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童短笛》作者是谁?
《牧童短笛》原名《牧童之笛》,是贺绿汀先生创作于1934年的一首钢琴曲。贺绿汀运用民族音乐进行创作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
1、改编民歌。如《四季歌》《天涯歌女》《东方红》等,虽说是改编,但已对原始素材作了革命性的加工。
2、运用特定的民歌进行创作,如合唱《垦春泥》,管弦乐《森吉德马》等,这些作品与民间音乐素材有着格调上、气韵上的神似。
3、运用民族音乐素材进行“化合”式的创作。这在贺绿汀作品中是数量更大的,尤以钢琴曲《牧童短笛》、合唱曲《游击队歌》、独唱《嘉陵江上》为典范。
确实,他创作的大量作品,虽然看得出来是采撷了民族民间音乐元素,而且借鉴了西洋音乐的形式、技法,但又找不到具体借鉴哪一首民歌、哪一种形式的痕迹。从这一点来说,贺绿汀堪称一位创造中国风格现代音乐的大师。
《牧童短笛》评价:
《牧童短笛》是在新文化背景下诞生的中国现代钢琴曲,刻画了完全不同于西方风格的中国田园音画。其贯穿古今、融汇中西的创作思路为作品奠定了坚实而独特的基础,使民族性和世界性得到了完美的统一。
《新民晚报》写道:“最重要最值得纪念的,是他打通了中国音调和西洋乐理的界限。“,《牧童短笛》的成功正在于它既拥有深厚的民族渊源又闪烁着灿烂的西洋色泽,在于作曲家打通中西、融汇古今的创作勇气和成功尝试。
贺绿汀在《牧童短笛》中以西洋乐理和技法,演绎、描绘出了一幅完美的中国田园风情:以夕阳、水乡为背景,骑牛、横吹为情态,把牧童、老牛、黄昏浑然连为一体,呈现了一副淡淡色泽的中国乡村风景画。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贺绿汀,百度百科-牧童短笛
村晚中牧童短笛的诗意是什么?
你好,很高兴为你解答:
村晚
宋代: 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bēi),山衔落日浸寒漪(yī)。
池塘四周长满了青草,池塘里的水几乎溢出了塘岸,山像是衔着落日似地倒映在波光荡漾的水面上。
陂:池塘的岸。衔:口里含着。此指落日西沉,半挂在山腰,像被山咬住了。浸:淹没。寒漪:带有凉意的水纹。漪,水波。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放牛的孩子横坐在牛背上,慢慢的朝家而去,拿着短笛随便地吹奏着不成调的曲子。
横牛背:横坐在牛背上。腔:曲调。信口:随口。
这是一首描写农村晚景的诗。四周长满青草的池塘里,池水灌得满满的,太阳正要落山,红红的火球好像被山吃掉一样(是落山后),倒映在冰凉的池水波纹中。放牛回家的孩子横坐在牛背,他拿着短笛随便的吹奏。诗人即景而写,构成了一幅饶有生活情趣的农村晚景图。
1、写景的艺术特色:《村晚》的写景文字集中在一、二两句,写的是山村晚景。诗人把池塘、山、落日三者有机地融合起来,描绘了一幅非常幽雅美丽的图画,为后两句写牧童出场布置了背景。瞧,"草满池塘水满陂",两个"满"字,写出仲夏时令的景物特点,写出了景色的生机一片;"山衔落日浸寒漪",一个"衔",写日落西山,拟人味很浓,一个"浸",写山和落日倒映在水中的形象,生动形象。"横"字表明牧童不是规矩地骑,而是随意横坐在牛背上,表现了牧童的调皮可爱,天真活泼,淳朴无邪。这些景物,色彩和谐,基调清新,有了这样的环境,那牧童自然就是悠哉悠哉、其乐融融的了。同时,也表现出了牧童无忧无虑,悠闲自在的情致……
2、诗歌的意境的创造:诗人是带着一种欣赏的目光去看牧童、写村晚的,他十分满足于这样一种自然风光优美、人的生活自由自在的环境,所以他写牧童,让其"横牛背",吹笛呢,则是"无腔信口",是诗人厌倦了尘世的喧嚣,看破了"红尘滚滚"呢,还是他天性好静、好无拘无束呢?总之,这首诗描绘的确实是一幅悠然超凡、世外桃源般的画面,无论是色彩的搭配,还是背景与主角的布局,都非常协调,而画中之景、画外之声,又给人一种恬静悠远的美好感觉。
牧童短笛全诗内容是什么?
