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和县黄河蛇曲国家地质公园,山西永和黄河蛇曲国家地质公园

2023-01-05 07:11:09 旅游攻略 投稿:网友

静水深流

作者:冻凤秋

天地静寂,听不到一丝喧哗,只有风掠过面颊,拂过衣袖,在山水间任意飘荡。

阳光穿行在云层间,天空的模样瞬息变换,时而阴云密布,时而白云微开,时而蓝天清透,光芒万丈。

随着云朵的聚散,河流呈现出不同的色泽,或冷峻、清凉,或柔和、朴素,或温暖、绚烂。

你的心情也随之飘忽不定,时而忍不住奔跑着,手舞足蹈大声喊叫:乾坤湾,我来了!那声音随之消散,消散在莽莽群山,消散在浑厚的黄土层,消失在晋陕大峡谷间,消散在华夏数千年文明史中,继而生出一种深深的寂寥,无边的空旷与苍凉。

时而想静静地凭栏远眺,或稳稳地坐在岸边高高的岩石上,看那黄河之水自天上来,奔流咆哮至山西永和县,没有浊浪翻滚,没有震耳涛声,在巨大的S形大弯里,变得温柔、优雅、娴静,你之一次觉得它如此贴近你的内心。它呈现出最慈悲、最宽厚的样子,等你来,等你们来,等每一个风尘仆仆的行者,在它身边坐下来,放飞思绪,放空内心,感受一份亘古的静默。

乾坤湾!乾为天,坤为地,乾坤之间,万物化生。

你看,眼前正是永和乾坤湾七道湾中的仙人湾,黄河在此绕了个320度的大弯。山环抱着水,水依凭着山;水中有深绿的山,山中有浅碧的水;山沿水立,水随山转,山水交融,水山相映。这一动一静,一刚一柔,一阴一阳,怎不就是一幅天长日永、和谐相生的仙境般的画卷呢?而置身其中,久久地盘桓,凝视,感受肉体的消失,灵魂的飞升,轻盈似一片嫩叶,如一滴清水,真个飘然欲仙了!

在永和黄河国家地质公园博物馆里,看到那些黄土,装在高高的圆柱形透明瓶子里。依次看过去:黑垆土型古土壤,灰黑色,富含有机质;褐色土型古土壤,浅棕褐色,棱柱状;棕壤型古土壤,深红棕色,带着斑膜和钙质结核层;马兰黄土,淡灰黄色,多粉砂状;离石黄土,分上下两层;午城黄土,红黄色,细密坚实……

这是之一次,知道何谓黄土,黄土的成因,黄土地层划分与气候旋回,黄土高原的形成和地貌演变,黄土里原来蕴藏着如此多的秘密。

也是之一次知道,自百万年前,到10多万年前,和黄河孕育生长,形成海洋水系几乎同时,黄土高原开始隆起,并逐渐进入塬、梁、峁的地貌演变。

有了黄河,黄土,才孕育出绵长绚烂的华夏文明,这是每个中国人的根魂所系。

看着挂在墙上的永和黄河蛇曲地貌卫星影像图,那一条辽远、神秘的大蜿蜒,你忽然觉得,乾坤的奥义,生命的奥秘,都潜藏于此。这一个个大转弯,彰显着世间万事万物的曲折,变化,流动特征,说尽了复杂,也道出了至简,像是某种启示,等待着你心领神会。

灿烂的阳光下,我们轮流伸出手,耐心等待着,那一滴水,顺着他右手的中指滴下来,滴到我们的掌心。

我们如获至宝般欢喜。因为那是在红军东征永和纪念馆,是在毛主席的塑像前。那一刻,我们愿意以最纯真的心去相信,这是机缘,是奇迹。

“密云遮星光,万山乱纵横,黄河上渡过民族英雄们,摩拳擦掌杀气高,我们铁的红军。”默念着陆定一作词的《红军东征歌》,隔着80多载岁月,依然能想见1936年的初春,英勇的红军战士趁着黑夜,冲破敌人防线,乘小木船、羊皮筏强渡黄河的壮举。

