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辐射分为电磁、电场辐射源,雷达系统、电视和广播发射系统射频感应及大多数家用电器设备例如等都是可以产生各种形式不同频率、不同强度的电磁辐射源。辐射场区划分为远区场和近区场。近区场又称为感应场,指的是以场源为中心,在一个波长范围内的区域。
电子辐射分为电磁、电场辐射源,雷达系统、电视和广播发射系统射频感应及大多数家用电器设备例如等都是可以产生各种形式不同频率、不同强度的电磁辐射源。辐射场区划分为远区场和近区场。近区场又称为感应场,指的是以场源为中心,在一个波长范围内的区域。近区场内,电场强度与磁场强度的大小没有确定的比例关系。远区场也称为辐射场,在以场源为中心,半径为一个波长之外的空间范围。在远区场中,所有的电场能量基本上均以电子波形式辐射进行传播,这种电场辐射强度的衰减要比感应场慢得多。
自然界中的一切物体,只要温度在绝对温度零度以上,都以电磁波的形式时刻不停地向外传送热量,这种传送能量的方式称为辐射。物体通过辐射所放出的能量,称为辐射能,简称辐射。辐射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它是“对等的”。不论物体(气体)温度高低都向外辐射,甲物体可以向乙物体辐射,同时乙也可向甲辐射。这一点不同于传导,传导是单向进行的。
简介
辐射能被体物吸收时发生热的效应,物体吸收的辐射能不同,所产生的温度也不同。因此,辐射是能量转换为热量的重要方式。辐射是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放散的。是以波动的形式传播能量。无线电波和光波都是电磁波。它们的传播速度很快,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与光波(3×10^8 米/秒)相同,在空气中稍慢一些。电磁波是由不同波长的波组成的合成波。它的波长范围从 10E-10 微米(1 微米 10E-4 厘米)的宇宙线到波长达几公里的无线电波。Υ射线、X 射线、紫外线、 可见光、红外线,超短波和长波无线电波都属于电磁波的范围。肉眼看得见的是电磁波中很短的一段,从 0.4-0.76 微米这部分称为可见光。可见光经三棱镜分光后,成为一条由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组成的光带,这光带称为光谱。其中红光波长最长,紫光波长最短,其它各色光的波长则依次介于其间。波长长于红光的(>0.76 微米)有红外线有无线电波;波长短于紫色光的(<0.4 微米)有紫外线,Υ射线、X 射线等。这些辐射虽然肉眼看不见,但可用仪器测出。太阳辐射波长主要为 0.15-4 微米,其中最大辐射波长平均为 0.5 微米;地面和大气辐射波长主要为 3-120 微米,其中最大辐射波长平均为 10 微米。习惯上称前者为短波辐射,后者为长波辐射。辐射是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放散的。是以波动的形式传播能量。无线电波和光波都是电磁波。它们的传播速度很快,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与光波(3×1010 厘米/秒)相同,在空气中稍慢一些。
特点
常见的电磁、电场辐射源:雷达系统、电视和广播发射系统射频感应、介质加热设备、射频微波医疗设备、各种电加工设备、通信发射台站、卫星地球通信站、大型电力发电站、输变电设备、高压及超高压输电线、地铁列车、电气火车、电脑及大多数家用电器设备等都是可以产生各种形式不同频率、不同强度的电磁辐射源。
辐射场区的划分:辐射场区一般分为远区场和近区场。
近区场及特点:以场源为中心,在一个波长范围内的区域,通常称为近区场, 可称为感应场。
近区场通常具有如下特点:近区场内,电场强度与磁场强度的大小没有确定的比例关系。即:E¹377H。一般情况下,对于电压高,电流小的场源(如发射天线、馈线等),电场要比磁场强得多,对于电压低电流大的场源(如某些感应加热设备的模具),磁场要比电场大得多。近区场的电场强度要比远区场大得多。从这个角度上说,电场防护的重点应该在近区场。近区场的电场强度随距离的变化而变化,比较快,在此空间内的不均匀度较大。
远区场及特点:在以场源为中心,半径为一个波长之外的空间范围称为远区场,也可称为辐射场。在远区场中,所有的电场能量基本上均以电子波形式辐射进行传播,这种电场辐射强度的衰减要比感应场慢得多。在远区场,电场强度与磁场强度有如下关系在国际单位制中,E=377H,电场与磁场的运行方向互相垂直,并都垂直于电子波的传播方向。远区场为弱场,其场墙强度均较小。
近区场与远区场划分的意义:对于一个固定的可以产生一定强度的辐射源来说,近区场辐射的场墙强度较大,所以,我们应该格外注意对辐射近区场的防护。对辐射近区场的防护,首先是对作业人员及处在近区场环境内的人员进行防护,其次是对位于近区场内的各种电子、电气设备的防护。而对于远区场,由于场墙强度较小,通常对人的危害较小,这时我们应该考虑的主要因素就是对信号的保护。另外,应该有对近区场一个概念,对我们最经常接触的从短波段 30MHz 到微波段的 3000MHz 的频段范围,其波长范围从 10 米到 0.1 米。
