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不问出处下一句
英雄不问出处的下一句是:富贵当思原由。其意思是:不应问英雄的出身和来历,应该问下他富贵的原因。 英雄不问出处出自明朝诗人杨基的《感怀》,原文如下:
邓禹南阳来,仗策归光武。孔明卧隆中,不即事先主。
英雄各有见,何必问出处。孙曹与更始,未可同日语。
向非昭烈贤,三顾犹未许。君子当识时,守身如处女。
英雄不问出处的上一句和下一句是什么
“英雄不问出处”没有上一句,下一句是“富贵当思原由”,出自杨基的《感怀》,意思是:英雄不要问他的来历,富贵了应当思考他的原由,就如饮水思源。
在杨基的诗中,不问出处的是英雄的见地。英雄都是人中龙凤,是出类拔萃的人物,其见地定有独特之处,所以不必问出处。如果一个其思想都是来源于对别人的抄袭和模仿,是不可能成为英雄的。邓禹、诸葛亮都是如此,他们思想的光辉有汲取前人的营养,但不是照搬。
英雄莫问出处的下一句是什么?
要正宗的! 强盗那有归途 已知 人格不分贵贱,英雄不问出处
不知可否也? 英雄莫问出处,富贵当思原由 富贵当问缘由
英雄不问出处。下句是
英雄不问出处下句是:富贵当思原由。
英雄不问出处,富贵当思原由意思是说:英雄不要问他的来历,富贵了应当思考他的原由,就如饮水思源。
英雄不问出处出自杨基的《感怀》原文:
邓禹南阳来,仗策归光武。孔明卧隆中,不即事先主。英雄各有见,何必问出处。孙曹与更始,未可同日语。向非昭烈贤,三顾犹未许。君子当识时,守身如处女。
这首诗的意思是:
任何人都可能成为英雄。不应以身份的高低,出身的贵贱,相貌的美丑来衡量英雄,而应以他对社会的贡献来考察。而当1个人富贵了,也不能得意忘形,要经常想到自己发达的缘由。
扩展资料:
英雄不问出处,富贵当思原由解读:
被杨基看作是“英雄”的代表,其一是大名鼎鼎的一代军事家、战略家、政治家邓禹,此人在光武帝开创东汉基业的过程中立下汗马功劳,所以在刘秀建国之后,按功劳设立云台二十八将,邓禹位列之一名。而且因为邓禹能够做到严格自己以及子女的言行,故而能够做到虽为之一功臣。
却依然没有让刘秀产生功高震主的心理,终得善始善终,名留青史。但是邓禹是如何追随刘秀的呢,根据史载来看,在邓禹年幼的时候,就才学过人,跟刘秀在长安求学时见过面,后来天下大乱,群雄并起,许多军阀势力都来聘请邓禹,但是邓禹都一一拒绝,直到刘秀起兵。
邓禹就骑马不远千里渡黄河,来到邺县投奔刘秀。杨基心中的其二“英雄”代表人物是三国时期大名鼎鼎的诸葛亮。诸葛亮在出山之前,隐居隆中,常以管仲、乐毅自比,虽然他如此自高,但当时能够瞧上他的人非常少,只有少数几个人非常看重他,比如水镜先生、徐庶等人。
诸葛亮对于刘备而言,有三件大事不能不说,之一件大事是诸葛亮为刘备拿出了“隆中对”这样一个事业的规划书,第二件大事是刘备在白帝城去世后,托孤于诸葛亮,而诸葛亮也尽职尽责辅佐刘禅,平定了南蛮内乱,第三件大事是为了蜀国集团的发展,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北伐事业。
直到累死前线,结束一生。在杨基看来,邓禹和诸葛亮都属于“士为知己者死”那一类英雄志士,也只有这样的英雄是值得赞扬和敬佩的。因为他们在没有遇到自己心仪的明主之前,能够做到洁身自好、隐居于乱世,默默耐心静待其时。所以最终的结果是,他们的在出道之前。
尤其是诸葛亮,没有显赫名声,但却才能非凡,建立了不朽功勋,故而说:英雄不问出处。俗话常说饮水思源,但是这句说来轻松,却做来困难。古往今来,多少英雄豪杰,一生雄烈,功绩卓著,但却都败在这句话。其实这是一个历史普遍现象,即所谓的可共患难,不能共享福。
此种事例不胜枚举,比如春秋时期的越王勾践,其人就是富贵之后就忘记原由之人,故而范蠡在辅佐勾践复国胜利之后,就赶紧果断辞官隐退。范蠡留下的那句名言:“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其实是从另一个侧面来反映“富贵当思原由”。
用今天的话来讲,叫做:“不忘初心。”但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这句话所启示的意义,但是这也恰恰是考验一个人的最关键的时刻,当你在贫穷落魄的时候,能够宽容待人、彰显大胸怀,但在飞黄腾达之时,却变得睚眦必报、骄奢狂傲,甚至忘记了自己是如何走到这一步。
忘记了自己一路走来的恩人,忘记了与自己患难与共的亲人或朋友,这都是一种可耻的表现。所以在每个人的一生中,在前期的奋斗前段,我们可以靠实力说话:英雄不问出处。但是在万一取得了成功之后,一时身份显贵,春风得意,然此时却更要:富贵当思原由。
英雄不问出处的下是什么?
