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桥杂技剧场怎么预约
在官网预约。天桥杂技剧场原名“万盛轩”,它坐落于杂技的发祥地天桥,北京杂技团秉承天桥传统杂技的精髓,并赋与传统节目以鲜明的时代特色,多年来一批精品节目为其赢得了盛誉,天桥杂技剧场可以在官网预约。
中国杂技团和北京一样吗
中国杂技团和北京不一样。中国杂技团展示的是技术,北京是一线城市。资源非常的大,所以中国杂技团和北京不一样。
保定最美的有哪些景点,你去过几个?
保定最美景点,我几乎都去过。因为笔者的老家就是保定!所以,这个问题我觉得我有资格来答一答。
保定是历史文化名城,深厚的历史文化沉淀,塑造了保定的山山水水,当然还有这里的人,所以“不进直隶总督署,就不算来过保定府”。
之一个最美的景点:直隶总督署
一座直隶总督署,半部晚清史。这是公认的定论。而直隶总督署的美,便体现在一种古朴沧桑之中——朱红的门,斑驳的墙,百年的大树,幽静的雕梁。倘若进入大堂,还会看到直隶总督的身影,当然这个是泥塑的。还有衙役,师爷等,一应俱全。这一切都凝聚成牌楼上的那三个大字:公生明!
不过,这些都不是看点,真正的看点是用心去感受那段历史,曾国藩、李鸿章、袁世凯,这些晚清的重臣,都曾在这里办公。
当然还有一位虽不太出名的总督,却饱含了历史的辛酸,他叫廷雍。在八国联军攻入保定府后被当做“战犯”,在直隶总督署内公开审理,并最终被枭首。所以直隶总督署的美,归根结底是一种历史的凝重之美。
第二个最美景点:莲花池
莲花池是慈禧的行宫之一。当然最美之时便是莲花盛开之时,粉色的莲花,碧绿的叶,汉白玉的小桥下是碧水如镜。仰望是八角亭阁。走入长廊便会发现墙壁上的各式书法作品。
倘若说,直隶总督署的美是历史的凝重之美。那么莲花池的美,则是文化内涵之美。因为赫赫有名的莲池书院,便在古莲湖中。
所以,股莲花池体现的是一种文化之美。书画碑林的世界,当然还必须要看雕像——莲叶托桃。
这个雕像可是有文化内涵的。当年八国联军打来时,慈禧仓皇而逃。后来签订不平等条约后,她威风凛凛地回来了,曾落脚在古莲花池。当地官府为了迎接她,曾大兴土木。于是有一位保定石匠,便雕塑了这尊汉白玉的“莲叶托桃”,据说是为了向慈禧贺寿。
慈禧咧嘴笑着很得意。结果后来反过味来了,什么贺寿,这分明是咒骂我呢:莲叶托桃,即,连夜脱逃——是八国联军来后,慈禧连夜逃跑。
再找那石匠,早就没人影了。这其实就是保定人的性格:燕赵之地多慷慨悲歌之士。可惜后来这尊雕像在“那个年代”被毁,后来又重新塑造了一个。故而,古莲花池之美,美在文化内涵。
第三个最美的地方:白洋淀
白洋淀号称华美明珠。曾一度差点干枯。笔者小时候曾听老人说过,有一年的雨水很大,保定遭了涝,但哪料保定人却还很高兴。因为白洋淀因此补充了水量,重新焕发出了生机。
白洋淀之美,在于山水之美。当然也有历史的沉淀,如抗日战争时期大名鼎鼎的雁翎队,就活动在白洋淀上。当然更有文化的内涵,如孙犁的名篇《荷花淀》,曾有这样一段描写:她有时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银白世界。水面笼起一层薄薄透明的雾,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这个地方,便是白洋淀!
但对笔者来言,其实更喜欢莲花池,所谓个人秉性吧。
中幡是什么。起源地是在北京那里啊!?
幡是旗的一种,尺寸有大小之别。中幡,其主干是一根9米左右的粗竹竿,竿顶悬挂一面0.5米宽、5.5米长的长条锦旗,旗面绣有吉祥图案和祝福用语,因此又称标旗。耍中幡、舞中幡是中国民族民间传统杂技项目,北京天桥中幡表演最为有名。
耍中幡源于晋朝军中。幡旗形制壮丽,标题清晰,常常用于仪仗活动。旗手耍弄幡旗,能尽显武勇与智慧,因此中幡曾是清代朝佛、庆典等走会活动的必备项目。走会中各个团体都有自己的标旗,竞相演练耍幡高招绝技,逐渐形成颇具特色的杂技节目。清代乾隆年间,中幡会属于镶黄旗佐领管辖,属内八档会之一,受过皇封,盛极一时。清末民初,八旗子弟为谋生计纷纷到天桥市场卖艺,其中由沈三(沈友三)、宝三(宝善林)、张狗子(张文山)等率众表演的中幡、摔跤是撂地表演中最红火、最火爆、更受欢迎的项目。20世纪50年代,天桥耍中幡由宝善林先生执掌,第三代传人陈金权、马贵保、付顺禄、徐茂等人在天桥跤场演练中幡,吸引了全国各地大批专业和业余高手前来切磋技艺。
中幡表演时,艺人们将竿子竖起托在手中,舞出许多花样,其表演动作样式各有形象的名称。将竿子抛起用脑门接住为霸王举鼎,单腿支撑地面用单手托住竹竿为金鸡独立,此外还有龙抬头、老虎撅尾、封侯挂印、苏秦背剑、太公钓鱼、擎一柱等样式。考究的中幡竿顶上还有一层乃至数层由彩釉、锦缎、响铃、小旗、流苏组成的圆形装饰物,称为缨络宝盖,舞起来不仅五彩缤纷,而且发出悦耳的声音。
由于历史原因,20世纪60至70年代,曾经盛极一时的天桥市场被取消,各种文艺演出被禁止,宝三跤场也同时被撤消。改革开放后,宣武区文化委员会以弘扬宣南文化为宗旨,开展了挖掘、整理、保护天桥民俗系列文化活动。在区文化委的指导和支持下,付顺禄先生之子付文刚成立了“北京付氏天桥宝三民俗文化艺术团”,使一批天桥绝活儿得到传承。但目前舞幡已逐渐非职业化,专业艺人匮乏,加之天桥杂技作艺的环境及演出的形式均发生了变迁,耍中幡技艺仍处于濒危状态,需要进一步加以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