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市采石矶风景区大青山太白酒厂二年前非法开采结果呢
已被逮捕。马鞍山市采石矶风景区是国家5a级风景区,于2020年在大青山太白酒厂附近非法开行为,已经以危险作业罪进行逮捕,逮捕的人员主要为3人。
马鞍山采石风景区如何
马鞍山采石矶古称牛渚矶与湖南岳阳的城陵矶,南京的燕子矶合称为“长江三矶”,又以其险峻的山势、绮丽的风光,众多的古迹居于三矶之首,有“千古一秀”的美誉。
一、采石风景区好玩吗
采石风景名胜区是以采石矶为主体,以长江为纽带,以诗人李白活动贯穿其中的风景名胜区,是国家4A级景区,安徽省首批省级风景名胜区,因山水风光,绝壁矶石而名闻天下,列为长江三矶之首。
采石风景区由采石矶、濮塘、青山、横山四大片区共同组成,景区以诗仙李白为灵魂,以深厚的历史文化为底蕴,以“翠螺浮大江”的山岳型景观为特色,是一个集文化欣赏、自然观光和休闲散步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型风景区。
采石风景名胜区为一处以唐代伟大浪漫主义诗人李白为灵魂,以"翠螺出大江"临江绝壁景观和锁溪河风光带为主要载体,包括翠螺山、荷包山、小九华山和采石镇、小黄洲在内的融名胜观光、人文教育、休闲娱乐、旅游购物等功能于一体的著名风景名胜区和二日游旅游目的地。
采石矶历史悠久,巍峙江左,古称牛渚矶。据《舆地志》记载;古时矶下崖洞中有“金牛出渚”,故此得名。秦并六国后,置牛渚县,汉承秦制,改为牛渚岩,晋设牛渚镇,隋唐时此处即驻有重兵,又称牛渚戌。传说三国时期东吴赤乌年间(239-251年),广济寺僧人掘井挖得一块五彩石,后琢成香炉,奉为镇山之宝,因此得名“采石”。五代后,“牛渚”渐为“采石”之名所替代。
采石矶风景清绝,文物古迹遍山铺陈,自然景观及人文景观相得益彰,自古以来,就以其巍峨的悬崖峭壁雄踞于江流之中,与湖南岳阳的城陵矶、江苏南京的燕子矶合称为“长江三矶”,而采石矶又以山水之险、风物之秀独领 *** ,领衔三矶之首。
早在1500多年前,南齐诗人王僧孺就曾对这里的美景佳境有“枫林暖如画,江岸净如练”的描述。及至唐代,大诗人李白的到来则更为采石矶平添了一笔浓墨重彩,诗人在采石矶捉月升天的传说成为永恒的神话,他在这里写下的《横江词》、《牛渚矶》、《望天门山》、《夜泊牛渚怀古》等诗脍炙人口,千年传唱,采石矶也因李白有了诸多人文景观,如太白楼、李白祠、捉月台、怀谢亭、李白衣冠冢、行吟桥等。
继李白之后,历代名人雅士纷至沓来,凭吊诗仙,寻幽探胜,络绎不绝。白居易、刘禹锡、王安石、苏轼、陆游、辛弃疾、文天祥、王世贞、黄仲则、郁达夫、郭沫若等众多的骚人墨客在采石留下了近千首诗文。
2001年,著名散文家余秋雨先生在采石矶所作《三台阁记》中,屈原、杜甫、李白与长江的关系,将采石矶总结为“万里长江的结穴处”,具有“与世间不同的文化品相”。“当代草圣”林散之先生一生崇敬李白,原“与李白结为异代之芳邻”,如今的林散之艺术馆就坐落在李白纪念馆之侧,诗华墨香,文采斐然。诗书画艺术的一脉相承,形成了文化事业的持续发展,显示出采石矶历史人文积淀的源远流长。
采石矶自古宗教文化十分兴盛,尤以佛教最为风靡。早在东吴赤乌二年(239年)佛教传入中国后,就建起佛寺“石矶院”(宋天圣十年改名为“广济寺”),故有“经传白马,寺创赤乌之说”,今广济寺尚有赤乌井一口。
南唐时这里还建有中元水府庙等,因此江南流传“采石虽小,七十二庙”。
