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一日游”,有哪些隐藏的套路和骗局?
本文为旅游知识坊的第30篇观察文章
《高铁游中国》系列之第30站-苏州
作者:航海家
《高铁游中国》系列简介
本专题以笔者所在的城市——成都市为起点,沿着高铁走遍全国100个旅游城市(线路不重复,一条线走完),每座城市一个疑问,一个主题,一篇文章,深度挖掘该城市的自然人文旅游文化。
不是游记,不是攻略,而是有品位有态度有分析的城市旅游观察!
【京沪高铁】
G140,上海虹桥-苏州北,历时23分
苏州,中国著名旅游城市,素来以风景秀丽、园林典雅而闻名天下,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的美誉,又因其小桥流水人家的水乡古城特色,有着“东方水都”之称。
然而,作为全国文明城市和生态园林城市,同时也是以旅游闻名的城市,苏州却因“一日游”乱象而饱受诟病。
今天的文章,就带你走进《高铁游中国》系列之第30站——苏州,揭秘那些“苏州一日游”的套路和骗局。
苏州概览
苏州,古称吴,又名姑苏、平江,是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和风景旅游城市。
苏州是中国首批24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有着近2500年的悠久历史,是吴文化的发祥地。苏州古城和苏州园林,集“世界文化遗产”和“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于一身。
苏州素来以风景秀丽、园林典雅而闻名天下,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的美誉,又因其小桥流水人家的水乡古城特色,有着“东方水都”之称,与意大利的威尼斯齐名。
01/坐车骗局
“苏州一日游”的一条龙骗局,从火车站、汽车站就已开始。“不管刮风下雨,他们始终都在那里等你”,这可不是什么浪漫的情话,而是苏州火车站和汽车站外的黑导游。
在站外的停车场内,有直达市区的 *** 运营大巴,名叫苏州好行,买一张卡,直接坐专线车,即可直达各个景点。但在同一个停车场内,还停着众多据说是“惠民大巴”的免费旅游观光车。
如果听信招揽游客的人忽悠,上了这些所谓的免费“惠民大巴”,那么从进入苏州伊始,你就掉入了“苏州一日游”的坑。
俗话说,“天上不会掉免费的馅饼”。同样,坐免费的旅游车游览景点,也是图小便宜吃大亏。从上车起,黑导游便会努力给你推销各种诱人的优惠旅游套票、一日游、购物用餐点。如果你经不住诱惑,购买了这些所谓的“优惠产品”,那么恭喜你,你将在被骗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如果你不为所动,坚持要去已经提前订好的酒店、餐厅等地,那么他们便会露出庐山真面目,在半途中把你赶下车,扬长而去。
被赶下车后,你有可能会遇到一些拉着黄包车的热心老大爷。黄包车收费并不高,通常是几块钱,比打车要划算得多。再加上烈日当空或寒风刺骨,看他们维生之艰难,赚钱之不易,你一时心生恻隐,坐上了黄包车。
一路上,拉黄包车的老大爷无比热情,让你心存好感,此时幻想着世上毕竟还是好人多,苏州到底还是文明友善之城。此后,老大爷开始给你介绍苏州当地对旅游产业的补贴,以及各类旅游优惠政策。
信以为真的你,最终让这位老大爷将自己送到了一个类似“集散中心”的地方。一下车,仍然是各种优惠到天际的套票、用车等广告。如果此时你实在经受不住诱惑,那么结局将会同上一季的被骗,一模一样。
假如你天性固执,不为说辞所惑,始终坚守着自己内心的原则,那么等待你的,不是被黄包车拒载,就是中途再次被赶下车。
