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平凹的凹为什么读wa?
01
凹本读āo,只有念“贾平凹”名字的时候才读wā。这是为了照顾贾平凹的家乡人民的念法才新创的字音。因为凹地容易积水形成水坑-“洼”,所以很多老人们习惯把“凹”读“洼”。另外,很多父母喜欢在孩子的名字中加上娃字,如贾平娃,这是烂名好养的风俗。
凹是一个汉字,拼音为āo(wā在字典中清除)。凹有两个意思,即周围高,中间低,与“凸”相对; 意同“洼”(多用于地名)。 贾平凹“自传”:贾平凹-姓贾,名平凹,无字无号;娘呼“平娃”,理想于通顺,我写“平凹”,正视于崎岖,一字之改,音同形异,两代人心境可见也。生于1952年2月21日。孕胎期娘并未梦星月入怀,生产时亦没有祥云罩屋。幼年外祖母从不讲什么神话,少年更不得家庭艺术熏陶,祖宗三代平民百姓,我辈哪能显贵发达?原籍陕西丹凤,实为深谷野洼;五谷都长而不丰,山高水长却清秀。离家十年季季归里,因无衣锦还乡之欲,便没“无颜见江东父老”之愧。先读书,后务农;又读书,再弄文学;苦于心实,不能仕途;拙于言辞,难会经济;捉笔涂墨,纯属滥竽充数。若问出版的那几本小书,皆是迷朽玩意儿,哪敢在此列出名目呢?如此而已。
贾平凹的凹为什么读wa?
这是为了照顾贾平凹的家乡人民,新创的字音。因为凹地容易积水形成水坑“洼”,所以很多老人们习惯把“凹”读“洼”。
凹āo、wā
一、āo:周围高,中间低,与“凸”相对:凹透镜。
二、wā:同“洼”(用于地名):核桃凹(在中国山西省)。
扩展资料汉字笔画:
相关组词:
1、鼻凹[bí āo]
鼻翼两旁凹下去的地方。
2、凹槽[āo cáo]
物体表面上凹下的槽。
3、湫凹[qiū āo]
低洼。
4、凹答[āo dá]
凹凸。高低不平。
5、凹穴[āo xué]
周围高,中间低的洞穴。
贾平凹的凹为什么读wa?
只有念“贾平凹”名字的时候才读wā。这是为了照顾贾平凹的家乡人民的念法才新创的字音。因为凹地容易积水形成水坑-“洼”,所以很多老人们习惯把“凹”读“洼”。另外,很多父母喜欢在孩子的名字中加上娃字,如贾平娃,这是烂名好养的风俗。
人物介绍:
贾平凹,本名贾平娃,1952年2月21日出生于陕西省丹凤县棣花镇 ,中国当代作家 。
1973年,开始发表作品 。1975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1982年起,从事专业创作 。1986年,出版长篇小说《浮躁》 。1987年,出版长篇小说《商州》 。1988年,凭借《浮躁》获得第八届美孚飞马文学奖铜奖 。1992年,创刊《美文》。
1993年,出版长篇小说《废都》 。1995年,出版长篇小说《白夜》。1996年,出版长篇小说《土门》 。1997年,凭借《废都》获得法国费米娜文学奖 。1998年,出版长篇小说《高老庄》 。2000年,出版长篇小说《怀念狼》 。
2002年,出版长篇小说《病相报告》,2003年,担任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文学院院长 。2005年,出版长篇小说《秦腔》。2007年,出版长篇小说《高兴》;同年,凭借《秦腔》获得第七届茅盾文学奖 。2011年,出版长篇小说《古炉》 。
2014年,出版长篇小说《老生》 。2018年4月,出版长篇小说《山本》 ;同年,当选西咸新区作家协会名誉主席 。2019年9月23日,长篇小说《秦腔》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2020年9月,出版长篇小说《暂坐》和《酱豆》 。
以上内容参考于百度百科-贾平凹
贾平凹的凹为什么读wa?