广济寺自南梁起就跻身于江南名刹之列,香火旺盛,僧人众多,有安徽佛教界“祖庭”之誉。
广济寺连同附近小九华山的准提寺,成为周边地区的宗教活动中心,也是采石矶重要的文化景观。
二、采石风景区必游景点:
采石矶、太白楼、谪仙园、林散之艺术馆、三元洞、延园、圆梦园、万竹坞、三台阁
1、太白楼(图_)
采石矶太白楼位于翠螺山南麓,依山而临江。楼高18米,三层两进,前楼后阁,左右回廊;歇山屋顶,筒瓦滴水,鳖鱼走兽,飞檐翘角,蔚为壮观。
尤其是祠堂正厅供奉的一尊楠木雕李白站像,背负双手,昂首挺胸,神态潇洒飘逸,十分传神地再现了诗仙风韵。游人士子,登楼远眺,长江如练,绿洲溢翠,百舸争流,鸥鸟翱翔,素有“风月江天贮一楼”的美誉,它与湖南岳阳楼、湖北黄鹤楼、江西滕王阁并称为长江著名的“三楼一阁”。
2、谪仙园(图_)
采石矶谪仙园位于李白纪念馆东北,北有翠螺山环绕,东有梦溪湖,南临锁溪河,总面积约1.1万平方米,园区分三公怀古、汪伦踏歌(中心水域)、瑶台沉香、吟诗广场、竹影落波、草堂晚秋六个区域。
3、三元洞(图_)
采石矶三元洞又称三官洞、三观殿。“三官”传说为道教供奉的神,即天官、地官、水官。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道教以三官配三元,即上元天官、中元地官、下元水官。三元、三官为一义,是道教所奉祀的神灵。
4、三台阁(图_)
采石矶三台阁,阁分六层,高31米,飞檐翘角,雕梁画栋,气势宏伟地耸立在翠螺山巅。站在三台阁,西眺大江奔流,南望天门中断,东揽新城风光,江山娇娆,景色宜人。
正如著名散文家余秋雨先生在《三台阁题记》中所说:“长江流到这里,已足可证明自己具有世间一流的文化品相。”“此阁居高临下,俯瞰苍茫,应该比别处更能读懂万里长江。”登临此阁,你是否也会和余先生发出同样的感叹:“它最终刻画在大地上的,竟然是一个伟大民族人格深处的诗性秘藏。”
5、广济寺(图_)
采石矶广济寺旧名石矶院,又名资福院,东吴赤乌二年建,距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为江南有名的古刹。历代文人雅士常来寻幽探胜,宋代梅尧臣曾泊舟采石矶,游广济寺,赋诗曰:船从山下过,直上见僧轩,系缆登采石,援崖到寺门。短篱遮竹漾,危路踏松根,却看苍江底,帆归烟外昏。
二、采石风景区游玩攻略
1、采石风景区推荐游览线路:
采石矶景区大门→太白楼、谪仙园→燃犀亭→蛾眉亭→三元洞→古栈道→三台阁→广济寺→林散之艺术馆→万竹坞→延园→翠螺湾→大门
?
更多关于马鞍山采石风景区怎么样?,进入:查看更多内容
一代诗仙捉月地,千古画卷采石矶(日更)
如果不是游玩完镇江,返回武汉的家里,中途经过安徽马鞍山,一般的人是不会专门去马鞍山采石矶游玩的。我们与马鞍山采石矶的缘分,源于马鞍山采石矶是李白醉酒坠江地,为了避免李白醉酒坠江的说法,将采石矶说成一代诗仙捉月地,采石矶还是长江三大名矶之首。余秋雨说:“长江流到这里,已足可证明自己具有世间一流的文化品相”。
安徽马鞍山采石矶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的核心景区,与南京燕子矶、岳阳城陵矶并称"长江三大名矶"。唐代大诗人李白在这里饮酒赋诗,相传最后因酒醉赴水中捉月而淹死,更增添了神秘的色彩。李白饮酒在马鞍山采石矶坠落长江,李白60多岁的人生,在采石矶终结,令人扼腕叹息!