02/门票套路
当你不幸中招,购买了这些所谓的“优惠套票”,起初可能还庆幸捡了大便宜。毕竟只花了百余元的钱,就能游遍拙政园、京杭大运河、盘门、定园、唐寅园等著名景点。
在付款签合同时,你要睁大眼睛,仔细看清楚合同里是否包括那些知名景点。否则,一不留神,你就会被忽悠过去。届时“合同”白纸黑字,即便发现上当,也难以索回票款。
如果在签“合同”时,你发现景点对不上号,他们也会用各种理由搪塞你。比如“拙政园最近在维修,即使进去也不好看”、“狮子林下雨路滑,进去很容易摔跤”,balabala??然后开始鼓吹游船、定园、唐寅园等景点的好,简直让你有种“此时不去就终身后悔”的冲动。
事实上,当你上了他们的“贼船”,你便会发现,所谓的环城运河游,其实只游了不到三千米,两岸的景色也实在看不出有古运河的美。
不仅如此,船老大除了会开船,还搞起了副业。10块钱一副的苏州旅游扑克牌,买吧,没什么用,不买吧,船老大又嘟囔,“现在的人,一点也不支持中国旅游业,都跑去 *** 买马桶盖了”,搞的好像你们都是祖国的叛徒,民族的败类。
除了主业和副业,第三产业也不可少。当附近游船有悠扬的歌声传来时,船老大会问你们想不想听。得到肯定答复后,船快到岸时,他会说,“平时一般不唱歌,今天唱个不容易,大家给点小费意思意思吧”,于是,再次被套路。
好不容易上岸,去了传说中的“七里山塘”,才发现原来这里是免费的!收费的只是其中几个小景点。同样,行程中所谓的“苏州园林”散客精华景点,大多是山寨,差评、吐槽声不断。
03/山寨景点
旅行团更爱的“苏州园林”景点,莫过于定园和唐寅园。
定园不是苏州 *** 景区,而是私人承包小景点。据导游说是刘伯温盖的,其实并没有任何考证。早在2015年4月,定园就因为整改不及时、设施陈旧老化、景区管理混乱、投诉众多等原因,收到过旅游局的“严重警告”。换句话说,它就是一个“山寨版的苏州园林”。
作为旅行团更爱的景点,一进定园,里面到处充斥着铜臭味。如果你听了导游的讲解,想拜一下里面的寺庙——花神庙,那么等待你的,将是鞠躬、烧香、抽签、解签、献花、捐款的一条龙服务。当然,破财消灾,就算荷包大出血,也是欲哭无泪。
说到唐寅园,之前根本就不是一个旅游景点,现在已被卖字画和古玩的占据。至于真假,只有店家才明白。里面也充斥着信口开河忽悠人的“某某画院”大师,题诗作画,收费让人咋舌,当然都是针对游客,能骗一个是一个。
至于虎丘附近的某某园,其实也并不属于虎丘,两者不互通。免费的忠王府,也与拙政园有一墙之隔。山塘街可以免费进入,只是里面的部分小景点才收门票。
04/购物陷阱
参加苏州的“一日游”,如果光游览景点,哪怕是山寨小景点,也还不算太过分。然而,没有购物的“一日游”,谈不上是“苏州一日游”。
苏州某某丝绸展览馆,以及某某珍珠博物馆,作为山寨景点和天价购物点的双重存在,进一步刷新了人们对“苏州一日游”的认知。
在丝绸展览馆,导游会竭力忽悠你购买所谓的“正宗丝绸产品”。“人家五星级酒店,更便宜的都是1200一晚,家庭套房高达7000一晚。我们现在参观的丝绸展览馆,三斤的蚕丝被只要2000多,想一想每天都能在蚕丝被的丝滑中入睡,相当于全身敷着蚕丝面膜,你的皮肤将会变得无比光滑柔嫩??”
此刻是不是很心动?如果你陪同父母前来,不买则会被认为是“不孝子孙”,买吧,天价的“丝绸产品”让你心头滴血。这时,导游会在一旁偷偷窃笑,这么多没长脑子的人又上钩了。
买完丝绸不算,接下来还要买珍珠。苏州盛产珍珠吗?天知道。但苏州确确实实有个所谓的太湖“珍珠博物馆”。
和丝绸之路的套路一样,先是参观珍珠展品,然后开始被忽悠购买各种各样的珍珠产品。珍珠首饰、珍珠粉、珍珠洗面奶、珍珠牙膏??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这里做不出的。如果都是货真价实的倒也罢了,但说到真假,谁买谁知道??
