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是什么意思? 金石可镂

2023-05-26 21:15:19 旅游攻略 投稿:轻颦浅笑

“金石可镂”是什么意思?

“金石可镂”的意思是只要坚持不停的用刀刻,就连金属和石头这样坚硬的东西也可以雕刻成花饰。比喻做任何事情都需要坚持不懈地努力,有恒心,有毅力,才能把事情做成功。

金石可镂【jīn shí kě lòu】

出处:《荀子·劝学》:“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近义词:坚持不懈、坚韧不拔、滴水穿石

反义词:半途而废、知难而退

造句:

人心一真,便霜可飞,城可陨,金石可镂;若伪妄之人,形骸徒具,真宰已亡,对人则面目可憎,独居则形影自愧。

学习就象是逆流而上,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和毅力,正因为有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精神,才能登上学习的高峰。

我们要有坚持不懈的精神,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只要坚持不停地用刀刻,就算是金属、玉石也可以雕出花饰。引申为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即使再难的事情也可以做到。

出自:战国荀况《劝学篇》:“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译文:如果在雕刻的过程中半途而废,那么即使是朽木也无法折断;如果不断地雕刻,那么即使是坚硬的金石也可以雕镂成功。

荀子所强调的是,做任何事情都不能半途而废,只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那么天下便无不可为之事。

意思相近的俗语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释义:只要肯下决心去做,世界上没有什么办不好的事情,困难总是可以克服的。、

出处:宋·陈元靓《事林广记》第九卷:“世上无难事,人心自不坚。”

译文:世界上没有完不成的事,只有不愿做的事。

人的一生都是在不断的努力和实践中成长的,没有谁是天生什么都懂得,只有慢慢的去尝试才能让自己更加成长。世上无难事,难事只是还没有将它理解透彻,任何一件难事都是由一件一件的小事组成的,只要努力的去完成,它就不是什么难事。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意思和出处是?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翻译:

(如果)刻几下就停下来了,(那么)腐烂的木头也刻不断。(如果)不停地刻下去,(那么)金石也能雕刻成功。

出自:战国 荀子《劝学》

原文选段: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释义:

所以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之远;不积累细小的流水,就没有办法汇成江河大海。骏马一跨跃,也不足十步远;劣马拉车走十天,(也能到达)它的成绩来源于走个不停。(如果)刻几下就停下来了,(那么)腐烂的木头也刻不断。(如果)不停地刻下去,(那么)金石也能雕刻成功。

全文赏析:

《劝学》在写作上的一大特色是通过比喻阐述道理、证明论点。全文除少数地方直接说明道理外,几乎都是比喻。文中运用了大量生活中常见的比喻把抽象的道理说得明白、具体、生动,深入浅出,使读者容易接受。

有时作品集中了好些并列的比喻,从同一角度反复地说明问题。这种手法,在修辞上叫做“博喻”。文中比喻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时用同类事物设喻,从相同的角度反复说明问题,强调作者的观点。

在文章中,作者有时又采用对比的 *** ,将两种相反的情况组织在一起,形成鲜明对照,以增强文字的说服力。

例如,在强调学习必须持之以恒、用心专一时,他不但用了一些并列的比喻,也用了好些相反相成的比喻,他列举了“骐骥一跃,不能十步”和“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和“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以及“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的蚯蚓,竟能在地下来去自如,而“六跪而二螯”的螃蟹,却连一个容身的小洞也掘不好。

金石可镂读音

金石可镂【拼音】[jīn shí kělòu ]。

【解释】金石可镂,近义词:坚持不懈、坚韧不拔、滴水穿石。意指只要坚持不停的用刀刻,就连金属和石头这样坚硬的东西也可以雕刻成花饰。

【近义词】坚韧不拔、坚持不懈。

【反义词】知难而退:

【拼音】[zhīnán ér tuì ]。

【解释】原指作战时要见机而动,不硬做做不到的事情。后来指见困难退缩不前,没有勇气去克服。

【近义词】如丘而止、急流勇退、望而却步、功成身退、畏葸不前、打退堂鼓、听天由命。

【反义词】再接再厉、急流勇进、锲而不舍、逆水行舟、力争上游、知难而上、知难而进、百折不挠、金石可镂、一马当先、迎难而上。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解释是什么?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意思是说:如果刻几下就停下来了,那么腐朽的木头也刻不断。如果不停地刻下去,那么金石也能雕刻成功。

这句话的出处是:先秦·荀子《劝学》

我给大家节选了包含这句话的一段原文,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江海 一作:江河)

翻译成白话文是这样的:

