了“村村通”工程140公里,全县80%的行政村实现了村村通。县乡公交、城镇计程车业发展迅速,建成农村客运站11个,居民出行条件明显改善。 经济概况 西平县2015年全年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6.0928亿元,增长18.9%;全年实现生产总值165.3亿元,增长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8.5亿元,增长2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9539元,增长9.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153元,增长12.5%;各项存款余额163亿元,增长21.3%;各项贷款余额64.3亿元,增长23.1%。 之一产业 2004年,全县粮食种植面积为12.13万公顷,其中优质小麦面积4.67万公顷。粮食总产量为670396吨,增长38.5%。被农业部命名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小麦综合生产能力科技提升试点县。种植结构调整取得新成就。瓜菜生产基地已经形成,发展无公害瓜菜生产基地1万公顷;西瓜种植面积达7000公顷;节水莲藕和莲鱼共养示范区已形成规模,种植面积133公顷;食用菌种植已形成规模和特色,年产值近1.4亿元。 农业生态示范区采用标准化养殖和公司加农户经营模式,年出栏无公害生猪5万头,被省畜牧局确定为全省首批无公害畜产品企业。全县全年出栏生猪150万头、家禽445万只、羊66.5万只、牛2万头、兔185万只,年末生猪存栏118万头、家禽存栏750万只、羊存栏63.5万只、大牲畜存栏6.5万头、兔存栏125万只;肉类总产量达13万吨,禽蛋产量达4.5万吨,实现畜牧业产值13.5亿元。 西平县被授予“全省畜牧系统先进集体”、“畜牧强县”。造林绿化稳步发展。以“两道一区”(河道、通道、林业精品小区)绿化为重点,全年共植树800万株,新植幼树成活率在95%以上,保存率在90%以上。农田水利建设获省“红旗渠精神杯”。全年新打机电井1200眼,建设水利示范园区7000公顷,修建塘堰坝180座,新增有效灌溉面积3700公顷、旱保田2000公顷,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0平方公里。 第二产业 2004年,工业生产保持较快增长。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701930万元,同比增长3.2%;乡镇企业完成产值1071660万元,增长10.5%。工业投入力度加大,新建、续建项目121个。投资300万元以上的工业项目48个,计画总投资14.67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0.7亿元,累计完成投资3.7亿元。其中,中农海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尿素合成氨联产甲醇项目累计完成投资9000多万元;国仁制药GMP项目完成投资3000万元,已通过认证并试产;骏马精细化工有限公司年产500吨塑胶萤光增白剂系列产品项目完成投资1400万元,已安装试产;金鑫针织品与恒星毛织品出口项目完成投资4000万元。全县限额以上工业完成总产值121654万元,同比增长18.6%;销售产值107857万元,增长19.3%;销售收入101740万元,增长11.7%;实现利税8353万元,增长19.7%。 第三产业 2004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4.85亿元,增长10.3%。新增个体工商户1596个、私营企业44个,年底全县个体工商户累计达12494个、私营企业220个。市场年交易额11.5亿元,上缴利税300万元。全年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0109万元,增长24.1%,其中一般预算收入10020万元,增长23.9%;财政支出完成40667万元,其中一般预算支出39212万元,增长38.7%。年末金融机构存款余额为31.3亿元,增长17.6%;各项贷款余额为18亿元,增长5.7%。 2004年,全年完成公路建设总投资3156.3万元,其中县乡道路总投资2552万元。境内干线公路好路率达80%,县乡公路好路率达85%。全年完成供电量26103.37万千瓦时,增长10.9%,其中工业用电量14927.18万千瓦时,增长14.9%。