那时,红军所面临的形势是多么的复杂、危难。中国工农红军红一方面军刚刚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克服无数艰难险阻,胜利到达陕北,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但是,陕甘苏区的红军又面临新的困难和挑战,军事上,遭遇多方追剿;经济上,面临诸多困境。是瓦窑堡会议,确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并最终形成了红军东征的战略抉择。

1936年, *** 同志率红军东征,曾两次进驻永和县,在永和生活、战斗了13个日日夜夜,并将“渡河东征、抗日反蒋”的方针,改变为“回师西渡、逼蒋抗日”的策略,壮大了革命力量,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在关键时刻扭转了中国革命的乾坤。

每走一步,都似在探险。是靠着心怀天下的大智慧、大果敢,靠着为人民谋幸福的大担当、大热爱,中国 *** 率领红军一步步走出困境,走向胜利,走向光明。

走进 *** 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当年住过的窑洞,看到他们用过的墨盒、蜡台、马灯、茶杯等物品,听到他们留下的红军井、忠义柏的传奇,以及一个个洋溢着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故事,这一切,都长久地诉说着 历史 的风云变幻和伟人的英明睿智。

又一次听加天山先生唱起那首《美好的日子》,在临别的那晚。听着那浑厚中带着清亮的歌唱,那带着山西味儿的朴实口音,不知为什么,总想流泪。

“跨过了坎坷,翻过了贫瘠,今天是你们大喜的日子,请好好珍惜。

盼来了和风,祈来了春雨,今天是你们大喜的日子,请好好珍惜。

好好孝敬自己的爹娘,善待那姐妹兄弟。好好打理你们的果园,还有那山坡坡、山坡坡地。

美好的日子,刚刚开始,祝福你们相亲相爱,朝朝夕夕。

春天槐花开,秋天枣儿红,好时代都是好年好月,人人好福气。”

这是他写的歌词。那一天,他本来要去太原参加全省扶贫攻坚会议,途中得知奇奇里村大龄村民冯文忠娶上了媳妇,于是绕道去祝福这对新人。参加完婚礼,已是深夜。离开山村,他心潮难平,在车上写下这首歌。

他并非专业的歌手,只是因为对这片土地倾注了深情,所以那歌声中有着格外动人的力量。

怎么能不动情呢?

当看到花儿坡的黄土里忽然冒出孤零零的一棵小小的槐树,那般细嫩,却开出满枝丫的槐花,你忍不住坐下来,看着它,想弄明白这奇迹是怎么发生的。正如你看到那位年逾古稀的冯治水老人,他用大半生的时间在黄土坡上植绿,同时写诗。他看起来那么平凡、普通,坚韧和诗意究竟是从哪里来的?

当在山方里村的清代古村落院子里,看到一棵五加皮树,从窑洞前的石阶上长出来,弯弯绕绕,自镂空的窗格里钻进去,再从墙缝里钻出来,倒挂着郁郁葱葱的叶子,你会感悟到时间的力量,它带走一个个窑洞主人,带走悲欢离合,带走光鲜留下残败,只有石头依旧,黄土依旧,青山依旧,绿树依旧。

当你在高原之巅,伸手似乎就可触到云朵的地方,眺望那一层层壮丽的梯田,看曾经的穷山恶水在当地老百姓的手中,如何变成了青山绿水,看那曾经的贫瘠如何成为眼前的富裕和美好,你又忍不住想大声喊叫,喊出自豪,喊出热爱,喊出最美的颂词!

你知道一切都不容易,如黄土的形成,如黄河的孕育,如天地万物的生长,如新中国的成立,要经历多少磨难,多少困苦,多少挫败,多少次从头再来,多少次迂回曲折,才能成就今天的和平,发展,辉煌!

这时,你想成为一捧黄土,一棵绿树,成为歌声中的一个音符,你想停下来不走了。就这样,和此地春天的槐花、秋天的红枣一起,安安静静,永永远远,融入大美山河!

本文刊登于2019年7月10日河南日报12版中原风

山西沿黄公路全线贯通了吗,路况咋样?

