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目标对我国绿色低碳发展具有引领性、系统性,可以带来环境质量改善和产业发展的多重效应,着眼于降低碳排放,有利于推动经济结构绿色转型,加快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助推高质量发展,有利于形成绿色生活方式,降低物质产品消耗和浪费,实现节能减污降碳。
这一概念起始于“温室效应”引起气候变化。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向大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等吸热性强的温室气体逐年增加,大气的温室效应也随之增强,导致全球平均气温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上升。气候危机的影响范围越来越大,越来越严重。我们正在经历干旱、森林火灾和海平面上升等一系列灾害性天气事件——气候问题已迫在眉睫。为此,许多国家积极响应,纷纷制定了碳中和目标。
双碳目标是什么
双碳即是碳达峰与碳中和的简称。
碳达峰:就是指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达到最高峰值不再增长。我国承诺在 2030 年前力争“碳达峰”,即在 2030 年前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燃烧活动和工业生产过程以及土地利用变化与林业等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也包括因使用外购的电力和热力等所导致的温室气体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
碳中和: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碳汇、碳捕集、碳封存等技术实现等量吸收抵消,我国承诺努力争取 2060 年实现“碳中和”即通过产业优化、能源转型、技术革新大量降低碳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二氧化碳再利用、碳捕集、碳封存等技术形式,吸收二氧化碳,等量抵消中和必要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
为什么要提出双碳目标
实现碳中和是我国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我国对全世界宣布碳中和目标,除了响应《巴黎协定》约定,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彰显大国责任和担当外,在加速我国经济和能源转型方面具有高瞻远瞩的战略意义。
“双碳”目标对我国绿色低碳发展具有引领性、系统性,可以带来环境质量改善和产业发展的多重效应。着眼于降低碳排放,有利于推动经济结构绿色转型,加快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助推高质量发展。
突出降低碳排放,有利于传统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的协同治理,使环境质量改善与温室气体控制产生显著的协同增效作用。强调降低碳排放人人有责,有利于推动形成绿色简约的生活方式,降低物质产品消耗和浪费,实现节能减污降碳。
实现碳中的意义
1.摆脱能源依赖
碳中和将推动我国发展以从化石能源为主向以非化石能源过渡,对中国实现能源独立,确保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2.全球产业链重构
零碳经济意味着全部价值链的转型,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实现低碳生产竞争力。
3.国际标准重塑
技术侧创新将改变能源利用方式,推动新的产业链和新的国际标准形成,并产生新的利润创造方式。
4.创造就业机会
零碳经济将在可再生能源、电动汽车、电池、节能等领域创造大量稳定就业机会。
5.形成技术优势
增强中国在全球多技术领域的领导地位,当前中国在新能源、电池技术、交通电气化、钢铁等领域具备发展优势,可形成技术优势。
6.加强国际合作
未来世界主要经济体会参与到碳中和,在当前贸易摩擦反复的大背景下推动新能源发展和全球合作的意义重大。
实现双碳目标会带来什么变化
1.交通出行方面
地面交通:交通产业整体重构,所有的燃油汽车将全部退出,道路上 100%都为新能源汽车;智慧交通:自动驾驶、智慧交通全面普及,城市道路不再拥挤,交通效率达到最优;航空航运:全面使用氢能和生物质能,替代现有化石燃料。
2.生态环境方面
空气质量:空气质量显著改善,雾霾不再肆虐;植被覆盖:森林碳汇大幅提升,森林覆盖率最大可达到 28%;环保制度:环保政策趋于更为严格,企业环保合规成本高;生物多样性:城市生物多样性提升,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3.投资就业方面
产业变革:落后产能退出,污染严重的碳密集型产业不复存在,低碳产业蓬勃发展;投资偏好:大量投资从化石燃料密集型资产转向可再生能源相关资产,技术创新投资比重提升;就业机会:可再生能源行业就业机会大量涌现,预计到 2050 年中国可再生能源行业就业人数将超过 1000 万。
4.能源结构方面
能源结构: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质能将成为主要的能源来源,预计未来化石能源占比仅 9%;能源消费:各行业电气化率达到最高,用清洁的电满足自身能源需求;能源需求:随着能源结构改变,我国将不再严重依赖石油、煤炭等化石燃料的进口,国家能源安全水平彻底提升。
普及碳中和知识,明确个人碳中和指标,使 14 亿国人都积极行动起了,完成或超额完成国家的大目标。为拯救地球,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