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清道夫鱼?
清道夫
清道夫鱼又叫吸盘鱼、垃圾鱼、琵琶鱼,并且在江河中很容易大量繁殖。清道夫鱼在水族箱中清道夫鱼经常吸附在水族箱壁或水草上舔食青苔,所以是水族箱中更好的“清道夫”。由于清道夫鱼是外来物种,目前国内还没有天敌,会威胁本地鱼类的生存。
中文名:清道夫鱼
科:鲇鱼科
颜色:全身灰黑色、有黑白相间的花纹
别名:吸盘鱼、垃圾鱼、琵琶
食物:其他鱼类的鱼卵、青苔
清道夫鱼好养吗?
清道夫生命力很强,是热带鱼,对温度耐受性高,而且还能很快适应环境。清道夫在缺水的状态下,也能存活一段时间,并且不给它喂食也不要担心会饿 *** 。清道夫繁殖能力强,产卵量大孵化率高,并且在国内没有什么天敌。
以上内容引自链接https://..com/question/1890103035648298668.html
拓展链接
清道夫鱼,俗称“吸盘鱼、垃圾鱼、琵琶鱼”,原产于南美洲,在我国属于外来物种。起初,该物种作为景观鱼或幼鱼用于景观鱼缸清除藻类而被引进,国人对其认识不足,近年来,由于其独特的生物特性,没有天敌,繁殖快,加之现有管理制度不完善,人们盲目放生,极少被食用等因素,致其在南方河流水库中的数量快速增长。长此下去,不但会极大地破坏当地渔业水域的生态平衡,还会造成经济损失。
生物学特征
清道夫鱼成鱼体长 30cm左右,属于甲鲶科、下口鲶属的一种杂食性鱼类。全身被粗糙的骨板包裹,具有抵御外敌的功能,没侧线,身体上布满着黑漆花纹与斑点。清道夫鱼为底栖性鱼类,要求氧气充足、碱性稍硬的水,水温宜22~26℃。幼鱼性情温和,成鱼粗暴,容易繁殖,生长速度很快,成年后食量巨大,除食青苔藻类之外,还以其它鱼类的鱼卵为食,一天能吃掉 3000至5000粒鱼卵,也能大量吞食鱼苗,因此也被称为“淡水鱼类的杀手”。
清道夫鱼由于其生长特性,在我国北方较少,在南方的江河水库中分布较多。南北差异的原因主要有二:一是水质不同。清道夫鱼的“老家”是弱酸水,我国北方多数是弱碱水;二是清道夫鱼是热带鱼,不耐低温,我国北方河流冬季水温常低于零度,所以清道夫鱼在我国北方“水土不服”,在南方则“如鱼得水”。
清道夫是什么鱼能吃吗
清道夫鱼是能吃的。
能吃。清道夫鱼本身没有毒性,可以食用,但没有食用价值。因为清道夫鱼长时间吸食垃圾,体内病菌多,味道很腥,肉少且难以下咽,所以不建议食用。
清道夫鱼名称的由来
清道夫是我国民间对其的一种俗称,它是一种来自南美洲的外来物种,它的学名叫豹纹脂身鲇,在国内有些地方也叫它壮腰龙、壮腰鱼、吸盘鱼、吸口鲶、琵琶鼠和垃圾鱼等。
因为这种鱼特别爱吃水族箱里面的残饵、污物等,对净化水质有很好的作用,所以在国内多叫它清道夫。
清道夫的危害
1、清道夫这种鱼,有着极强的生命力,对环境有很强的耐受性,除了不耐低温环境外,它有很强的耐低氧特性,而且对水质要求不高,就算是在被污染的一些水域,这种鱼依然能正常生长和繁殖。而且,在国内几乎没有天敌。繁殖能力极强,会大量抢夺本土鱼类的资源。
2、清道夫还会大量捕食其他鱼类的卵和小鱼。一条清道夫一天就能捕食5000粒鱼卵,同时它还会捕食其他的小鱼苗。严重破坏生态链,严重的话甚至会直接导致本土水域的鱼类灭绝。
清道夫鱼为什么不能放生
清道夫鱼为外来物种,喜欢活动于水体的底层,具有适应性强、易饲养、杂食性、耐低氧的特点,在国内江河湖泊也缺乏天敌导致大量繁殖,会给当地渔业带来严重影响,所以不能放生