要是你不买,光是导游冷嘲热讽的眼神和言语,就会让你无地自容。如果你理直气壮得进行争论,或者劝说同行的人不要购买。那么,等待你的,轻则破口辱骂,重则拳脚相加。
除此之外,行程中的天价用餐,也与交通、黑导游、山寨景点、购物点等多个环节,构成了一条彼此交织的利益链。虽然苏州 *** 也在大力整治这种旅游乱象,但效果似乎并不明显。
在此我们也希望,有朝一日能够彻底解决,毕竟苏州作为著名旅游城市,拥有苏州古城、苏州园林等世界文化遗产和精华景点。我们不能因为“苏州一日游”的旅游乱象,而否定苏州整个城市,但如果持续恶化下去,损失的将不仅仅是苏州旅游业,更是中国在海内外游客中的良好形象。
本文为原创,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部分图片来源于 ***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END
楼市“松绑”,青岛等地为何反转?
9月中旬以来,不少城市陆续出台楼市“松绑”政策。
在这一轮“松绑”中,宁波、青岛、苏州、济南、郑州等热点城市纷纷发布相应政策,全面(或部分)取消楼市限购政策。
比如,青岛9月15日发布的《我市动态完善房地产政策》中提到,二手住房不再限购。苏州9月14日传出消息,全市取消首套房限购,下辖的6区交易中心已开始执行该政策。
彼时,行业内不少声音直呼,“全面取消限购的大潮开始了”。
但不久上述两地相继撤回楼市“松绑”政策,引发广泛关注。
“松绑”力度远胜以往
与以往不同,此轮楼市“松绑”,有着显著的特点。
广东房产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李宇嘉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最近放开限购政策的城市,都是区域热点城市,不再是过去的三四线城市。
“这一轮放开限购的背景,主要是8月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提出各地可‘一城一策’,阶段性实施灵活的地产调控政策。”李宇嘉说。
对于这些热点城市而言,此轮放开限购的政策力度远胜以往。
据了解,宁波早在9月8日就已全面放开限购,家庭购房不再限制套数。虽然宁波的“松绑”没有公开发文,但根据当地房产交易市场具体执行的政策,在购房审核方面,宁波已经全面放开了楼市限购。
9月13日,郑州发布《郑州市 *** 关于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放宽中心城区落户条件:凡具有合法稳定就业或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的人员,不受社保缴费年限和居住年限的限制,本人及其共同居住生活的配偶、子女和父母,可以申请登记城镇居民户口。
这意味着郑州成为国内之一个真正实现“零门槛”落户的特大城市。
此前,郑州楼市限购条件包括本市户籍的家庭可购买2套,单身可购买一套;外地户籍居民想要买房,需要在郑州缴纳24个月的社保或个税。一旦取消落户限制,相当于直接降低外地人在郑州购房的门槛。
苏州9月14日的“松绑”限购政策提出,非苏州户籍者在苏州六区(吴中区、吴江区、姑苏区、相城区、高新区、工业园区)购买首套房,无需开具社保证明或个人所得税证明,但限购1套。苏州本地户口的家庭,最多能购买3套。
9月15日,济南也发布消息,限购区域从此前的8个区调整为二环以内的历下区、市中区2个区。
值得注意的是,青岛、苏州很快撤回“松绑”政策,再现楼市政策“一日游”现象。
青岛在发布楼市调控新政一天后,删除了“二手住房不再限购”字眼;苏州则在传出全面取消限购两天后出现政策反转,宣布继续执行限购。
重新调整之后,苏州的政策是:除吴江区开放限购外,其他五个区即吴中、姑苏、相城、高新和工业园区均恢复了此前的限购政策。
苏州相城区房管局工作人员表示,目前外地人购房还是需要6个月社保或者个税证明。
“松绑”与紧急撤回背后
为何这些城市大幅度“松绑”楼市限购?为何又在出台相关政策之后紧急撤回?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认为,此类调整说明政策放松过程中,各地担心出现炒房等市场乱象。
