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伯是项羽的亲叔父,但两人性格、志向都不相同。秦末起义后,项羽勇武过人,雄霸天下,好杀戮,而项伯仁义温和和张良等仁人志士多有结交,不奢求。所以经历楚汉战争,项伯和张良所在的汉军多有交集,刘邦也很善待,项伯也无颜再见项羽。一直到项羽战死,项伯彻底与项羽分开。
项伯、项庄是项羽的亲叔叔,项庄一心为项羽,最后战死乌江边。项伯却吃里扒外,调炮往里打,多次在关键时刻背叛项羽,暗通刘邦,不光泄漏军机,还亲自为以身护刘邦,直接破坏项羽诸多大计。
作为项羽的亲叔叔项伯至少有3次严重背叛行为,可谓罪不容诛,乃天下第一“内奸”,项伯为何偏袒外人屡次背叛项羽呢?
泄露军机,助刘邦活命,首次背叛
项羽灭秦回兵关中,刘邦早已捡漏入城,一时糊涂,封闭函谷关,欲将关中据为己有。项羽大怒,当即决定次日血洗城池,眼看刘邦小命难保,关键时刻项伯跳了出来。
项伯连夜私见张良,告诉他项羽即将屠城,劝张良抓紧卷铺盖逃命。
张良便把此重大机密告知刘邦,刘邦直接尿裤子,两人商议打感情牌,忽悠、拉拢项伯,让他连夜回去在项羽面前求情说好话,而刘邦次日一大早去鸿门给项羽赔礼道歉。
项伯泄露军情,使刘邦有所准备,项伯在项羽面前为刘邦说好话,项羽才罢兵,才有了刘邦鸿门谢罪的机会。否则,项羽屠城,刘邦早成炮灰,这是项伯第一次背叛项羽。
鸿门宴前舞剑,以身护刘邦,二次背叛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而项伯舞剑,其意也在沛公,亲哥俩一个要行刺刘邦,一个却保护刘邦,让他们的领导兼侄儿项羽情何以堪?
要不是项伯胳膊肘往外拐,以身护刘邦,刘邦早死多时。这是项伯第二次背叛,当着项羽的面赤裸裸的背叛。
收受贿赂,助刘邦崛起,三次背叛
项羽入关后大封天下,废掉了“怀王之约”,把关中一分为三,刘邦名正言顺的“关中王”不但没有做成,还被赶出关中,被封在偏僻的巴蜀之地,失去了争夺天下的机会。
关键时刻项梁又一次站了出来,助刘邦起死回生。
刘邦、张良以个人感情、感谢项梁鸿门宴上的帮忙为由,各自重金送项伯,并请他在项羽面前说好话,言说巴蜀太穷、太远、太落后,希望把汉中顺便也分给刘邦。
项羽一高兴,大笔一挥,汉中成了刘邦的大本营,这才有了后来的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汉中的战略要地,自然地理条件极佳。是联通关中和巴蜀的必经之路,是横在关中和巴蜀的天然屏障,进可攻,退可守,汉中是刘邦二次发家置业之地,刘邦汉中,才有机会回兵关中,平定三秦。
项伯的三次背叛,招招致命,直插项羽心脏,项伯杀死项羽,不足为过。
项伯多次背叛项羽,是真心为刘邦做内奸还是另有原因呢?项伯是项羽的亲叔叔,项伯再混蛋也不会吃里扒外,拿项羽的性命做筹码巴结刘邦。
项羽夺得天下,项伯混个王,弄一块封地,世袭罔替,岂不美哉?毕竟是一家人,叔侄间没有深仇大恨,即使有,在争夺天下的大事上也会让步,抛之脑后。
感情用事,头号内奸,吃里扒外
项伯助刘邦,并无政治上和项羽闹分歧,而是处于个人感情上的糊涂表现。项伯私见张良,泄露军情的本意是张良曾救过项伯的命,项伯出于义气,怀着报恩的想法让张良逃走。
而张良迷惑项伯,混淆是非,又拿义气做文章,把军情告诉刘邦。
刘邦张良趁机拉拢项伯,戴高帽子,打感情牌,刘邦为了讨好项伯,不负责任的当场和项伯做儿女亲家,搞政治联姻,项伯果然“中计”,回去在项羽跟前说好话,项羽得以罢兵。
项伯后来两次救刘邦也是出于感情用事,被刘邦和张良以感情和义气为幌子,狠狠的利用,无形中成了安插在项羽阵营里的卧底。
而糊涂的项伯觉得张良是朋友,刘邦是好人,好朋友应该讲义气,好人就应该帮助,却没有把刘项两家看成是争夺天下的对手。
只是一再强调个人感情,朋友义气,这种妇仁之见,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最终使项羽贻误战机,屡次错过机会,为最终的失败埋下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