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01年县委县 *** 投资6000万元在县城西侧建成了一所高标准、现代化的新杨庄高中,2003年12月学校整体搬迁完毕;投资5000万元完成了西平高中新校区已投入使用;杨庄高中、西平高中分别于2006年、2007年通过验收,顺利成为河南省示范型高中。引进江西上饶教育投资集团投资8000万元,兴建了西平县文成中学;2016年,投资1.2亿元的县第四中学、投资8000万元的华夏实验国小、投资2亿元的县第六中学、投资1.5亿元的县第八中学已投入使用,改建公办国小附属幼稚园93所。县第五初级中学和6所农村寄宿制国小建成投入使用,4621名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全部入学就读。全县教育、教学条件明显改善。 西平县中等教育的学校主要有:西平高中、杨庄高中、芦庙高中、文成中学、西平县职业中专、西平卫校等。 文化事业 2013年,投资464万元建成了县宣传文化中心,成立了县炎黄文化研究会,加大对历史文化的研究开发。文化事业单位全部完成转企改制,董桥遗址入选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华母亲颂》荣获中国民歌十大金曲金奖,成功举办嫘祖故里拜祖大典,冶铁铸剑、剪纸、书画等文化产业正在兴起。 广播电视 2013年城区有线电视全部实现数位化,收视频道达120套,现在正逐步向乡镇地区改造升级。 医疗卫生 2013年,投资4000万元新建了县医院综合病房大楼,投资3500万元建成了中医院门诊大楼,投资3500多万元改造扩建了7个偏远乡镇卫生院,全县医疗卫生条件进一步改善。2016年,新农合大病保险全面实施;县医院外科病房楼、县卫生监督所和120急救中心主体工程已完工;盆尧、嫘祖、出山、重渠4个乡镇卫生院改扩建、123个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项目已完成;平安骨科等医养结合型医院蓬勃兴起。 社会保障 2013年,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企业职工基本生活费、失业保险金、养老保险金发放率100%。农村特困户、五保户等困难群体做到应保尽保,应助尽助。2016年,新增城镇就业7271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8200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3491人,困难人员实现就业1106人,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失业保险费率由3%降至2%。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参合率进一步提高,社会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建成各类保障房7.2万平方米,改造农村危房2500户;新解决了5.5万人安全饮水问题。 旅游 西平历史悠久,古迹众多。境内有龙山文化遗址、东周灰坑遗址、战国冶铁遗址、宋代宝严寺塔、棠溪源森林公园等名胜古迹和自然景观。 棠溪源风景区位于河南省西平县城西南42公里处,总面积38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95%以上。分为棠溪峡、棠溪湖、蜘蛛山、跑马岭4个游览区,集绮丽秀美的自然风光与厚重深沉的炎黄文化于一体,是祖之源、剑之源、水之源。 战国时期冶铁遗址:城西南38公里处有酒店冶铁遗址,为战国时期韩国的冶铁重地。其重要文物冶铁炉被当代权威冶金专家誉为“天下之一炉”。 宝严寺塔,俗称“东关塔”,位于河南省西平县县城东关。在原宝严寺外西侧,故名。 历史文化 名称来历 据传西平是黄帝元妃嫘祖的故乡。嫘祖是西陵氏的女儿,西平原有西陵亭,即西陵氏所居。因为“西陵于夷”故名西平。 饮食 早点类:胡辣汤、水煎包、小笼包、油馍、豆浆; 小吃类:热豆腐、咸豆腐脑、热干面、凉皮,米皮,米线、凉粉; 面食类:粉浆面条、芝麻叶面条、捞面条、牛肉饸饹面、河南卤面、河南拉面、河南烩面、烙菜馍、烙馍、发面饼、芝麻焦馍、磨糊、卤面条; *** 类:馓子、罐饺子、(卤)羊肝羊肺、羊肉汤; 肉食类:烧鸡、板鸭、卤牛肉、卤兔肉、卤狗肉、卤羊蹄 ; 特产:豫坡酒、棠河酒、棠溪宝剑、小磨香油; 地方名吃:东关豆腐脑、罐饺子、蔡寨红焖狗肉、南关馓子、羊肉汤、北关罐饺子、羊肉汤、粉浆面条、咸豆腐脑。 民间艺术 铜器表演是流传于西平、遂平、郏县等中原民间的一种独具风格的闹年打击乐。西平方言称“打铜器”,以响铜 *** 的大铙、大镲、大鼓为主,表演时撼天动地,音乐洪亮,形象生动鲜明,丰富多彩,演奏技巧性强且表演形式多种多样。