国家统计局网站9月16日公布的数据显示,8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中,商品住宅销售价格下降城市个数有所增加。
具体而言,8月份,70个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下降的城市有49个;二手住宅销售价格同比下降的城市有61个;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速为-23.0%。
地产市场的不振,直接传导到土拍市场。今年1~8月份,全国房企土地购置面积同比增速为-49.7%,而土拍市场又直接影响到各个城市地方 *** 的财政收入。
上述放开限购的城市也不例外。以青岛为例,其2022年第三批次集中供地于9月16日正式收官。在这次集中供地拍卖中,约85%的地块以底价成交,地块的整体溢价率低至1.14%,较今年的首轮和次轮集中供地均有下降。
从拿地房企来看,成交的30宗地块中,22宗地块背后有平台类公司的参与。
平台类公司一般是指由地方 *** 及其部门、机构等,通过财政拨款或注入土地、股权等资产设立的,承担 *** 投资项目融资功能,并拥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经济实体。
比如青岛城投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以6.90亿元的底价摘得青岛李沧区楼山二支路的一宗地块。青岛城投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的实际控制权,由青岛市国资委100%掌握。
此前,青岛市中心热门地块市南区CBD南京路1号,也以底价成交,拿地房企为青岛海诺建融置业有限公司。这家公司是青岛海诺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青岛海诺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则由青岛市市南区财政局100%控股。
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本地城 *** 司接盘的土地,实际上只能起到兜底作用。
根据中国房产信息集团(CRIC)统计,2021年至2022年集中供地项目的整体开工率为33%,而平台类公司拿地开工率只有16%。
“现在市场太差,很多地方平台公司拿了地也不敢开工,都在苦苦支撑。”有业内人士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上述业内人士还透露,周转率对于地产行业非常重要,如果拿地太久不开工建设,不能及时回笼资金,下一步不论对平台类公司还是地方财政,都将形成更大压力。
在市场下行趋势下,楼市全面放开限购也被不少城市寄予厚望。有分析指出,不少城市尝试通过放开限购,来缓解楼市下行压力。但另一方面,又担心相关政策的全面“松绑”引发炒房现象回潮。
“不排除各类政策放松过程中,可能会形成一些新的炒房现象,导致楼市调控出现新压力。”严跃进说。
事实上,在放开限购之后,不少城市的购房者都在“摩拳擦掌”。在苏州解除限购政策消息发布的第二天,有当地楼盘销售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当天就接到了不少江苏省内和上海购房者的 *** 咨询。
8月5日,廊坊市 *** 宣布全面放开楼市限购,取消户籍、社保(个税)等方面限制性的购房条件。数据显示,此后当地新房成交量出现明显回升,特别是中秋节假期期间,不少燕郊中介都反映,来了不少北京的看房客。
“市区不放郊区放”
不过,李宇嘉认为,目前市场整体成交量仍旧低迷,原因不完全是限购政策造成的。在他看来,最根本问题在于供给端的风险冲击和需求端的预期不振,背后的原因是疫情叠加经济下行导致的收入减缓,以及潜在购房者对未来收入和工作前景不看好。
近年来,各个城市的政策,都力图在“房住不炒”与提振楼市之间寻找平衡点。
那么,该如何既强化“房住不炒”的基本定位,又在一定程度上提振楼市呢?
