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下曲其三是什么意思
塞下曲(其三)译文如下:
骏马像狂风般地驰骋,在清脆的马鞭挥动声响中,飞快地奔出了渭桥。我们全副武装离开京城开赴边疆,奉命前去击破前来侵扰的匈奴。敌人的队伍被瓦解,边境的危机被解除,敌军的营寨已空无一人,战争的气氛消失了。成就大功而画像麒麟阁的,只有霍去病一人。
原文:
塞下曲(其三)
唐李白
骏马似风飙,鸣鞭出渭桥。
弯弓辞汉月,插羽破天骄。
阵解星芒尽,营空海雾消。
功成画麟阁,独有霍嫖姚。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塞下曲其三古诗原文及翻译
塞下曲其三古诗原文及翻译如下:
塞下曲·月黑雁飞高【唐·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翻译:High in the faint moonlight, wildgeese are soaring, tartar chieftains are fleeing through the dark and we chase them, with horses lightly burdened, and a burden of snow on our bows and our swords。
诗词赏析:首二句交代了事情发生的时间及背景,“月黑雁飞高”。无月,所以天黑;雁飞高,所以寂静。这样的景,并非眼中之景,而是意中之景。雪夜月黑,本不是雁飞的正常时刻。而宿雁惊飞,正透露出敌人正在行动。寥寥五字,既交待了时间,又烘托了战斗前的紧张气氛,直接逼出下句“单于夜遁逃”来。
单于本是古匈奴的君主,这里借指敌军统帅。敌军在夜间行动,应当有各种可能。然而诗人但谓“单于夜遁逃”。读诗至此,顿觉一股豪迈之情扑面而来。敌人夜间行动,并非率兵来袭,而是借夜色的掩护仓惶逃遁,由此也可见唐朝军队的英勇威武。诗并没有描写白天的战斗场面,而是直接写在月黑雁高飞夜里,敌酋遁去,我军纵兵追擒,这是自然的发展。
敌人逃走了,接下来该怎么办呢?“欲将轻骑逐”,是追兵将发而未发。不用大军而仅派“轻骑”,绝不仅仅因为快捷,同时也还显示厂一种高度的自信。仿佛敌人已是瓮中之鳖,只须少量“轻骑”追剿,便可手到擒来。当勇士们列队准备出发时。虽然站立不过片刻,而大雪竟落满弓刀。“大雪满弓刀”一句,将全诗意境推向 *** 。
在茫茫的夜色中,在洁白的雪地上,一支轻骑兵正在集结,雪花顷刻便落满了他们全身,遮掩了他们武器的寒光。他们就象一支支即将离弦的箭,虽然尚未出发,却早就满怀着必胜的信心。这是一幅非常动人的画图:在静谴中蕴藏着呐喊,在昏暗中酝酿着闪电。虽然是在漆黑的夜间,勇士们被白雪勾画出的英姿仍然是“焕尔触目”。
全诗只有短短20个字,却饱含了大量的信息,激发读者产生无穷的想象。作者并没有直接描写战斗的场面,但通过读诗,完全可以通过领悟诗意和丰富想象,绘出一幅金戈铁马的战争画图来。
“弯弓辞汉月,插羽破天骄。”——《塞下曲六首·其三》
这首《塞下曲》六首的第三首描写了从京师出兵、边关杀敌到功成列阁的全过程,展现了将士们报国杀敌的热情和马上博功名的渴望。
“骏马似风飙,鸣鞭出渭桥。”战马像风一样飞驰,通过渭桥奔向前线,“鸣鞭”是马鞭抽打马匹的声音,“渭桥”指出了出兵的起点路线。这一句通过战马飞驰的场景和鸣鞭的动作形象的刻画出了将士们杀敌心切和士气旺盛,同时我们也可以从行军的快速知道前方战况的紧急。
