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果对于任何安抚方式都无效,宝宝被吓到后症状比较严重的,家长可以尝试找一下当地可以“去惊”的专业人士帮忙。但需要注意的是:尽量是体外安抚,不要让宝宝吃喝一些莫名其妙的东西,以免影响宝宝健康。
从前天开始,我家3岁的大宝就有点精神不好,起初一直以为是感冒引起的,就没多在意。然而从昨天开始,大宝总会在临近傍晚的时候不爱说话、不爱动,只是静静地躺在那里看电视,干什么都没兴趣。
看到这种表现我有点慌了,根据以往生病的经验,即便再难受,大宝最多也就是爱哭闹一点,不会像现在这样“寂静得可怕”,况且大宝也就是咳嗽,并没有其它不适。一番检查过后,得出的结论可能是“被吓到了”。
赶紧让孩子姥姥找人“帮忙去惊”,今天就好多了。当时之所以能够果断地得出这个结论,是因为大宝从出生开始,基本每年都有有个1~2次“被吓”经历,对于“被吓到”的一些症状也了如指掌了。
真的有“被吓到”这回事吗?宝宝被吓了会有什么表现?相信也有家长遇到过和我类似的问题,这篇文章就把我在育儿过程中“被吓到”的相关经验分享给大家。
宝宝被“吓到”的3种表现,个个“很奇怪”
科学上对于“被吓”这件事没有理论依据,但是在民间却比较流行。特别是对于比较弱小的宝宝来说,他们“被吓”的几率会大大提升。如果你家宝宝出现下面4种“奇怪”表现,那么家长要留意,可能就是被吓到了。
第一种表现:固定时间莫名其妙哭闹不安、无法安抚
我家大宝被吓到的时候,会出现一种固定的现象:要么是白天感觉好好的,能吃能喝能玩,可是一到傍晚就不爱说话、没精神、爱哭闹;要么是白天各种不舒服,到了晚上就正常了。
这就是 被吓到最典型的症状,在固定的时间开始各种不舒服 、要么是太安静对啥都不感兴趣、要么是太闹腾、要么是突然特别难带。给家长的感觉就是“突然很反常”、不对劲,并且哭闹起来无法安抚的情况。
第二种表现:睡不安稳、肢体发生抖动
入睡比较困难、即便睡着了也睡不安稳、易惊醒、夜醒多、时不时还出现肢体抖动、双手张开、醒来后直接大哭,任凭你怎么安抚都没有效果。只能等到宝宝自己哭累了,再次睡着,而且 夜间的哭闹时间比较长。
第三种表现:明明身体没有不适、却感觉宝宝没精神、不爱进食
细细检查后,发现宝宝并没有身体上的任何不适,可却表现为生了病的样子:没有精神、爱吃不吃、脾气大、特别地难带。家长在想办法安抚的过程中,宝宝并不会“给面子”, 哭闹个不停,让家长感觉束手无策。
宝宝被吓到了,家长该怎么“去惊”?以下分享下个人经验
作为一个当代年轻人,科学育儿是我们的指针,但是有些事目前科学也无法解释,家长们可以信但也不能盲目信。比如宝宝没有身体不适,就是出现一些莫名其妙的表现,家长就可以运用“过来人”的经验进行处理。
小哭小闹,先抱起安抚
一般的小哭小闹,比如宝宝受惊后,他们会变得格外磨人,一点小需求没得到满足就开始 发脾气、闹一闹,需求也比平时多了很多。面对这种情况,家长可以 先尝试抱起安抚,尽量安抚他们的情绪。
母乳喂养,不失为一种安抚方式
我家大宝5个多月时也被吓到过一次,那会我采取的方法是:宝宝一哭,我就给他吃几口母乳,即便没有奶,也会让他含着睡觉。对于比较小的婴儿被吓到,症状不大严重的,可以 用奶睡的方法来安抚 ,因为吸吮会给予他们安全感,安慰他们受惊的心灵。
必要时刻,可以用民间土方法
对于任何安抚方式都无效,宝宝被吓到后症状比较严重的,家长可以尝试找一下当地可以“去惊”的专业人士帮忙。但需要注意的是: 尽量是体外安抚,不要让宝宝吃喝一些莫名其妙的东西,以免影响宝宝健康。
避免宝宝“被吓”,家长少做 3件事
俗话说“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宝宝不会无缘无故被吓,老人家的经验也不是没有依据可遵循。在带娃时该有的讲究一定要遵守:不该做的不做、不该去的地方不去、不该吃的别吃,尽量避免宝宝“被吓”。
第一件:少去人烟稀少的荒地
回想起,前天我家大宝被吓得那天,就是带着她去了一个比较人烟稀少的地方,结果回来后就感觉不对劲了。
“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对于脆弱的宝宝来说,他们的身体和心理上承受能力比较弱,很容易被一些不明事物吓到。而 很多荒地属于曾经比较可怕的地方 ,比如埋过去人的地方、发生过恐怖事件等,家长们尽量不要带宝宝去这类地方。
第二件:不要在夜间带宝宝出门
尽量不要在夜间带宝宝出门,特别是年龄越小的宝宝越不好 ;即便是在白天也要避免带去一些人非常多的场所;更不要把宝宝一个人留在陌生的住所。宝宝本就太小,缺乏安全感,身体心理发育不成熟,增加了“被吓”的概率。
第三件:避免在宝宝面前争吵打架、摔东西
不要吼骂、斥责宝宝;更不要在宝宝面前吵架、大声说话、摔东西等,这些行为都会导致宝宝受惊,轻微的可能就是宝宝哭闹、睡不好, 严重的甚至会影响宝宝的心理性格发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