中国新闻周刊注意到,不少城市都选择了区域性放开限购这一策略。
比如济南,除了历下区、市中区实施限购外,其他区域或二环外不再限购。青岛则针对非限购区域,明确本地户籍和外地户籍都可购买3套及以上房产。
李宇嘉认为,热点城市主城区楼市目前的下行状况,本质上是阶段性的,因为主城区的需求比较集中,新房供应又偏少,回暖只是时间问题,分区域限购政策实际上起到一层“隔离”的作用。
“热点城市核心区域全面放开,买多少套都不限制,很可能造成房价短时间出现较 *** 动,与‘房住不炒’原则背道而驰。但城郊区域供应比较大,需求前景目前看并不乐观,这样的区域可以完全放开。”李宇嘉说。
严跃进也认为,近期放松限购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市区不放郊区放”。
李宇嘉说,政策不管怎么调整,“房住不炒”和不以房地产作为短期 *** 经济的手段,始终是国家的既定政策,也是各地调控的原则。
不过,如何定义稳定的市场,需要合理的参照系。不少业内人士认为,目前的楼市不能只和历史高位的数据对比。
“最近五六年,楼市的销售量一直在历史更高水平徘徊。今年的销售量相比去年、前年有所下行,但相比2019年、2018年甚至2017年和2016年,依然在一个历史高位上,对不少城市而言,依旧是历史第三或第四的好成绩。”李宇嘉说。
严跃进则表示,未来放松限购政策,会更强调循序渐进的做法,而不是一次性放松到底。
(原题:《楼市“松绑”,青岛等地为何反转?》)
为何不合理低价游屡禁难止?
近年来,由不合理低价游引发的强迫游客购物、欺骗游客消费、暴力冲突等事件频频曝出,严重损害广大游客权益,影响旅 *** 业健康发展。
不合理低价游往往披着“便宜”“超值”“天上掉馅饼”等美好外衣,实际却暗藏损害游客利益的陷阱。
1.以“比赛奖励”为名赠送旅游
游客周某投诉,湖北宜昌某旅行社以奖励“中老年健身舞比赛”优胜成员为名,组织周某一行5人“零团费”港澳6日游。行程中,导游存在诱导购物行为,所购商品明显质价不符,周某一行5人共计消费9万余元。
经湖北省宜昌市文化和旅游市场综合执法支队调查,湖北宜昌某旅行社以奖励“某中老年健身舞比赛”优胜成员为名,共组织197人赴港澳旅游,其中,55岁以下团费0元/人,55岁以上团费380元/人,未向地接社支付团款费用,地接社需通过游客购物获取成本和收益。
经调解,旅行社同意为游客办理退货手续,并先行垫付周某一行5人的退货货款9万余元。旅行社的违法行为另行“诉转案”立案查处。
在此提醒广大游客,要警惕商家以“健身舞比赛”“广场舞大赛”“红歌大赛”等名义赠送组织的低价游,此类产品一定是通过购物或自费旅游项目获益。
2.以“ *** 补贴”为名组织低价游
游客杨某投诉,广西北海某旅行社以“ *** 补贴”为名,组织杨某一行3人“零团费”参加桂林3日游。行程中,导游将游客带到玉器店诱导消费2600元,所购玉器严重质价不符。
经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旅游文体局调解,旅行社同意为游客办理退货手续,并先行垫付退货货款2600元。旅行社的违法行为另行“诉转案”立案查处。
在此提醒广大游客,天上不会掉馅饼,免费旅游是陷阱,警惕不法商家以“ *** 补贴”为名组织的低价游。
3.街头揽客低价游
游客龚某投诉,在厦门客运站某旅行社报名参加厦门一日游,团费原价198元,优惠价98元,合同约定共参观10余个景点。行程中,导游擅自增加另行付费旅游项目,并安排购物,龚某共消费600余元。
经福建省厦门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调解,双方达成和解,旅行社赔偿龚某700元。旅行社的违法行为另行“诉转案”立案查处。
在此提醒广大游客,街头揽客莫轻信,低价旅游不靠谱,参团旅游要到正规旅行社门店报名。
