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第一个看透宋江的人是公孙胜。宋江虽然有“孝义黑三郎”的美名,但却是一个一心想招安,投降朝廷的伪君子。所以在晁盖死后,公孙胜便早早离开了梁山,回家侍奉老母,学道去了。当然公孙胜中途还回来帮助宋江等人攻下了高唐州,杀死了高廉。
《水浒传》中有这样一个人,他行事洒脱不羁,却目光长远,在诡谲善变的局势中独善其身,早早离开了梁山,迎来了为数不多圆满的结局,他就是在书中所占篇幅并不多,却十分重要的“入云龙”公孙胜。
公孙胜 此人,就像他的称号“入云龙”一样,如同一条神出鬼没的龙,行事云遮雾绕,神秘且捉摸不透。
他是梁山的四当家,却对梁山的事不甚上心,一心回家侍奉母亲和师父;担着“军师”之名,却形同虚设,被很多专家学者评价为“《水浒传》的败笔”。
然而看到接受招安后,在朝廷迫害下千疮百孔、死伤惨重的梁山,谁都不得不感叹,公孙胜离开梁山的决定真是明智。
“入云龙”见首不见尾
公孙胜的人设充满了神秘色彩:他是修道之人,是梁山上法术最厉害的人物。
也因为自己的能耐,公孙胜稳稳当当的坐上了梁山的第四把交椅。
梁山上的众好汉讲究兄弟情谊,向来“大口吃肉,大碗喝酒,论秤分金银”,充满豪迈激荡的江湖气。
但是大家伙聚集在一起干大事,还是要划分清楚领导职责的,于是对排名都很重视,几把领导交椅当然不是谁都能坐的,坐上交椅之人必然要有与之匹配的能力,令众人心服口服。
因此,梁山每每有新的兄弟加入,排名都得更新一次,论资排辈。
公孙胜与梁山其他好汉不同,他很少冲在冲锋陷阵的最前线,却在人才济济,好汉辈出的梁山上跻身核心领导层,这和他的“半仙”身份有关。
公孙胜第一次出场时,自报家门的进行了一番自我介绍,大意就是自己有大本事,能够呼风唤雨等等。
林冲曾夸赞他:“公孙先生名闻江湖,善能用兵,有鬼神不测之机,呼风唤雨之法,谁能及也!”
有此等本事,在梁山的兄弟中是占有绝对优势的,可以专门对付使些旁门左道、妖法异术之人,能坐到第四把交椅,也就不会有人不服了。
公孙胜的能力确实是够当四当家,但论对梁山的贡献,他却是不配了。
原著第十四回,晁盖、吴用等六人在东溪村谋划劫取生辰纲一事时,公孙胜自己找上门来要求入伙,他“身长八尺,道貌堂堂,生得古怪”,一露面就殴打阻拦他进门的庄客,还“把十来个庄客都打倒了”。
面对晁盖的询问,公孙胜说:“贫道不为酒食钱米而来,我觑得十万贯如同等闲!特地来寻保正,有句话说。”
接着,公孙胜自我介绍了一番,单刀直入地亮明意图:“今有十万贯金珠宝贝,专送与保正作进见之礼。未知义士肯纳受否?”
原著中的这段描写没有费太多笔墨,节奏很快,干脆利落,仿佛公孙胜胸有成竹,而且对入伙这件事诚意十足。
在劫取生辰纲后官府的穷追不舍中,公孙胜大显神通,击退了追兵,与晁盖等人一同回了梁山。
劫取生辰纲一事上,或许其他人都是因为钱,但公孙胜,肯定不是。
他一个“觑得十万贯如同等闲”的道人,主动找上门参与进这场劫财的行动中,除了是想入梁山兄弟伙之外,还能怎么解释呢?
