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审美的四个层次艳俗、含蓄、矫情、病态。艺术审美发展出四个层次,是历代文人在艺术追求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是为解决艺术家们日益增长的特立独行需求,与既有艺术形式产物饱和之间的矛盾而诞生的。
未曾想,精心计划的一次艺术熏陶,却起到了反效果!
事情是这样的——
女儿从小喜欢绘画,为激发她的创作动力,假期,我特意带她到省美术馆观展。
这是一场高规格的美术展,不少作品都值得驻足品味。
然而,女儿却像只蝴蝶,在画廊里飘忽穿梭,根本没耐心停下来欣赏。
在一幅颇有童趣的画前,我拽住她问:“这幅画,你有什么想法?”
女儿瞟了一眼,不屑地说:“就这?我也能画!”
我尴尬地望向左右,没想到,身旁几个观众并不以为意,甚至似乎还默默认同我女儿的说法。
01 看不出名书画好在哪,为何不好意思说出口?
生活中,像我女儿一样,将自己对所谓名书画的真实感受说出来的人,少之又少。
某天,我突然收到朋友的信息,是几幅书法作品的照片。
原来,她丈夫在几个“文人”的鼓动下,准备斥重金购置一批书法作品,据说极具“投资潜力”。
朋友看不出这书法好在哪,又怕说出来挫伤丈夫自尊心,便请我给点意见。
我也没废话,回复了四个字“哗众取宠”!
事后,我后悔话说得过火了,但转念一想,能帮朋友及时止损,也是善事一桩。
对于艺术作品的欣赏,大多数人不信任自己的内心,更依赖“专家”的解读,这又是为何?
我认为,是“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这句话,在人们心中树立了一道“门槛”。许多人担心,按自己心声去评价艺术品,会被嘲笑“外行”。
若说,艺术创作需要一定的技能和技巧,这道门槛普通人难以跨越,可以理解。
但,艺术欣赏,这本是一件很主观的事情,为何也有门槛呢?
02 艺术欣赏的门槛是如何产生的
艺术欣赏的水平,追根溯源就是“审美”水平。
马未都将国人审美划分为四个层次。
审美第一层次——艳俗
我理解,艳俗并无贬义,是大众对艺术品最直观的感官感受,不参杂任何客观因素的。
大家看看下面这幅画。
相信第一眼,大家都会被这幅画吸引,毕竟它色彩艳丽,层次分明,景致怡人,一切都那么完美。
这类画给人带来视觉上的愉悦,但也被艺术界贴上了“行画”的标签——也就是媚俗,艺术价值不高的画。
艺术家们为什么讨厌这类画?
因为,这种画太直白,赤裸裸地抢夺人们的眼球,就像一个不着寸缕的美女,会在刹那间消耗男人的热情,没有回味的余地。
于是,艺术家们提出了审美的第二层境界。
审美第二层次——含蓄
大家看看下面这幅画。
同样是风景,这幅画朦胧而写意,给人感官上带来的刺激远不如上一幅。
但耐心看,人不由得莫名伤感,某些似曾相识的场景,不自觉地浮现在脑海,让人久久回味。
大多文人墨客认为,艺术品要含蓄,给人留以想象空间,才有长久的生命力。
正如美人半遮半掩的纯欲风情,才能激发男人持续的兴致。
审美第三层次——矫情
含蓄的艺术,早在几百年前,就被老祖宗们玩透了,如中国画的留白,西方美术的印象派……
如果审美仅停留在含蓄层面,就没有后来艺术家们什么事儿了。
为了突破前人的桎梏,艺术家们挖空心思搞创新,标新立异到了“矫情”的地步。
大家看看下面这幅画。
抽象派的诞生,是突破人类思想禁锢的行为,它摆脱事物形态对绘画的束缚,直接把思想倾泄在纸上。
如果说,艺术家对含蓄的追求,是思想表达的需要,那抽象派就是矫情,有故弄玄虚的意味在里面。
审美第四层次——病态
艺术继续发展,普通的矫情已经无法满足艺术家们,于是各种奇葩诞生。
我们来看看下面这幅图。
为了考验人性,图中女子,举行了一场令人震惊的行为艺术表演——她事先将自己身体麻醉,只让头脑保持清醒,然后任人处置。
实验伊始,观者的举动还比较克制,但越往后,观者的行为逐渐远离道德底线,致使该女子遍体鳞伤,受尽屈辱。
或许,这实验有一定现实意义,展现了人性的“恶”。
但,该女子表演行为中所受遭遇,不过是个例,怎么就能提升到给人性定位的高度?
同时,对于人性,历史中已有海量案例,全方位、广纵深地进行了诠释。该女子的表演,不过是“证明你妈是你妈”的行为,对人类社会的意义能大到哪里去呢?
然而,通过这一出格表演,该女子获得了高度关注,成为了“行为艺术之祖母”。
至此,现代艺术审美,已经抵达了“语不惊人死不休”的病态高度。
综上所述
艺术家们不断创立新的艺术流派,制造新的审美标准,除了有一定思想上的诉求外,更多的还是借此突出自己的与众不同,吸引更多关注。
可见,艺术审美发展出四个层次,是历代文人在艺术追求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是为解决艺术家们日益增长的特立独行需求,与既有艺术形式产物饱和之间的矛盾而诞生的。
这就产生了艺术欣赏的门槛。
03 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看不出好在哪,怎么办?
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稳居世界名画榜首,世人夸赞蒙拉丽莎是绝世美女,她的微笑多么神秘……
也许,《蒙娜丽莎》在绘画技法、思想内涵、历史背景、艺术革新等等诸多方面,都有值得艺术家借鉴、学习和研究的地方,但仅从普通人的角度看,它真有那么高的欣赏价值吗?
杵着个锃光瓦亮大脑门的蒙娜丽莎,真的是颜值天花板?那一抹皮笑肉不笑的微笑,真的值得学者们潜心研究数百年?
世人之所以把《蒙娜丽莎》捧到这个高度,其目的不外乎两个字——利益。商人借此赚钱,艺术家借此开宗立派,评论家借此树立名望……
而老百姓,面对这么一件稀世珍宝,除了看个热闹,此外还能获得什么?
如果,它既不能从感官上带来愉悦,又不能给予思想上的触动,对你来说,它就是一文不值——它背后的技法、故事、沿革……统统与你无关。
艺术家为凸显自我,而强行对艺术欣赏设定的种种门槛,怎么能成为绑架你真实感受的工具呢?
所以,面对一件书画艺术品,你完全可以自信些——
首先,问一下自己的感官,有没有被取悦;接着,问问自己的内心,有没有被感染。
如果只有前者,那它大底是“行画”;如果只有后者,那它是文人画;如果两者兼具,那就算得上优秀作品了。
至于,你喜欢哪种风格的书画,那是你自己的事情,与别人何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