4.通过在线旅游平台报名参加低价游
游客李某投诉,通过某在线旅游平台报名参加荆门赴厦门纯玩5日游,团费880元。行程中,导游未经游客同意将游客带到购物店,诱骗、强迫购置玉器5万余元。
经湖北省荆门市文化综合执法支队调解,涉事旅行社同意为游客办理退货并先行垫付退货货款5万余元。旅行社的违法行为另行“诉转案”立案查处。
在此提醒广大游客,通过在线旅游平台报团出游时,不要一味追求低价格产品,要选择网评较高的线路产品。
5.团费明显低的低价游
游客张某投诉,在苏州某旅行社报名参加云南昆明5日游,团费198元。行程前,张某得知旅行社以不合理低价组织旅游活动系违法行为,故诉求旅行社全额退款。
经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旅游局调解,旅行社与张某达成和解,旅行社同意向张某退回全部团款。旅行社的违法行为另行“诉转案”立案查处。
在此提醒广大游客,理性报团出游,自觉 *** 团费明显低于正常价格的旅游团。
早在2016年,国家旅游局就发布了《国家旅游局关于组织开展整治“不合理低价游”专项行动的通知》,通知指出,经过各地区、各部门的共同努力,旅游市场秩序有所好转,旅游市场综合监管机制得到进一步加强,但“不合理低价游”等扰乱旅游市场秩序、侵害旅游者权益的问题仍较为突出。
经过多年的整治,线下不合理低价游现象大大收敛。但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不合理低价游转战社交平台,不少旅行社和个人纷纷通过微信群、公众号等发布旅游组团信息,其中可能暗藏陷阱,游客很容易中招,尤其是中老年群体。
同时,社交平台的不合理低价游中,不乏未取得经营资质的黑旅行社。一些机构或个人在未办理营业执照和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的情况下,擅自通过 *** 发布信息,招揽组织游客参加旅游活动。由于组织者未缴纳旅游服务质量保证金,也不会与游客签订正规的旅游合同,游客的权益面临很大威胁。
旅游消费乱象频出,不合理低价游屡禁不止,这些问题的症结究竟在哪里?
1.旅游供需双方的信息不对称
包价旅游产品涵盖食、住、行、游、购、娱等诸多要素,旅行社釆购的旅游产品价格往往比游客单项购买旅游产品的成本低。这是团队游比散客出游的明显价格优势,也是吸引游客参团的主要原因。
由于各旅行社的产品釆购渠道、采购价格不尽相同,同一条旅游线路的经营成本存在较大的差异,游客难以判断旅游线路的真实成本。特别是市场上有较多旅行社均推出价格差异小的低价游产品时,游客更加难以分辩真实价格。
由于供需双方的价格信息不对称,旅行社明显占有信息优势,旅游者往往不了解真实价格,更容易接受低价格的旅游服务,使得不合理低价游有一定的市场。
2.传统的“旅游+购物”利益模式固化
不合理低价游的运营模式主要依赖强迫参团游客购物消费的形式。虽然近年来,旅行社业务受到旅游电商平台发展及散客化旅游的冲击,但“旅游+购物”的灰色链条关系依然稳固。
一方面,由于较多旅行社长期以来适应了为购物店介绍顾客并获取回扣的灰色经营模式,在旅游发展新形势下既缺乏创新动力,也缺乏创新能力,难以实现转型升级;另一方面,很多旅游购物店的经营并不依赖于当地居民的购物消费,而主要依赖的是游客购物消费,这使得它与旅行社形成了共生关系,离开了团队游客基本上难以生存。
因此,在共同利益面前,二者关系是牢固的。一旦这种模式被打破,旅行社、购物店均会面临着生存问题。
3.游客贪小便宜吃大亏
有需求才有市场,不合理低价游屡禁不止另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游客。
一些旅行社利用消费者贪图便宜的心理,低价揽客,尤其是中老年游客,将价格作为唯一的衡量标准。例如,早前云南10日团880元的报价,来回的机票钱甚至都不够,显然是陷阱,但仍有不少游客愿意往里跳,最终因为贪小便宜吃了大亏。