村晚 南宋 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翻译:
绿草长满了池塘,池塘里的水呢,几乎溢出了塘岸。远远的青山,衔着彤红的落日,一起把影子倒映在水中,闪动着粼粼波光。那小牧童横骑在牛背上,缓缓地把家还;拿着一支短笛,随口吹着,也没有固定的声腔。
《村晚》是南宋诗人雷震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是一首描写农村晚景的诗:形象描绘了一幅有着四周长满青草的池塘、似被山咬住的红红落日以及放牛回家的孩子横坐在牛背,用短笛随便地吹奏着不成调的曲子。诗人即景而写,构成了一幅饶有生活情趣的农村晚景图,抒发了诗人对乡村晚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牧童短笛》作者是谁?
《牧童短笛》作者是贺绿汀。
《牧童短笛》原名《牧童之笛》,是贺绿汀先生创作于1934年的一首钢琴曲。
该曲是音乐界之一首具有鲜明、成熟的中国风格的钢琴曲,刻画了完全不同于西方风格的中国田园音画,曲将西方的复调写法和中国的民族风格相结合,将欧洲音乐理论与中国音乐传统相结合,呈现出独具一格的中国风格特征,为中国钢琴音乐作品翻开了新的一页,是我国近代钢琴音乐创作上一个具有创造性的范例。
作者简介:
贺绿汀(1903年7月20日—1999年4月27日) ,原名贺安卿,又名贺抱真 、贺揩等, 湖南邵阳市邵东市人,中国著名音乐家、教育家。
1931年考入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早年参加湖南农民运动和广州起义。先后任武昌艺术专科学校教员、明星影片公司音乐科科长、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政治部宣传队音乐教员、延安中央管弦乐团团长、华北文工团团长。
主要音乐作品有《天涯歌女》、《四季歌》、《游击队之歌》、《嘉陵江上》、《牧童短笛》等,管弦乐《森吉德玛》、《晚会》等。著有《贺绿汀音乐论文选集》。
牧童短笛出自中国的哪里?
1931年,贺绿汀考入上海国立音专(即现在的上海音乐学院),师从黄自学习理论作曲,从欧萨柯夫学习钢琴
1934年,时逢俄罗斯钢琴家、作曲家亚历山大·尼古拉耶维奇·齐尔品(Alexander Nikolayevich Tcherepnin)发起并出资“征求中国风味钢琴曲”,还是学生的贺绿汀投稿应征,经萧友梅、黄自、查哈罗夫、欧萨柯夫和齐尔品组成的“审查委员会” 评审,《牧童短笛》荣获头奖,由此奠定了他在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的地位
同年11月27日,国立音乐专科学校(现上海音乐学院)7周年校庆音乐会暨中国风味作品比赛授奖仪式在上海新亚酒店楼上的大礼堂举行
贺绿汀亲自演奏了获奖作品《牧童短笛》
演奏完毕,全场是一片赞赏的掌声
第二天上海各报报道了这一盛况,中国乐坛之一次知道了贺绿汀这个名字
《牧童短笛》首演后,次年即由齐尔品带到 *** 东京,交由龙吟出版社出版
以后又带到德国、奥地利、比利时、荷兰、美国等许多大城市巡回演出,介绍给国外的听众
在国内,此曲半个多世纪来一直是钢琴家们音乐会演奏的保留曲目和教学曲目
1993年被列入《二十世纪华人音乐经典》
值得一提的是,作曲家当年一并投稿的还有一首《摇篮曲》也获得了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