“弯弓辞汉月,插羽破天骄。”用十个字写出了从出兵到破敌的全过程,“汉月”是汉地的月亮,用在这里指代朝廷、都城、出兵的地点,“天骄”是天之骄子之意,西汉时称北方匈奴单于为天之骄子,用在这里借指北方游牧民族,这一句用“弯弓”借指出兵,“插羽”是破敌的战斗。
从出兵到破敌,颔联没有描写战争的场景,却显得十分自然流畅,我们可以推断出破敌的过程是十分顺利的,一方面原因是我们从首联看到的将士们士气之旺盛,另一方面也得益于前方将领的出色指挥。
“阵解星芒尽,营空海雾消。”一句描写的是战斗结束后的场面。古人认为战争与天上的星星有关,当主兵的星星大放光芒的时候就会有战争爆发,光芒消失时就意味着战争的结束。“海”指北方的瀚海、草原,“海雾”是指笼罩在草原上的战争气氛。这一联的意思是说随着敌人的阵型被瓦解,营垒被击破,天上的主兵的星宿也渐渐暗淡了光芒,战争的阴云已经消失,不复存在。
“功成画麟阁,独有霍嫖姚。”战争结束了,出征的将士们就要回到京师去接受封赏。“麟阁”是西汉未央宫中的一座阁楼,是记录功臣的地方。《三辅黄图·阁》一书中说:“麒麟阁,萧何造,以藏秘书,处贤才也。”汉宣帝曾经将霍光等十一位功臣的画像挂在“麟阁”上以表彰他们的功绩。
“霍嫖姚”是汉代名将霍去病,他因功被封为嫖姚校尉,在这里代指前线破敌的指挥将领。班师回京叙功,名列麟阁,只有领兵将领,普通的将士们并没有享受到这份殊荣,但是正是由于这众多默默无名的士兵们的英勇杀敌,才换来“破天骄”、“星芒尽”、“海雾尽”的战果。
尾联中诗人有为普通士兵抱不平之意,不过这样功誉归一人的情形应该是比较常见的,即使是这样,每次面临外敌入侵时,普通将士仍然满怀报国 *** ,英勇杀敌,抵御外侮。
全诗具体场景虽然描述不多,但读来仍能感受到战争场面的宏大,从出兵时的豪情,到破敌时的雄壮,最后以叙功的感慨结束,整首诗给人一种斗志昂扬、气势雄浑的感受。
古诗塞下曲其三
塞下曲(其三)
唐-卢纶
月黑雁飞高,
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
大雪满弓刀。
古诗《塞下曲·其三》的原文是什么?
《塞下曲》,全诗共有六首,以其二和其三最为出名,李白也凭这两首诗在唐诗史上留下了他响亮的大名。那么古诗《塞下曲·其三》的原文是什么呢?
1、 原文:唐代李白,骏马似风飙,鸣鞭出渭桥。弯弓辞汉月,插羽破天骄。阵解星芒尽,营空海雾消。功成画麟阁,独有霍嫖姚。
2、 译文:骏马像一阵旋风驰骋,战士们鸣鞭纵马出了渭桥。背着弓箭辞别了汉地的明月,在战场上弯弓射箭打败了胡人。战争结束后天上的客星也为之暗淡,军营渐空,海雾已消。功成之后,在麒麟阁的功臣像上,却只有霍嫖姚的画像。
以上的就是关于古诗《塞下曲·其三》的原文是什么的内容介绍了。
《塞下曲·其三》赏析
这是卢纶《塞下曲》组中的第三首。卢纶曾任幕府中的元帅判官,对行伍生活有体验,描写此类生活的诗比较充实,风格雄劲。这首诗写将军雪夜准备率兵追敌的壮举,气概豪迈。现在我们就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出自唐代诗人卢纶的《塞下曲·其三》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赏析
前两句写敌军的溃逃。月黑雁飞高,月亮被云遮掩,一片漆黑,宿雁惊起,飞得高高。单于夜遁逃,在这月黑风高的不寻常的夜晚,敌军偷偷地逃跑了。单于,原指匈奴更高统治者,这里借指当时经常南侵的契丹等族的入侵者。