整治需要多管齐下。
1.政策落地,专项整治不合理低价游
近年来,各级 *** 及相关部门持续整治旅游消费市场乱象,每年的政策措施也在不断改进优化,各地相关部门进一步加强部署,切实保障消费者的权益,肃清行业风气。
近日,各地组织的不合理低价游专项整治行动,将重点整治以老年人为目标群体,以免费旅游、康养体验、保健品推广、食品及日用品赠送等名义招徕旅游者,通过诱骗、强迫或者变相强迫旅游者进行购物,实际组织实施未经许可经营旅行社业务的违法违规经营行为;以俱乐部会员、户外拓展、车友会、研学、旅拍等特定群体组织活动的名义,实际组织实施未经许可经营旅行社业务的违法违规经营行为。
此次行动还将严查以低于属地行业公认的合理价格销售的包价旅游产品,重点是一日游产品;严查地接社“买团”或接待“不支付或不足额支付团费”的旅游团队的行为。
2.从购物店源头进行监管
不合理低价游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旅游购物店。
要加大对本地旅游购物店监管力度,对现有旅游购物店进行登记备案,实行一店一编码管理方式,强制购物店 *** 监视系统建设,纳入地方旅游 *** 实时监控平台。
要完善旅游购物店台账制度,对于购物回扣行为进行严厉打击。要建立旅游购物店保证金制度,对旅游购物店进行分级分类管理。探索联合街道、社区对旅游购物店实行网格化管理, 明确 *** 责任管理人,加大对旅游购物店的日常监管。对销售假冒伪劣珠宝、玉石等旅游购物店要及时清理。
3.平台加入,打击旅 *** 业违规招徕行为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以及大众消费行为习惯的转变,线上销售旅游产品已成为一种发展趋势,要警惕不合理低价游从中浑水摸鱼,将监管触角延伸到线上,利用大数据技术严查不合理低价游,与微信、抖音等社交平台建立联动机制。
据悉,此次各地开展的专项整治行动,将加强 *** 巡查,创新监管模式,重点加强对在线经营旅行社业务的监管,对各地通过抖音、快手、小红书、微信公众号、百度推广等从事旅行社业务的排查情况,组织不少于两次的集中执法巡查。
日前,快手发布关于打击旅 *** 业违规招徕行为的公告。公告显示,为了维护良好的平台生态环境,快手持续打击无旅行社经营许可证主体用户发布的 *** 招徕信息、发布旅游产品信息等行为,通过技术手段加人工审核的方式对相关内容进行严格审查,一经发现违规将给出视频屏蔽、违规资料清理等处罚。
据了解,2022年3月至今,快手共屏蔽违规视频3545条。
4.加强宣传,改变消费者单纯比价理念
不合理低价游等旅游乱象之所以屡禁不止,跟一些游客缺乏自我保护意识,轻易选择廉价低质的旅游产品不无关联。一些旅行社恰恰是利用了游客贪图便宜的心理,低价揽客,然后通过欺骗、强制游客购物等手段非法获利。
要加强对游客的宣传教育,特别是要加强老年游客、低收入群体和农村居民的旅游宣传教育,既要让他们充分认识到不合理低价游的危害,同时也要广泛宣传参加旅行团的正规渠道。
此次专项整治行动,各地将选取一批典型指导案例予以公布,并加强宣传,发挥指导案例的普法示范作用,震慑违法违规经营行为,引导社会公众提高法治意识。
同时,消费者自身也要提高警惕,改变单纯比价理念,理性消费,不轻信社交平台的旅游产品信息,注意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人之所以爱旅行,不是为了抵达目的地,而是为了享受旅途中的种种际遇。因此,打动游客的是细节,赶走游客的也是细节。相信经过此类案件的警示效应,能够遏制不合理低价游现象,游客可以宾至如归,旅游市场重回正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