清道夫因喜食水族箱的残饵、污物而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故而得名,又名吸盘鱼、吸口鲶,学名叫甲鲶,原产于南美洲的河流中,在中美洲也经常可以看到
鱼体呈半圆筒形,尾鳍呈浅叉形,喜欢弱酸性软水,适宜水温2 0℃以上,成鱼体长达到3 0厘米,不能自然越冬,活动于水体的底层,具有适应性强、易饲养、杂食性、耐低氧、起捕率高等特点,受到消费者和养殖者的欢迎
在处理清道夫鱼的时候,活埋是一个更好的选择,不能将它们放生
若是放生在河流、小溪或者其他水域中的话,那么它们会没有天敌
再加上它们本身的生命力也非常顽强,它们会快速繁殖,数量很容易会超出限制,破坏平衡
它们还会吃其他鱼类的鱼卵,而且吃的数量是非常多的,容易危及其他鱼类
再者,它们本身产生的垃圾也可能会对水域造成污染
所以,放生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为什么叫清道夫鱼
清道夫因喜食水族箱的残饵、污物而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故而得名“清道夫”。清道夫是杂食鱼类,吸食藻类、底栖动物和水中的垃圾,也能大量吞食鱼卵和鱼苗。在水族箱中常吸附在石块上、玻璃上稳定身体和吸食藻类,也寻觅底栖动物,是水族箱中忠实的“清洁工”。但是大家在选择养殖清道夫鱼的时候要注意,不能与温和或者小型鱼混养。因为清道夫会吞食小型鱼的鱼卵,导致其他鱼种灭绝。 清道夫是甲鲶科下口鲶亚科的多辐翼甲鲶、下口鲶的流通俗名,又名吸盘鱼、吸口鲶,学名叫甲鲶,原产于南美洲的河流中,在中美洲也经常可以看到。
鱼
鲇(nián)形目(Siluriformes),硬骨鱼纲的1目。世界有31科约2200种。“鲇”常写作“鲶”。因两颔多具发达的须(多者4对),在过去分类系统中被称为丝颌类。又因鳔借一列韦氏小骨与内耳相连,而和鲤形目、鲑鲤目及电鳗目一起组成骨鳔类。鱼体大多 *** 无鳞,有的被以骨板。头骨无顶骨,下鳃盖骨等。上颌骨一般退化变小,无齿,仅作为上颌须的须基。第二、三、四节椎骨愈合为复合椎骨,之一及第五节椎骨常分别固连或愈合于其前后。齿发达。眼小。胸鳍及背鳍常有用于自卫的硬刺,刺基分别与喙骨或背鳍基板形成特殊的制动装置,一旦竖起,外力不易使之复原。脂鳍常存在。
鱼
本目均为底栖肉食性鱼类,很多是重要的食用鱼,也是一般的游钓鱼。须鲶鱼个体更大,长达2米以上,重约250千克。目内大多为刺毒鱼类,背鳍以及特别是胸鳍的硬刺附有毒腺,可致 *** 痛。鳗鲇尤毒,可致人 *** 。南美毛鼻鲇科有些种类可在鱼类或其他动物体上营寄生生活,长不到50毫米的寄生鲇能钻入在河中洗澡的人的尿道。
鱼
什么是清道夫鱼?
“清道夫”鱼原产拉丁美洲,属鲇鱼科,又名吸盘鱼、垃圾鱼、琵琶鱼、琵琶鼠鱼。这种清道夫原本是作为观赏鱼被引进的,其生存能力强,体格健壮,易饲养。是杂食鱼类,吸食藻类、底栖动物和水中的垃圾,也能大量吞食鱼卵和鱼苗。在水族箱中常吸附在石块上、玻璃上稳定身体和吸食藻类,也寻觅底栖动物(如水蚯蚓),是水族箱中忠实的撉褰喙。属夜行性鱼类,可与健康的品种鱼混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