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利主义,功利主义

2023-05-28 15:03:32 旅游攻略 投稿:玖玖言

什么是功利主义

1、功利主义的定义

功利主义通常指资产阶级的一种伦理学说。主要代表是十九世纪英国的边沁和穆勒。他们把资产阶级的狭隘的个人利益、利已主义看作是人类行为的普遍的道德准则。

2、功利主义的优缺点

①优点:功利主义强调功效和利益有利于人的解放,打破宗教禁欲主义的精神枷锁。

功利是功效和利益,追求功利是人类不同于动物的特性。马克思指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

②缺陷:功利主义注重个人功利,具有片面性,容易导致利己主义。

3、树立正确的功利观

在阶级社会中,不同的阶级有不同的功利观。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坚持集体主义,注重群体和社会的功利。

共产'党人追求为人民服务之功、造福老百姓之利。

功利主义

功利主义是以功利作为道德标准的伦理学说又称乐利主义。主要代表人物除了边沁以外,还有js密尔。功利主义思想早已有之,古希腊学家伊壁鸠鲁就提出过,人生的目的在于摆脱痛苦和寻求快乐。求乐避苦是人的本性,是人的更大利益。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爱尔维修用求乐避苦的人性主张来反对封建束缚和禁欲主义。并从理论上对利益原则进行探讨,后来边沁接受了这些思,想创立了功利主义伦理学说。

密尔继承了他的观点,并最早使用功利主义一词。功利主义继承发展了历史上幸福论和快乐主义的伦理传统,认为幸福就是免除痛苦求得快乐,而利益则是幸福和快乐的基础。个人幸福就是个人的利益,人的本性就是追求快乐和幸福,也就是追求个人的利益,因此边沁提出追求利益是道德更高也是唯一的标准功利主义,以追求更大多数人的更大幸福为更高道德原则提出为了。增进个人的幸福和保障个人利益也需要增进社会的幸福和利益,但功利主义把个人利益看成唯一现实的利益,而社会利益仅仅是个人利益的总和,所以功利主义,实质上是一种更为精致的利己主义伦理学说。

什么叫功利主义?

功利主义,即效益主义,是道德哲学(伦理学)中的一个理论

提倡追求“更大幸福”

功利主义亦称“功利论”、“功用主义”,通常指以实际功效或利益作为道德标准的伦理学说

在中国,战国思想家墨子以功利言善,是早期功利主义的重要代表

宋代思想家叶适和陈亮主张功利之学,注重实际功用和效果,反对惟言功利和空谈性命的义理之学

什么是功利主义

功利主义的开山祖师边沁对功利原理的表述是这样的:“功利逻辑在于在一切判断过程中都坚定地从痛苦和快乐的计算或比较出发,以及不允许任何其他观念的干扰

”(边沁:《立法理论》)

也就是说,这种原则可以进一步表述为,我们行为选择的判断点在于行为之前对此行为将会引起的效果的计算:如果完成此行为将会引起的效果是快乐大于痛苦,则应当去做;如果完成此行为将会引起的效果是痛苦大于快乐,则不应当去做

“一方面在计算一切快乐的总值,另一方面在计算一切痛苦的总值

如果在快乐方面有结余,这种结余就会给行为带来好的趋向,……如果在痛苦方面有结余,这就会带来坏的趋向

”但是我们要着手实行这种计算时却总是发现真正要遵循这一条原则恰恰是极难的,因为我们恰恰是不能真正地找到实在的效果本身的

我们所预见的未来的效果是实在的吗?不是

我们所审查的过去的效果是实在的吗?也不是

一方面,未来行为的效果的实在性需要判断选择之后的主体通过行动去赋予,另一方面,面对过去的效果时我们只能置身于自己当下的时代和角度而对它进行评价,而这种评价却恰恰完全没有把握到这项历史行为的效果本身

甚至这种量化的苦乐计算本身也是不实在的,因为一方面人没有能力对这种时时变化的效果进行定量,另一方面在现实判断当中,往往是关键时节一转念的冲动和立时的情绪促使着人们动手开始一次行动

我们可以想见到,完全根据边沁的功利原则所进行的选择判断虽然给予以人一种关涉于现实和效果的不容置疑的必然性观感,但是其实际上由这种判断却并不能确实达到他所意想的目的,因为这种由他的功利原则指引之下的人类活动恰恰是立足于不实在的效果研判之上的

由此,这种理论延伸之处所表现出来的“跟着感觉走”的倾向正是与其本身提出的客观科学前提彻底冲突:极具讽刺意味的是,边沁以张扬人的理性本能的起点出发构建他的学说,却最终不得不对人类理性大加贬斥,他认为,人和动物走兽是没有分别的