电磁辐射测试笔
测试笔详细说明:用途:电磁环境测试:计算机房、控制室、高压线、发射塔等电气设备电磁辐射;计算机、电视机、复印机、传真机、电缆、、手机、GSM 基站、微波炉、空调、冰箱等电气设备的电磁辐射的分析。
检测:电磁辐射防护功能的测试、检测电磁防护服/防护材料的屏蔽功能,检测各种工作/生活环境的电磁辐射,包括手机、调频/电视/短波广播、微波炉、计算机的无线设备、无线通信、射频发射设备等;演示各类电磁辐射源的相对强弱高灵敏度。
技术参数:可以用来测试电场强度、磁场的强度、辐射功率静电等;测试的频率范围:5Hz~500Hz。
电磁辐射源
电脑,作为一种现代高科技的产物和电器设备,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便利、高效与欢乐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有害于人类健康的不利因素。电脑对人类健康的隐患,从辐射类型来看,主要包括电脑在工作时产生和发出的电磁辐射(各种电磁射线和电磁波等)、声(噪音)、光(紫外线、红外线辐射以及可见光等)等多种辐射“污染”。电脑产生的“磁辐射”是什么?当电流在导体中流动时,在其外部空间一定产生磁场,带有一定能量的磁力线不停地从一个磁极流向另一个磁极,我们人类就生活在这样一个天然的和人造的大磁场之中。如果磁场过强,就会对人体产生“磁污染”。
计算机各组成部分的辐射量分别是:键盘 1000v/m;鼠标 450v,4n;屏幕 218v,fia;主机 170v,4no。比较一下辐射量,发现键盘的辐射量是最大的。
电磁辐射验证
国内对电子产品的辐射有了严格的规定,如强制执行的 3c 认证就是其中之一,但从实际情况来看,要在电脑设计中完全杜绝辐射并不现实。因此作为用户,我们可以购买通过 tco 认证的显示器、选择大品牌厂商的机箱或应用特殊的专业防辐射材料的产品来避免电磁辐射问题。尽管电磁辐射无时不在,但只要掌握足够的辐射知识和计算机的正确使用方法,我们完全不用为计算机的电磁辐射感到恐慌。专家研究发现,其实凡是用电的日常家用设备都会产生电磁辐射,对人体有无危害,最重要的是要看辐射能量的大小。根据国际辐射防护协会和国际劳工组织的规定,电磁场的安全强度是 0.2-0.4 微特拉(这是 24 小时接触计算机时的电磁场安全限),低于此强度对人体没有危害。一些专门研究机构测试过计算机的电磁场强度,结果发现,紧贴荧光屏处电磁场强度为 0.9,但离开荧屏约 5 厘米处,强度不到 0.1,再远一点至 30 厘米处(这是计算机操作者的身体与荧屏之间的习惯距离),其强度几乎无法测出。此外,空间中的电磁波确实是无处不在的,但是在一般情况下,这种电磁辐射的强度很小,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伤害。中国颁布的《电磁辐射防护规定》,规定了电磁辐射污染的设备和对人员影响的标准限值,只有当电磁波达到一定强度的时候,才需要重点保护。
电磁辐射的影响
电场辐射危害人体的机理主要是热效应、非热效应和累积效应等。
热效应:人体 70%以上是水,水分子受到电子波辐射后相互摩擦, 引起机体升温,从而影响到体内器官的正常工作。
非热效应:人体的器官和组织都存在微弱的电磁场,它们是稳定和有序的,一旦受到外界电场的干扰,处于平衡状态的微弱电场即将遭到破坏,人体也会遭受损伤。
累积效应:热效应和非热效应作用于人体后,对人体的伤害尚未来得及自我修复之前(通常所说的人体承受力—内抗力),再次受到电子波辐射的话,其伤害程度就会发生累积,久之会成为永久性病态,危及生命。
对于长期接触电子波辐射的群体,即使功率很小,频率很低,也能诱发体内想不到的病变,应引起警惕。多种频率的电子波,特别是高频波和较强的电场,对人体的直接影响后果是在不知不觉中导致人体的精力和体力减退,容易产生白内障、白血病、脑肿瘤,心血管疾病、大脑机能障碍以及妇女流产和不孕等,甚至导致人类免疫机能的低下,从而引起癌症等病变。据统计数字表明:经常在显示器前工作的人群中,上述疾病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电场辐射是主要原因之一。
曾有文献报道:1998 年世界卫生组织列出电磁辐射对人体的五大影响:
一、电磁辐射是心血管病、糖尿病、癌突变的主要诱因;
二、电磁辐射对人体生殖系统、神经系统、免疫系统造成伤害;
三、电磁辐射是孕妇流产、不育、畸胎等病变的诱发因素;
四、电磁辐射直接影响儿童的发育、骨骼发育,导致视力下降、视网膜脱落、肝脏造血功能下降;
五、电磁辐射虽然可使生理功能下降,女性内分泌紊乱,月经失调,但很多媒体把“磁污染”与正常生存的“磁效应”混为一谈,应辨明的是:这些危害人体的问题源自于电磁过量的“污染”,适当应用电磁屏蔽材料的产品不会有这方面问题。从很多环保资料提供的数据看:电脑在运行时,由机箱主体及显示器发出的电磁波,会对周围的环境造成污染,不利于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