后两句写将军准备追敌的场面,气势不凡。欲将轻骑逐,将军发现敌军潜逃,要率领轻装骑兵去追击;正准备出发之际,一场纷纷扬扬的大雪,刹那间弓刀上落满了雪花。最后一句大雪满弓刀是严寒景象的描写,突出表达了战斗的艰苦性和将士们奋勇的精神。
本诗情景交融。敌军是在月黑雁飞高的情景下溃逃的,将军是在大雪满弓刀的情景下准备追击的。一逃一追的气氛有力地渲染出来了。全诗没有写冒雪追敌的过程,也没有直接写激烈的战斗场面,但留给人们的想象是非常丰富的。
《塞下曲》组诗共六首,这是第三首。卢纶虽为中唐诗人,其边塞诗却依旧是盛唐的`气象,雄壮豪放,字里行间充溢着英雄气概,读后令人振奋。
一二句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写敌军的溃退。月黑,无光也。雁飞高,无声也。趁着这样一个漆黑的阒寂的夜晚,敌人悄悄地逃跑了。夜遁逃,可见他们已经全线崩溃。
尽管有夜色掩护,敌人的行动还是被我军察觉了。三、四句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写我军准备追击的情形,表现了将士们威武的气概。试想,一支骑兵列队欲出,刹那间弓刀上就落满了大雪,这是一个多么扣人心弦的场面!
从这首诗看来,卢纶是很善于捕捉形象、捕捉时机的。他不仅能抓住具有典型意义的形象,而且能把它放到最富有艺术效果的时刻加以表现。诗人不写军队如何出击,也不告诉你追上敌人没有,他只描绘一个准备追击的场面,就把当时的气氛情绪有力地烘托出来了。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这并不是战斗的 *** ,而是迫近 *** 的时刻。这个时刻,犹如箭在弦上,将发未发,最有吸引人的力量。你也许觉得不满足,因为没有把结果交代出来。但惟其如此,才更富有启发性,更能引逗读者的联想和想象,这叫言有尽而意无穷。神龙见首不见尾,并不是没有尾,那尾在云中,若隐若现,更富有意趣。
《塞下曲》(其三)是什么意思?要卢纶的哦~~~
塞下曲(其三)
【原文】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译文】
天昏地黑大雁高飞,趁着黑夜单于逃跑。要率轻骑奋勇追赶,大雪扑面落满弓刀。
【鉴赏】
此诗是《塞下曲》六首组诗中的第三首。卢纶所和的张仆射原诗今已不传,而和诗竟流传千古,可见其价值。卢纶曾任元帅府判官,亲历行伍生活,因此描写此类生活的诗内容充实,情感真挚,风格雄劲。本诗描写将军在雪夜准备率军追敌的壮举,气势雄放豪迈。
前两句写月黑风高之夜,单于逃遁的情景。“月黑”写出了夜晚光线暗淡,漆黑无所见,“雁飞高”并不是实景而是想象中的场景。也许是敌人的行动惊起了大雁,因此大雁夜半惊飞、振翅和鸣叫,大雁的惊飞使将军发现了单于的动向。此句凝练简洁,寥寥数字,就营造出一个紧张的环境。单于是古时匈奴的更高统治者,这里代指入侵者。单于在夜间逃离,可见敌军已经全线崩溃。
后两句写了我军发现单于夜逃,准备策马追敌的场景。将军发觉单于夜逃后,立即骑上快马追击;一场大雪骤降,落在将军斜挎在肩上的弓和身边佩带的闪亮锋利的大刀上。场面如画,巨细毕现,气势雄壮,写出了将军的英勇,也写出了作战的艰苦。
本诗构思精巧,场面和环境极富代表性,气势雄壮,激动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