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半年以来,互联网、科技行业突发的从业者猝死事件,始终令人触目惊心。要么用生命和健康赌一把未来,要么在安逸中享受平凡的生活,对于每一位行业从业者来说,这似乎成了二选一的必然抉择。
作为局外人,很多网友看到相关新闻都会心生感慨。而行业内的从业者,对此这样的话题更是五味杂陈。一些专业人士也在社交平台上呼吁,互联网行业从业者应注重劳逸结合、加强运动、注重健康。
“说来容易呀,但哪有时间休息,也腾不出时间健身、运动呀。”
一位在北京后厂村“硅谷”上班的开发工程师告诉懂懂笔记,他每天要加班七八个小时,经常凌晨两三点回家。手头的事情依然做不完,日常四餐几乎都是快餐速食,哪里还有时间关注身体,平衡生活。
最头痛的是,加班也已经成了互联网科技行业的“常态”。但凡是个这个圈子里的人,就没有可能不熬夜加班。
有知乎用户对ICT行业频发猝死事件这样表示:所有互联网人都是一个整体,个人的不幸也是整体的不幸,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也有网友指出:科技互联网行业加班之所以成为常态,是人人自危的竞争意识,和缺乏福利保障的就业环境所致。
在交流中,一位自称经常“724”的IT运维人员对懂懂笔记表示,在国内一些知名ICT企业,员工的工资收入、晋升机会也会与加班息息相关、紧密关联,KPI、职位都是加班拼出来的,很多人都想趁年轻搏一个下半生的幸福。
不仅是企业职员和中层,对于很多创业公司的创始人而言,市场、用户、投资人、竞争对手等更是必须独自面对的重压,CEO倒在工作岗位上的事件更非个例。
这种互联网文化,使得一些职场白领不断透支健康与精力,趁着年轻“心甘情愿”加班,甚至主动想办法加班。无休止的加班,在行业中已经渐渐成了难以根治的痼疾。
从996到724,那些深陷加班苦海中的从业者就没有一丝后怕,一些顾虑吗?
“有,但没有办法!”
夜里十一点,深圳南山大冲的不少写字楼依旧灯火通明。黎粟正在和几位同事加班加点测试新应用的功能。
他告诉懂懂笔记,这半个月来,他每天下班回到龙岗中心城的家里,几乎都是凌晨时分。而早上六点半,又要从家里出发,转乘地铁到公司上班,身体上真的感到有些吃不消。
“每天呆在公司的时间,超过15小时,回到家妻儿都睡了。”黎粟摇摇头叹息到,现在年底了,有不少企业客户的应用,都要赶着更新、上线。于是,研发、测试部门加班的情况,就变得更加普遍了。
近来,在社交媒体上有不少网友猜测,互联网从业者加班时间越来越长,与行业不景气,企业裁撤部分岗位有关。然而,从事开发工作将近十年的黎粟却并不认同。
“早在入行之初,研发岗长时间的加班现象,就一直存在着。”他指着墙上的工作进度表表示,在一家以研发为主的互联网企业工作,超过七成的同事每天都需要加班赶进度。
加班时间最短的,是设计部门,每天晚上八九点能下班。而时间最长的,是与研发工作相关的工程师、测试人员等,加班超过6、7个小时是家常便饭。有重要任务时甚至通宵达旦,困了就趴在桌子上眯一会儿。
“身体吃不消,长期亚健康。但还是要感激公司能有加班机会。”同样自称“互联网民工”的邹焱告诉懂懂笔记,若一家互联网公司能有大量加班机会,说明业务能力强,拥有充足客户订单,“每天不加班的互联网公司你敢去吗?”
在他看来,要是一家公司突然间要求加班前必须先申请,并且限时加班的话,那就证明公司的业务遇阻,或经营陷入困境了。若情况短时难以得到缓解,紧接着的很可能就是变相降薪或裁员。
“过去十年,我经历了好几次这样的裁员,过程太清楚了。”他苦笑着说,从2007年进入公司至今,他每天的工作时长,基本都维持在12个小时以上。即便是结了婚、有了孩子之后亦是如此,这让他的爱人颇有意见。
“得益”于长时间的加班工作,黎粟、邹焱的月收入都超过了25K。但他们却都直言并不满意,很多互联网企业的加班费与日常上班薪资是一致的,并没有额外补贴。
“不少程序员、工程师的工资看起来可观,但都是加班堆砌出来的。”邹焱无奈表示,因为严重加班和生活不规律,身边有几位30岁左右的同事依旧单身。即便成家的,也常为缺少时间陪伴家人,而感到心有愧疚,“我女儿快两岁了,至今都和我不太亲。”
或许,在部分互联网从业者眼里,一旦加入这一行业,就等于墨守加班的规矩。以“出售”时间的方式,换取更高的收入。然而,对于他们而言,加班只是身体上的“折磨”。精神上的“煎熬”,往往更难以承受。这其中既包括精神状态变差,也包括惊闻行业内突发“猝死”事件后心理上的煎熬。
在一家创业公司从事应用测试工作的吴俪,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女汉子”,也是公司为数不多的女员工之一。她近一年以来平日的睡眠时间,基本上在四~五个小时之间。只有春节那几天的假期,才能睡到自然醒。