但上山之后,公孙胜却不像其他兄弟一样心系梁山的发展,而是先后两次“告假”下山,随即音信全无,第一次下山梁山派人去请他出山的时候,公孙胜先是百般推脱,后又回到梁山,助兄弟们一臂之力。
第二次从梁山离开后,公孙胜就再也没有回到梁山。
按照罗真人的说法,公孙胜是天罡星36员之一的天闭星,命中注定与梁山有缘,再加上公孙胜的道人背景,他的上梁山又两次下梁山被赋予了“天命”的色彩。
《水浒传》的背景是 宋徽宗 的宋朝末年,而道教于东汉末年形成后,就被统治者们大力推崇,宋徽宗时期更是崇道的最高潮,他到处大兴道教,建造道观,亲自听道士讲道,编写《政和万寿道》5481道卷,还自称教主道君皇帝。
有研究者认为,公孙胜虽算不上神通广大,却也能对天机窥得一二,因此才有了第一次目标明确的上门拜访,上梁山并不是出自他本意,而是对天命的顺应。
所以之后的两次下梁山也就有迹可循了,所谓的回乡探亲不过是委婉的托辞,实际就是想离开梁山而已。
公孙胜一下梁山
既然修道,想必出世,从原著中公孙胜的“两次下山”可以看出,他的心思确实没怎么放在梁山事业上,不是回乡看望母亲就是看望师父,不知有意还是无意地和梁山保持着距离。
原著第十四回,晁盖救下宋江并带上梁山,梁山众人为宋江等人摆接风宴,公孙胜对众人说了一段话,大致意思是:
我上山以来,大家都待我很好,但是我只顾着天天吃喝玩乐,却还没有回乡探视过年迈的母亲,也怕我师父担心,所以我得请假几个月,回家看看了。
早不回晚不回,为什么在宋江上山这个节骨眼上要回乡?
学界很多学者们都提出过:宋江这时带领一众好汉上山,就已经有了取代晁盖的企图。
宋江和晁盖对于梁山的规划截然相反:他一直认为梁山众人是背叛朝廷的“反贼”,即使逃亡也不愿意上梁山,认为上梁山“上逆天理”。
从宋江初上梁山的时候,公孙胜可能就意识到了这一点,宋江一旦取代晁盖,坐上梁山的第一把交椅,他一定会力主招安,而这对于梁山众人来说,绝不是什么好的出路。
公孙胜提出离开梁山,晁盖应允了他,还给了些盘缠,只是公孙胜嘴上说着:“只去省视一遭便来,再得聚义。”
第五十三回中柴进被陷高唐州,宋江派戴宗打探公孙胜的消息时,却怎么也探听不到,仿佛故意隐藏行迹。
无奈对付高廉,公孙胜的“鬼神不测之机,呼风唤雨之法”却是不可或缺,宋江只得再派戴宗、李逵去蓟州请公孙胜,公孙胜却让老母出面,称“孩儿出外云游,不曾还家”,避而不见。
还是戴宗命李逵砍翻了一面墙壁,假装要打公孙胜的母亲,这才把公孙胜逼了出来。
好不容易见到公孙胜后,戴宗和李逵向公孙胜讲述了梁山遇到的难处,公孙胜也表达了自己的思母之情。
他说自己在外面漂泊多年,家中老母亲没人在跟前侍奉,如今一朝回到母亲身旁,所以不想离去,选择隐居。
可戴宗和李逵苦苦哀求,又说:“干碍老母无人养瞻。本师罗真人如何肯放?其实去不得了。”
这番话说得很诚恳,感念兄弟情谊,也不是不想帮这个忙,只是需要侍奉老母亲和师父,实在脱不开身,这话一说,其情可悯,让人无从催促怪罪了。
但梁山这边也是迫在眉睫,在戴宗和李逵的再三请求下,公孙胜答应只好和他们回到梁山,也就有了第二次下梁山。
公孙胜二下梁山
宋江这个人物,在施耐庵的笔下俨然是“忠义”的化身,“及时雨”、“呼保义”的美名响彻江湖,是《水浒传》中的核心人物,但是对于宋江这个人物的评价,向来众说纷纭。
有学者分析:“宋江出身中小地主,本郓城县一名押司小吏。他虽重江湖义气,爱结交江湖英雄好汉,但他在对皇权的妥协性方面是根深蒂固的。宋江没上梁山就注定了他血液中的招安意识倾向。”