这是为了照顾贾平凹的家乡人民,新创的字音。因为凹地容易积水形成水坑“洼”,所以很多老人们习惯把“凹”读“洼”。另外,很多父母喜欢在孩子的名字中加上娃字,如贾平娃,这是烂名好养的风俗。
扩展资料
为什么“凹”字念wa?
wa在字典中已经清除,“凹”现在的拼音为āo。
● 凹 āo
◎ 周围高,中间低,与"凸"相对:~凸不平。~透镜。~版印刷(印刷术之一,与"凸版印刷"相反)。
汉英互译详解
1、凹 āo 【形】 周围高,中间低〖concave;hollow;sunken;dented〗 其湖无凹凸,平湖无高下。--《神异经·北方荒经》 又如:凹岸;凹面;凹洼(凹陷);凹地;凹处详解
2、台湾人常说的"凹",为福建话(闽南语),也就是所谓台语,是"坚持下去、硬撑下去、意欲过关、挺过去"的意思。 被凹:被人勉强,遭强人所难;硬凹:狡辩、不认账、逞强。
贾平凹的凹为什么读wa(贾平凹的凹读wa是因为方言)
贾平凹是我们当代著名的作家,前一阵子诺贝尔文学奖将要揭晓的时候,他还作为热门候选作家出现在大众的视野当中。大家可能都知道,写这个人好写,但是如果口头谈论起来就颇有些难度了。
究其原因,还是他名字中“凹”的读音的问题,在我们的常识中,这个字读作āo,但是我们常常在一些公共场合或者 *** 场合中听到别人包括贾平凹本人都将其读作wā。
为什么呢?明明《新华字典》里“凹”这个字只有“āo”这个音,凭什么读到他的时候就要改成“wā”呢?
本尊解释:小名演化而来现在最权威的解释也就是贾平凹本人的解释:
贾平凹姓贾,名平凹,无字无号;娘呼“平娃”,理想与通顺,我写“平凹”,正视于崎岖,一字之改,音同形异,两代人心境可见也。
意思就是说他小时候的小名叫做“平娃”,在陕北地区,很多农村为了求孩子好养都会给孩子取一些很简单,很朴实的名字,类似于“x娃”就是典型的一种。
然后又说自己长大了觉得这个名字不太具有“文学性”,并且也不太通顺,正好“凹”字与“娃”字读音相同,而且“平凹”还有“克服困难”之意,所以索性就将“平娃”改成现在的名字。
那么大家又要提出疑问了,为何“娃”会和“凹”同音?当然是因为当地陕西地区的方言是这么念。那有的人就开始不服了,为什么他们的方言念wā,我们的普通话也要跟着念wā呢?
其实我觉得,这并不是一个横向的地区方言问题,而是一个纵向的古今发音问题。
深入考证:方言还是古语?我们在查阅资料的时候,发现第六版的《现代汉语字典》中“凹”字增加了“wā”的读音,由是产生了一个大胆的猜想:在某一段时间内,“凹”字确实是又“wā”的读音的,那么,剩下的任务就是找历史上的“凹”字在那个时期有此读音,又是怎么演变的呢?