我们在唐朝诗人李白捉月地,长江三大矶之首——马鞍山采石矶探访。我们首先走了很多级台阶,登了采石矶的更高峰——三台阁。三台阁,始建于明崇祯十五年,光禄少卿草履吉捐资兴建,历经清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四朝,约120余年,现三台阁为1999年重建,阁高五层,里面供奉文昌帝。三台阁可以登高揽胜,可以阅江防渡,可以南望天门中断,西眺大江奔流,东睹古镇采石,北看九华风光,壮美的山水景观尽收眼底。
我们游览了三元洞,三元洞,古称“中元水府”,“定江神祠”,亦名“妙远阁”或“三官洞”,里面有石矶娘娘孙尚香和望江佛的雕像。三元洞是采石矶5座天然石洞中更大的一座,宋米芾《画史》上就有记载 ,素为江南胜景之一。从采石矶头临江俯拍的三元洞风光照,成为马鞍山的标志性景点名片,现为马鞍山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载:清康熙年间,僧人定如云游至采石矶,悦此环境清幽绝俗,就洞筑室,供奉天,地,水三元神位以祀之,三元洞由此得名。另有民间传说:湖南三举人赴京会考,途经采石突然狂风骤雨,恰在洞中避难,方才化险为夷。后三人都金榜题名,为感谢神灵护佑之恩,在此捐资修建洞阁,故名三元洞,也叫三官洞。三元洞洞中有洞,别有洞天。整个建筑飞檐翘角,精巧玲珑,如凌于绝壁之上。游客至此,可寻幽探险,祭拜许愿,或休憩品茶,凭栏远眺。因此处为神府福地,故历代考生学子纷纷前来祈福许愿。
采石矶还有太白楼(原名谪仙楼),谪仙园,李白衣冠冢,联壁台(又名捉月台),李白大鹏展翅雕像,蛾眉亭及燃犀亭。太白楼是我国现存建年最早,建制规模更大,保存最完整,影响最久远的纪念李白古建筑,里面有李白生平简介。自古以来,游人士子登楼揽胜,题咏唱和,素有“风月江天筑一楼”之美誉。它与湖北武昌的黄鹤楼,湖南岳阳的岳阳楼,江西南昌的滕王阁并称为“长江三楼一阁” ,2013年,入列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联壁台,原名舍身崖,明正德十四年(1519年)刑部主事方豪与太平知府,池州知府,徽州知府,安庆知府“一部四府”官员,联壁登台,共赏江景,故得名“联壁台”。民间相传诗仙李白钟情采石山水,常于此处把酒临风,赋诗赏月,留下了“跳江捉月,骑鲸升天”的美丽传说,故联壁台又名捉月台。采石矶也因李白之故,成为中国十大赏月胜地之一。
李白大鹏展翅雕像,体态飘逸,表现出诗仙李白跳江捉月的瞬间之势,底部大理石基座镌刻钱绍武手书李白临终绝笔《临路歌》:“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馀风激兮万世,游扶桑兮挂石袂。后人得知传此,仲尼亡兮谁为出涕”。诗中李白以大鹏鸟自喻,感叹一生壮志未酬的悲怆,流露出对人生的无比眷恋和未能才尽其用的惆怅之情。
采石矶之游记
采石矶,它位于江南钢城马鞍山市西南五公里处的长江东岸。它风光旖旎,松竹滴翠,清溪环绕,碧流潺湲,景色宜人,是一座优美的天然公园。它峭壁千寻,突兀江流, 历史 悠久,更兼有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太白楼、衣冠冢等文物古迹,相得益彰,古往今来,素有“千古一秀”之美誉。——题记