“英雄不问出处”下一句是“富贵当思原由。”这句话出自明代诗人杨基的一首诗,叫做《感怀》,这句诗的意思是:英雄不要问他的来历,富贵了应当思考他的原由,就如饮水思源。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英雄不问出处的下是什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英雄不问出处下一句是:富贵当思原由。
1、英雄不问出处来自典故
杨基 《感怀》 明代诗人
邓禹南阳来,仗策归光武。孔明卧隆中,不即事先主。
英雄各有见,何必问出处。孙曹与更始,未可同日语。
向非昭烈贤,三顾犹未许。君子当识时,守身如处女。
英雄不问出处,富贵当思原由。这句诗的意思是:英雄不要问他的来历,富贵了应当思考他的原由,就如饮水思源。
英雄不问出处这首诗《感怀》的全诗解释是:这里“莫问”指的是不要在意。既然是英雄了,出身是什么就不是很重要了吧,问的就没意思了。另外也有鼓励底层劳动人民奋发图强的意思吧。
2、英雄不问出处反映的心态
英雄不问出处,这是人们心理状态的反映。因为自然的原因,从人的动物性上来看,正常情况,能够引起人们关注的都是或者拥有华丽外表或者拥有崇高的社会地位或者拥有过人的才华,并且也产生了一种习惯性思维,认为如果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就会拥有一些特殊的东西。于是,当一位新的英雄出现的时候,人们自然而然地习惯性地认为这位英雄以前也会具备特殊的东西,但是如果这位英雄以前是个很平常的'人,这时候就会在人们的心中产生一个落差,对英雄的敬仰也会减少。这其中也反映了人们的另外一种心理,就是对新事务的排斥性,都有一个接受过程。当人们已经习惯他(她)是英雄了以后,也就不会产生这种落差了。所以,为了避免这种落差,有了英雄不问出处这个说法。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有些英雄处事低调,不想张扬。这种情况下,这个英雄以前可能是英雄,也可能不是英雄,这种情况只是英雄个人的处事态度决定的英雄不问出处。
3、鼓励底层劳动人民奋发图强
越是英雄或者成功人士,如果它的出身起点很低,反而更能证明他的卓越才能和领导力!比如,两个取得同样成就的富豪,一个出身于世代官宦之家、衔着金钥匙诞生;另一个出身于贫穷落后的西部山区,从小历经艰难困苦磨砺、在与命运的顽强斗争中获得人生成功。可以说,肯定后者实力更强,潜力更大,原因是两者起点不一样,后者在如此低的起点上,取得跟前者一样的成就,绝对是蕴实力、耀不凡。
英雄不问出处,流氓不问岁数,爱尽天下美人美妇,求对下一句
上句:英雄不问出处,流氓不问岁数,爱尽天下美人美妇。
下句:好汉莫问贫贱,地痞莫问老幼,享透世间倾国倾城。
对对联的 *** :
一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
二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
扩展资料
有历史记载的最早对联出现在三国时代。明洪武年间(1368-1399年),在江西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地方,出土一尊特大铁十字架,上铸有三国时代孙权赤乌年号(238-250年)。
在铁十字架上又铸有艺术精美的对联云:“四海庆安澜,铁柱宝光留十字;万民怀大泽,金炉香篆蔼千秋。”春节时挂的对联叫春联,办丧事的对联叫挽联,办喜事的对联叫庆联。对联是利用汉字特征撰写的一种民族文体,一般不需要押韵(律诗中的对偶句才需要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