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B Type C设计具有一众优势,不区分正反面、缩小封装尺寸、增加导体数量、提高额定电压、提高额定电流和增加信号带宽。尺寸更小的USB Type C插头和插座能够更为广泛地用于注重空间的应用领域。
较之以往历代连接器,USB Type C 连接器的设计具有一众优势。改善之处包括缩小封装尺寸、增加导体数量、提高额定电压、提高额定电流和增加信号带宽。尺寸更小的 USB Type C 插头和插座能够更为广泛地用于注重空间的应用领域。此外,插头和插座的连接既可以正面朝上也可以反面朝上,从而能够更加快速地将插头插入插座。
USB Type A 和 Type B 连接器各自规定了四到五个导体,而 USB Type C 连接器则使用 24 个触点,并且可保障 10,000 次插拔,较之普通 USB Type A 连接器的 1,500 次插接,增强了耐用性。USB Type C 连接器的电源和接地触点各有四个,总计能够承载 5 A 电流。除了具有更高的电流额定值以外,USB Type C 连接器的电源和接地引脚之间还具有高达 20 V 的额定电压,从而能够实现 100 W 的功率传输。
USB 功率传输(PD)规格提供了关于利用 USB Type C 连接器执行更高级别功率传输的信息。在注意 USB Type C 和 USB3.1 第 2 代连接器是两种单独定义的标准的同时,还务必要注意,USB Type C 和 USB PD 表现出相同的关系。尽管 USB Type C 连接器的设计支持 USB PD 标准,但是该器件的主控制器和电缆也必须经过配置,方可支持该标准。
最后,USB Type C 连接器支持在每两对数据传输引脚之间进行 10 Gbps 的数据传输。在按照 USB-IF 于 2017 年 9 月 22 日公布的 USB 3.2 标准的规定,同时使用这两对引脚时,这一带宽支持能够进一步实现 20 Gbps 的数据传输速率。
USB 标准已在各类信号、连接器和电缆中得以广泛采用。近期发布的 USB3.1 第 2 代和 USB Type C 连接器规格能够实现标准化的高速和大功率信号传输。CUI 符合该规格的 USB Type C 插头和插座设计用于支持 USB 3.1 第 2 代数据传输速率,并且还能随着标准的不断变化,支持超出目前 10 Gbps 限制的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