我于戊寅年七月的一个周末,相约几个朋友,我们一行五人乘着小轿车,去马鞍山市的采石矶风景区游玩……开着 汽车 我们来到了合马轮船渡口,然后轮船载着人与 汽车 过江,渡江去江对岸的马鞍山市的采石矶风景区。在渡轮船上,我们几个朋友走下了 汽车 ,站在了船边,吹着阵阵凉爽的江风,看着滚滚长江水,真有一种“惟见长江天际流”的感觉……
一
下了轮渡船,我们把 汽车 开到采石矶景区的门口停车场。下了 汽车 ,我们一行五人购了门票,徒步去游览采石矶的秀丽景色。采石矶,又称牛渚矶。绝壁临江,水湍石奇,被誉为“天下之一矶”,采石矶山水甲江南。采石矶的得名据说是因三国东吴时,此处曾产五彩石,又因其形状如蜗牛,又有“金牛出渚”的传说,故又名牛渚矶。它和岳阳城陵矶、南京燕子矶,合称为“长江三矶”。以山势险峻,风光绮丽,古迹众多而列三矶之首,素有“千古一秀”之誉。采石矶突兀江中,绝壁临空,扼据大江要冲,水流之湍急,地势险要,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我们首先去游览了著名的太白楼,它位于翠螺山的南麓,畛临长江,背连翠螺山,浓荫蔽日,是一座金碧辉映,雄伟壮观的建筑。它与岳阳楼、黄鹤楼、滕王阁合称为江南著名的“三楼一阁”。太白楼高十八米,三层两进,左右回廊,飞檐翘角,琉璃瓦覆顶,颇为壮观。太白楼的建造是为了纪念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李白,字太白,他曾多次在这儿吟咏诗歌,他是唐代的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留下了许多不朽的诗篇。其中《望天门山》就是他在登临采石矶时写下的优美诗句。我们现在背起了这首诗来,“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真是如身临其境,也能体会些诗中的一些意境了。长江犹如巨斧,劈开天门雄峰,碧绿江水滚滚东流到这里,又回旋向北流去。两岸青山互相对峙美景难分高下,一只小船它从太阳升起的地方悠悠驶来。……唐代的元和年间,这里就建起了太白楼,登楼远眺,千里长江尽收眼底,素有“风月江天贮一楼”之称。
二
游览完太白楼,我们顺着山路往上走,经过了燃犀亭,再沿着江边的台阶往上走,来到了三元洞。三元洞,又叫三官洞,它亦称妙远阁。三元洞徬山临江依崖下。山洞嵌镶在崖壁间,下落无地,如自水出,江水拍溅洞边的崖壁,它不时泛起阵阵浪花,令人炫目。从矶上探身俯视,给人以危楼之感。洞内上下两层,洞内有洞,可通大江,环境别致,清爽宜人,四季景色,回然各异。三园洞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据民间相传:湖南有三个秀才赴京赶考,途经采石矶忽遇狂风暴雨,被神仙营救。后来他们三人进京赶考,分别中得状元、会元、解元,他们为了感神人救命之恩,遂在崖下石洞筑一庙阁,后人称为“三元洞”,也亦称为“三官洞”……
三
之后,我们又来到了传说中常遇春从长江纵身登矶的大脚印处,那里真的有一块巨石上印着一只大大的脚印。我们沿石阶而下,可见一块巨石横空而出,突于险绝的峭壁之上。巨石之上有一只一尺八寸长的大脚印,脚后跟之处,岩石竟被踩踏一块。这一只十分形象逼真的大脚印,就是为人们广泛流传着的常遇春的大脚印。这只大脚印的故事,是发生在元末明初的时候。在元顺帝至正十五年(公元一三三五年)六月,朱元璋率领兵马,从江北的历阳(今和县)攻打江南太平路(今当涂),然后他兵马进取集庆(今南京),以占据江南,抗衡元朝。朱元璋麾下纷纷请战出阵。