要想了解一个字在古代的读音如何,字义如何,之一步就是查《康熙大字典》,这部著作是康熙年间皇帝下令命人编修的,可以说是古代字书的集大成之作,引用了诸多中古时期的字书,我们可以以此为起点来顺藤摸瓜。
《康熙字典》引《唐韵》中对其解释说“乌洽切”,即念wā。引《集韵》中对“凹”字读音的另外一种解释,即”於交切“,此时也就是念”āo“。
《集韵》10卷中对“凹”字还有有这样的解释:“ 窊也”。而其对“ 窊”字的读音解释为“乌化切”(wā)。同时期的韵书重修《广韵》5卷中对“ 窊”字的读音同样解释为:“乌瓜切”。所以我们可以认为《集韵》中的“凹”字也有“wā”的读音。
《唐韵》是唐朝时期的一部韵书,现已经失传,《康熙字典》中的解释应该可以说明唐朝时期”凹“字还只有“wā”的读音。而《集韵》和《广韵》都是北宋时期编修的韵书,说明北宋时期这是一个是一个既念“āo”又念“wā”的多音字。并且这种读法一直保留到了康熙年间。
但是这中间已经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宋朝至明清的许多字书,如《类篇》,《字汇》,《正字通》中对“凹”读音的解释大都只是“於交切”,“乌高切”,也就是他们只记载了“āo”这一个音,说明从唐以后,”āo“音逐渐变为强势音,”wā“音已经变得不很重要了。
可见在读音上已经为其读”wā“找到了根据,那么意义上呢?
上文我们提到有字书将“凹”字解释为“ 窊也”,那“ 窊”字又有什么含义呢?
《康熙字典》与《王力古汉语字典》中对” 窊“的解释中都有”下凹,下陷“的含义,可见” 窊“字与”凹“字意义是相通的,在古代很可能两个字是通用的。在古代,两个字意义相通,其读音往往也就相近,这两个字是比较符合这个规律的。
此外,我们注意到《汉语大词典》以及《汉语源流词典》中中对”凹“字读”wā“时的解释为 ” 同’洼‘,用于地名“。由此观之,这两个字可能也存在一定的额关系,不过这并没有在古代的一些字书中找到根据,所以只能从象形的角度来进行剖析。
从字形演变的角度来看,”凹“和”洼“还真有一些渊源:在《象形字典》中我们查到:”圭“,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蛙”的省略。加上三点水表示水中有蛙,意即存水的洼地时间长了都有了青蛙。造字本意即”山间积水有蛙的低凹地“。既然能够积水,必然说明此地地势低,也就是“凹”字所表示的“下凹”之意。
二者意思相近,可能在历史上某一时期二者也是相互通用的,所以读音相近也不足为奇,不过对此已无法进行考证。
杂言:阴平还是阳平?明白了“凹”字读音与意义发展的渊源,我们就来解决下一个问题。贾平凹先生说他小名为“平娃”,后来改为“平凹”,是声音相同,如我们上边所说,已经确定“凹”字有“wā”的音了。但是还有一点疑惑,“娃”的声调是阳平,也就是我们说的二声,而“wā”的声调是阴平,就是我们说的一声,这又该如何解释呢?
其实古代语音的变化是非常复杂的,上文只是将“乌化切”和“乌洽切”笼统地归为“wā”,其实真正的读音应该是去声,之所以在声调问题上不那么细致是因为声调极易发生变化,它会受到地域因素的影响,甚至会因人而异。
比如一些地方的方言系统整个就是普通话的声调变体,我想比较突出的就是河南方言,网上流传的“河南人念冯绍峰就是倒过来念这三个字”,其实说的就是河南方言中的声调问题。
还是回到“凹”的声调上来,这也许就是陕西地区方言的特点,既然普通话中人们都习惯念阴平声,那我们觉得还是念阴平声比较好。
结语:抛砖引玉之词以上就是本人关于贾平凹先生名字读音的一点想法,我曾见过很多人说为什么贾平凹那里的方言念什么我们就念什么,不应该按照普通话里面的念嘛?
其实本没有人逼迫我们必须要念什么,我们想怎么念就怎么念。但是贾平凹先生说念“wā”的确是有其道理的,不只是方言原因,还有一些历史文化原因,是与语言的古今发展有着密切联系的。
关于这个问题历来有很多人论述,今天我们只是从文字语音流变的角度予以解释,渴望大家提出更加有理有据的解释。
如有谬误,请不吝赐教。
主要参考文献:《康熙字典》,《集韵》,《广韵》,《玉篇》,《汉语大词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