而长期睡眠不足,除了加班时间过长之外,还有精神衰弱造成的原因。工作上的压力大,导致她躺在床上之后,久久难以入睡。“睡了之后也老是做噩梦,常常梦见我被部门领导责骂,感觉自己已经快抑郁了。”
吴俪坦言,近一年公司经营不太景气,大家的神经都紧绷着。而包括自己在内的几位年轻员工有时工作进度稍慢,还会被部门领导当着所有同事的面呵斥,这让她每天工作时神经都极为紧张,担心出现纰漏、失误,拖累团队。
“前一阵听说做无人机的那个企业也发生了员工猝死的事情,因为离他们公司也不是很远,因此情绪上打击也很大,特别低落。”工作、竞争、突发事件等压力无疑成了吴俪心中的巨石,让她在煎熬之下既担心失去工作、又担心失去健康。
近两个月来,在与北京、深圳和广州等地的近50位互联网、IT从业者进行交流后发现,超过70%的人有睡眠质量差、心理压力大等健康问题。超过55%的程序员、工程师表示,经常有强烈的危机感,怕被后辈超越,被行业、公司淘汰;而对于加班导致的重病甚至猝死事件,超过62%的人有明显担心,但也深深感到无奈。
“互联网是高收入行业,但竞争也很激烈,每年相关专业的毕业生实在太多了。”
在深圳某大型科技企业担任研发工程师的张海良告诉懂懂笔记,虽然ICT行业讲究从业资历和工作经验,但新人学习能力强,在企业管理层眼里,更是人力成本低,能“多拉快跑”的群体。
因此,每年毕业季公司开展校招期间,他和身边几位研发组的同事都会担心到失眠。在新人培养上也有所保留,怕有朝一日教会徒弟,饿死师傅。
“这样一来,大量工作都压在自己身上,累是累,却有安全感。”他苦笑着说,作为一枚互联网民工,平日里除了要承受工作上的压力,主管的责难,还要时时刻刻确保自己的竞争力。
几乎24小时都生活在精神高压下,因此,他周围有越来越多的同事变得沉默寡言,有的甚至患上了抑郁症。而前不久突然听闻大学同专业的同学猝死在工作岗位上,令他感到唏嘘不已。
在搜索引擎上输入“工程师患抑郁症”一词,可以搜索出超过34万条相关的结果。心理压力和心理疾病,与心脑血管疾病一样正在成为威胁科技从业者健康的关键因素。
张海良补充到,除了心理疾病以外,这个行业的年轻人也逐渐成为心脑血管病症的高发群体。而他身边却有不少同行,为了节省开支不愿意自费做全身体检,忽略了很多潜在风险。
很多大型ICT企业还能够按年度为员工提供健康检查,但是中小企业在这方面明显不够完善。即便是一年一检,在越来越高强度的工作节奏下,体检的意义也已经微乎其微。有知乎网友在网上留言,不要指望发展中的企业能够善待员工,只有自己才能善待自己,任何心理、身体问题都不应该被忽视。
而面对巨大的工作强度、精神压力甚至不公待遇,从业者除了默默承受,还能有哪些方式“保护”自己的未来?
吴岳是广州一家游戏工作室的产品经理,他告诉懂懂笔记,入行近11年时间,以前是不断跳槽谋高薪,现在是求一份安稳。“我在现在这家企业干了三年,尽管每年工资提升的幅度不大,但真的不想换了。”
“之所以不愿意跳槽,不愿意和公司计较,是因为想通了一些东西。”他告诉懂懂笔记,30岁之前的自己敢熬夜敢拼命,仗着年轻混不吝。但是三年前所在公司的一位年轻同事突发脑溢血,而且治疗后留下了严重后遗症,那时他突然想明白了。
“人活着最重要。所以,看透了这些之后,找份稳定的工作,别抱怨一切,哪怕这份工作有诸多不如意的地方。”除此以外,吴岳表示,身边不少的互联网老兵都已经成家立业,到这个岁数,好好活着也是对家庭的负责。
“薪资优厚的时候别光想着买房还房贷,要为自己和家人多考虑,别真的走了什么都没有留下。”在交流中,张海良也补充道,“每当听到同行猝死的消息,都感到很震惊,我自己的想法就是未雨绸缪。”因此,他这两年为自己购买了多份保险产品,就是为了万一遇到了那个“万一”,对妻儿也是一种保障。
在交流中,懂懂笔记发现一些刚到而立之年的年轻人,就已经提前立好了遗嘱,早早进行了财产分配;有的甚至决定公司上市前保持单身,以免太早成家之后拖累家人;也有人坦言拼到35岁就辞职,工资足够在老家买套房就撤,绝不在互联网行业待着了。这些对生与死的思考,就像一条在贴吧里广为流传的名句:进入互联网行业,等于一只脚迈进了鬼门关。
【结束语】
在互联网行业中,当新兵操练成了老兵,他们学会了逆来顺受,懂得如何将无止境的加班工时换成现金,去偿还房贷、维持生活品质、保持自己光鲜的一面。虽然这份光鲜可能要冒着健康甚至生命的损害,但被问及工作如此辛苦、压力如此巨大、生命如此脆弱,是否会考虑放弃目前的工作时,几乎所有的交流对象都异口同声回答——“不愿意”。
这确实是一个无奈的答案。无数ICT从业者牺牲了健康,带来了整个互联网、科技行业的飞速发展,他们中的大多数人,用身体和生命成就了别人也成就了自己。但是对于那些倒在跋涉途中的个体而言,他们的家庭失去的却是100%的希望,这种行业之殇又该如何化解?
文/木子
来源:懂懂笔记(ID:dongdong_no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