边沁进而希望由全都遵循着功利主义原则的人共同建立起来一个“更大多数人的善”的理想共和政体,但是边沁却没有想到,由群氓组成的社会是否能够达到的“更大善”恰恰是他作为一个他自己所设想的粗鄙的人本身所没有资格了解的

可想而知,边沁的法学家身份多少限制了他对人类行为判断的理解

“三审定谳,到此为止”,案件由做出判断之处而得以完结,而于案件的审理所不同的是,人的选择和社会的建构恰恰是从做出判断之处得以展开

边沁在做出功利判断的时候,事实上是站在类似于法官的第三方的位置上而做出价值无涉的决策,但是在自己行为的决策和社会整体的构造方面,我们恰恰是当事人,对它的判断确实关乎着在时间之流上我们个体生命的大体走向

动机的价值但是边沁所提出的这一种粗糙的功利计算模式却相反地向人们揭示,人类行为的效果固然难以度量,但是具有理性的人在行为选择时确实都是依据的一定动机而行的,在这一点上至少是固定的、不变的、可知的

功利主义第二位代表人物小穆勒正是看到了这一点而修正了边沁的哲学

我们行为的根本动机(也即人性)在于寻求更高的满足(是质而不是边沁所说的量),为此我们寻求自保,进而为此我们总是趋利避害:“人类有能力把自己的欲望提升得比动物的欲望更高,并且一旦意识到这一点,它们就不把任何不包含它们的满意的东西看作幸福的了

”小穆勒的这个转向不可不谓之重大

他把功利主义的基础彻底地返归到个人本身这里来

“它们就不把任何不包含他们的满意的东西看作幸福的了”,所谓国家、所谓民族、所谓社会共同体的现实福祉我们怎么会知道呢?它们幸福不幸福我们怎么知道呢?首先我们只知道自己的幸福,因为动机和欲望是绝对在我身上的,它们首先指向自身,并且通过我们个人的努力,我们可以把它们真正地实现出来

但是人的欲望和动机又与动物不同,它们总是有一种崇高的憧憬,这种崇高的憧憬和动机理想性指向我之外的群体,人们也是基于这种理想性的崇高而走到一起建立起社会和城邦(“Justice is a name for certain moral requirements,which,regarded collectively,stand higher in the scale of social utility and are therefore of more paramount obligation than any others

”J

Mill Utilitariani *** )

正是因为它是理想性的,所以不必然完全尘世地得以实现,如果真的胶柱鼓瑟、照葫芦画瓢地完全经验性地实现出来了就不免成为全人类的一大害;但这又同时警惕了人们用尘世的现实来对它加以否认,因为它是一种理想,虽然它关涉着尘世,以此来实现其自身的超越的现实性

进而小穆勒的集体不再是“少数服从多数”的集体道德,他的集体道德是纯粹的集体道德,他立足于普遍的人性之上,而把所有社会共同体之内的个人都容纳进来进行长远的考虑,而代议制 *** 的建议也恰恰由此而自然展开

所以我认为小穆勒和康德、亚当斯密在这一点上完全一致:他们的理论体系大体上都严格地服从理性和秩序,但是在至高的理想的层面都必须诉诸于神秘和独断(想想那个小穆勒的名句:“做一个不满足的人总比做一只满足的猪要好

”)

许多人用理想层面未曾言明来批判古典主义者的思想,我看他们反倒是不通的很:理想怎么可以言明呢?如果他们把理想言明了,你信吗?理想真正的理会在于人们本觉的体验,宗教正是在这一层下的功夫

古典主义者所做的只不过是给人们提供一个个不同的“法相”,以此为饵引人们去做进一步的体会

现在许多粗鄙的自由主义者和非自由主义者,每每谈必“制约”“平衡”等等,以为中国三千年来所缺不过如是,我看真可谓欺人太甚

中国何尝少过“制约”“平衡”?若说“制约”“平衡”,中国人真可谓是鼻祖宗师了

但是三千年的“制约”“平衡”下来,中国还是这般模样:我们现实所缺的正是一个真理想之下重构起来的新的“制约”“平衡”,现代性的“制约”“平衡”

功利主义名词解释

功利主义的名词解释:一种资产阶级的伦理学说。

读音:gōng lì zhǔ yì。

解析:功利主义主要代表是19世纪英国的边沁和穆勒。把资产阶级的狭隘的个人利益、利己主义看作人类行为的普遍的道德准则。马克思主义者主张无产阶级的革命的功利主义,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目前利益和将来利益的统一为出发点。