晋陕大峡谷两侧都有沿黄公路,自2017年陕西一侧的沿黄公路正式通车后,全程的柏油路面成为一条景观大道。山西侧沿黄公路依旧破破烂烂,很多路段还是土路,但我还是喜欢走山西侧的沿黄公路,因为山西侧的道路更贴近黄河,并且路烂自然车少,能从容不迫的随时停下休息,近距离感受滚滚的黄河。

1. 山西侧沿黄公路的断桥和滩枣,吕梁圪垯上乡附近。

2.壶口瀑布,看壶口瀑布,即可以从山西侧看,也可以从陕西侧看,我们从山西省侧看的。下到龙洞里,可以从下而上仰视俯冲而下的瀑布。

3.山西碛口古镇

4. 山西,永和县阁底乡,红红的黄河枣铺满了一地。这一路走来,越是大山里,果树撂荒的越多,山西的大山,物产丰饶。

5. 山西,永和县黄河蛇曲国家地质公园黄河乾坤湾。门票无,停车场

(六)石球之乡在永和

“石球”是一种球状岩石,1968年首次见于墨西哥热带雨林中,那是由石英岩构成的直径达2米的大型球体。原以为当地古代土著民族人工建造。后来在山崖岩石中,见到未脱落的球体,才知那是天然形成。

到目前为止,从地质学角度,无论沉积成因、构造成因、风化成因,都无法合理解释,所以是今日尚未解决的地质疑难。

我国首次报道于20世纪80年代,在宁武中生代地层砂岩中发现。笔者于2003年在临县碛口地质公园中发现,位于三叠系中统二马营组地层的厚层长石砂岩、紫红色泥岩中见有“石球”,那是结核成因,表面有纹饰的球状体。

长石砂岩中未脱出的石球

永和县全境几乎全为三叠系地层分布。仅黄河蛇曲国家地质公园中,就发现多种成因石球。

之一,沉积作用形成的石球。一种属异地供应的沉积砾岩中石球。其物质成分与围岩完全不同,是三叠纪古河流相冲积层中,上游岩石剥蚀、搬运而沉积的,与围岩界线分明,砾石的岩石成分、岩石组构、颜色都截然不同于包裹它的长石砂岩。这种石球,呈不规则圆形,还有半棱角状,所以最易判断其成因。

第二,沉积盆内同生砾石构成的石球。在灰红色、灰黄色、浅黄绿色长石砂岩中,产深绿色粉砂岩、砂质泥岩、泥岩的砾石。它是早期细组分沉积岩受水流冲刷剥落下来,经磨圆形成。此类石球,多是扁球体,平面上可呈圆形(两轴椭球体)、扁圆形(三轴椭球体)。

第三,早期成岩过程收缩形成的石球。中层到薄层砂岩或泥岩,呈夹层产于泥岩或砂岩中,因负荷压力的不均匀,将夹层挤压成串球状、扁豆状、透镜状从而形成石球。

泥岩石球有纹饰

还有一种沉积后因脱水而收缩成球,其原始形状为扁豆状、透镜状。

第四,沉积的结核。这类石球,原始沉积为化学物质,大多由铁、锰氧化物分散地沉积在砂岩、泥岩中。在成岩过程中,因化学趋同作用,使它们相聚成团。它具有胶体沉积特点,由中心向边缘,可按颜色、成分,分出几个环带。这类石球个体较小,直径从1~2厘米到10~15厘米,密度大,外形有时成圪塔状、

姜状、饼状;但大多数为圆形。

泥岩中的结核型石球

三叠纪砂岩中的饼状石球

第五,成岩作用后期,岩石中胶结物里化学物质,同心圆状集中,从而完成包裹作用,中间被隔离出球体。目前标本所见,方解石(CaCO3)里微薄层作不连续的同心圆分布,而被包裹的岩石无论成分、结构与包裹外岩石完全一致。这种包裹层,厚不足1毫米,为白色结晶方解石。为何成圆形凝聚,成因不明。

第六,成岩作用形成石球。在灰黄色泥岩中,岩石中碳酸钙聚集,大量地进入球状岩石中,从而使球体出现密集的方解石闪亮的小晶体(小于0.5毫米),因而使球体总体化学成分不同于围岩,而形成物理性质差别巨大的球形个体(硬度、密度均大于泥岩)。