宋江在任小吏时期,喜好结交江湖好汉,只要有人需要他帮忙,他必全力相帮,周济贫困之人,帮助危难之人,从不计较得失。
宋江出场时,施耐庵没有突出他对朝廷的“忠”,而是一再强调他对父亲的“孝”和对江湖好汉、底层民众不遗余力出手相帮的“义”。
但宋江对朝廷的“忠”也有所体现,第二十一回宋江杀了 阎婆惜 后逃亡在外,不愿意上梁山,上梁山后又认为自己有罪,向俘获的朝廷高管认罪,这也是一些学者认为宋江刚上梁山就想带领梁山众人接受朝廷招安的原因。
但是最后宋江的“义”却没有体现在梁山众弟兄身上,反而是对朝廷的“忠”,促使他完成接手梁山以来贯彻到底的目标——招安,彻底葬送了梁山,也牺牲了众多的梁山兄弟,令人唏嘘。
如果晁盖没有死于非命,还是梁山的一把手,或许梁山会有截然不同的结局。
晁盖原是东溪村的富户,任村里的保正,他义字当先,有恩必报,喜爱结识天下好汉,只要有人投奔他,都会得到他的热情款待,公孙胜从前就仰慕晁盖的仗义,才亲自去助他劫取生辰纲,投奔梁山。
晁盖当梁山大当家的那段时间,向来秉公办事、仗义执言,对待兄弟们也是视同手足,宋江在浔阳楼提反诗惹下杀身之祸,是晁盖带领梁山好汉不惜劫法场将他救出。
然而晁盖是个实心眼的人,吴用都说他:“兄长性直,只是一勇。”从官场底层做起的宋江比他更擅权谋。
宋江上梁山后,坐上了梁山的第二把交椅,仅次于晁盖。
后来,晁盖死于史文恭的毒箭,他去世前对宋江表示,只要谁能抓到射死他的凶手,谁就可以做梁山泊主。
这句话相当于剥夺了宋江在晁盖去世后直接继位的权利,后来 卢俊义 捉到了 史文恭 ,宋江要卢俊义坐头把交椅,但宋江在小吏阶段及逃亡阶段积攒的威望和美名,还是顺理成章地让他当上了梁山之主。
宋江上位后,把“聚义厅”改为了“忠义堂”,就像前面说的,宋江“忠”和义的冲突在这时显露无遗。
江湖上讲究快意恩仇、兄弟情谊,没有朝廷上那么多弯弯绕,而宋江的目标“辅国安民”直接改变了梁山的性质,说白了就是走招安路线。
在梁山上,宋江消息灵通,知道朝廷对他们这种“造反的强盗”实行招安政策,接受招安可以免罪,还能获取官职,作为梁山的一把手,这种机会他当仁不让。
招安的过程十分艰难,宋江不遗余力地向朝廷展示自己的忠心,还两次战胜了朝廷奸臣对他招安计划的破坏,最终终于被朝廷承认了。
对于宋江的招安路线,专家学者们持两种相反的意见,一种认为这是梁山好汉对朝廷的“投降”,有悖英雄主义;另一种则认为这是强盗从良,是英明的决定。
事实上,招安的结果十分惨烈——朝廷上奸臣大行其道,皇帝忌惮梁山实力,梁山为朝廷效力后,宋江、卢俊义死于奸佞之手,梁山众人如同砧板上的鱼肉,受到朝廷的残酷报复,死伤无数。
公孙胜的第二次也是最后一次下梁山,就是在宋江接受招安之前。
第一次离开梁山被劝回去的时候,公孙胜的师父罗真人叮嘱他不要因为一些俗事,耽误了自己的学道大路。
宋江率征讨大军平定淮西,押送王庆等俘虏回京后,公孙胜提出离开的请求。
公孙胜的意思很明显:我帮你办了很多事情了,现在你也没那么需要我了,可以让我回家了吧?
怕宋江不同意,他还表示自己是在宋江功成名就的时候请求离去的,只希望能够得到其允准。
这话把宋江的挽留堵死了,最终,在一番举杯推盏之后,他还是离开了。
如果公孙胜仍然留在梁山,招安后等待他的,会是什么?
公孙胜三番两次想要离开梁山,不能归结为一个巧合,而是公孙胜的智慧,也正是他的审时度势,让他有了个为数不多的好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