功利主义造句

1、尊重人的尊严就意味着将人当做目的的本身来对待。这就是为什么功利主义为了总体福利而利用人是不对的。将那个大汉推落到轨道上以挡住电车,就是把他当做了工具,因而没有把他当做目的的本身加以尊重。迈克尔·桑德尔。

2、古典功利主义的重点是总效用,所以它似乎意味着这个 *** 不应该提供免费的避孕药具。

3、那些见利忘义功利主义的人们,是多么的渺小。

4、一方面,自由放任经济学的理论合理性来自个人主义和功利主义的辩护,既然人的目的是追求最多数人的幸福,因此,凡是能增加个人福利和财富的经济和社会制度,在伦理学上就是正当和善的。

5、尹教授或许精力过人,却不应蔑视其他教师全心教学、拒绝外快,更不应将功利主义当作绝对的价值观,以切割他人。

什么是功利主义

冯友兰认为的功利

一个人可能意识到他自己,为自己而做各种事。这并不意味着他必然是不道德的人。他可以做些事,其后果有利于他人,其动机则是利已的。所以他所做的各种事,对于他,有功利的意义。

穆勒认为的功利

功利主义即为“达到更大善”,即得到更大的(或尽可能大的)幸福,又或者,“达到更大恶”,即减缓或预防更大的(或尽可能大的)痛苦和不幸。“功利主义的标准不是指行为者自身的更大幸福,而是指更大多数人的更大幸福。”人类发展的内在要求绝不是让人成为自私自利之徒,而是在于某种更高的追求,即充分体现人何以为人的实质。

功利主义根据应用的方式可分为以下几种:

情境

情境功利主义强调的是“在此时此刻这个情境下,该怎么做才能促进全体快乐值。”而不是问若将此道德律推广到每个人身上会对全体快乐值造成什么影响。

举个例子,像说谎一般来说是不对的行为,但在某些情境下,情境功利主义者会认为说谎是对的,像善意的谎言、为保守国家机密而说谎等。

对情境功利主义的定义可以参考下面一句话:

“某个行为仅在全体快乐值不低于其他等同行为所产生的全体快乐值时为善,此为情境功利主义。”

普遍

普遍功利主义重视的是“若每个人都按照我现在遵守的道德律作出行为,这个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最明确的例子是“穷人可不可以夺取富人的财富?”按照情境功利主义,这似乎是可以接受的,因为这可以促进更大快乐值,但普遍功利主义提醒我们,若每个人都这么作,那社会会变成什么样子?

规则

其学说认为,若每个人都永远遵守同一套道德规范,就能产生更大快乐值。常见的应用可见于交通规则,不能像情境功利主义那样,视哪种 *** 能取得更大快乐值而决定该往左开还是往右开,而是根据既定的规范。若大家都能遵守交通规则,那么交通就能安全便利(更大快乐值)。 但需要注意这个规则制定时的合理性。也有批评学者认为实际是变化的,这种规则若不能紧跟变化会最终走向不合理。

有人认为,普遍功利主义和规则功利主义本质上都属于情境功利主义的一种。

什么是功利主义?你遇到过功利主义的事情吗?你对功利主义如何理解?

功利主义是一种伦理学说,认为人们应该为了获得更大的功利而做出决策。功利主义又称为效益主义,认为最正确的行为是就是将效益达到更大。譬如效益就是快乐的话,行为上就倾向得到更大的快乐,而倾向避免痛苦就是最正确的决策。

功利主义是一种结果主义,结果主义认为任何行为的结果是评判对错的唯一标准。

亚里士多德

早在功利主义成为一种正式的哲学理论之前,就已经出现了享乐主义和后果主义等原功利主义思想。如:享乐主义是由亚里士多德在公元前5世纪和伊壁鸠鲁在公元前4世纪提出的。亚里士多德认为幸福是更高的善。希波的奥古斯丁则主张幸福是人类欲望的最终形式。

功利主义根据应用的方式可分为以下几种:

行为功利主义

规则功利主义

普遍功利主义

统合效益主义

要说关于功利主义的最经典的例子应该就是“电车难题 ”了。假设一列火车正在高速行驶,你是火车的列车长,如果你不改变轨道,五个人就会被杀死。如果你改变轨道,五个人将获救,但有一个人将被杀死。如果你是一个功利主义者,你会选择改变轨道,牺牲一个人,拯救五个人。

电车难题

标签: # 功利主义
声明:犀牛文库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admi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