第七,风化作用形成球体。本地的砂岩、粉砂岩,都有球状风化特征,岩层整体(局部区段)都成大小密集球体。风化成因球体与围岩呈渐变过渡,不是截然分割。

第八,成因不明的石球。也就是无论上述任何一种地质作用都无法解释的正常的石球。主要在厚层长石砂岩、条带状厚层砂岩中产生,半风化后,球体呈半球状凸出;全风化后成整体脱落,基岩中留下半球形凹痕。

肉眼观察,球体无论颜色、化学成分、矿物成分,甚至结构构造,与围岩完全相同。但与围岩界线分明,一纸之隔分裂出球体。它既在结构均匀(粒状砂屑结构)的砂岩中出现,也在含泥质条带的厚层砂岩中出现,甚至在具斜层理的砂岩中出现。斜层理从围岩穿过球体延伸到球体外。它还在韵律状砂泥不同成分的灰绿色到深绿色砂岩中出现。

山西省的石球在临县也有大量分布。西部黄河边开阳村后山包上,中生代三叠系二马营组地层的厚层长石砂岩中,有直径30~40厘米的石球,有的落在地上,有的半嵌在岩层中。石球的成分、结构构造与它的母岩完全一样,均为灰白色粗粒长石砂岩。在黄河边上见到河水冲出半个石球,母岩中黑色磁铁矿构成的斜层理条纹,已穿过球体边界进入球体,证明了它的结构构造与母岩的同一性。

延川有什么旅游景点

在延安的延川有不少的景点,那么这个景点是怎样的呢?下面是我分享给大家的延川有什么旅游景点,欢迎阅读。

1乾坤湾

黄河流域是华夏民族的发祥地黄土高原陕北山谷是华夏民族的摇篮。延川县地处黄河中游陕北黄土高原腹地,是远古先民生息繁衍的中心区域之一。黄河这条流淌了160万年的母亲河,在她流经延川县土岗乡大程村、小程村和伏义河村一带时,形成了一个s型大转弯,形成了一个神秘的造型,留下了一个古老的神话,相传远古村,太昊伏羲氏在这里“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来到圣览山巅,极目远望,眼前山峦起伏,沟壑纵横,黄河犹如一条巨龙在黄土高原丘陵沟壑间奔腾不息。位于s型的黄河古道边畔上的河怀村和伏义河村,犹如黄河巨龙怀抱其间的“阴阳鱼”。这段黄河古道就是乾坤湾。她令人遐想,发人深思。她如同神话传说中玉皇大帝在天廷丢落在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的“河图”和“洛书”,她酷似天地造化的天然太极图。伫立小程村古城畔新建的“乾坤亭”里,俯视河东的河怀村,她似一个夸大的逗点造型,如果要说她像一个蝌蚪,不如说她更像个精虫,也许她就是那个“阴鱼”,那么河西的伏义河村可能就是与之相对应的“阳鱼”了。太昊伏羲氏当年也许就是在圣览山和如今的“乾坤亭”等处有了如此的感悟。s型黄河古道峡高谷深,石峡嵯峨,岩壁峭直,奇伟峻险,简直令人惊心动魄;黄河水流广阔浩淼,汹涌澎湃,咆哮如雷,如万马奔腾,威武雄壮,势不可当。黄河气势磅礴,气度非凡,她象母亲一样善良、温柔、丰腴、至美、慈祥,更象父亲一样严峻、刚毅、执着、博大、豪迈、包容、奋进。因此,可以说,乾坤湾是蕴藏“黄河魂魄”和显露黄河个性特征的河段。

1997年初冬,全国著名的民族民俗文化学者、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靳之林在当代著名画家、陕北知名人士冯山云的陪同下首次考察了乾坤湾。靳之林教授看着黄河-大峡谷,看着s型黄河大转弯,浮想联翩,激动不已。他对冯山云等随行人员说:“我去过世界上不少地方,看到过世界著名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可我从来没有象今天这样激动过。在我看来,古埃及的金字塔、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等著名景观,比起这里的黄河-大峡谷上s型大转弯来,那才是小巫见大巫!”。当晚在土岗乡 *** 下榻的靳教授,依然热情澎湃,欣然命笔,题写了“若不见民族魂,阳阳初照,黄土群峦,大河九曲十八弯”。不久,前来这里考察、欣景、写生的学者、画家有:北京电影教授、博士生导师陈默,中央美术学院民间艺术系主任乔晓光,德国慕尼黑大学教授、中国民族文化学者杨森夫妇等人。随后,北京的学者以及文化名人和国外学者来些考察、观光赏景的人愈来愈多。