朱元璋考虑到采石是个大镇,元军他必有防备,尔采石矶峭壁临江,守军一定松懈,要从这里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必然取胜。所以将兵马分拨已定,他遂从历阳乘风举帆,舟舰齐发,直抵采石矶。元军守将蛮子海牙率兵守在采石矶上,发现战船来攻,即命军士张弓射箭,使朱军一时不能近前。正在这时,朱元璋看见常遇春的船从后面飞速驶来,就命他前去攻打,常遇春持矛挺戈,大呼跳荡,直向矶上元军杀去。元将老星卜喇伸手抓住了常遇春刺过来的枪杆,常遇春趁势一跃而上,挥剑杀死老星卜喇,守在矶上的元军,抵挡不住,纷纷逃窜,这时朱军蜂拥而上,抢夺矶头,遂占领了采石。据传说就在常遇春飞身登矶时,留下了这只大大脚印,成就了采石古战场重要的、带有神话色彩的 历史 遗迹……
四
再往山上走,我们又游览了诗人李白的衣冠冢,它是埋葬李白衣冠的坟冢。相传李白身着宫锦袍,在采石矶头酒醉跳江捉月,溺死江中,其衣冠被渔人捞起葬于采石。宋嘉泰元年(公元一二零一年)道士秦德智募建于采石镇神霄宫内,冢前立有“唐李翰林衣冠墓”石碑。清光绪三十二年(公元一九零六年),神霄宫改建采石小学堂,因辟建操场,将李白衣冠冢移至操场西侧。一九七二年,采石公园管理部门将李白衣冠冢迁至翠螺山麓,冢基用青石垒砌,基高二米,直径五米,周长约四十米。形体为圆笼屉状四周有石栏圈围。松柏簇拥,芳草菲菲,环境幽静。冢前树立一汉白玉大理石碑,上镌隶书“唐诗人李白衣冠冢”,系书法家林散之手书。千百年来,采石李白衣冠冢和当涂青山李白墓同样因李白而名声大振,慕名前来凭吊者络绎不绝,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佳句。唐朝大诗人白居易《李白墓》云:“采石江边李白坟,绕田无限草连云。可怜荒冢穷泉骨,曾有惊天动地文”。项斯《经李白墓》诗也有“夜郎归未老,醉死此江边”之句……
五
后来,我们还去了始建于三国东吴的广济寺,这也是座江南名刹。广济寺建筑为三进式四合院,它紧依翠螺山,建造质朴端庄,而气势壮观,寺内有山门,四大天王殿、韦驮殿、大雄宝殿、观音阁。寺内塑菩萨造型精致,神态各异,法堂内悬挂僧人自缅甸,印度带回的佛教建筑图,菩提叶及历代名人字画诗词等甚为名贵。唐朝的大李白青莲居士,他常住广济寺,有诗赞僧人暑天禅堂修持诗一首:“人人避暑走如狂,独有禅师不出堂。非有禅房无热到,为人心静身既凉。”宋朝的梅尧臣在广济寺避暑消夏时赋诗一首道:“船从山下过,直上见僧轩。系缆登采石,缘崖到寺门。短篱遮竹漾,危路踏松根。却看沧江底,帆归烟外昏。”诗中描绘了广济寺幽雅清议溢,在云雾之中呈现的秀丽景色。我国著名教育家黄炎培先生于一九三零年三月游采石,在广济寺曾提中堂和楹联一副。对联:“此江若复作春酒,问余何事栖碧山。”中堂:“万古一明月,斯人不可寻。此江变春酒,众醉到而今。”……最后,我们经过十几分钟的山路,终于登上了采石矶的顶峰。山风轻轻地吹着大汗淋漓的我们,透心凉!这时,我才真正能理解了“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诗句所包含的意思,感觉到当人登高望远时,心胸会更宽广,眼界会更开阔。采石矶扼守长江天险,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愉快的采石矶之旅就要划上圆满的句号了,游览采石矶有一种如入世外桃源的感觉,采石矶,真让我们流连忘返……