在中原地区有一定的代表性,深受民众喜爱民众喜爱。2007年,西平大铜器被列入河南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6月,被国务院列入全国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8年在苏州举办的全国首届农民文艺会演中,西平大铜器乐队代表河南省获得更高奖金穗奖。 著名人物 史载人物: 嫘祖、韩非子、郅恽、郅寿、李咸、和洽、和峤 当代名人: 郭麟阁、张秀卿、于赓虞、陈铭志、苗文华、郜风涛、董贵山 荣誉 先后被定为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县,省级卫生城市,全省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全省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县,省级治安模范县。 1991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对外开放县。 1994年被农业部定为“乡镇企业东中西部合作示范工程试点”县。 2002年被省 *** 定为对外开放重点县。 2004年被省 *** 定为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扩权县。 2005年被定为全省农业综合开发重点县,是全国首批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县; 2006年被定为全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县。 2007年11月,授予“中国嫘祖文化之乡”、“中国嫘祖文化研究中心”、“中国冶铁铸剑文化之乡”、“中国冶铁铸剑研究基地”称号。
台安县景点
张老道家宅、少帅陵、西佛烈士陵园、西平省级森林公园、雷园采摘园等。
1、张老道家宅:张老道家宅位于台安达牛镇岳家村,是典型的晚清“硬三室”建筑。整座房屋均为“磨砖对缝”,屋内巨株擎梁可以看出当时建筑工艺的朴实厚重,它保存完整,历经八十年风雨而岿然不动,在东三省范围内已不多见。
2、少帅陵:少帅陵位于台安县西平森林公园,由功臣坊、正门、纪念堂、衣冠冢、少帅碑林五部分组成。 为了缅怀张学良将军,台安县人民 *** 在辽宁省更大的平原森林公园——西平森林公园内,修建了少帅陵。
3、西佛烈士陵园:西佛烈士陵园 西佛烈士陵园位于西佛镇西南半公里处,在沈盘公路北侧,周围林木参天,郁郁葱葱。在这里长眠着为解放战争而光荣牺牲的53名烈士。陵园四周红砖墙围绕,占地90平方米。正门上镌刻着“烈士陵园”四个大字。
4、西平省级森林公园:西平省级森林公园位于台安县西北部,距县城19公里,距张学良出生3公里,是省级森林公园,同时也是省级然保护区,为辽河平原上不可多得的绿色资源,地处千山、医巫闾山的交通要道上。西平森林公园景色怡人,空气清新,每年吸引着无数的游客。
5、雷园采摘园:雷园采摘园位于鞍羊路北,台安县城东五公里处,雷屯村。雷屯村是鞍山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标杆村,2005年被国家文明委评为全国精神文明先进村。栽植花卉3万余株,垂柳5千株,采摘园400亩,荷花池两个,垂钓园,占地50多亩。
三台旅游景点有哪些
三台云台观、郪江古镇、潼川古城墙、西平古镇、琴泉寺、五层山等。云台观为四川省第二大道观,仅次于青城山;郪江位于四川绵阳三台县,是三台文化的发祥地;潼川古城墙位于三台县城,城高5.3米,周长4.5千米,环城有池。
西平古镇主要景点有念佛楼、古民居、石板街、四大会馆等;琴泉寺位于三台县潼川镇北泉路左侧的长平山腰,因寺后山泉滴声似琴得名;五层山位于三台县建设镇北三公里,山上有美丽的自然风光。
三台县,别称梓州、潼川,隶属四川省绵阳市,位于四川盆地中偏西北部,绵阳市东南部。东与绵阳市盐亭县交界,南与射洪市相邻,西与中江县接壤,北与绵阳市涪城区相连,距绵阳市57公里,距遂宁市100公里,距成都市153公里。
三台县古为郪国,唐为梓州、剑南东川节度使,宋为潼川府路,元明为潼川州,清为潼川府,在历史上一直为四川东部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人文雄厚,名人辈出,孕育了参知政事姚希得、国防部长 *** 等知名人物。
三台辖区面积2659平方公里,为四川百万以上人口的农业大县之一,有汉、回、藏、羌、彝、满、白、土、 *** 尔、蒙古、苗等11个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