1998年秋,中央电视台《美术星空》栏目首次向全国观众播出展示了“乾坤湾自然景观”。随后,乾坤湾自然景观成了延安电视台新闻联播前的标志性特写镜头,成了国内外许多游客向往的地方。2005年,乾坤湾通过了国家资源部的审查,批准为第四批国家地质公园,命名为延川黄河蛇曲地质公园。

票价格: 旺季:90淡季:60

2“鲁艺”学校旧址

中国0创办的'一所综合性的艺术学校。简称“鲁艺”,于1938年4月10日在延安成立。1940年后校名全称为“鲁迅艺术文学院”。1937年“七七”事变以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迅速扩大,许多革命的文艺工作者和文艺团体,先后从北平、天津、上海等地来到延安。随着抗日战争形势的发展,急需培养大批的文艺人才,于是0中央决定创办“鲁艺”。负责学院领导工作的是“院务委员会”,由沙可夫、周扬、艾思奇、朱光、李伯钊、徐以新、吕骥、张庚等组成。1939年夏,根据0中央决定,“鲁艺”与陕北公学、工人学校、青训班合并,组成华北联合大学开赴前方。“鲁艺”师生组成华北联大文艺学院,沙可夫任院长,吕骥任副院长。1939年11月28日根据0中央决定,留在延安的“鲁艺”部分师生恢复“鲁艺”,院长为吴玉章,副院长为周扬。“鲁艺”的教育方针是:团结与培养文学艺术的专门人才,以致力于新民主主义的文学艺术事业。其具体的要求是:培养适合于抗战建国需要的具有文艺创作和某种技术专长以及有历史知识与艺术理论修养的人才。

“鲁艺”提倡讲学活动,各派学者专家都可以在院内讲学。 *** 亲自为这个学校题的校训是:“紧张、严肃、刻苦、虚心”。

鲁迅艺术学院的学员们在排练文艺节目学校初办时设戏剧、音乐、美术三个系,后又增设文学系。各专业的学制最初规定为6个月,分两个阶段进行。之一阶段3个月学完后,须分发到前线或抗日根据地实习3个月,然后再回到学院进行第二个阶段的学习,实际上共需要9个月。从第三期起,改为初级和高级两个阶段。高级阶段各系又分为各专业组。总共学习时间为8个月。课程设置,除了艺术专业课以外,各系都设有政治理论课和文艺理论课,这是各系的共同必修课。

“鲁艺”以“抗大”为榜样,树立革命的学风,在学习生活和教学工作中,都有一派紧张活泼的气象。各系在学习组织上,按系别成立大队,设大队长,并有指导员负责学员的生活、学习和思想工作。各系学生学习期满以后,大部分分配到前方工作。1939年为了深入敌后宣传和配合军队抗敌的需要,学校又按军事编制,组成一个纵队,赴敌后开展工作。

“鲁艺”很重视课外实习,师生经常到各机关、学校、团体去,帮助排戏、教歌、组织晚会等。并且按规定每3个月到附近的乡村或留守兵团进行一次文艺宣传。除了宣传,同时还收集民间材料。另外,还作定期的有计划的公演。为了紧密联系实际,“鲁艺”设有文艺工作团、实验剧团、歌舞团、美术工作团以及其他的研究组织。“鲁艺”和“抗大”一样,在抗日战争艰苦的年代,一面学习,一面生产。师生在生产劳动中锻炼和改造了自己。

1940~1941年期间,随着形势发展的需要,学校加强了专业化的学习,各系一律延长为3年(实习除外),并且注意教学质量的提高。

“鲁艺”建校以后,为国家培养了大批革命文艺工作者和干部,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积极的贡献。1943年4月,“鲁艺”并入延安大学。