堆积土石成了高山,风雨从这里兴起;汇积水流成为深渊,蛟龙从这儿产生;积累善行养成高尚的道德,精神得到提升,圣人的心境由此具备。所以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之远;不积累细小的流水,就没有办法汇成江河大海。骏马一跨跃,也不足十步远;劣马连走十天,它的成功在于不停止。如果刻几下就停下来了,那么腐朽的木头也刻不断。如果不停地刻下去,那么金石也能雕刻成功。蚯蚓没有锐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健的筋骨,却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喝到地下的泉水,这是由于它用心专一。螃蟹有六条腿,两个蟹钳,但是没有蛇、鳝的洞穴它就无处藏身,这是因为它用心浮躁。

只看文章可能很难理解其中的含义,所以我们得结合文章当时的创作背景来解读就比较好理解:

战国时期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是孟子和荀子。孟子宣扬“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为统治阶级辩护的思想,而荀子却认为:人力能征服自然,应该利用自然为人类服务。他的门人韩非、李斯成为战国末期的法家重要代表人物。

既然说到这了,我们就一起来欣赏评析一下这篇《劝学》:

《劝学》作为《荀子》的开篇之作,是一篇论述学习的重要意义,劝导人们以正确的目的、态度和 *** 去学习的散文。文章以朴素的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础,旁征博引,娓娓说理,反映了先秦儒家在教育方面的某些正确观点,也体现了作为先秦诸子思想集大成者的荀子文章的艺术风格。

《劝学》是一篇说理性很强的文字,驾驭不好,是很容易正襟危坐,流于枯燥和单调的。但这篇文章却形象清新、脍炙人口,千百年来为人们传诵不衰。原因何在?最重要的是在于,它把深奥的道理寓于大量浅显贴切的比喻之中,运用比喻时手法又极其灵活自然,生动鲜明而绝无枯燥的学究气。如文章开首,连用“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等四个比喻,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来阐述“学不可以已”的道理,堪称雄辩奇才,口若悬河,滔滔不绝,收到了先声夺人的强烈效果。值得指出的是,文中所用的喻体几乎都是常见的、易懂的,这些仿佛信手拈来的通俗明了的比喻,都会使人自然而然地联想到某些直观、浅近的形象事物,进而连类比物,启迪思考,接受作者所说的深刻道理。

从形式上看,《劝学》中的比喻灵巧多样、运用自如。阐述观点,论证道理,有的从正面设喻(“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有的从反面设喻(“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有的单独设喻,有的连续设喻;有的同类并列,有的正反对照;有的只设喻而把道理隐含其中,有的先设喻再引出要说的道理。总之,铺锦列绣,无所不用。所以文中用喻虽多,却无板滞生硬的感觉,相反,随着用比的连续转换和充分展开,形成整齐而又富于变化的句式,使文章显得错落有致,生气勃勃。

《劝学》在写作上的再一个特点是大量运用短句排比和正反对比。文章一开始就是一组排比:“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这样的排比句式在文中举不胜举,既富于论辩色彩,又富有文学韵味,甚或有一种音乐的节奏感流动在其中。同样,在对比手法的运用上,《劝学》也很有特色。如在说明学习要善于积累的道理时,作者先后以“骐骥”与“驽马”、“朽木”与“金石”作对比,说明“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充分显示出“不舍”对于学习的重大意义。在阐述学习要专心致志的道理时,作者又用“蚓”和“蟹”作对比,前者“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却能“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后者虽有“六跪而二螯”,却“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道理何在?就在于前者“用心一也”,后者“用心躁也”。鲜明的对比,强烈的反衬,增强了说理的分量。

荀子的文章素有“诸子大成”的美称,铺陈扬厉,说理透辟;行文简洁,精练有味;警句迭出,耐人咀嚼。

最后,关于这篇文章的作者,我觉得有必要再介绍一下:

荀子(约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名况,字卿(一说时人相尊而号为卿),战国末期赵国人 ,两汉时因避汉宣帝询名讳称“孙卿”,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先秦时代百家争鸣的集大成者。荀子曾三次担任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两度出任楚兰陵令。晚年蛰居兰陵县著书立说,收徒授业,终老于斯,被称为“后圣”。荀子批判地接受并创造性地发展了儒家正统的思想和理论,主张“礼法并施”;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反对鬼神迷信;提出性恶论,重视习俗和教育对人的影响,并强调学以致用;思想集中反映在《荀子》一书中。荀子总结百家争鸣的理论成果和自己的学术思想,创立了先秦时期完备的朴素唯物主义哲学体系,他的思想在以后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发展中潜移默化地发生着影响。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是什么意思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意思是什么

1、不断地刻镂。形容坚持不懈。

2、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意思:不能坚持到底,即使是朽木也不能折断。只要坚持不停地用刀刻,就算是金属、玉石也可以雕出花饰。引伸义为:只要坚持不懈的努力,即使再难的事情也可以做到。

3、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读音:qiè ér bù shě,jīn shí kě lòu。

4、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出处:战国-荀况《劝学篇》:“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5、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出处释义:拿刀刻东西,中途停止,腐朽的木头也不能刻断;不停地刻下去,金石也能雕刻成功。

标签: # 金石
声明:犀牛文库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admi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