地址:延安城东北5公里桥儿沟

3碾畔黄河原生态文化民俗博物馆

碾畔民俗文化博物馆,是在美国福特基金会的赞助下和延川县 *** 的支持下,在延川黄河原生态文化保护发展协会和碾畔村民共同创建的。馆藏陈列品两万多件,展出三千多件。碾畔黄河原生态民俗文化博物馆,从2003年初筹建,2004年投人活动。博物馆的建成有力的促进了国家级“黄河原生态文化保护”和国家级“地质公园”的申报成功,现已成为全国黄河原生态文化保护点和国家地质公园保护区。

碾畔民俗文化博物馆,位于陕西省延川县土岗乡碾畔村,它是当地村民利用被遗弃的旧碾畔村,将几千年来古老的黄河农耕文化,原封不动的陈列出来。它是由村民自己筹办、自己管理、自己受益的全国惟一村民自办的黄河原生态民俗文化博物馆。

碾畔自古以来人类一直在这里繁衍生息,村中主要以郭、冯、郝三姓为主,据有关资料记裁和传说郝家和冯家是村中老户,郭姓从-县老槐树下迁移至此。早在五百年前他们就建有古庙,铸有铜钟、树有砷文,如今庙前古柏仍旧参天。这三大姓氐分别居住三大院落,每个大院落门外安一盘大碾,故而得名为碾盘村,由于谐音和居住在黄河畔的缘古,后来人们逐渐将“碾盘”写成为“碾畔”。碾畔村是典形的陕北黄土高原村落,背山向阳,一排排窑洞上下排列左右为邻,窑洞建筑土石结构,上圆下方故为天圆地方。一般以三五孔为一院落。院落筑有围墙设有大门,大门外植有古槐,象征生生不息。

二十一世纪初,中央美院教授油画家靳之林先生来这里写生时,发现了这一被遗弃的古老村庄。经过他四方求助和活动,终于在在美国福特基金会的赞助下和延川县 *** 的支持下,黄河原生态文化保护发展协会和碾畔村民共同创建了《碾畔黄河原生态民俗文化博物馆》。碾畔黄河原生态民俗文化博物馆,是在整个旧碾畔村原封不动保护的基础上,让村民自己整理、自己维修、自己加工的过程中创建的。为将博物馆办的生动真实,我们在征集的两万多件陈列品中,挑选了三千多件陈列品陈列出来,这些陈列品将分为:历史沿革;黄河系列;农耕系列;运输系列;饮食系列;纺织系列;农村匠工;原始宗教;民间文艺;油灯旱烟;婚嫁生育;节日庆典等十八个系列,分门别类阵列于三十孔窑洞中。管委会由行政村领导和黄河原生态文化保护发展协会,以及积极分子若干人组成,有严格的管理体系和规章制度。

地址:陕西省延川县土岗乡碾畔村

4赫连勃勃墓

从县城去土岗的路上,过了稍道河村,公路又盘旋而上。爬到山顶,透过车窗朝东望去,空旷的原野上荒草萋萋在微风中摇曳,残破矮小的房屋和那些字迹模糊的石碑静静的守望在那里,谁也不会相信此地曾有过辉煌。

据《延川县志》记载,这里以前因建有一座白塔而得名“白浮图寺”。它建于何朝,兴于何代,毁于何时,现已无从考证。据当地人讲,从前这里的寺院非常大,僧人百余,气势十分雄伟,寺院在方圆数百里享有盛名。站在这片曾经过血雨腥风的土地上,环顾四周,极目远眺,群山奇峻苍凉,一座经历了千百年风雨苍桑,现已千疮百孔,残破不堪的古冢屹立在南边的平地上,旁边一块黑色的石碑上刻着“赫连勃勃墓”。

赫连勃勃,公元407年至425年,他曾帅数十万精兵强将争雄天下,夺取长安,建都统万城,定国号大夏,为东晋十六国时期叱咤风云的一代枭雄。大夏王国在陕北高原热闹一番后,如同流星一般在华夏的历史长河中陨落,赫连勃勃死后的归宿更是扑朔迷离。清嘉庆七年刻本的《延安府志》载引《延川县志》云:“延川县南六十里的白浮图寺前有七冢,相传赫连勃勃葬于此”。

一千多年前,陕北黄土高原英雄崛起,鬼方、匈奴、鲜卑、稽胡、党项等20多个北方游牧民族与 *** 曾在这里不断地交汇融合,延川这块土地也无不例外地留下了他们的足迹。也许是为了让后人对这段历史留下深刻的记忆,先人们便给大夏孤峰周围的村庄起了让后人百思不解的村名,古里、阿占、苏亚、阁连、仙芝、圪图里、苏丰、车贡等等。

史料记载,白浮图寺也有墓地七冢,至明代仅存二冢,俩土丘状如烽火台,若逢云落雾起,黛色环绕,风光明媚,明清时为延川八景之一,时称“又峰横黛”。

这是不可同任何一座王陵相比的王陵,它孤独悲凉,风光不在,只是每年农历的四月初八、七月二十三、八月初三、人们从方圆数百里之外纷至沓来,进香朝拜,在这亘古的荒原上举行盛大的庙会活动。那场景,好似一幅浓墨重彩的民俗风情图。

地址:延川县稍道乡东风原白浮图寺山巅

5黄河蛇曲地质公园

在这里,黄河一改其奔腾咆哮之阳刚气概,蜿蜒在-交界的峡谷深处,彰显出伟大“母亲河”的阴柔之美。这就是陕西延川黄河蛇曲地质公园四个著名的地质遗迹景观区之一的“乾坤湾蛇曲地貌旅游区。

日前,“陕西延川黄河蛇曲地质公园”在北京通过了国家国土资源部的审查,被批准为第四批国家地质公园。至此,成为我省大国家级地质公园之一。其他三个分别是翠华山、洛川黄土国家地质公园、宜川壶口瀑布国家地质公园。

蛇曲,是被河流冲刷形成的像蛇一样蜿蜒的地质地貌。延川黄河蛇曲是我国干流河道上蛇曲发育规模更大、最完好、最密集的蛇曲群。延川黄河蛇曲国家地质公园位于陕西和山西交界峡谷南部地段的黄河沿线,公园北起延川县延水关镇,南至清水湾,全长50余公里,东西宽约1~5公里,总面积170平方公里,主要地质遗迹面积56.2平方公里,公园分四个地质遗迹景观区,包括延水关河谷阶地貌旅游区、苏亚湾高原生态旅游区、乾坤湾蛇曲地貌旅游区、清水湾蛇曲地貌旅游区;以及三个历史人文景观区,即小程村民俗文化村、碾畔原生态保护区、郭家崾民俗文化旅游区。

延川黄河蛇曲地质公园是丰富的地学类旅游资源,无论从宏观到微观景观遗迹,均弥足珍贵,有助于人们深入了解黄河中游河段的发育和演化,黄土高原环境的变迁,黄河谷道的水力侵蚀模式具有较高的教学研究及旅游观赏价值。

地址:延川县延水关镇

6古渡清水关

清水关位于延川县城南38公里处,离土岗乡只有7.5公里,在600多公里长的晋陕大峡谷的黄河古道上,清水关只是一个小渡口,据县志记载,清道光十一年前这里就是渡口,数百年来它并没有被人遗忘。在清水关的北边有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由西向东注入黄河,这里又是一个重要的关口,清水关便由此而得名。

在战乱年代,清水关是关津要隘,历代时常有驻军把守。明代,南侧五里处建有会峰寨,北侧建有牛尾寨。时至今日,清水关河岸上没有倒塌的窑洞内仍有当年红军防驻军书写的标语和《教室规则》。1936年5月2日, *** 率领中国工农红军抗日先锋军从清水关渡口西渡黄河回师陕北。

这里曾有过它昔日的辉煌,明清前后,码头兴隆,店铺林立,商贾云集,是方圆数百里的商品集散地。当时光进入20世纪20年代后,由于战乱频繁,特别是在“农业学大寨”运动中,村上数十户人家在分社的指令下相继举家搬迁,时至今日,清水关已是满目苍凉,人去楼空。如今仅有一对不愿离开的老人守望着黄河,过着男耕女织的田园生活。近年来,中央和地方电视台,新闻媒体都到清水关拍摄过专题片,古渡清水关将会同黄河一样被人铭记在心。

地址:延川县城南38公里

声明:犀牛文库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admi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